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或是对真、善、美的颂扬,或是对假、恶、丑的鞭笞,或是作者高洁品格、高尚人格魅力的写照,或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热情洋溢的赞美……无一不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流泻,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因此,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找准德育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渗透思想教育,值得我们不断探索。
一、品词析句,还原课程德育本色
古人著书立说,写诗行文,特别注重推敲词句。运用准确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反映对人生、世界的认识,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也是一切优秀作品共同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示儿》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诗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的临终叮嘱,真情流露,自然深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经历,紧扣重点词语“元知”“但悲”“无忘”,體会诗文含意,聆听诗人心声,感受诗人抱负情怀,诵读诗歌韵味,感受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诗人的儿子,听了这样的临终遗嘱,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清明节,如果你到陆游墓前,你会做些什么?如此经过与古人陆游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内容。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人民的导师”“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教学中结合培养学生语感,锤炼学生思想,这样的教育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色所在。
二、再现情境,培育学生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应注意以情感人,寓教于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声音、图象,甚至视频,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认识,既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实现寓教于情的有效手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
如《火烧圆明园》一文以其高度概括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记叙了圆明园被列强烧毁的经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文字描述,向学生展现她昔日的辉煌,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到这一园林艺术的风姿,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师紧接着激情导入:假如圆明园保存完好,我们到圆明园去游览时,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对此,想必每个少年儿童都会为之自豪,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当视频中英法列强火烧圆明园的片断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一定会生出无限愤慨与痛恨,并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起好学上进、立志兴国的道德情感。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一位同学写道:学了这篇课文,我的眼在流泪,心也在流泪。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向我们诉说着它当年的痛苦与屈辱。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坚持锻炼身体,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
可见,教学中应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及感情基调,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深刻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诱发兴趣,体察情态,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净化心灵、塑造品格。
三、形象感染,树立美好道德榜样
小学生好奇,爱模仿。他们的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形象特别丰富。有反映伟人崇高品质的光辉形象,如《一夜的工作》中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周总理。有反映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美好形象,如《将相和》中为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顾大局、识大体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有反映英雄人物革命品质的崇高形象,如严守革命纪律的邱少云,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奋不顾身的狼牙山五壮士和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还有反映中外少年儿童美好品质的少儿文学形象,如《夜莺的叫声》和《小英雄雨来》中的“小夜莺”和雨来等等。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都会记得,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同学们的课堂纪律会比其它时候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虽然它并不持久,但课文中邱少云这一道德形象的感染力,给了我们难以忘怀的启发——道德形象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课本中的道德形象往往会定格在小学生脑际,成为他们道德成长的楷模。语文教学过程中如能让他们深受感染,必将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四、单元整合,深化儿童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应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过程。发挥语文课单元教学整合优势,有利于深化儿童道德认识。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教育,放弃“诱人的大鲈鱼”,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谁说没有规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规则无处不在,遵守规则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懂得为了遵守规则作出一些牺牲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通过习作教学“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有序生活”为话题,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写作,经过耐心细致、由浅入深的引导,能不断加深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这样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从课内到课外,由理解感悟到表达体验,能使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丰富、提高,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五、引导实践,体验德育无限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道德经历的过程。
课文《一枚金币》记叙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父亲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钱财送与他人。母亲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直到儿子“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课堂上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结合这一认知,老师设计实践性作业练习:请大家通过自己的劳动挣10元钱。写日记记录挣钱的过程,写出挣钱的体会。这样的作业练习绝不仅仅是一次写作练习。学生在捡拾垃圾,到市场销售小商品等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不少真切体会,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与魅力。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
甘肃嘉峪关 730000)
责任编辑余志全
一、品词析句,还原课程德育本色
古人著书立说,写诗行文,特别注重推敲词句。运用准确形象、生动有趣的语言能反映对人生、世界的认识,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也是一切优秀作品共同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
如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示儿》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经典诗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的临终叮嘱,真情流露,自然深沉。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经历,紧扣重点词语“元知”“但悲”“无忘”,體会诗文含意,聆听诗人心声,感受诗人抱负情怀,诵读诗歌韵味,感受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情。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你是诗人的儿子,听了这样的临终遗嘱,你会怎么想?怎么说?清明节,如果你到陆游墓前,你会做些什么?如此经过与古人陆游进行跨时空的对话,自然而然地渗透了思想教育的内容。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人民的导师”“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教学中结合培养学生语感,锤炼学生思想,这样的教育才是语文学科的本色所在。
二、再现情境,培育学生道德情感
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应注意以情感人,寓教于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声音、图象,甚至视频,创设教学场景,激发学生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认识,既是语文学科教学的需要,也是实现寓教于情的有效手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
如《火烧圆明园》一文以其高度概括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记叙了圆明园被列强烧毁的经过。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文字描述,向学生展现她昔日的辉煌,能让学生真正领略到这一园林艺术的风姿,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教师紧接着激情导入:假如圆明园保存完好,我们到圆明园去游览时,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对此,想必每个少年儿童都会为之自豪,对祖国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当视频中英法列强火烧圆明园的片断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一定会生出无限愤慨与痛恨,并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发起好学上进、立志兴国的道德情感。
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一位同学写道:学了这篇课文,我的眼在流泪,心也在流泪。几根残缺不全的石柱,向我们诉说着它当年的痛苦与屈辱。今天,我们的祖国强大了,但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我一定要努力学习,坚持锻炼身体,为建设祖国美好的明天做好一切准备。
可见,教学中应结合课文思想内容及感情基调,创设一定的情感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深刻理解其所表达的思想,诱发兴趣,体察情态,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学生净化心灵、塑造品格。
三、形象感染,树立美好道德榜样
小学生好奇,爱模仿。他们的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德育形象特别丰富。有反映伟人崇高品质的光辉形象,如《一夜的工作》中工作劳苦、生活简朴的周总理。有反映历史人物高尚品质的美好形象,如《将相和》中为了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顾大局、识大体的蔺相如和知错就改的廉颇。有反映英雄人物革命品质的崇高形象,如严守革命纪律的邱少云,为了革命不怕牺牲、奋不顾身的狼牙山五壮士和飞夺泸定桥的红四团。还有反映中外少年儿童美好品质的少儿文学形象,如《夜莺的叫声》和《小英雄雨来》中的“小夜莺”和雨来等等。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都会记得,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同学们的课堂纪律会比其它时候有一些明显的变化,虽然它并不持久,但课文中邱少云这一道德形象的感染力,给了我们难以忘怀的启发——道德形象的感染力是巨大的!
课本中的道德形象往往会定格在小学生脑际,成为他们道德成长的楷模。语文教学过程中如能让他们深受感染,必将影响他们的一言一行,引领他们茁壮成长。
四、单元整合,深化儿童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在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应提高孩子的道德认识。学生形成道德认识的过程,就是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的过程。发挥语文课单元教学整合优势,有利于深化儿童道德认识。
如教学《钓鱼的启示》,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领会到,从小受到严格教育,放弃“诱人的大鲈鱼”,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严格要求自己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通过《谁说没有规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规则无处不在,遵守规则不仅仅是为了他人,更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和社会的和谐,懂得为了遵守规则作出一些牺牲的必要性,从而提高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通过习作教学“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有了规则,遵守规则,人们才能有序生活”为话题,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写作,经过耐心细致、由浅入深的引导,能不断加深学生对社会规则的认知。
这样整合单元教学内容,从课内到课外,由理解感悟到表达体验,能使小学生的道德认识逐步丰富、提高,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五、引导实践,体验德育无限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学生参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一个体验道德经历的过程。
课文《一枚金币》记叙了辛勤劳动、省吃俭用把儿子养大成人的父亲看到儿子懒惰成性,万般痛心与无奈,只好打算将所有钱财送与他人。母亲两次放纵儿子,蒙骗老人之后,只好劝儿子自己挣一枚金币。老人一连三次把金币扔进火炉,直到儿子“用手从熊熊大火里把金币抓出来”才相信金币是儿子挣来的。课堂上通过阅读,让学生懂得只有亲手创造的财富才会珍惜的道理。结合这一认知,老师设计实践性作业练习:请大家通过自己的劳动挣10元钱。写日记记录挣钱的过程,写出挣钱的体会。这样的作业练习绝不仅仅是一次写作练习。学生在捡拾垃圾,到市场销售小商品等课外实践活动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不少真切体会,体验到劳动创造财富的快乐与魅力。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受。生活的体验、情感的体验,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嘉峪关市大唐路小学
甘肃嘉峪关 730000)
责任编辑余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