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教学观点,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只注重传授数学知识和数学规律,而忽略了数学的思想和精神。甚少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新数学课程标准倡导,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在现实世界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理会数学,体验数学。从中提供学生观察和操作的知识,即过程教学。从而使学生不再觉得数学脱离实际,枯燥无味,高不可及。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中知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转变。从而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翻转。
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说:“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开展来场计算比赛,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出示题目:4+4+4,5+5+5+5+5,2+2+2+2……+2(50个2)。看到题目,学生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去,认认真真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对每道题的答案脱口而出。学生们都感到很奇怪时,我说:“其实,老师加法计算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有一种秘密武器,你们想知道吗?”教学自然而然引入了乘法运算。正是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情境,从而诱发了孩子们急切学习乘法的兴趣和未知欲。
又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在游戏中先让学生把8张、4张、2张纸平均分给2个人,再把1张纸平均分给2位、4位、8位同学。由易到难,过程简单易懂,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组织比赛、插入游戏等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能真正让数学课成为学生们乐学、愿学的一门学科。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让课堂学习“动”起来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 设计活动,大胆放手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到探索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逐步提高新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我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请用小棒摆一摆,看“24+28”得多少?学生兴趣浓厚,非常投入,很快就有二种结果:
方法一:把24根和28根拆混成一堆,再一根一根数得到52根。
方法二:零散的8根于4根合在一起得到12根,把其中的10根扎成一捆,最后数整捆的有5捆就是50根,加2根就是52根。
这两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教师再让学生在组内摆一摆,说一说。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两种算法都正确。但第二种容易、快捷。教师再次引导,同学们不摆小棒,能不能用加法竖式算一算。有了前面的成功,学生信心十足地再次动了起来。学生不但算出了28+24的结果,还并初步发现了进位加法的算理和法则。
在这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进行了独立思考,又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整节课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氛围灵动。
我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动态统计中,先播放一个十字路口的各种汽车通过的录像。要求每个学生边看边分类统计,但各类车的速度太快了!学生讨论后,决定4人小组合作再试试。结果很轻松就统计出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产生分组分工的愿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规律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创造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想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回归生活,设计有效练习,让课堂的翅膀“硬”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融入生活气息题材,把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了《倍的认识》后,我出示:
并问:正方形的个数是不是三角形的2倍,为什么?同桌合作摆一摆:怎样才能使正方形形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成倍数关系呢?最后结果,有的3个三角形添上了1个,有的拿去了2个正方形。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思维的机器马上被开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开放性题目,有利开发展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体现了新课标特别强调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四、积累生活经验,感悟数学思想,让课堂的思维“飞”起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在数学课堂中,数与形密不可分。把数形结合起來考量,使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数形结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联想,拓宽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授乘法分配律后,发现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应用乘法分配律,总是出错。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不理解。教师适时运用数形结合,就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图:
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很快得出:1.25×4.7+1.25×2.3+1.25×1=1.25×(4.7+2.3+1), 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的理解就更清晰和直观了。
通过上图,把数形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找出它们的数量关系。这样可以轻松、愉快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拓宽学生们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感悟了数学思想。
总之,教师要顺应时代,认真钻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领悟其精神理念。教师只有越来越重视课堂的过程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才能训练好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使40分钟的课堂高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
一、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让课堂氛围“活”起来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生活中知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入手,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由“被动学”变为“主动学”转变。从而实现教学观念的彻底翻转。
我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说:“老师今天要和大家开展来场计算比赛,看看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出示题目:4+4+4,5+5+5+5+5,2+2+2+2……+2(50个2)。看到题目,学生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中去,认认真真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对每道题的答案脱口而出。学生们都感到很奇怪时,我说:“其实,老师加法计算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有一种秘密武器,你们想知道吗?”教学自然而然引入了乘法运算。正是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情境,从而诱发了孩子们急切学习乘法的兴趣和未知欲。
又如: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我在游戏中先让学生把8张、4张、2张纸平均分给2个人,再把1张纸平均分给2位、4位、8位同学。由易到难,过程简单易懂,学生回答积极,课堂气氛活跃。轻松地帮助学生建立起分数的概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学中教师组织比赛、插入游戏等活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能真正让数学课成为学生们乐学、愿学的一门学科。
二、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让课堂学习“动”起来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 设计活动,大胆放手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感受到探索过程所带来的快乐,形成自主探索的习惯,逐步提高新能力。
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我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请用小棒摆一摆,看“24+28”得多少?学生兴趣浓厚,非常投入,很快就有二种结果:
方法一:把24根和28根拆混成一堆,再一根一根数得到52根。
方法二:零散的8根于4根合在一起得到12根,把其中的10根扎成一捆,最后数整捆的有5捆就是50根,加2根就是52根。
这两种方法到底行不行?教师再让学生在组内摆一摆,说一说。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两种算法都正确。但第二种容易、快捷。教师再次引导,同学们不摆小棒,能不能用加法竖式算一算。有了前面的成功,学生信心十足地再次动了起来。学生不但算出了28+24的结果,还并初步发现了进位加法的算理和法则。
在这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中,每个学生都进行了独立思考,又在合作、交流、讨论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很好的发展。整节课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课堂氛围灵动。
我教学《条形统计图》的动态统计中,先播放一个十字路口的各种汽车通过的录像。要求每个学生边看边分类统计,但各类车的速度太快了!学生讨论后,决定4人小组合作再试试。结果很轻松就统计出来了。教师在课堂上应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产生分组分工的愿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规律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创造能力,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想学、会学、善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回归生活,设计有效练习,让课堂的翅膀“硬”起来
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于生活。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生活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融入生活气息题材,把生活中的、身边的事物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学了《倍的认识》后,我出示:
并问:正方形的个数是不是三角形的2倍,为什么?同桌合作摆一摆:怎样才能使正方形形的个数与三角形的个数成倍数关系呢?最后结果,有的3个三角形添上了1个,有的拿去了2个正方形。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思维的机器马上被开动了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种开放性题目,有利开发展学生的一题多解能力。既训练了学生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体现了新课标特别强调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
四、积累生活经验,感悟数学思想,让课堂的思维“飞”起来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在数学课堂中,数与形密不可分。把数形结合起來考量,使复杂的问题简单明了,化难为易,便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识记;在解答数学问题时,数形结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联想,拓宽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授乘法分配律后,发现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应用乘法分配律,总是出错。主要原因是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不理解。教师适时运用数形结合,就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图:
借助长方形面积公式, 学生很快得出:1.25×4.7+1.25×2.3+1.25×1=1.25×(4.7+2.3+1), 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算理的理解就更清晰和直观了。
通过上图,把数形关系直观地表示出来,从而找出它们的数量关系。这样可以轻松、愉快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拓宽学生们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感悟了数学思想。
总之,教师要顺应时代,认真钻研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领悟其精神理念。教师只有越来越重视课堂的过程教学,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才能训练好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能力,使40分钟的课堂高效率,从而有效推进小学数学新课程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