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ydd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我国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多方面困境和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加强“一专多能”复合型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不断地革新教学内容与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等对策来加以改善。
  关键词:民族声乐;专业人才;人才培养;困境与出路
  一、引言
  民族声乐艺术教育是我国声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民族声乐人才的重任。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主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行,其接受教育的对象重要是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声乐教育专业学生以及将其当作提高综合素质必修公共课程的非声乐专业类学生。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其他国家和民族多元文化的强势介入,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面新的情况和困境,因此,探究如何在新的情势下提高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就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研究课题。
  二、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的困境分析
  一般认为,民族声乐是指“在继承与发扬民歌、说唱、戏曲等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及教学方法,而逐渐形成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民族歌唱艺术。”(黄敏姣,2010)。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追求的日趋迫切和多样化,民族声乐艺术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在这一大好情势下,我国的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人才培养规模空前增长,培养体制也日益完善。除了各大音乐院校和师范院校外,我国的不少综合性院校和高职院校也纷纷设立了民族声乐演唱专业,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民族声乐歌手。然而,机会与挑战同在,在新的景况下,我国高等教育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同样面临诸多新困境,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的发展对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及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近近几年来,我国文化事业单位加快了行政改革力度,不少的文艺团体被迫走上了社会化、市场化运营的发展道路,自负盈亏的发展模式使得这些文艺团体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为了适应体制转换的需要和提高市场竞争力,接收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文艺表演团体和各类事业单位,对声乐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大量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存在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他们对高层次的拔尖声乐专业人才的引进成为可能和必然。其次,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声乐人才的引进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复合型人才,“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不仅是声乐专业技能方面要有突出的经验,还需在相关领域具备较高的技能,简而言之,其特点就是多才多艺”(苏祥玲,2009)。这是提高人才对多元市场的适应力和人才的潜在价值所使然。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中,存在着专业比较单一、素质教育缺乏以及多样化能力培养不足等弊端,这直接影响了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二)外来文化的介入导致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忽视
  不可否认本土音乐是区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音乐的重要源泉。民族声乐教育不但要担当起传承本土音乐文化的责任,更要须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来获取丰富的养料。有学者认为,“中国民族音乐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为更多自觉、自省的青年创造他们需要的心智与智慧。”(谭永江、刘洋,2010)。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介入,不少声乐专业学生忽视了民族传统音乐的学习,有人甚至还十分浅薄地认为传统音乐代表着落后、土气、守旧的信息,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在欧美和日韩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不少人在无意识地偏离了世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主题,忽视了中国音乐文化中各民族多元合一的特征。此外,由于传统音乐文化知识教育的缺乏,学生们鲜有大量接触各民族具有不同演唱风格和唱法的民间音乐的机会,这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传统歌唱艺术的理解、甄别和接受。同时,由于教育上的忽视和师资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许多民族的地方音乐和特色声乐唱法都被排除在了专业音乐教育之外。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这对民族音乐文化保护和传承是一个巨大挑战。
  (三)陈旧落后授课教材使人才的培养缺乏鲜活性
  教材是授课内容的主要载体,它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老师依照教材来讲授,学生遵照教材来学习……加强教材建设不但能促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演唱能力、实践能力不断增强;也能推动民族声乐作品创作的不断丰富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且是推动民族声乐整体水平发展和提高的动力”(刘辉,2008)。目前,社会的飞速发展对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多的新需求,陈旧落后的传统授课教材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远远落后于时代要求,这使得人才的培养缺乏时代鲜活性,大大降低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比如,不少民族声乐专业教材不但内容陈旧,而且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此外,由于缺乏一系列高质量的并得到广泛认可的专业教材,高校教师对教材的选取具有较大的个体化差异,并且教师还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所取舍和添加,从而增加了教材内容的随意性。这对民族声乐艺术专业人才的规范化培养都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和挑战。
  三、走出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的对策
  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探索走出民族声乐专业人才培养困境的对策无疑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针对现实问题,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大方面来加以改善:
  (一)加强“一专多能”复合型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民族声乐艺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民族声乐艺术专业人才,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培养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主要手段。从社会发展的情势来看,社会对声乐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从人才标准上来看,“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宽领域的相关学识,还应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等。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其它能力的发展并不是此消彼长的关系,相反其它相关能力的发展会极大地促进专业能力的优化发展,而缺乏相关能力支撑的专业能力也会行而不远。因此,高等教育民族声乐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围绕复合型人才培养所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来设置培养目标和开展培养活动。而目前,不少高等院校民族声乐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课程相对单一、课程的课时量偏大、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等问题,这使得学生疲于应对课程学习和考核而难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它相关领域知识,学习收效甚微。因此,改变这一状况,学校首先明确“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意义和定位,真正的从思想上重视“多能”培养的迫切性。其次,加强“多能”课程的设置,通过课程的学习和考核来引导学生对多样技能的学习。   (二)通过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来提高教学质量
  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民族声乐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构建上,必须在实践能力上培养其过硬的本领。民族声乐艺术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领域,实践更是声乐艺术存在的一种方式,实践能力训练对民族声乐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音乐教育这一行为中,也只有在演唱、演奏等音乐表现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让学生感受音乐、体验音乐感情、理解音乐艺术的特点”(王耀华、王安国,2004)。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着手:一是把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考核目标,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二是最大程度的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开展实践能力锻炼的舞台,这可以通过开展汇报演出、学校内部的演出比赛、学校举行的各种庆祝活动等途径来实现,并将学生在参加活动中的表现当作学生相关课程学习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三是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鼓励有条件的学生积极的参加社会优秀文艺社团的演出活动或各种公益性或慰问性演出等。学生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不仅锻炼了自身的专业和实践能力,也能为将来毕业走上社会做多方面的准备,提高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三)不断地革新教学内容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民族声乐人才的培养虽然在很大的程度上要与传统的声乐内容相关联,但是传统并不意味着守旧。也正因为如此,民族声乐人才培养更应该注重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地进行教学内容的革新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唯有如此,才能保持民族声乐人才培养不断散发出活力。教学内容的革新就是要真正的做到在表演形式、演唱方法、歌曲研究等方面能根据时代发展提出新要求和学生群体发生的变化进行调整,使教学内容体现时代的最新要求和对学生进行“量体裁衣”培训的需要。教学内容的改变,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教材的更新来体现出来。因此,在教材的编写方面,要保持与时俱进的作风。而在教材更新比较慢的情况下,教师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更新,有条件的院校还可以编写辅助性的校本教材。除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外,在教学方法上更要实现灵活多样性。教学方法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基础,在保障科学性的基础上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授课的趣味性和效率性。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经常性的反思自我课堂教学,包括对课堂授课效果、教授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授课方式的负面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实现自我教学能力的优化。
  四、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传播的繁荣,民族声乐艺术已经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社会化、大众化的音乐形式。在这一过程中,民族声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当今社会对声乐艺术的需求在诸多方面都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想,同时声乐教育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我们须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反思和革新。
  参考文献:
  [1]黄敏姣.试论民族声乐教学对提升音乐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影响[J].东京文学,2010(2).
  [2]刘辉.关于民族声乐教学中的教材建设问题[J].音乐艺术,2008(2).
  [3]苏祥玲.论声乐市场的人才需求与音乐院校声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异步性与解决途径[J].艺术教育,2009(3).
  [4]谭永江,刘洋.传统文化在音乐教育中总是占据显著位置[N].科学时报,2010-7-28.
  [5]佟红荣.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声乐人才[J].考试周刊,2010(22).
  (作者简介:罗 娟(1978.1-),女,广西玉林人,汉族,讲师,现任职于玉林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声乐教学。)
其他文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其应用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师也在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各学科教师都在寻求优化本学科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美术学科本身就是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如何能在美
大学生作为我国的重要人才,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新时代中,中国梦是我国召开十八大时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
前不久,上了一堂课大班美术《神秘的图腾柱》,课前思来想后,怎样才能让幼儿认识图腾柱,并能感受到异域文化呢?怎样才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让幼儿“感受—体验—认知--创造”,于是
(接上期)rn图形推理题rn备考策略. 图形推理试题不像其他部分试题那样尽是枯燥的文字和数字,劳心费神去思考判断. 试题以图形方式呈现, 视觉感官强,考生一般比较愿意作答. 复
期刊
在传统的高中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在教授习题的过程中传授的,虽然现在已不再提倡题海战术,可是习题教学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还是占有非常大的比重的。新课改在不断的推进,而新课改
伴随科技的进步,信息科技已在课堂授课中比较重要。它在授课实践中以其特部分图、文并茂的优势,突破了“一言堂”的之前课堂授课机制,使之前乏味的授课内容突然趣味横生,使授课结
1.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形成原因探讨 1.1 来自家庭。 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使得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非常少。于是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传统思想作用下,每个家庭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对党员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在国家不断发展的今天,党员要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履行自己身为党员应尽的责任.而在党员的队伍中,国有企业的党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许多的审美因素,它赋予读者极为丰富的想象,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美的潜因,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高超的教学技巧,寓审美教育于教学之中。审美教育,在教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改革开放、中国走向世界的今天审美教育更是具有其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审美教育要渗透于语文教学中这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之一。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贯彻、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