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形象的四个“当做”

来源 :西部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树立新的教师形象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的必然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树立新的教师形象的必然途径。笔者认为,新的教师形象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把学生当自己。教师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要求,同情学生的不幸,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从学生角度出发,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有时不妨作此假设,假如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应如何看待和处理这件事,这样就可以避免过激的言行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把自己假设成学生,设身处地地想:哪些知识是学生可以接受的,那些知识是学生感兴趣的,那些知识是考试有用的,那些知识是具有长期使用价值的。一节课40分钟,能掌握多少知识点,这些知识又有多少储存于大脑中的可能性,又有多少储存的价值。这样想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就可以灵活多变。一篇课文教师可以讲一个课时,也可以讲两个课时,当然,你也可以讲五个课时,只要你觉得有必要,同样,有些课文你也可以不讲。这样就可以更加科学地分配时间、节省时间,还时间给学生,以便学生用这些时间去进行其他的语文活动。
  第二,把学生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独立性,维护学生的尊严,俗话说:“敬人者,人敬之。”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有过形象的比喻:人心与人心之间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你对着对方心灵的高山呼喊,我尊重你……那么,对面山谷的回答也会是,我尊重你……”尊重学生,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把学生当学生看待,把他们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看待。任何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语言、有思维的主体,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侵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核心地位,更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有一个故事非常巧妙地讽刺了教师不尊重学生的做法:在乡下的爷爷问城里来的孙女,月亮像什么?孙女回答“像香蕉”,爷爷说“不对”,“像妈妈的眉毛”,爷爷说“也不对”。这位爷爷怎么也想不通,我们从小就知道月亮像镰刀,为什么现在的小孩就不知道呢?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历、年龄特征和思维习惯,不可以用成人的思维去束缚和误导学生。比如说,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一些课文所反映的是特定时代的特定内容,它们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太远,有些甚至是学生根本无法想到的,如果教师偏要求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幸福中的一代去理解杨白老的苦大仇深,真是勉为其难。而学生接触到的一些名篇,都是作家们在成年以后写成的,他们是以成人的眼光来理解社会、认识社会、反映社会,要让这些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去读懂他们,也是不符合现实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对于这些优秀的作家、优秀的作品,因为它们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所以学生不能不读、不能不了解,但只能尽量以学生的理解为主,教师辅以合适的引导即可。
  第三,把自己当学生。同样是课堂,有的教师视为畏途,有的教师视为乐园;同一篇课文,有的教师讲,学生兴趣盎然,觉得是一种享受,换一位教师,可能会让学生索然无味,成了受罪。魏书生先生说:“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的功底和教育思想的差异。”有句俗话说得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是未来的学生已不满足于一杯水,他们要的一桶水。未来的教育改革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给学生一桶水,但如果教师只能给他们一杯水,那么,这一杯水的科技含量就应该远远高于以往的一桶水。要提高这一杯水的科技含量,就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业务素质做后盾。
  第四,把自己当自己。新的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互动、交融,但它决不是不要教师的师道尊严,不要教师的自身垂范。我们常说,谁教出来的学生像谁,我们也发现,有些学生写的字都和老师的一样,这就充分证明了教师形象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语文课为例,设想,作为语文教师,你顺手在黑板上写出几首诗歌,顺口背出几段文章,学生将怎么看待?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老师,要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当学生在心目中真把你当老师看待的时候,当学生对你产生崇拜之情的时候,那么,要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也就不是一件难事了。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做学生的表率,努力塑造自己,以自己的魅力影响学生,真正做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做到“文质彬彬”,这也正是为人师表的最直接的体现。
其他文献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周边社会环境复杂,社会中的负面影响日益严重,青少年学生受社会的影响已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严峻挑战。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教育学生,使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和学习观,就成了目前我们德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我校的德育教育面临的几个问题是:  1. “读书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在学生中又有所抬头,使学生缺乏学习动力,产生动摇心理。近几年高校扩招使得本来就紧张的毕业生就业
期刊
济南始发的火车在一天一夜的行驶后到达了金城——兰州。我们还没来得及感受这座西部城市的魅力,就坐上了前往靖远的班车,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迫切的愿望,这个愿望使我们忘却了旅途的困乏,快乐地前行。望着车窗外茫茫的黄土高原,不知不觉中到达了被誉为“黄河明珠”的小城靖远。此时已是下午四时,电话联系了我们支教的小学,得知已经无法赶往那里和孩子们见面,无奈之下心中不免有点失落。  带着老师和我们实践团队队员的心意
期刊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弄清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2.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他们试着运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来进行学习。  3. 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对比的意义的理解,求比值。  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期刊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不断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实自己,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准确定位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角色职能,塑造新的教师形象,科学有效地开展素质教育,真正达到培养人、教育人的目的。所以,建
期刊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抽取甘肃省20个样本县(甘肃省实际共有86个县,在抽样过程中由于考虑到语言不通、交通不便、样本代表性低等方面的原因,剔除了肃北、肃南、阿克塞3个自治县)、3000名中小学教师的基础上,展开实证研究,探讨教师离职意向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有1/3的教师具有不同程度的离职意向;男教师的离职意向显著高于女教师;获得高等学历的教师的离职意向非常显著地高于具有中等学历的教
期刊
长期以来,在高考、中考的巨大压力下,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但语文教学仍停留在教学的技术与技巧的层面上。在当今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强调和依赖“补课术”、“题海术”,而忽视了教育方式的转变和教学效率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更新更是无从谈起。这些都是应试教育派生出的短期行为,它直接忽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情怀;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张扬,没有注重合作精神;也忽视了对提高学
期刊
如何用好新教材,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经过对首轮课程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的学习与实践、实践与反思,我深深地认识到偏远地区的教师走出传统教学的樊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好切入点,才能适应课改要求,走好课改之路。    一、学习课标精神,落实课改理念    更新教师的思想观念是保证用好新教材的前提和基础。要实现思想观念的更新,首先,要明确
期刊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弊病    学生的第一要务和主导活动是学习,学生的身心发展也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中职学习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  1.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多数学生因初中学习成绩不理想,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自信心不足,动力不够。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2. 急功近利,不求上进。学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
期刊
张明志,工艺美术师,重庆市优秀民间艺术家,中华民族促进会剪纸委员会委员。自幼热爱美术,从事美术创作工作三十余年。曾研习素描、油画、木刻、水粉、水彩画、国画等多个绘画品种。1993年开始从事重庆本土民间风俗文化的研究和创作活动,尤其擅长以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操作表达创作思想,如线条简约的剪纸、典雅素朴的烙画、造型夸张的民俗漫画等。  其剪纸作品属现代风格,多取材于城市风景建筑,构图简略,较少夸张,力求通
期刊
吕叔湘先生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依据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大胆探索生动活泼、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愿意学、乐于学,在自主的舞台上,体验成功的快乐,享受愉悦的学习生活。    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