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充分说明了,在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读的训练呢?
关键词:教学;重视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55-01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
常言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我们的教师有时候就是不太愿意相信孩子,认为让他们自己读就是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更有用。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教师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详细分析,可是由于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很少,对课文的了解并不多,思考也不深刻,感受也不強烈。此时的学生只是很像一个旁观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他们体会到的所谓“情”、感悟到的所谓“理”其实是老师个人的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有同一个脑袋,同一张嘴巴的“机器”。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滔滔不绝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并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给学生当好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就可以了。
比如我在教《草原》一文时,并不急着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充分的自读后,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思考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录在课堂练习的本子上。学生又开始认真地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一次举起来时,我再一次让学生再认真地自读课文,思考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由于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给了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时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正因为教师让学生充分的自读了,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非常深刻了。有的问题根本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问题解决了。我认为只要我们真正的相信学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要巧妙引导学生在精读中领悟
杨再隋教授对在精读中感悟曾做过精辟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通过精读细细品味重点词句的绝妙之处,通过精读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通过精读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的点拨必须“点”在关键处, “拨”在疑难处。
例如我在教学《白杨》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爸爸在听到兄妹俩的争论后,脸色为什么变得严肃了?有的学生回答因为爸爸不喜欢兄妹俩争论。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到争论前后的相关语句,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白杨树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可贵品格。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句话说明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会缺乏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要真正由作者“移情”到读者,必须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把课文里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含义,感悟文章的真情实感,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让他们真正成为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学生们在低沉,徐缓,悲伤的音乐中,按照自己标注的重音、停顿、音调,一遍一遍的读,一次一次的感悟,直到下课,还有好多学生沉浸在中朝两国人民难舍难分的情境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在偷偷地抹眼泪。这泪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通过教师的巧妙引领,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愿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牢牢记住前辈的话。
关键词:教学;重视读;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55-01
一、要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
常言道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是我们的教师有时候就是不太愿意相信孩子,认为让他们自己读就是浪费时间,不如教师多讲些更有用。于是,没有给学生充分的自读时间,教师对文章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详细分析,可是由于学生自读课文的时间很少,对课文的了解并不多,思考也不深刻,感受也不強烈。此时的学生只是很像一个旁观者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者,他们体会到的所谓“情”、感悟到的所谓“理”其实是老师个人的心得、体会。这势必会使原本富有创造性的学生变成一个个只有同一个脑袋,同一张嘴巴的“机器”。因此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滔滔不绝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一定要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多读,并通过眼前所读到的文字自己去体会,去领悟,而老师只要给学生当好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就可以了。
比如我在教《草原》一文时,并不急着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而是先让学生认真地自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充分的自读后,学生们的小手就三三两两地举了起来,我又让学生再认真地自读课文,把不懂的词句画出来,思考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记录在课堂练习的本子上。学生又开始认真地读开了,当学生们的小手再一次举起来时,我再一次让学生再认真地自读课文,思考自己不懂的地方是否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的办法来解决?由于我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阅读的时间,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给了他们深入理解课文的时间,学生在之后的学习讨论中参与的积极性特别高。正因为教师让学生充分的自读了,所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非常深刻了。有的问题根本不用教师解答,其他的学生就帮他们把疑难问题解决了。我认为只要我们真正的相信学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要巧妙引导学生在精读中领悟
杨再隋教授对在精读中感悟曾做过精辟阐述:“课文内容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是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出来的。自悟,即自己以心去领悟。悟的过程就是通过阅读和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的感情。学生的悟,在于教师巧妙、适时地引。”学生的水平毕竟是有限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有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予点拨、引导。引导他们通过精读细细品味重点词句的绝妙之处,通过精读揣摩布局谋篇、立意构思的独到之处,通过精读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的点拨必须“点”在关键处, “拨”在疑难处。
例如我在教学《白杨》时在初步分析了课文后,我问道:爸爸在听到兄妹俩的争论后,脸色为什么变得严肃了?有的学生回答因为爸爸不喜欢兄妹俩争论。显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存在问题,如果这时教师对他们进行点拨启发,学生也能理解,但这种理解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而缺乏自身的感受和体会。为此我没有马上对课文加以分析,而是以“读”为主,让学生找到争论前后的相关语句,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深刻地体会到白杨树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的可贵品格。这种感受显然是教师的分析和讲解所不能达到的。
三、要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体会情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这句话说明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和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讲解分析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往往会缺乏深切的体验和情感的共鸣。一篇文章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情感要真正由作者“移情”到读者,必须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长短徐疾的朗读,把课文里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含义,感悟文章的真情实感,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顿、音调和情感,让他们真正成为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学生们在低沉,徐缓,悲伤的音乐中,按照自己标注的重音、停顿、音调,一遍一遍的读,一次一次的感悟,直到下课,还有好多学生沉浸在中朝两国人民难舍难分的情境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同学在偷偷地抹眼泪。这泪是读者与作者的心产生共鸣的结果。
我们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读的训练,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通过教师的巧妙引领,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叶圣陶先生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愿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能牢牢记住前辈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