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的有关事项通知》当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是《品德与生活》,后续更改为《道德与法治》,教材名称上的变化也能够看到主题的变化和在教学内容方面所做的调整。面对教材的变化,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有效学习;从学生出发,优化教学方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的初级阶段,也是性格、品德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往往就决定了学生将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小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塑造小学生优良的品行,还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小学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从实际学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 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中也是如此,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怎样有效地去学习,比单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就能自行运用,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旺盛,记忆力也极佳,正是教授其掌握学习方法的极好阶段,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之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这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作为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给学生留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僵局。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难度系数总体来说稍高,但是只要用对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加强理解,并且参与其中对知识进行总结,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巩固自我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开拓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上学去》时,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要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要多一些操作性的活动,如: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等降低难度,让孩子在理解中掌握规则,从而达到有效学习。
二、 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方法
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位,转变教师角色,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传播,教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小学生是活泼的,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是缺乏一定耐性的,因此在课堂上就要不断给学生以学习的新鲜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课堂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所,能够有效地加强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近些年教学留白的教学方式推广出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消化、探究。经过实践,这一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生在思考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突破定势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健康双休日》中第七课《太阳公公对我笑》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交流、体验与表演;第八课《幸福一家人》,则采用调查、交流、体验和展示的方法;而第九课《亲亲大自然》,以观赏、体验、展示和交流为主。最后在《放大镜》一环中,组织亲子游户外活动——步行上圭峰山玉龙湖。这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内容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感受,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掌握了保护环境、安全文明的实际方法。
三、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 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要跟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做学生的朋友,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建立起友爱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并为学生树立起模范榜样,学生会更爱亲近老师,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氛围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在教学《冬爷爷来了》时,我们要转变思想,不能把小孩当大人直接讲授和灌输知识,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探究、思考和交流。比如观察冬天身边的景色、人们的穿着和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北方和南方冬天的不一样;发现冬天的有趣的自然现象,通过看书、请教和实验等方式去寻找答案。
2. 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果发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兴趣不大,教师就应当思考其中原因,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分析学生的反应,并就此做出适当调整,改善课堂环境,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譬如,教学《新年新日历》时,一年级学生对时间的概念还不够清晰,本主题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要对日历中的各种节日、节气等知识提过多过高的要求,重点是让孩子体会日历与时间、生活的关系,增强成长的意识、生活的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播放新年歌等多种方式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孩子表达新年的愿望和祝福,既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又要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关心他人。
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遵循教学改革教育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更多的有效的教学对策,利用一切资源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小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把握住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人的品格,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翠梅.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与法治秩序生成[J].学术交流,2014,11.
[2]王智慧.“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5,25.
作者简介:
李振华,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西小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是学生进入学校的初级阶段,也是性格、品德培养的重要阶段,学生在学校接受了怎样的教育,往往就决定了学生将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小学生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升,塑造小学生优良的品行,还能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作为小学教师,要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从实际学情出发,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一、 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学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学习中也是如此,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怎样有效地去学习,比单纯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就能自行运用,尤其是小学生,好奇心旺盛,记忆力也极佳,正是教授其掌握学习方法的极好阶段,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之后,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也要深刻认识到学生掌握基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并且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思维,这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作为教师,需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给学生留更多的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僵局。小学《道德与法治》的知识难度系数总体来说稍高,但是只要用对了学习方法,学生就能加强理解,并且参与其中对知识进行总结,这一过程也是学生巩固自我学习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与创造力,开拓学生思维。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一课《上学去》时,我们要转变教学理念,要考虑一年级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活动形式要活泼多样,要多一些操作性的活动,如:画一画、唱一唱、做一做等降低难度,让孩子在理解中掌握规则,从而达到有效学习。
二、 以学生为本,优化教学方法
当前教育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本位,转变教师角色,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对于《道德与法治》知识的传播,教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学习的过程进行优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小学生是活泼的,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是缺乏一定耐性的,因此在课堂上就要不断给学生以学习的新鲜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将课堂变成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场所,能够有效地加强小学生知识的积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近些年教学留白的教学方式推广出来,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一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对知识进行消化、探究。经过实践,这一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生在思考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突破定势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明健康双休日》中第七课《太阳公公对我笑》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讨论、交流、体验与表演;第八课《幸福一家人》,则采用调查、交流、体验和展示的方法;而第九课《亲亲大自然》,以观赏、体验、展示和交流为主。最后在《放大镜》一环中,组织亲子游户外活动——步行上圭峰山玉龙湖。这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让孩子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内容的全过程,在实践中学习、感受,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掌握了保护环境、安全文明的实际方法。
三、 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1. 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思想,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发生转变。在现代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而要跟学生平等交流沟通,做学生的朋友,改变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建立起友爱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并为学生树立起模范榜样,学生会更爱亲近老师,与老师进行互动,课堂氛围也能得到良好的改善。在教学《冬爷爷来了》时,我们要转变思想,不能把小孩当大人直接讲授和灌输知识,要引导学生主动去观察、探究、思考和交流。比如观察冬天身边的景色、人们的穿着和从事的户外活动,知道北方和南方冬天的不一样;发现冬天的有趣的自然现象,通过看书、请教和实验等方式去寻找答案。
2. 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做好课堂教学设计,并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如果发现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点的兴趣不大,教师就应当思考其中原因,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分析学生的反应,并就此做出适当调整,改善课堂环境,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譬如,教学《新年新日历》时,一年级学生对时间的概念还不够清晰,本主题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要对日历中的各种节日、节气等知识提过多过高的要求,重点是让孩子体会日历与时间、生活的关系,增强成长的意识、生活的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用播放新年歌等多种方式营造轻松的氛围,引导孩子表达新年的愿望和祝福,既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的真实感受,又要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关心他人。
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遵循教学改革教育的目标指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要积极改进自己的教学思想,创新教学模式,探究更多的有效的教学对策,利用一切资源对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进行优化,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道德与法治》课是培养小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作为教师要把握住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和准备工作,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做人的品格,真正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育人作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建设社会的栋梁之材。
参考文献:
[1]张翠梅.公民德性的三维建构与法治秩序生成[J].学术交流,2014,11.
[2]王智慧.“法治中国”视阈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5,25.
作者简介:
李振华,广东省江门市,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城西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