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思想的建立和培养应该从小开始,它是各阶段教育教学内容的基础,而历史学科是课程体系中有重大教学意义的学科,它意在通过向学生介绍祖国的各阶段历史详情以及国际的重大历史变革,使学生在了解历史的同时增加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同时,课程改革要求历史课堂要结合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教学,但是历史课堂中存在德育渗透效果不佳,课堂氛围差等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针对所存问题,不断进行课堂创新和尝试,增加德育渗透,结合历史事件进行德育教学,课堂内容多样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课改下的历史课堂愈加高效。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爱国情怀;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各阶段的课程内容都有了很大调整,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淘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以及新时代综合素养的提升正成为新的教学目的。其中,高中历史学科作为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国内外历史发展的主要途径,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并且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将爱国主义德育教育渗透进历史课堂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和历史教师要充分进行课堂改革,将爱国主义教育当作历史课堂的核心。然而目前在历史课堂中存在部分教学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德育教育渗透不足,课堂氛围差等。故本文旨在以高中历史为主,分析历史学科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及潜存的教学问题,并对德育教学在历史课程中的渗透策略提出建议。
一、高中历史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情怀,一个人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培养,但更依赖于学校的相关教学,而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的思想教育将影响学生的素质养成。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更深层次化,意在使学生理解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思维意识的养成。其中,爱国思想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更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思想,故历史课堂无疑是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德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历史课堂可以充分结合历史事实,实现将爱国情怀渗透入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国际历史,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高效养成。尤其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下,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更便捷,但也会受到很多思想的冲击,爱国情怀德育的渗透非常有必要。
二、高中历史课堂潜存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差
历史课堂是学生了解祖国悠久历史和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途径,有效合理的课堂引导和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更加高效。然而,目前大部分高中历史课堂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习氛围差的问题,教师在课上以课本为主,一般通过介绍课本知识进行历史教学,课堂活动少,学生参与度低,教师和学生互动少,使学生课上内容掌握较差,教学效果不佳。另外,教师没有充分使用多媒体等设备开展教学工作,一味讲解课本是大部分历史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就使学生思维不集中,课上容易走神,难以紧跟讲课思路,并对课程产生厌恶感,严重影响历史学科的顺利教学。
(二)德育教育渗透不足,偏离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为主要教学方向,而爱国思想的培养是学生思维素养形成的基本条件,故通过历史课堂进行必要的爱国思想教育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历史课堂改革主要针对教学方式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较为缺乏,尤其是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教育相对较少,使课堂开展脱离课改要求,阻碍了学生思维素养的良好养成。此外,对于部分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渗透的历史课堂而言,存在德育教学脱离历史内容,未将课本内容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并且缺乏具体德育实践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教育认识较浅。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德育教育渗透程度,结合现实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对历史学科中爱国主义情怀德育的渗透提出相关建议
(一)紧抓课改核心,增强德育渗透
课程改革对包括历史在内的众多学科都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其中,历史学科要求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除课本基础知识外,增加德育教学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切实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历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修订,将德育教学作为历史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同时,历史教师应做足课前准备,对所讲章节进行充分理解和体会,并查阅书本以外相关资料,将德育教学与历史课堂相结合,应结合具体历史事实或课本知识进行德育渗透,切忌将历史课堂与德育教学分开进行。
(二)创新课堂模式,提高课上氛围
歷史课堂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多样的课堂模式,传统的讲授形式效果较差,学生难以时刻集中注意力,而通过转变课堂模式可以使班级学生充分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加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课堂模式,根据历史课本的具体章节内容开展对应的课堂形式,避免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此外,要转变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讲课,老师作补充,提高历史的课堂氛围。
(三)开展活动课堂,促进学生参与
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学的开展应该结合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将活动与历史相结合,在活动进行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形式是历史事件叙述,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看展活动。
四、结束语
历史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理想途径,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和人们对抗日救亡的决心,体现出革命先烈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渗透显得十分有效,也十分必要。目前,部分学校的历史课堂在课改的要求下进行了相应调整,德育渗透入课堂教学,但是效果不显著,存在德育脱离历史故事,教学模式单一等教学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创新课堂模式,深化德育渗透课堂,努力完成课改任务。
参考文献
[1]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历史教学;爱国情怀;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进行,各阶段的课程内容都有了很大调整,以考试为主要目标的传统教学方式已逐渐被淘汰,课程改革下,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以及新时代综合素养的提升正成为新的教学目的。其中,高中历史学科作为学生全面系统了解国内外历史发展的主要途径,已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并且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将爱国主义德育教育渗透进历史课堂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学校和历史教师要充分进行课堂改革,将爱国主义教育当作历史课堂的核心。然而目前在历史课堂中存在部分教学问题,如:教学模式单一,德育教育渗透不足,课堂氛围差等。故本文旨在以高中历史为主,分析历史学科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及潜存的教学问题,并对德育教学在历史课程中的渗透策略提出建议。
一、高中历史学科开展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爱国主义是每一个中国人应该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情怀,一个人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培养,但更依赖于学校的相关教学,而高中时期是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的思想教育将影响学生的素质养成。高中历史是在初中历史的基础上,将课程内容更深层次化,意在使学生理解了解历史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思维意识的养成。其中,爱国思想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内容,更是历史学科的核心思想,故历史课堂无疑是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德育教学的重要方法。历史课堂可以充分结合历史事实,实现将爱国情怀渗透入课程教学中,通过介绍国际历史,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历史遗留问题,促进学生爱国情怀的高效养成。尤其在当前信息化社会下,学生获取信息变得更便捷,但也会受到很多思想的冲击,爱国情怀德育的渗透非常有必要。
二、高中历史课堂潜存的教学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氛围差
历史课堂是学生了解祖国悠久历史和国内外重大历史事件的主要途径,有效合理的课堂引导和教学模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使历史课堂更加高效。然而,目前大部分高中历史课堂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习氛围差的问题,教师在课上以课本为主,一般通过介绍课本知识进行历史教学,课堂活动少,学生参与度低,教师和学生互动少,使学生课上内容掌握较差,教学效果不佳。另外,教师没有充分使用多媒体等设备开展教学工作,一味讲解课本是大部分历史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这就使学生思维不集中,课上容易走神,难以紧跟讲课思路,并对课程产生厌恶感,严重影响历史学科的顺利教学。
(二)德育教育渗透不足,偏离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改革要求高中历史课程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为主要教学方向,而爱国思想的培养是学生思维素养形成的基本条件,故通过历史课堂进行必要的爱国思想教育十分重要。目前,大部分历史课堂改革主要针对教学方式展开,对教学内容的改革较为缺乏,尤其是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教育相对较少,使课堂开展脱离课改要求,阻碍了学生思维素养的良好养成。此外,对于部分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渗透的历史课堂而言,存在德育教学脱离历史内容,未将课本内容与德育教学相结合,并且缺乏具体德育实践内容的问题,使学生对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教育认识较浅。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德育教育渗透程度,结合现实实践活动切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对历史学科中爱国主义情怀德育的渗透提出相关建议
(一)紧抓课改核心,增强德育渗透
课程改革对包括历史在内的众多学科都提出了新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其中,历史学科要求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为主要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除课本基础知识外,增加德育教学作为课程的基本内容。因此,学校应该切实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对历史课程内容进行合理修订,将德育教学作为历史课程的基础和核心内容。同时,历史教师应做足课前准备,对所讲章节进行充分理解和体会,并查阅书本以外相关资料,将德育教学与历史课堂相结合,应结合具体历史事实或课本知识进行德育渗透,切忌将历史课堂与德育教学分开进行。
(二)创新课堂模式,提高课上氛围
歷史课堂的高效开展离不开多样的课堂模式,传统的讲授形式效果较差,学生难以时刻集中注意力,而通过转变课堂模式可以使班级学生充分加入课堂学习和讨论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加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创新课堂模式,根据历史课本的具体章节内容开展对应的课堂形式,避免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此外,要转变课堂理念,让学生自己讲课,老师作补充,提高历史的课堂氛围。
(三)开展活动课堂,促进学生参与
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学的开展应该结合多样化的课堂活动,将活动与历史相结合,在活动进行的同时,促进学生对历史的深入理解,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历史课程的主要内容形式是历史事件叙述,因此教师应该抓住这个特点看展活动。
四、结束语
历史课堂是进行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和理想途径,高中历史课程的核心内容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和人们对抗日救亡的决心,体现出革命先烈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的德育渗透显得十分有效,也十分必要。目前,部分学校的历史课堂在课改的要求下进行了相应调整,德育渗透入课堂教学,但是效果不显著,存在德育脱离历史故事,教学模式单一等教学问题。因此教师应该创新课堂模式,深化德育渗透课堂,努力完成课改任务。
参考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