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拿大著名作家艾丽丝·门罗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被誉为“加拿大的契诃夫”,她的小说既有契诃夫小说中的那种现实感,又有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诸多特点。其中的各种叙事技巧到了门罗笔下都具有了自成一格的独特性。本文选取门罗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熊从山那边来》,分析和论述门罗这种独特的创作技巧。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熊从山那边来》
艾丽丝·门罗(Allce Munro,1931.07.10——)是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她一生中创作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获得200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三次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两次吉勒文学奖以及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听说门罗获得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与她合作30多年的《纽约客》杂志推出了一本纪念特刊。在特刊里面重新刊载了一篇小说,这篇小说被认为是门罗最经典的小说,这篇小说叫做The bear came over themountain,中文一般将它译成《熊从山那边来》。
一、不同于“传统”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
就像著名意识流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作为女性作家的门罗也需要自己的“办公室”。即便现实中的“办公室”當真难以寻觅,她也要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创造自己的一个个房间。门罗的小说,很难将其归于哪个主义、哪个流派,她是属于那种“自学成才”型的作家,她从未真正卷入任何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中。她在厨房里、客厅里不断思考和摸索,最终形成了她自己的叙事风格。
艾丽丝·门罗既非现实主义作家亦非长篇小说作家;她是弗兰纳里·奥康纳所说的那种传奇文学作家n,。她的笔法以叙述为主,体现在故事节奏上,门罗的小说不属于故事型的小说,有时候常常是反故事性的,这一点有些符合后现代主义的倾向。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叙述特征呈现为碎片化和拼贴状,是叙述主体论的。她喜欢在小说的开始阶段大量地叙述或介绍涉及小说故事的场景或人物状态。开篇的几段(甚至几页)不那么连贯,甚至毫无关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独立成段,读起来常常不知她要说些什么。而随着的叙述的展开,或是人物的不断深入,开始出现比较稳定的故事情节。而在中间,她又很可能岔开出去,另起一头,再回到核心人物。不过,门罗有一种超凡的写作能力,即是当故事结束时,你总会恍然大悟,或让你回味无穷,之前所有看起来凌乱的无节奏的片段,会神奇地自动归档成形,并为之惊叹不已。仿佛她的小说总是隐藏着一股思想的潮流,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门罗在她自己的文章《什么是真实》中确认了她信奉的是一种绝非线性的结构。她说她在读短篇小说的时候可以从任何地方——故事中的任何一个点,开头、结尾或是中间都行——开始阅读。她说她处理短篇小说的方式并非将其看作是一条“一路上有着风景和整齐的绕行支路,我进入其中,来回往返,随处落脚,还在路上待了一会儿”的公路。“它更像是一所房屋。每个人都知道房屋是做什么的,它如何将空间封闭起来,在一个封闭空间和另一个之间建立联系并以一种新方式呈现外面的东西。我最多只能这样来解释一个短篇小说为我做什么,以及我想要短篇小说为其他人做什么。”门罗说,“所以在我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我想要确立某种结构,而且我知道我想要从那种结构的内部获得的感觉。”
英国著名作家A.S.拜厄特也曾强调门罗的典型的叙述方式:即便是在她写作生涯的最初阶段,她也几乎没有写过传统的那种“结构结实”的小说。她的故事是片段性的,时空颠倒的,启示性的,但是它们通常能在很短的篇幅中表达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完整的生命体验,并指明背后所蕴含的哲理。
在门罗创作的后期,也是她的艺术风格最为成熟的时期,她发表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这部短篇小说集,《熊从山那边来》便是这部短篇集的最后一篇。
二、《熊从山那边来》的故事情节及段落结构分析
小说《熊从山那边来》讲述了一位名叫菲奥娜的老太太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忘记家中的东西在哪里、自己身在何处,直到有一天,她忘记了自己的丈夫是谁。她的丈夫格兰特只好把她送到名为“草地湖”的生活援助机构。然而,当他再一次去看望她的时候,她不仅将他遗忘了,还结识了新“男朋友”——同住在援助机构的奥布里。格兰特惊讶之余,感到十分局促不安。起初他感到无法接受,接着,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出轨,背叛过菲奥娜,而与此同时,认不出他的菲奥娜却与奥布里在打情骂俏。有一天,当格兰特再次去看望菲奥娜的时候,发现奥布里要离开这里了,要回家了。菲奥娜表现出无比的留恋不舍,病情愈发加重了。格兰特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去奥布里的家里请他回去看望菲奥娜。但登门拜访后,接待他的是奥布里的妻子,名叫玛丽安,这是个现实的女人,她拒绝了格兰特要让奥布里去看望菲奥娜的请求。可是当格兰特回到家后,却听到了玛丽安的电话留言,她邀请他参加一个聚会。格兰特自然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最后格兰特带奥布里去医院看望菲奥娜,菲奥娜却似乎恢复了记忆。
这篇作品的篇幅算门罗小说中较长的,但故事并不怎么复杂。像她的许多作品一样,《熊从山那边来》的时间、空间跳跃也是极大,门罗出色地将它们驾驭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小说共分26个段落,在门罗作品中算分段较多的,各段落内容简述如下:
(一)年轻时代的小说主人公菲奥娜和格兰特出场。重点介绍了菲奥娜的家庭情况,在本段结尾,菲奥娜向格兰特求婚,格兰特欣然应允。
(二)时间是“现在”。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菲奥娜在离开家之前一刻的描写。这是要启程去草地湖。本段重点描写了菲奥娜的外貌特征。
(三)时间跳到一年多前。菲奥娜的失忆现象开始出现。门罗在这里运用了多角度叙事手法,将菲奥娜失忆的具体事件与格兰特和医生探讨病情相穿插,具有了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本段的后一部分采取了渐进式推进的方法,即通过菲奥娜在超市失忆走失,引出她养了两只狗;通过解释菲奥娜为什么养狗,引出了她无法生育的情况和她的母亲去世的信息;进一步引出了格兰特在大学刚有了工作,但是受到岳父的资金援助。这些都为下文的发展做了铺垫。 (四)时间是在超市走失后的晚饭时间。菲奥娜向格兰特提出要到草地湖去。格兰特表示还不到那个分上。
(五)第二年的一月,格兰特开车带菲奥娜去草地湖。在路上,菲的记性很好,忆起多年前的往事:两人在隆冬的晚上去溜冰。格兰特一度动摇想掉头回家了,因为菲不像记不住事。
(六)这一段是到达医院后的叙述。院长向格兰特解释住院规定:一开始的一个月不得探视。另外,提到医院的“二楼”,那是给重病号准备的。格兰特说菲奥娜没病那么严重,不会住到楼上的。
(七)本段内容较复杂,时间跳跃性很大。先写几年前格兰特和菲奥娜去过草地湖,他们是去看望法卡先生——他们的邻居。从而引出对草地湖的具体描写。接着时间又跳跃到现在,从格兰特感到见不到菲奥娜的一个月太漫长,点出了杰姬·亚当斯这个名字。这种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读者设疑,当读到后面关于杰姬的故事时,会有恍然大悟的感受。后半段则写了格兰特不停地给草地湖一个负责菲奥娜的护士克里斯蒂打电话,了解到菲奥娜并不太适应那里的生活。
(八)这一段是回忆性叙述。开头就交代了格兰特喜欢用电话答录机,为下文又做了一个铺垫。接着叙述格兰特与菲奥娜婚后的一段幸福时期,从中交代了格兰特在写论文,也是铺垫。
(九)插入了一段格蘭特的梦。这个梦暗示着格兰特出轨后对菲奥娜在心理上具有愧疚感。
(十)这段是格兰特清醒后对往事的回忆。时间跨度又是极大,从格兰特出轨被发现写到他和菲奥娜上年纪后,他退休后过上平常的生活。这里强调格兰特从未想过要离开菲奥娜。
(十一)格兰特终于动身去草地湖了。他特意买了花,以前从没给菲奥娜买过。到了医院,他在护士克里斯蒂的带领下见到菲奥娜,他们聊了一会天,他发现菲奥娜似乎似乎喜欢上了同住在草地湖的名叫奥布里的老头。
(十二)格兰特纠结于菲奥娜似乎真不认识他了。克里斯蒂对格兰特解释奥布里是菲奥娜的一个感情寄托对象而已。
(十三)格兰特探望了菲奥娜一段时间,发现菲奥娜并没什么改观。他在与护士克里斯蒂的聊天中了解到奥布里是卖除草剂的,退休前出了事故,还说在草地湖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头追老太太,而是相反。到这时,格兰特还是有点怀疑菲奥娜是不是装的。
(十四)具体描写了奥布里和菲奥娜的情况,他们就像正在谈恋爱一样相处。格兰特的疑虑越来越少了。
(十五)这一段是格兰特跟着奥布里和菲奥娜看到的。他们在看青少年打棒球,就像一对真正的情侣似的。
(十六)格兰特仍跟着他们。概括了草地湖平时的情况。菲奥娜和奥布里的关系越来越好。她甚至已经不介意被剪短了头发。格兰特问克里斯蒂二楼里的病人是什么样的,克里斯蒂说那里的病人有时候一年都不认人,有时候又突然恢复正常,但不久又犯病了。
(十七)格兰特去书店给菲奥娜买了两本关于冰岛的书。菲奥娜是近几年对冰岛感兴趣的,但她并不想去,只是想找个精神寄托。冰岛在门罗的故事中是作为“记忆”和“预言”被言及的。门罗试图用冰岛来象征生命中一种遥远又熟悉的记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好,同时它在门罗叙事中又担负着展现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发展的某种预言的作用Ⅲ。
(十八)格兰特在年轻时在学校教书。他利用职务之便搭上了学生杰姬·亚当斯。后来又有更年轻开放的姑娘出现。菲奥娜并没有和他闹翻。
(十九)格兰特去给菲奥娜送关于冰岛的书。看到奥布里要出院之前与菲奥娜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奥布里的老婆还没来接他。在格兰特离开的时候,看到停车场上一个女人把折叠椅从车后备箱里拿出来。
(二十)格兰特开车去找奥布里的太太。
(二十一)菲奥娜一直没度过伤心阶段,很可怜。克里斯蒂说她的情况越来越不好。格兰特尽力安抚她,给她读书。
(二十二)院长告诉格兰特菲奥娜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如果再发展下去,只能去二楼住。
(二十三)格兰特来到奥布里的家里和他的妻子玛丽安见面。他希望玛丽安带奥布里回草地湖见菲奥娜,但遭到玛丽安的拒绝。
(二十四)开车回家路上格兰特的思考:玛丽安是个务实的女人。
(二十五)格兰特回到家后,电话答录机里有玛丽安给他的留言,暧昧地表明自己想约格兰特。
(二十六)菲奥娜见到了格兰特和奥布里,但她好像恢复了记忆,又记得格兰特和自己的一切事了。遵循了门罗的一贯风格:结尾处戛然而止。它带给读者一些疑惑:“菲奥娜究竟是不是真的忘记了格兰特?她是否是在惩罚自己的丈夫?”优秀的作家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清楚,他们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这篇小说的结构看似很松散——毕竟是只有几万字的一篇作品竟分了26个段落。但如果尝试着摘除其中的任意一段,甚至任意几句话,又都不能成立。比如,第6段提到的“二楼”,在第22段又重复提到,如果拿掉第6段,则第22段就会十分突兀,无法自圆其说。又比如第8段提到格兰特喜欢用电话答录机,在第25段他就很自然地在答录机上听到了玛丽安的留言。类似于以上情况的地方还有很多,这种手法,类似于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草蛇灰线”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很高超的写作技巧。读这部小说,就像在门罗的引领下,以她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散步。读者走到一处,便有一片秀丽的美景,而一路走下去,各种景色奇迹般地汇集成了壮丽的景观;同时,小说的结构又像门罗在文章中说的:小说就像一所房屋。身处“屋中”,读者会一点一滴地体味门罗小说独特的魅力。
三、结语
《熊从山那边来》作为最能代表门罗小说艺术风格的作品,使用了碎片化叙事、时空交错、意识流、陌生化描写、象征手法等一系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在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上,又遵循着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所以,门罗的叙事艺术是十分独特的,不能将其简单地归于某一主义、某一流派。这种独特的风格是门罗在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中形成的,具有无可替代性。正因如此,她的作品才散发出特殊的魅力,征服了不同国籍的一批批读者,无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
关键词:艾丽丝·门罗;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熊从山那边来》
艾丽丝·门罗(Allce Munro,1931.07.10——)是加拿大最具代表性的小说家,她一生中创作出版了14部短篇小说集,获得2009年布克国际文学奖、三次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两次吉勒文学奖以及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在听说门罗获得20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与她合作30多年的《纽约客》杂志推出了一本纪念特刊。在特刊里面重新刊载了一篇小说,这篇小说被认为是门罗最经典的小说,这篇小说叫做The bear came over themountain,中文一般将它译成《熊从山那边来》。
一、不同于“传统”短篇小说的叙事风格
就像著名意识流作家维吉尼亚·吴尔夫需要“一间自己的房间”,作为女性作家的门罗也需要自己的“办公室”。即便现实中的“办公室”當真难以寻觅,她也要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创造自己的一个个房间。门罗的小说,很难将其归于哪个主义、哪个流派,她是属于那种“自学成才”型的作家,她从未真正卷入任何文学运动或文学潮流中。她在厨房里、客厅里不断思考和摸索,最终形成了她自己的叙事风格。
艾丽丝·门罗既非现实主义作家亦非长篇小说作家;她是弗兰纳里·奥康纳所说的那种传奇文学作家n,。她的笔法以叙述为主,体现在故事节奏上,门罗的小说不属于故事型的小说,有时候常常是反故事性的,这一点有些符合后现代主义的倾向。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叙述特征呈现为碎片化和拼贴状,是叙述主体论的。她喜欢在小说的开始阶段大量地叙述或介绍涉及小说故事的场景或人物状态。开篇的几段(甚至几页)不那么连贯,甚至毫无关联,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独立成段,读起来常常不知她要说些什么。而随着的叙述的展开,或是人物的不断深入,开始出现比较稳定的故事情节。而在中间,她又很可能岔开出去,另起一头,再回到核心人物。不过,门罗有一种超凡的写作能力,即是当故事结束时,你总会恍然大悟,或让你回味无穷,之前所有看起来凌乱的无节奏的片段,会神奇地自动归档成形,并为之惊叹不已。仿佛她的小说总是隐藏着一股思想的潮流,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门罗在她自己的文章《什么是真实》中确认了她信奉的是一种绝非线性的结构。她说她在读短篇小说的时候可以从任何地方——故事中的任何一个点,开头、结尾或是中间都行——开始阅读。她说她处理短篇小说的方式并非将其看作是一条“一路上有着风景和整齐的绕行支路,我进入其中,来回往返,随处落脚,还在路上待了一会儿”的公路。“它更像是一所房屋。每个人都知道房屋是做什么的,它如何将空间封闭起来,在一个封闭空间和另一个之间建立联系并以一种新方式呈现外面的东西。我最多只能这样来解释一个短篇小说为我做什么,以及我想要短篇小说为其他人做什么。”门罗说,“所以在我写短篇小说的时候,我想要确立某种结构,而且我知道我想要从那种结构的内部获得的感觉。”
英国著名作家A.S.拜厄特也曾强调门罗的典型的叙述方式:即便是在她写作生涯的最初阶段,她也几乎没有写过传统的那种“结构结实”的小说。她的故事是片段性的,时空颠倒的,启示性的,但是它们通常能在很短的篇幅中表达出一种整体性,一种完整的生命体验,并指明背后所蕴含的哲理。
在门罗创作的后期,也是她的艺术风格最为成熟的时期,她发表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这部短篇小说集,《熊从山那边来》便是这部短篇集的最后一篇。
二、《熊从山那边来》的故事情节及段落结构分析
小说《熊从山那边来》讲述了一位名叫菲奥娜的老太太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忘记家中的东西在哪里、自己身在何处,直到有一天,她忘记了自己的丈夫是谁。她的丈夫格兰特只好把她送到名为“草地湖”的生活援助机构。然而,当他再一次去看望她的时候,她不仅将他遗忘了,还结识了新“男朋友”——同住在援助机构的奥布里。格兰特惊讶之余,感到十分局促不安。起初他感到无法接受,接着,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出轨,背叛过菲奥娜,而与此同时,认不出他的菲奥娜却与奥布里在打情骂俏。有一天,当格兰特再次去看望菲奥娜的时候,发现奥布里要离开这里了,要回家了。菲奥娜表现出无比的留恋不舍,病情愈发加重了。格兰特看到这种情况,决定去奥布里的家里请他回去看望菲奥娜。但登门拜访后,接待他的是奥布里的妻子,名叫玛丽安,这是个现实的女人,她拒绝了格兰特要让奥布里去看望菲奥娜的请求。可是当格兰特回到家后,却听到了玛丽安的电话留言,她邀请他参加一个聚会。格兰特自然明白那是什么意思,最后格兰特带奥布里去医院看望菲奥娜,菲奥娜却似乎恢复了记忆。
这篇作品的篇幅算门罗小说中较长的,但故事并不怎么复杂。像她的许多作品一样,《熊从山那边来》的时间、空间跳跃也是极大,门罗出色地将它们驾驭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小说共分26个段落,在门罗作品中算分段较多的,各段落内容简述如下:
(一)年轻时代的小说主人公菲奥娜和格兰特出场。重点介绍了菲奥娜的家庭情况,在本段结尾,菲奥娜向格兰特求婚,格兰特欣然应允。
(二)时间是“现在”。已经是古稀之年的菲奥娜在离开家之前一刻的描写。这是要启程去草地湖。本段重点描写了菲奥娜的外貌特征。
(三)时间跳到一年多前。菲奥娜的失忆现象开始出现。门罗在这里运用了多角度叙事手法,将菲奥娜失忆的具体事件与格兰特和医生探讨病情相穿插,具有了很强的艺术表现力。本段的后一部分采取了渐进式推进的方法,即通过菲奥娜在超市失忆走失,引出她养了两只狗;通过解释菲奥娜为什么养狗,引出了她无法生育的情况和她的母亲去世的信息;进一步引出了格兰特在大学刚有了工作,但是受到岳父的资金援助。这些都为下文的发展做了铺垫。 (四)时间是在超市走失后的晚饭时间。菲奥娜向格兰特提出要到草地湖去。格兰特表示还不到那个分上。
(五)第二年的一月,格兰特开车带菲奥娜去草地湖。在路上,菲的记性很好,忆起多年前的往事:两人在隆冬的晚上去溜冰。格兰特一度动摇想掉头回家了,因为菲不像记不住事。
(六)这一段是到达医院后的叙述。院长向格兰特解释住院规定:一开始的一个月不得探视。另外,提到医院的“二楼”,那是给重病号准备的。格兰特说菲奥娜没病那么严重,不会住到楼上的。
(七)本段内容较复杂,时间跳跃性很大。先写几年前格兰特和菲奥娜去过草地湖,他们是去看望法卡先生——他们的邻居。从而引出对草地湖的具体描写。接着时间又跳跃到现在,从格兰特感到见不到菲奥娜的一个月太漫长,点出了杰姬·亚当斯这个名字。这种技巧的使用可以使读者设疑,当读到后面关于杰姬的故事时,会有恍然大悟的感受。后半段则写了格兰特不停地给草地湖一个负责菲奥娜的护士克里斯蒂打电话,了解到菲奥娜并不太适应那里的生活。
(八)这一段是回忆性叙述。开头就交代了格兰特喜欢用电话答录机,为下文又做了一个铺垫。接着叙述格兰特与菲奥娜婚后的一段幸福时期,从中交代了格兰特在写论文,也是铺垫。
(九)插入了一段格蘭特的梦。这个梦暗示着格兰特出轨后对菲奥娜在心理上具有愧疚感。
(十)这段是格兰特清醒后对往事的回忆。时间跨度又是极大,从格兰特出轨被发现写到他和菲奥娜上年纪后,他退休后过上平常的生活。这里强调格兰特从未想过要离开菲奥娜。
(十一)格兰特终于动身去草地湖了。他特意买了花,以前从没给菲奥娜买过。到了医院,他在护士克里斯蒂的带领下见到菲奥娜,他们聊了一会天,他发现菲奥娜似乎似乎喜欢上了同住在草地湖的名叫奥布里的老头。
(十二)格兰特纠结于菲奥娜似乎真不认识他了。克里斯蒂对格兰特解释奥布里是菲奥娜的一个感情寄托对象而已。
(十三)格兰特探望了菲奥娜一段时间,发现菲奥娜并没什么改观。他在与护士克里斯蒂的聊天中了解到奥布里是卖除草剂的,退休前出了事故,还说在草地湖的很多时候并不是老头追老太太,而是相反。到这时,格兰特还是有点怀疑菲奥娜是不是装的。
(十四)具体描写了奥布里和菲奥娜的情况,他们就像正在谈恋爱一样相处。格兰特的疑虑越来越少了。
(十五)这一段是格兰特跟着奥布里和菲奥娜看到的。他们在看青少年打棒球,就像一对真正的情侣似的。
(十六)格兰特仍跟着他们。概括了草地湖平时的情况。菲奥娜和奥布里的关系越来越好。她甚至已经不介意被剪短了头发。格兰特问克里斯蒂二楼里的病人是什么样的,克里斯蒂说那里的病人有时候一年都不认人,有时候又突然恢复正常,但不久又犯病了。
(十七)格兰特去书店给菲奥娜买了两本关于冰岛的书。菲奥娜是近几年对冰岛感兴趣的,但她并不想去,只是想找个精神寄托。冰岛在门罗的故事中是作为“记忆”和“预言”被言及的。门罗试图用冰岛来象征生命中一种遥远又熟悉的记忆、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美好,同时它在门罗叙事中又担负着展现故事主人公的情感发展的某种预言的作用Ⅲ。
(十八)格兰特在年轻时在学校教书。他利用职务之便搭上了学生杰姬·亚当斯。后来又有更年轻开放的姑娘出现。菲奥娜并没有和他闹翻。
(十九)格兰特去给菲奥娜送关于冰岛的书。看到奥布里要出院之前与菲奥娜依依不舍的离别场景。奥布里的老婆还没来接他。在格兰特离开的时候,看到停车场上一个女人把折叠椅从车后备箱里拿出来。
(二十)格兰特开车去找奥布里的太太。
(二十一)菲奥娜一直没度过伤心阶段,很可怜。克里斯蒂说她的情况越来越不好。格兰特尽力安抚她,给她读书。
(二十二)院长告诉格兰特菲奥娜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如果再发展下去,只能去二楼住。
(二十三)格兰特来到奥布里的家里和他的妻子玛丽安见面。他希望玛丽安带奥布里回草地湖见菲奥娜,但遭到玛丽安的拒绝。
(二十四)开车回家路上格兰特的思考:玛丽安是个务实的女人。
(二十五)格兰特回到家后,电话答录机里有玛丽安给他的留言,暧昧地表明自己想约格兰特。
(二十六)菲奥娜见到了格兰特和奥布里,但她好像恢复了记忆,又记得格兰特和自己的一切事了。遵循了门罗的一贯风格:结尾处戛然而止。它带给读者一些疑惑:“菲奥娜究竟是不是真的忘记了格兰特?她是否是在惩罚自己的丈夫?”优秀的作家不会把话说得那么清楚,他们需要读者自己去思考和探索。
这篇小说的结构看似很松散——毕竟是只有几万字的一篇作品竟分了26个段落。但如果尝试着摘除其中的任意一段,甚至任意几句话,又都不能成立。比如,第6段提到的“二楼”,在第22段又重复提到,如果拿掉第6段,则第22段就会十分突兀,无法自圆其说。又比如第8段提到格兰特喜欢用电话答录机,在第25段他就很自然地在答录机上听到了玛丽安的留言。类似于以上情况的地方还有很多,这种手法,类似于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草蛇灰线”法,“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是很高超的写作技巧。读这部小说,就像在门罗的引领下,以她自己最喜欢的生活方式——散步。读者走到一处,便有一片秀丽的美景,而一路走下去,各种景色奇迹般地汇集成了壮丽的景观;同时,小说的结构又像门罗在文章中说的:小说就像一所房屋。身处“屋中”,读者会一点一滴地体味门罗小说独特的魅力。
三、结语
《熊从山那边来》作为最能代表门罗小说艺术风格的作品,使用了碎片化叙事、时空交错、意识流、陌生化描写、象征手法等一系列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创作方法。同时在作品的内容和主题上,又遵循着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所以,门罗的叙事艺术是十分独特的,不能将其简单地归于某一主义、某一流派。这种独特的风格是门罗在几十年的艺术探索中形成的,具有无可替代性。正因如此,她的作品才散发出特殊的魅力,征服了不同国籍的一批批读者,无愧“当代短篇小说大师”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