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电视台在2017年扛起了文化大旗,陆续推出由董卿担任主持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故事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不久便引得各省市地方台纷纷效仿,《诗意中国》、《邻家诗话》等节目与观众在“电视文化年”撞了个满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宗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不难看出,这就是中国经典无声胜有声的力量。基于此,本文将致力于从儒道互补思想探讨主持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文化现象背后给予主持人的启示,分析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所必需的国学素养,明确主持人自身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以期在新时代我们能够更好地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并讲好中国故事。
关键词:主持人;儒道互补;国学素养;文化
国学,顾名思义,乃国家之学,亦国人之学。其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1],它与中国波澜起伏的历史发展过程水乳交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至今四大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国家。我国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积淀和洗炼,中华民族的文明宝藏精深丰厚,留下来的都是历经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子”,我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文化正在向“优秀”传统文化以加速度前进,14亿华夏同胞当拧成一股力量助力“优秀”之旅。
再往深处讲,当今社会为什么这么重视传统文化——国学?走出国门,用环球视野瞭望,现如今,各个国家在增强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不忘用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国人文化认同的方式来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整体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自古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比于没有“童年”的美国,更是凸显出我国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在部分国家搞文化霸权主义的氛围下,唯有通过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讲好不光本国人民能听得懂的中国故事,更要讲好世界人民都能听得懂的中国故事,这样才能真正助推中国文化扎根世界土壤,长青不老。
主持人+传统文化/国学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火花?这是由于主持人职业具有特殊性。在我国舆论环境的大背景下,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公众形象出现在话筒前,代表一方媒体,代表一方形象,播音员主持人任何情绪化、无厘头、低素质的表现都会被认为是国家形象的打折。因此,基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客观理性、端庄大方、文化程度高、文学修养高……主持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当以起到引导示范的效果为标准。由此可见,国学素养对于主持人的影响非同小可。
一、儒家思想在主持人身上的体现
不少人认为国学就是儒学,其实这是狭义上的理解,从广义来看,儒学是国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由于历史上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造成了儒一家独大的局面,那么延续至今,儒家思想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特点的一种思想就不足为奇了。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每一项德目的内涵都十分丰富。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有着放大效果的示范影响作用,因此除了专业须规范标准之外,思想品德、言谈举止同样得遵循社会价值审美,媒介素养、工作准则、职业要求等深深打上了典型儒家的烙印,传统儒家的核心理念不难在主持人身上找到。
另一方面,儒家是巩固统治者统治的思想工具,基本都是从统治者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因此我们寻常人在践行的时候难免会有压迫感。譬如,孔子主张积极入世的处事态度、克己复礼等行为准则,为神圣道德建立了较为严苛的标准,总有一种要做一个听话的“小马达”的不适感。我想,适当地“停下”和“挣脱”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二、道家思想在主持人身上的体现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
而道家之精华就在于讲求和谐自然,凡事可以接受的便内化于心,然后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一种高级的境界,要真正做到甚是为难。
倪萍曾说:“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她什么时候上场,还要知道她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离开的时间决定着是你看大家的背影,还是大家看你的背影。”这句充满哲理性意味的话便是从主人公董卿而起。
我认为董卿在她人生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选择时均体现了道家思想。董卿在上海电视台工作时遇到了瓶颈,于是她就把自己关在家中苦读《红楼梦》,又为了充实头脑毅然决然读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潜心学习之后她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瓶颈期;没过不久,生性好挑战的董卿决心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适圈,迎接更大的机会与挑战,寻求更饱满的人生价值,因此果敢坚决地放弃了她那时的鲜花和掌声,孤身一人加入“北漂”大军,从主持老将到北漂新人身份的转变,这意味着,一切归零、从头做起;她在主持事业上升期赴美访学 《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对于古典诗词的运用信手拈来,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对于嘉宾与选手之间的语言转换驾轻就熟,开启了一股“国学热”[2],因此也让董卿在主持事业上梅开二度,成为文艺类主持人中的常青树,就此观众为她赋予主持人中的“文化担当”的标签。
可能有人会奇怪,董卿这么拼怎么能是道家“无为”的思想呢?其实老子主张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的无为,它是积极的、理性的、通透的、健康“的无为”。他看清世事浮华,把自然糅合进去,是一种以无为的姿态来做有为的事。老子充满哲理色彩的辨证的世界观深受人们喜爱,老庄思想也被认为是“中国人性格的底色”。
道家经典《逍遥游》中写道:“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3]现代社会浮躁,人们普遍患上了焦虑症,只是程度、显隐不同罢了。脱口秀演员李诞那就“人间不值得”在网上爆火,更是成为当年年度热词,可见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同感。在这个37℃以下的现实世界,每一个人都是充满冷感的,不得不努力奔跑让自己大汗淋漓,不得不辗转于物质名利场为自己增加驱寒保暖的砝码,不得不相互激励鼓舞搀扶着走向看不见尽头的小路,可是浪潮终将退去,洗尽铅华返照最初的原点,赤裸裸地来也意味着赤裸裸地走,个中滋味值得玩味。 三、儒道互补对主持人的重要价值影响
二者结合、儒道互补在我看来是理想的处事哲学。朱光潜在《谈美》中言:“当以出世心态做入世之事。”[4]无为乃大为,私以为,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那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那是一种处变不惊胸襟,那是一种隐居志士的情怀,那是一种淡然从容的心境,那是一种超脱凡尘的格局,那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精神。
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它讲的是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就会有满足感(效用),但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兴奋程度就下降。这个概念好比一个人生真相,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用它来解释。比如,傳媒领域中有不少“事业型”“知识型”主持人[5],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虽在其目标上钻、精、深,但同时也因此而错失沿途的风景。人生的旅途注定是一张单程票,所忽视的每一株花草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在工作所带给人的满足感逐渐削弱时,如果生活的滋味没有愈加浓烈,那么人们只会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不快乐。
这时不妨借用老庄思想来考虑考虑。接受可以接受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在不可能面前保留死磕精神,在有希望面前发扬舍我其谁的决心!要知道金庸先生就曾说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
四、主持新生代之素养方面该如何培养?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6]不长的一段话可以看出胡锦涛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以及国学教育对青年一代的重要性。
都说“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深厚的知识底蕴在主持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未来的传媒人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既是新闻事实的发声者、传递者、分享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传承者、发扬者;未来的媒体人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未来的媒体人应当胸怀大志,扛起文化大旗,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如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学/128562?fr=aladdin
[2]李琳.主持人董卿的语用策略研究——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2019
[3] 庄周.逍遥游
[4] 朱光潜.谈美[M].金城出版社,2006
[5] 桑薇.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4
[6] 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1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关键词:主持人;儒道互补;国学素养;文化
国学,顾名思义,乃国家之学,亦国人之学。其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 [1],它与中国波澜起伏的历史发展过程水乳交融。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至今四大古国中唯一延续下来的国家。我国历史悠久,经过岁月的积淀和洗炼,中华民族的文明宝藏精深丰厚,留下来的都是历经大浪淘沙后的“真金子”,我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文化正在向“优秀”传统文化以加速度前进,14亿华夏同胞当拧成一股力量助力“优秀”之旅。
再往深处讲,当今社会为什么这么重视传统文化——国学?走出国门,用环球视野瞭望,现如今,各个国家在增强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也不忘用建立文化自信、提升国人文化认同的方式来提高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整体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自古就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比于没有“童年”的美国,更是凸显出我国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在部分国家搞文化霸权主义的氛围下,唯有通过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讲好不光本国人民能听得懂的中国故事,更要讲好世界人民都能听得懂的中国故事,这样才能真正助推中国文化扎根世界土壤,长青不老。
主持人+传统文化/国学素养会产生什么样的奇妙火花?这是由于主持人职业具有特殊性。在我国舆论环境的大背景下,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以公众形象出现在话筒前,代表一方媒体,代表一方形象,播音员主持人任何情绪化、无厘头、低素质的表现都会被认为是国家形象的打折。因此,基于媒体行业的特殊性,国家对于播音员主持人有较高的要求。例如客观理性、端庄大方、文化程度高、文学修养高……主持人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当以起到引导示范的效果为标准。由此可见,国学素养对于主持人的影响非同小可。
一、儒家思想在主持人身上的体现
不少人认为国学就是儒学,其实这是狭义上的理解,从广义来看,儒学是国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然由于历史上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造成了儒一家独大的局面,那么延续至今,儒家思想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体现传统中国人特点的一种思想就不足为奇了。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每一项德目的内涵都十分丰富。主持人作为公众人物,一举一动都有着放大效果的示范影响作用,因此除了专业须规范标准之外,思想品德、言谈举止同样得遵循社会价值审美,媒介素养、工作准则、职业要求等深深打上了典型儒家的烙印,传统儒家的核心理念不难在主持人身上找到。
另一方面,儒家是巩固统治者统治的思想工具,基本都是从统治者角度去思考问题的,因此我们寻常人在践行的时候难免会有压迫感。譬如,孔子主张积极入世的处事态度、克己复礼等行为准则,为神圣道德建立了较为严苛的标准,总有一种要做一个听话的“小马达”的不适感。我想,适当地“停下”和“挣脱”也未免不是一件好事。
二、道家思想在主持人身上的体现
若是说儒家的中枢是“仁”的话,那么道家的中枢便是“自然”。依道家来看,儒的倡导虽好,却只能靠严以律已刻意做到,一有不慎,则内以伤身,外以乱人。
而道家之精华就在于讲求和谐自然,凡事可以接受的便内化于心,然后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是一种高级的境界,要真正做到甚是为难。
倪萍曾说:“一个聪明的人不仅仅知道她什么时候上场,还要知道她什么时候可以离开。离开的时间决定着是你看大家的背影,还是大家看你的背影。”这句充满哲理性意味的话便是从主人公董卿而起。
我认为董卿在她人生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选择时均体现了道家思想。董卿在上海电视台工作时遇到了瓶颈,于是她就把自己关在家中苦读《红楼梦》,又为了充实头脑毅然决然读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古典文学专业,潜心学习之后她顺利地度过了自己的瓶颈期;没过不久,生性好挑战的董卿决心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适圈,迎接更大的机会与挑战,寻求更饱满的人生价值,因此果敢坚决地放弃了她那时的鲜花和掌声,孤身一人加入“北漂”大军,从主持老将到北漂新人身份的转变,这意味着,一切归零、从头做起;她在主持事业上升期赴美访学 《中国诗词大会》上董卿对于古典诗词的运用信手拈来,对于传统文化的解读别具匠心,对于嘉宾与选手之间的语言转换驾轻就熟,开启了一股“国学热”[2],因此也让董卿在主持事业上梅开二度,成为文艺类主持人中的常青树,就此观众为她赋予主持人中的“文化担当”的标签。
可能有人会奇怪,董卿这么拼怎么能是道家“无为”的思想呢?其实老子主张的“无为”并非无所作为的无为,它是积极的、理性的、通透的、健康“的无为”。他看清世事浮华,把自然糅合进去,是一种以无为的姿态来做有为的事。老子充满哲理色彩的辨证的世界观深受人们喜爱,老庄思想也被认为是“中国人性格的底色”。
道家经典《逍遥游》中写道:“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3]现代社会浮躁,人们普遍患上了焦虑症,只是程度、显隐不同罢了。脱口秀演员李诞那就“人间不值得”在网上爆火,更是成为当年年度热词,可见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同感。在这个37℃以下的现实世界,每一个人都是充满冷感的,不得不努力奔跑让自己大汗淋漓,不得不辗转于物质名利场为自己增加驱寒保暖的砝码,不得不相互激励鼓舞搀扶着走向看不见尽头的小路,可是浪潮终将退去,洗尽铅华返照最初的原点,赤裸裸地来也意味着赤裸裸地走,个中滋味值得玩味。 三、儒道互补对主持人的重要价值影响
二者结合、儒道互补在我看来是理想的处事哲学。朱光潜在《谈美》中言:“当以出世心态做入世之事。”[4]无为乃大为,私以为,那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那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那是一种处变不惊胸襟,那是一种隐居志士的情怀,那是一种淡然从容的心境,那是一种超脱凡尘的格局,那是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人皆浊我独清”的精神。
经济学中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概念,它讲的是外部给一个刺激,人的神经就会有满足感(效用),但随着同样刺激的反复进行,兴奋程度就下降。这个概念好比一个人生真相,在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用它来解释。比如,傳媒领域中有不少“事业型”“知识型”主持人[5],他们“一心只读圣贤书”,虽在其目标上钻、精、深,但同时也因此而错失沿途的风景。人生的旅途注定是一张单程票,所忽视的每一株花草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在工作所带给人的满足感逐渐削弱时,如果生活的滋味没有愈加浓烈,那么人们只会越来越麻木,越来越不快乐。
这时不妨借用老庄思想来考虑考虑。接受可以接受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在不可能面前保留死磕精神,在有希望面前发扬舍我其谁的决心!要知道金庸先生就曾说过:“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后发先至,一招制胜。”
四、主持新生代之素养方面该如何培养?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6]不长的一段话可以看出胡锦涛对青年学子的殷切希望,以及国学教育对青年一代的重要性。
都说“胸有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深厚的知识底蕴在主持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未来的传媒人要明确自己的身份定位,既是新闻事实的发声者、传递者、分享者,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者、传承者、发扬者;未来的媒体人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未来的媒体人应当胸怀大志,扛起文化大旗,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如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参考文献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国学/128562?fr=aladdin
[2]李琳.主持人董卿的语用策略研究——以《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2019
[3] 庄周.逍遥游
[4] 朱光潜.谈美[M].金城出版社,2006
[5] 桑薇.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的素养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14
[6] http://www.gov.cn/ldhd/2011-04/24/content_1851436.htm.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1
(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