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难点解析突破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知识点解读
   (一)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1.气候与地形地貌
   (1)气候对地貌的影响
   冰川地貌(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形成于低温寒冷的气候环境;
   喀斯特地貌(石笋、溶洞、峰林)形成于湿热的气候环境;
   流水的侵蚀和堆积地貌(三角洲等)形成于湿润的气候环境;
   风沙地貌(沙丘、雅丹地貌等)形成于干旱的气候环境。
   (2)地形地貌对气候的影响
   ①地形地貌对气温的影响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同一海拔,山体的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同一海拔,山体的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河谷地形不易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
   ②地形地貌对降水的影响同一山体,迎风坡降水量(地形雨)大于背風坡;
   同一地区不同山体,海拔高度山体降水量多。
   ③地形地貌对光照的影响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光照强。
   ④地形地貌对风速的影响
   山脉走向大致与风向垂直可减小风速,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2.气候与水文
   (1)气候对水文的影响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汛期由降水特点决定;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和水位变化、汛期由气温特点决定。
   ②降水量多且集中的气候区易出现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大;
   降水量多且均匀的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③最冷月月均温小于0摄氏度,河流有结冰期,气温越低结冰期越长;
   最冷月月均温大于0摄氏度,河流没有结冰期。
   ④同样落差,降水量大区域河流水量大,水能资源更丰富。
   (2)水文对气候的影响
   在湖泊、水库周围,空气湿度大,昼夜温差小;
   河流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区,蒸发量小,空气湿度小,昼夜温差大。
   3.气候与生物
   (1)气候对生物的影响
   ①赤道附近为雨林,动物耐热;亚寒带地区为针叶林,动物耐寒。
   ②水热条件好的地区,生物量大;水热条件差的地区,生物量小。
   ③热量充足的地区,植物换叶时间短,树种为常绿林;
   热量不足的地区,植物换叶时间长,树种为落叶林。
   雨热同期的气候区,树种为阔叶林;雨热不同期的气候区,树种为硬叶林。
   (2)生物(植物)对气候的影响
   ①植物可以吸收温室气体,减轻温室效应;同一气候区,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昼夜温差小。
   ②植被茂密的地区,气候相对湿润;植被稀少的地区,气候相对干旱。
   ③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地面摩擦力大,风速较小;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风速较大。
   4.气候与土壤
   (1)气候对土壤的影响
   ①气候湿热的地区,淋洗作用强、有机质分解快、植物生长旺盛吸收养分多,土壤贫瘠;
   气候湿冷的地区,有机质分解慢、植物生长缓慢吸收养分少,土壤肥沃。
   ②湿润区的土壤土质黏重;干旱区的土壤土质疏松。
   ③气候寒冷的高原和高纬度地区,冻土层深厚。
   (2)土壤对气候的影响
   ①冻土会加剧气候的寒冷;
   ②沙质土壤是沙尘暴的主要物质来源;
   ③土壤湿度大,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
   5.地形地貌与水文
   (1)地形地貌对水文的影响
   ①盆地地形的水系呈向心状;海岛地形的水系大多呈放射状。
   ②地势平坦的地区容易积水,河湖密布。
   ③同样的气候条件下,地势起伏较大的山地丘陵区土壤更易被侵蚀,河流含沙量更大。
   ④地势落差大的河段流水流速快,下蚀能力强,河道深且窄,水能资源更丰富;
   地势平坦的河段流水流速慢,侧蚀能力强,河道宽而浅。
   ⑤石灰岩地区地表水易渗漏,形成地下暗河。
   (3)水文对地貌的影响
   ①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会形成沟壑地表。
   ②含沙量大的河流在下游可能会形成“地上河”。
   ③流速快的河段常形成峡谷等侵蚀地貌;流速慢的河段常形成三角洲等堆积地貌。
   ④地下水丰富的地区易形成沼泽湿地。
   6.地形地貌与生物
   (1)地形地貌对生物的影响
   ①山地的阳坡与阴坡因热量和光照条件的差异,所生长的植被类型不同;
   山地迎风坡与背风坡因热量与降水条件的差异,所生长的植被类型不同。
   ②基岩山区土壤层薄且贫瘠,植被覆盖率较低。
   (2)生物对地形地貌的影响
   生物一方面会加剧岩石风化的过程,改变地貌形态;
  另一方面能保持水土、减少侵蚀作用,保护了原始地表形态。
   7.水文与生物
   (1)水文对生物的影响
   ①河湖数量多的地区植物多喜湿,植被覆盖率高;
   河湖少的干旱区植物多耐旱耐盐碱,植被覆盖率低。
   ②干旱沙漠区中的河流沿岸因冰川融水补给而出现绿洲。    (2)生物对水文的影响
   ①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河流含沙量小。
   ②植被通过下渗将地表径流转化为地下水,枯水期为河流补充水量。
   ③适量的水生生物可以净化水质。
   8.土壤与生物
   (1)土壤对生物的影响
   ①土壤的酸碱性不同,植被类型也不同。
   ②土壤肥沃、土层深厚的地区植被覆盖率高;土壤贫瘠、土层薄的地区植被稀少。
   (2)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①生物促进岩石风化,给土壤提供养分;植物的枯枝落叶为土壤提供腐殖质。
   ②植物可以截留雨水,减轻地表径流对土壤的侵蚀,保持土壤肥力。
   9.水文与土壤
   (1)河流堆积地貌处土壤层深厚且肥沃。
   (2)疏松的土壤更易被侵蚀,河流含沙量多。
   (二)考查地理環境整体性类问题的分析角度和答题思路
   1.分析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主要从分析地理环境入手,抓住区域内的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分析,点明每一要素呈现的主要特点即可。
   2.解释区域内某种地理现象的成因: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理清要素间的因果关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
   二、典例分析
   【例1】 (2019·江苏高考模拟)双峰林场位于张广才岭东南坡海拔1200米处,北高南低。这里雪期长达7个月,每年冬季,蓬松的新雪在屋顶和物品上堆积,形成了深达2米的积雪,景观奇特,被称为“中国第一雪乡”。下图示意“双峰林场位置及冬季雪景图”。据此完成下面1-2题。
   1.导致双峰林场积雪深厚的主要原因有( )
   ①位于山地背风坡,风速小 ②位于冬季迎风坡,多地形雨 ③纬度高,冬季气温低 ④靠近河流,水汽充足
   A.①③
其他文献
【摘要】在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符合课标要求,切合教学实际,可以帮助学生化抽象为具体,牢固掌握数学知识,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操作;平台演示;创新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小学数学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多个有效的平台,让学生在互动的数学课堂中动手操作,人人参与,充分调动学
【摘要】“根”在汉语词典里有“事物的本源”的意思,我们把它理解为追本溯源。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在努力找寻古老文化的根源。水有源,树有根,血缘和宗族观念需要代代传承。家族意识和孝悌观念,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亘古不变的价值观。  【关键词】古老文化的根源;传承;价值观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
“转化学困生”是教师教育教学中无法避免的问题,转化一个学困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是实现学生个性发展落实新的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转化学困生,使他们都学有所成、为他们的一生负责,是社会、家长、学生赋予教师的责任,是教师一项神圣职责。如何有效地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探索的课题。十四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我总结出三点。  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这句话包括有两层含义。
【摘要】以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存在弊端的教学方式,即仅是重视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写作技巧,而忽略学生真情实感与写作的有机融合。在这样的教学方式长期影响下,出现了学生作文千篇一律且缺乏学生的真情实感等情况。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板块是作文的教学,作文的学习对学生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学生将自身的真实情感融入到作文中,即有感而发,抒情而写。因此在教学中需
陈洪义,广东梅州人,湛江市教育局中学历史教研员,中学历史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历史学科带头人,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优秀学员,教育部“国培计划”高中历史骨干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特约观察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特约研究员,岭南师范学院特聘副教授。曾获“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湛江市直百佳共产党员标兵”“湛江市优秀教师”“湛江市高考先进工作者”
多少次,重温那段饱满充实、纯粹丰盈的时光;多少次,梦回那书声琅琅、花香四溢的校园。那是2016年5月,正值丁香花盛开、凤凰花燃烧的时节,作为广东省初中语文骨干教师的一员,我有幸被分派到广东省实验中学初中部跟岗学习,师从该校特级教师楚云老师。跟岗的生活忙碌而充实。5月20日那天,听了满满五节课。这五节课各具特色,这里请允许我单说楚老师的一节课——《华南虎》。  在楚云老师教学《华南虎》的课堂上,我三
【摘要】小学是知识、思想的启蒙阶段,良好的教学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语文是一门极富有哲理的学科,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而且小学口语又能很好的锻炼小学生的交际能力,拥有一个“好口才”,其中情景教学是新课标改革中提出的教学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提高提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一直是热门话题,本文以如何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本报综合报道 1月15日上午,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示范项目启动会在广州举行,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世行贷款项目全面、顺利实施。世界银行项目经理阿莫·哈桑先生、省教育厅景李虎厅长、省发展改革委姜建中副巡视员、省财政厅郑贤操副厅长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王创副厅长主持会议。  实施世行贷款广东省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
【摘 要】布置作业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实践型作业是指需要学生动手完成的非文本作业,这种作业是对传统作业的有益补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精神。文章通过三个实践型作业类型分析了数学实践作业的类别,展示了实践作业的优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作业;作业设计  教学、作业、评估是教育活动的完整环节,课程改革要求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教学、作业、评估上全面改进,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11月27日上午,广东教育学会科研重点课题“幼儿园国学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成果汇报会在广州华厦大酒店顺利召开。本次成果汇报会由课题负责人——广州市政府“终身教育奖”获得者、中小学素质教育倡导者与力行者林淑媛教授全程组织策划并主持,会议邀请了耕耘于幼教领域的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研指导老师、合作园园长以及受益匪浅的幼儿园毕业生家长。   会上,林淑媛教授首先动情回顾了与“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