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睡眠日是每年的3月21日。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此项活动的重点在于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2018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规律作息,健康睡眠。
当我们今天不缺吃、不愁穿,安居乐业实现中国梦的时候,却仍然在遭受着失眠痛苦的折磨。失眠,会造成人的精神萎靡不振,感到疲劳犯困,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到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脱困的人们要“脱困”—— 解决失眠的苦恼不可轻视。
引起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肌体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还有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失眠涉及多个脏腑,如心、肝、脾、肾等,主要病变在心,与心神的安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不论是心经自病,或者脾病、肾病、肝病及胃病影响于心,均可导致失眠。其中由于思虑不解,劳倦过度,损伤心脾而发病的较多。心脏受损,则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不得安宁,因而不能成寐;而心血不足,与脾气受傷密不可分,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因而心神不安。这种心血虚而引起的失眠,还可见于虚弱之人,或者产后失血、生育过多的产妇,以及老年人形体日衰等。其关键在于心血不足,病变涉及心脾两脏。中医认为睡眠由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失眠。
失眠的预防与治疗重要的是找出病因,对症施治。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 遵从节气养生原则。比如:春季要做到起居劳作、精神调摄皆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 使精神、情志、气血亦如春天的自然阳气一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得到充足、深沉、酣甜的睡眠,有效地解除疲劳和改善脑力。因此,要规律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定时睡眠,定时起床。每天在同一时间就寝、起床(包括节假日);卧室仅限于睡眠用,以便加强床与睡眠关联的心理暗示;卧室环境要舒适,温度适宜(18~ 24℃),避免强光、噪声等。
3.注意调节情绪,思想放松。睡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因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遵循睡眠的自然规律,是预防睡 眠障碍的最好办法。常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自我调节和改善不良的情绪尤为重要;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要喝茶、喝咖啡、吸烟、食用易引起兴奋的食品;睡前半小时停止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
4.讲究睡觉姿势,张弛有度。研究表明,身睡如弓的姿势睡眠效果比较好,向右侧卧的睡眠姿势心脏负担轻。“睡如弓”能够减小地心引力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睡眠时还要注意双手不要放在心脏附近等。
5.饮食调摄,以助安眠。许多食品具有安神宁心、疏肝理气功效,对缓解失眠有较大的帮助,比如莲子、红枣、桂圆等。春天适当进食姜、葱、韭菜等辛甘食品有助于升阳。平素易上火者则不宜过食辛辣食品,以防升阳太过而使阳气浮越于外。中医认为,酸枣仁有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的作用,对心烦、心悸不安引起的失眠效果尤佳。此外,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失眠,可以取等量的桂圆、莲子熬汤饮用。它除了可以宁心安神,还有健脾补肾的作用。
6.运动有益于睡眠。经常从事健身运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加大脑供血,调节紧张的神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体质,对从事脑力劳动和机关工作的朋友显得更为重要。
7.安排好适当的午睡。午睡可以使体力和脑力迅速得到恢复,使大脑更好用、更灵活,反应更快,精力更旺盛,情绪更饱满。特别是对于晚上睡觉很晚的人和早起的人尤为重要。条件允许可根据工作、学习和身体的状况,安排午睡并养成习惯。而晚上失眠的朋友,如果是因午睡引起则不宜再安排午睡。
8.不怕失眠,正确用药。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害怕失眠会导致心理恐慌,造成精神压力,引起长期失眠。这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量的安眠药。建立良好的用药方法,科学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确保康复。安眠药的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稳等,这些症状医生称之为“宿醉反应”,也就是说,像夜里喝了酒第二天没醒过来一样。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降低药物剂量或改用别的安眠药物。
当我们今天不缺吃、不愁穿,安居乐业实现中国梦的时候,却仍然在遭受着失眠痛苦的折磨。失眠,会造成人的精神萎靡不振,感到疲劳犯困,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影响到家庭、社会的和谐与安定。脱困的人们要“脱困”—— 解决失眠的苦恼不可轻视。
引起失眠的原因是综合的
引起失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肌体因素也有心理因素,还有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失眠涉及多个脏腑,如心、肝、脾、肾等,主要病变在心,与心神的安定与否有直接的关系。不论是心经自病,或者脾病、肾病、肝病及胃病影响于心,均可导致失眠。其中由于思虑不解,劳倦过度,损伤心脾而发病的较多。心脏受损,则心血不足,心神失养,不得安宁,因而不能成寐;而心血不足,与脾气受傷密不可分,脾伤则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奉于心,心失所养,因而心神不安。这种心血虚而引起的失眠,还可见于虚弱之人,或者产后失血、生育过多的产妇,以及老年人形体日衰等。其关键在于心血不足,病变涉及心脾两脏。中医认为睡眠由心神所主,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的转化结果,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失眠。
找出失眠病因防治是关键
失眠的预防与治疗重要的是找出病因,对症施治。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1.顺从人体的自然变化规律, 遵从节气养生原则。比如:春季要做到起居劳作、精神调摄皆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萌生的特点, 使精神、情志、气血亦如春天的自然阳气一样舒展畅达、生机勃发。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良好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得到充足、深沉、酣甜的睡眠,有效地解除疲劳和改善脑力。因此,要规律作息时间,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定时睡眠,定时起床。每天在同一时间就寝、起床(包括节假日);卧室仅限于睡眠用,以便加强床与睡眠关联的心理暗示;卧室环境要舒适,温度适宜(18~ 24℃),避免强光、噪声等。
3.注意调节情绪,思想放松。睡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因而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遵循睡眠的自然规律,是预防睡 眠障碍的最好办法。常言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在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自我调节和改善不良的情绪尤为重要;晚餐不宜吃得过饱;睡前不要喝茶、喝咖啡、吸烟、食用易引起兴奋的食品;睡前半小时停止紧张的学习和繁重的工作。
4.讲究睡觉姿势,张弛有度。研究表明,身睡如弓的姿势睡眠效果比较好,向右侧卧的睡眠姿势心脏负担轻。“睡如弓”能够减小地心引力对人体的作用力。由于人体心脏多在身体左侧,向右侧卧可以减轻心脏承受的压力。睡眠时还要注意双手不要放在心脏附近等。
5.饮食调摄,以助安眠。许多食品具有安神宁心、疏肝理气功效,对缓解失眠有较大的帮助,比如莲子、红枣、桂圆等。春天适当进食姜、葱、韭菜等辛甘食品有助于升阳。平素易上火者则不宜过食辛辣食品,以防升阳太过而使阳气浮越于外。中医认为,酸枣仁有宁心安神、疏肝解郁的作用,对心烦、心悸不安引起的失眠效果尤佳。此外,中老年人如果经常失眠,可以取等量的桂圆、莲子熬汤饮用。它除了可以宁心安神,还有健脾补肾的作用。
6.运动有益于睡眠。经常从事健身运动,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加强体育锻炼,可增加大脑供血,调节紧张的神经,保持乐观情绪,增强体质,对从事脑力劳动和机关工作的朋友显得更为重要。
7.安排好适当的午睡。午睡可以使体力和脑力迅速得到恢复,使大脑更好用、更灵活,反应更快,精力更旺盛,情绪更饱满。特别是对于晚上睡觉很晚的人和早起的人尤为重要。条件允许可根据工作、学习和身体的状况,安排午睡并养成习惯。而晚上失眠的朋友,如果是因午睡引起则不宜再安排午睡。
8.不怕失眠,正确用药。失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眠。害怕失眠会导致心理恐慌,造成精神压力,引起长期失眠。这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适量的安眠药。建立良好的用药方法,科学合理用药,避免不良反应,确保康复。安眠药的常见副作用有头晕、困倦、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稳等,这些症状医生称之为“宿醉反应”,也就是说,像夜里喝了酒第二天没醒过来一样。遇到这种情况,病人应在医生指导下降低药物剂量或改用别的安眠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