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简述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今后的治理对策的拟定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环境污染现状成因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村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危害到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
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比如施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使用农药除虫除草、使用塑料薄膜给农作物保温等,都有可能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表明,化肥的过量或不当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化肥施用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导致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时,过量使用的部分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其余流失的部分可能随着农田排水、地表径流等进入江河湖海。据统计,因为农民施肥技术不合理、施肥比例不合理等,导致氮肥利用率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钾肥的利用率在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之间,磷肥的利用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农民利用农药去除病虫草害,但农药的不当使用,也会对水体、大气、土壤造成影响。农药能通过扩散、挥发进入大气,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通过吸附进入土壤,从而引起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如果随意堆放,不仅会释放甲烷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粪便含有的氮磷元素还会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污染水体,此外,粪便携带的许多致病菌,比如大肠杆菌等,会通过粪水传染人类,存在安全隐患。在农民种植农作物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巨大的秸秆,农民对其回收率低,常常会做堆放和焚烧处理。农民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当浓烟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态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一氧化碳也会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秸秆焚烧过程中,还会形成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它们在阳光下可能成光化学烟雾,引发光化学污染。秸秆焚烧时会产生高温,使得土壤水分增发,原来的保水与保肥的功能变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近年来,农民大量使用农业塑料薄膜,但又未形成残膜回收治理的意识,导致土壤中塑料农用地膜的残留量也在逐年增加。农用塑料残膜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其结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也不容易生存。
(二)农村工业污染
长久以来,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条件差,政策资金不到位,工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农村工厂的工业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也十分落后,再加上工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比较低,生态环境保護意识也薄弱,导致工厂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粉尘、烟尘等污染物的无须排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危害着当地人民的健康。有的农村工业企业为降低成本,将没有处理过的工作废水或者处理率和达标率很低的超标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造成水体污染;有的农村工业企业常年烧煤,却没有相应的废气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硫、粉尘、工业烟尘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有的工业企业将未处置的固体废物随意堆放,常年日晒雨淋,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农田,造成农村生态安全隐患。
(三)农村生活污染
在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大量生活垃圾四处随意堆放。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经雨水的冲刷之后,通过地表径流排入水体,造成水污染。除了生活垃圾,农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厨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冲厕水等还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一旦大量进入水体,就会削弱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二、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分析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普遍较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严重匮乏,这是由于国家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农村地区宣传不够,且碍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获取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渠道也不多,更无从谈对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了解。另外,一些农民因为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看问题时只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比如,一些农村的养殖户将畜禽粪便随意向周围环境倾倒,他们知道会污染环境,可还是这样做了,为什么呢?为了图方便方便,即使这样的做法可能损害了其他人的公共利益。受这种利己主义的影响,不少村民关起家门只管自家院内室内干净即可,对村容村貌不懂得珍惜爱护。
(二)农村经济发展不足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水平低下等多种原因,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民没法得到什么商业性资源,只能靠天吃饭,通过开山造田、毁林种田等开发环境资源的方式来维持生活。
(三)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部分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较发达地区与较落后地区之间,造成的污染向技术落后地区转移。部分农村地区的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它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低,产出率也不高,产生大量的生产废物,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在农村,工业企业设备比较落后,缺少能够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生产技术技术、工艺和设备。同时,他们也缺乏比较经济适用,能够有效治疗污染的技术设备。
三、结束语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迫在眉睫。结合文中所诉的农村环境问题及成因,在往后的环保工作推动过程中,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居民思想教育,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红顺,何洋,李红娜.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9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2009.
[2] 刘青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PP112.
[3] 李贵宝,周怀东,王东胜.我国农村水环境及其恶化成因[J].中国水利,2003(4):57-60.
[4] 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PP72.
[5] 何晓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6] 梅玫.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
(作者单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监测站)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农村工业污染;农村生活污染;环境污染现状成因
引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农村生态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危害到广大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安全,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面源污染
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比如施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使用农药除虫除草、使用塑料薄膜给农作物保温等,都有可能产生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表明,化肥的过量或不当施用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例如,化肥的过量施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化肥施用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导致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使用化肥时,过量使用的部分会长期残留在土壤中,其余流失的部分可能随着农田排水、地表径流等进入江河湖海。据统计,因为农民施肥技术不合理、施肥比例不合理等,导致氮肥利用率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钾肥的利用率在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五十之间,磷肥的利用率在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之间。农民利用农药去除病虫草害,但农药的不当使用,也会对水体、大气、土壤造成影响。农药能通过扩散、挥发进入大气,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通过吸附进入土壤,从而引起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畜禽养殖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如果随意堆放,不仅会释放甲烷等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粪便含有的氮磷元素还会通过地表径流等方式污染水体,此外,粪便携带的许多致病菌,比如大肠杆菌等,会通过粪水传染人类,存在安全隐患。在农民种植农作物过程中会产生数量巨大的秸秆,农民对其回收率低,常常会做堆放和焚烧处理。农民在田间地头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的浓烟。当浓烟使大气能见度降低,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焚烧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态污染物,比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元凶”,一氧化碳也会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秸秆焚烧过程中,还会形成碳氢化合物以及氮氧,它们在阳光下可能成光化学烟雾,引发光化学污染。秸秆焚烧时会产生高温,使得土壤水分增发,原来的保水与保肥的功能变差,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此外,近年来,农民大量使用农业塑料薄膜,但又未形成残膜回收治理的意识,导致土壤中塑料农用地膜的残留量也在逐年增加。农用塑料残膜长期留在土壤中,会破坏其结构,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土壤微生物也不容易生存。
(二)农村工业污染
长久以来,农村地区因基础设施条件差,政策资金不到位,工业布局不合理,导致农村工厂的工业设备比较陈旧,技术也十分落后,再加上工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比较低,生态环境保護意识也薄弱,导致工厂污染物如化学需氧量、粉尘、烟尘等污染物的无须排放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危害着当地人民的健康。有的农村工业企业为降低成本,将没有处理过的工作废水或者处理率和达标率很低的超标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湖泊,造成水体污染;有的农村工业企业常年烧煤,却没有相应的废气处理设施,排放的废气中含有浓度较高的二氧化硫、粉尘、工业烟尘等污染物,造成大气污染;有的工业企业将未处置的固体废物随意堆放,常年日晒雨淋,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地表径流进入水体、农田,造成农村生态安全隐患。
(三)农村生活污染
在农村,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大量生活垃圾四处随意堆放。生活垃圾会产生大量的垃圾渗滤液,渗滤液经雨水的冲刷之后,通过地表径流排入水体,造成水污染。除了生活垃圾,农民日常生活产生的厨房污水、生活洗涤污水、冲厕水等还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元素,一旦大量进入水体,就会削弱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二、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成因分析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我国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普遍较低,生态环境保护知识严重匮乏,这是由于国家有关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在农村地区宣传不够,且碍于农民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获取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渠道也不多,更无从谈对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危害、防治措施的了解。另外,一些农民因为个人综合素质不高,看问题时只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漠视他人利益,只注重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忽视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比如,一些农村的养殖户将畜禽粪便随意向周围环境倾倒,他们知道会污染环境,可还是这样做了,为什么呢?为了图方便方便,即使这样的做法可能损害了其他人的公共利益。受这种利己主义的影响,不少村民关起家门只管自家院内室内干净即可,对村容村貌不懂得珍惜爱护。
(二)农村经济发展不足
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经济水平低下等多种原因,很多农村地区的农民没法得到什么商业性资源,只能靠天吃饭,通过开山造田、毁林种田等开发环境资源的方式来维持生活。
(三)粗放的农村经济增长方式
部分农村地区的工业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利益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之间,较发达地区与较落后地区之间,造成的污染向技术落后地区转移。部分农村地区的工业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它对生产要素的利用率低,产出率也不高,产生大量的生产废物,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在农村,工业企业设备比较落后,缺少能够节约原材料,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生产技术技术、工艺和设备。同时,他们也缺乏比较经济适用,能够有效治疗污染的技术设备。
三、结束语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也迫在眉睫。结合文中所诉的农村环境问题及成因,在往后的环保工作推动过程中,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居民思想教育,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提升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红顺,何洋,李红娜.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2009 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2009.
[2] 刘青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PP112.
[3] 李贵宝,周怀东,王东胜.我国农村水环境及其恶化成因[J].中国水利,2003(4):57-60.
[4] 曾鸣,谢淑娟.中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PP72.
[5] 何晓燕.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
[6] 梅玫.农村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14.
(作者单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环境保护监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