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但传授学生专业的语文知识,同时也是传授中国德育美德的阵地。在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该融入德育教育。本文将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展开阐述。也愿我们语文教师一起,用语文学科独有的特点,以情以理去育人育心。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
初中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夸美纽斯也说过:“假如我们希望任何人有德行,我们就应在他的少年时期训练他” [1]。初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又和初中德育教育不谋而合。在语文学科教学课堂上,它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不能直接上成思想品德课,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熏陶、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有关思想、观点、作风、行为,实现教育意图的教育形式[2]。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使得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不能仅仅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目标,更要育人为本,将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进而提高语文素养,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一、明确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篇目都是经典,学生在每一篇文章的学习中,都是和大师对话,感悟大师的人格魅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还有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也是因为语文与德育是密切不可分的[3]。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承担起德育渗透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其次,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阶段,是对他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心理素质等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确保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再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最后,以德促文,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此重要,但现阶段的情况确是让人堪忧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一点,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在不断的被弱化。
1.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和人文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只侧重于教授学生知识和技巧,课堂陷入社会背景、作家生平、艺术特色等解读模式难以自拔,再加上老师只注重自己讲解,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時间和余地,导致文学失去了魅力,学生失去了兴趣。这种忽视情感和人文的教学,不仅与新课程、新课表格格不入,而且也不能引导学生净化心灵,完善自我,更达不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完成的德育教育。而且教育的功利性也越来越重,学校教育是着重培养学生知识,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甚至检验一所学校的好坏,只看成绩和升学率,所以,学校和老师就淡化德育教育,只靠成绩去衡量学生。
2.脱离文本分析,凭空进行说教
有些老师已经发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做班主任的语文教师,他们也会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但却是停留表层,架空抽象的,根本只是表面的德育,流于形式,没有育心,自然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讲授《端午的鸭蛋》这一课,很多老师都会问学生,我们过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同学们回答的很高兴,都七嘴八舌的。然后老师说,你看咱们的端午节也是值得记忆的,我们也要向作者汪曾祺一样爱我们的家乡。在这里,老师虽然设置了这一环节,学生却没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其实,在这里的德育教育就是流于表面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深挖生活本身的文化和特点。作者汪曾祺不仅爱端午节,爱家乡的鸭蛋,他这些浓浓的爱和回忆都源自对家乡的爱和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追忆。在这里,老师只要再深入引导下学生,可能他们就会思考更多,从而感悟到家乡的美好。还有的老师,在讲授说明文单元时,也强行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茫然无措,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
3.德育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质疑迷惑
语文课本里的经典作品,有的内容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可能不能及时处理一些他在现实社会遇到的问题。当学生接触到不良、消极的社会现象时,常常会感到老师所讲的与社会现状有很大差距,从而对老师,对课堂教学产生质疑,从而大大减弱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1.创设良好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
课前导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情景设置的好,就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达到好的教育效果[4]。比如在《背影》这篇文章教学前,让学生闭着眼睛回忆自己的父母,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这就一下子激起住校离家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想到了他们为自己的付出。记得一位同学说道:“我想到了,父母送我上车的场景,车开了,他们迟迟不肯离去,妈妈忍不住擦着眼泪。”这正好和《背影》这篇文章不谋而合,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之前,一定要重视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让学生明白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文。
2.重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大量的作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学作品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5]。如《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精神;《过零丁洋》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国奉献、不惜牺牲的精神;还有《爱莲说》中“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和谐大同的精神;《论语》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骨气等等。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可贵的宝藏,它们为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观照自己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或是有很多可贵的品质,是我们的榜样。或是或丑或恶,是反面的典型。人物形象形形色色,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渗透。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5:42.
[2]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键词】初中语文 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
初中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品德形成的关键阶段。夸美纽斯也说过:“假如我们希望任何人有德行,我们就应在他的少年时期训练他” [1]。初中语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一点又和初中德育教育不谋而合。在语文学科教学课堂上,它有着自己的学科特点和教学任务,不能直接上成思想品德课,那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结合学科特点进行有效的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是指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和培养要求通过借助载体、建构氛围熏陶、引导教育对象,使之接受有关思想、观点、作风、行为,实现教育意图的教育形式[2]。而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使得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具备了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不能仅仅把“知识传授”作为教学目标,更要育人为本,将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教学中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和完善的人格。进而提高语文素养,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
一、明确初中语文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所选篇目都是经典,学生在每一篇文章的学习中,都是和大师对话,感悟大师的人格魅力。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学语文,就是学做人。” 还有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也是因为语文与德育是密切不可分的[3]。所以,初中语文的教学中承担起德育渗透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其次,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阶段,是对他们思想、道德、价值观、心理素质等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的积极引导,确保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质,培养他们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再次,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力。最后,以德促文,进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如此重要,但现阶段的情况确是让人堪忧的。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一点,语文学科的德育功能在不断的被弱化。
1.侧重知识的传授,忽视情感和人文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只侧重于教授学生知识和技巧,课堂陷入社会背景、作家生平、艺术特色等解读模式难以自拔,再加上老师只注重自己讲解,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時间和余地,导致文学失去了魅力,学生失去了兴趣。这种忽视情感和人文的教学,不仅与新课程、新课表格格不入,而且也不能引导学生净化心灵,完善自我,更达不到初中语文教学中要完成的德育教育。而且教育的功利性也越来越重,学校教育是着重培养学生知识,教学过程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甚至检验一所学校的好坏,只看成绩和升学率,所以,学校和老师就淡化德育教育,只靠成绩去衡量学生。
2.脱离文本分析,凭空进行说教
有些老师已经发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做班主任的语文教师,他们也会在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但却是停留表层,架空抽象的,根本只是表面的德育,流于形式,没有育心,自然达不到好的德育效果。比如在讲授《端午的鸭蛋》这一课,很多老师都会问学生,我们过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同学们回答的很高兴,都七嘴八舌的。然后老师说,你看咱们的端午节也是值得记忆的,我们也要向作者汪曾祺一样爱我们的家乡。在这里,老师虽然设置了这一环节,学生却没有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其实,在这里的德育教育就是流于表面的,老师只是让学生联系了自己的生活,并没有深挖生活本身的文化和特点。作者汪曾祺不仅爱端午节,爱家乡的鸭蛋,他这些浓浓的爱和回忆都源自对家乡的爱和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追忆。在这里,老师只要再深入引导下学生,可能他们就会思考更多,从而感悟到家乡的美好。还有的老师,在讲授说明文单元时,也强行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茫然无措,不知道老师讲的是什么。
3.德育与时代脱节,导致学生质疑迷惑
语文课本里的经典作品,有的内容与现代社会有一定的差距,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可能不能及时处理一些他在现实社会遇到的问题。当学生接触到不良、消极的社会现象时,常常会感到老师所讲的与社会现状有很大差距,从而对老师,对课堂教学产生质疑,从而大大减弱德育教育的效果。
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
1.创设良好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
课前导语的设计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情景设置的好,就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达到好的教育效果[4]。比如在《背影》这篇文章教学前,让学生闭着眼睛回忆自己的父母,问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这就一下子激起住校离家孩子们对父母的思念,想到了他们为自己的付出。记得一位同学说道:“我想到了,父母送我上车的场景,车开了,他们迟迟不肯离去,妈妈忍不住擦着眼泪。”这正好和《背影》这篇文章不谋而合,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情感。所以,在教学之前,一定要重视情境的设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让学生明白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和人文。
2.重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和民族精神
中国古代大量的作品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些文学作品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5]。如《出师表》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忧患意识;《岳阳楼记》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精神;《过零丁洋》写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为国奉献、不惜牺牲的精神;还有《爱莲说》中“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和谐大同的精神;《论语》中“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骨气等等。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最可贵的宝藏,它们为语文学科的德育渗透,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并观照自己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或是有很多可贵的品质,是我们的榜样。或是或丑或恶,是反面的典型。人物形象形形色色,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也可以进行思想道德渗透。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85:42.
[2] 鲁洁.当代德育基本理论探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