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字技术与服装设计的融合是“互联网+”背景下服饰设计产业良性发展重要途径,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传播推广受阻情况下设计师需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承担传承、保护、推广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责任,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得以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本文通过探析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方略,以期挖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发展潜能,达到习承民族传统文化目的。
关键词: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
广西少数民族数量较多,民族成衣服饰文化各具特色,然而在有关服饰文化推广、发展进程中,却存在渗透范围较窄,民族以外受众较少,与新时代服饰的结合效果欠佳等问题,影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文化发展成效。基于此,为助推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文化与时俱进,探析数字化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必要性
1.调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元素。广西少数民族囊括水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等,这些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色彩、用料、工艺技术、风格各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丰富的成衣服饰设计元素,为此需应用数字化定制手段调配有关元素,构设资源池存储服饰元素,结合定制方案予以输出,达到充分利用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资源目的。
2.节约服饰定制成本。节约成本首先要减少库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目前还是属于小众消费品,如果盲目生产就容易造成库存,从而造成亏损。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营销在互联网进行互动营销,推出系列款式设计,消费者参与设计,采取边销售边设计、消费者先下单再生产策略,按需求进行定单生产减少库存。同时定制对象提出意见加以修改,还可应用绘画工具、填色等工具在线参与设计,增强数字化定制技术性、互动性、人本性。
3.习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服饰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展开数字化定制活动,一方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缩减定制周期,另一方面在数字化定制基础上丰富苗绣、蜡染、纺织等民族成衣服饰传统技艺工法表现形式,多渠道展示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文化,提高当地传统文化习承有效性,使广西民族文化能够走出深山并走向世界,体现数字化定制必要性[1]。
二、廣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难点
1.技术应用存在难点。一方面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需深入市场了解受众需求,避免出现闭门造车消极现象,另一方面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妥善运用节约定制成本,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小批量快速定制生产成为可能。然而,当前真正掌握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艺术特点且可以进行定制设计的人才较少,数字化定制技术及快速打板生产的联动应用存在难点,影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成效。
2.内涵挖掘存在难点。虽然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外观可以带来美的体验,但当地民族服饰蕴含的特殊寓意是数字化定制的灵魂,例如壮族服饰所传递的色彩语言具有分辨性别、婚姻状态及年龄的功能,其中壮族男子普遍穿白色、黑色、蓝色、青色等深色系衣服,体现男子的刚毅、粗犷、英勇。滇南元阳壮族上僚支系女子婚前用绣花青布包裹头部,婚后用镶银泡黑色头帕包住头部。这就需要数字化定制具有挖掘民族服饰元素内涵的能力,通过数字化定制赋予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表现力及传统文化生命力。
3.流程规范存在难点。为节约设计成本,妥善运用民族性设计元素,使定制成品更具价值,需不断改进数字化定制流程,在规范、高效、科学的定制体系加持下完成服装设计任务,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得以朝着市场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方略
1.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落实定制目标。首先,应用3D打印机、远程扫描设备、Photoshop、Painter等基础性IT技术手段及先进数字设备支持设计师展开无纸化设计活动、运用智能化打板和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解决快速生产问题;其次,建立数据库统筹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所需元素,如工艺技术、图案、色彩、银饰风格等,使设计师可灵活汲取定制元素,萌生全新设计灵感,提高数字化定制质量;最后,以电商平台为依托构设数字化定制综合服务交互体系,以跨时空沟通技术手段为载体拉近设计师与定制服务对象距离,通过虚拟化成果展示、实时互动、积极交流,明晰定制设计要求,以此为由及时整改定制方案,保障定制成果满足服务对象切实需求。
2.挖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内涵。首先,设计师需对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内涵有所了解,如壮锦属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婚女子习惯在辫尾处系一条彩巾,已婚妇女则在盘发上插骨质或银质横簪;根据壮族习俗“露顶跣足”设计儿童头饰,用2—3寸绣花布条缝制无顶遮额帽;在背带上缝制蝴蝶、八卦、幸福美满等图案。通过加大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内涵研究力度,找准服饰定制方向,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设计师需对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工艺有所了解。将数字化定制与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工艺技法关联在一起,运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制造效率,通过批量定制实现推广、宣扬当地民族工艺文化目标。
3.加大数字化定制流程规范力度。首先,以I Design APP为依托数字化处理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元素,使之在计算机系统内可以识别并运转,增强线上试穿体验,及时获悉定制反馈信息,满足数字化服饰人性化定制需求;其次,将市场调研、服饰定制、元素调配关联在一起,使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有关设计资源可以在定制流程内高效流通,提高定制服务效率;最后,做好定制服务评价工作,在线统筹评价结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针对该结果进行分析,继而积累数字化定制经验,为规范定制流程指明方向,加大定制互动有效性,助推数字化定制服务体系良性发展[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数字化定制活动具有调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元素,节约服饰定制成本,习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必要性,为此需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落实定制目标,挖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内涵,加大数字化定制流程规范力度,继而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1]冉微握.苗族传统刺绣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7(22):89-91.
[2]邓琼.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数字化服装设计中的实践运用探讨[J].卷宗,2018,8(32):236.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立项项目《校企合作开发“广西少数民族织绣特色时尚成衣”的研究与实践》(桂经贸职院(2018)39号)
关键词: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
广西少数民族数量较多,民族成衣服饰文化各具特色,然而在有关服饰文化推广、发展进程中,却存在渗透范围较窄,民族以外受众较少,与新时代服饰的结合效果欠佳等问题,影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文化发展成效。基于此,为助推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文化与时俱进,探析数字化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方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必要性
1.调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元素。广西少数民族囊括水族、壮族、苗族、土家族等,这些少数民族服饰图案、色彩、用料、工艺技术、风格各异,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丰富的成衣服饰设计元素,为此需应用数字化定制手段调配有关元素,构设资源池存储服饰元素,结合定制方案予以输出,达到充分利用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资源目的。
2.节约服饰定制成本。节约成本首先要减少库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目前还是属于小众消费品,如果盲目生产就容易造成库存,从而造成亏损。我们可以通过新媒体营销在互联网进行互动营销,推出系列款式设计,消费者参与设计,采取边销售边设计、消费者先下单再生产策略,按需求进行定单生产减少库存。同时定制对象提出意见加以修改,还可应用绘画工具、填色等工具在线参与设计,增强数字化定制技术性、互动性、人本性。
3.习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民族服饰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展开数字化定制活动,一方面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缩减定制周期,另一方面在数字化定制基础上丰富苗绣、蜡染、纺织等民族成衣服饰传统技艺工法表现形式,多渠道展示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文化,提高当地传统文化习承有效性,使广西民族文化能够走出深山并走向世界,体现数字化定制必要性[1]。
二、廣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难点
1.技术应用存在难点。一方面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需深入市场了解受众需求,避免出现闭门造车消极现象,另一方面需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妥善运用节约定制成本,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小批量快速定制生产成为可能。然而,当前真正掌握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艺术特点且可以进行定制设计的人才较少,数字化定制技术及快速打板生产的联动应用存在难点,影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成效。
2.内涵挖掘存在难点。虽然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外观可以带来美的体验,但当地民族服饰蕴含的特殊寓意是数字化定制的灵魂,例如壮族服饰所传递的色彩语言具有分辨性别、婚姻状态及年龄的功能,其中壮族男子普遍穿白色、黑色、蓝色、青色等深色系衣服,体现男子的刚毅、粗犷、英勇。滇南元阳壮族上僚支系女子婚前用绣花青布包裹头部,婚后用镶银泡黑色头帕包住头部。这就需要数字化定制具有挖掘民族服饰元素内涵的能力,通过数字化定制赋予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表现力及传统文化生命力。
3.流程规范存在难点。为节约设计成本,妥善运用民族性设计元素,使定制成品更具价值,需不断改进数字化定制流程,在规范、高效、科学的定制体系加持下完成服装设计任务,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得以朝着市场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三、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方略
1.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落实定制目标。首先,应用3D打印机、远程扫描设备、Photoshop、Painter等基础性IT技术手段及先进数字设备支持设计师展开无纸化设计活动、运用智能化打板和智能化生产管理系统解决快速生产问题;其次,建立数据库统筹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所需元素,如工艺技术、图案、色彩、银饰风格等,使设计师可灵活汲取定制元素,萌生全新设计灵感,提高数字化定制质量;最后,以电商平台为依托构设数字化定制综合服务交互体系,以跨时空沟通技术手段为载体拉近设计师与定制服务对象距离,通过虚拟化成果展示、实时互动、积极交流,明晰定制设计要求,以此为由及时整改定制方案,保障定制成果满足服务对象切实需求。
2.挖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内涵。首先,设计师需对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内涵有所了解,如壮锦属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婚女子习惯在辫尾处系一条彩巾,已婚妇女则在盘发上插骨质或银质横簪;根据壮族习俗“露顶跣足”设计儿童头饰,用2—3寸绣花布条缝制无顶遮额帽;在背带上缝制蝴蝶、八卦、幸福美满等图案。通过加大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内涵研究力度,找准服饰定制方向,习承当地优秀传统文化;其次,设计师需对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工艺有所了解。将数字化定制与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工艺技法关联在一起,运用数字技术提高生产制造效率,通过批量定制实现推广、宣扬当地民族工艺文化目标。
3.加大数字化定制流程规范力度。首先,以I Design APP为依托数字化处理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元素,使之在计算机系统内可以识别并运转,增强线上试穿体验,及时获悉定制反馈信息,满足数字化服饰人性化定制需求;其次,将市场调研、服饰定制、元素调配关联在一起,使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有关设计资源可以在定制流程内高效流通,提高定制服务效率;最后,做好定制服务评价工作,在线统筹评价结果,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针对该结果进行分析,继而积累数字化定制经验,为规范定制流程指明方向,加大定制互动有效性,助推数字化定制服务体系良性发展[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开展数字化定制活动具有调配广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设计元素,节约服饰定制成本,习承广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等必要性,为此需合理应用数字化技术落实定制目标,挖掘少数民族成衣服饰定制内涵,加大数字化定制流程规范力度,继而使少数民族成衣服饰数字化定制效果更优。
参考文献
[1]冉微握.苗族传统刺绣在现代成衣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7(22):89-91.
[2]邓琼.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数字化服装设计中的实践运用探讨[J].卷宗,2018,8(32):236.
基金项目:2018年度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立项项目《校企合作开发“广西少数民族织绣特色时尚成衣”的研究与实践》(桂经贸职院(2018)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