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早养成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说:习惯成自然。什么事情见多了、做惯了,便见怪不怪,不足为奇,认为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了。然而,习惯有好坏之分:好习惯让人受益无穷;坏习惯却是害已害人。三十年的教学经历、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教会学生一个知识系统更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自动化”、激发兴趣、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和学习效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使学生终生受益!
  那么,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有一句名言叫做“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学习来的;或某种言行有意或无意地经长期重复,进而稳定成型、习以为常。这就等于说,要想培养学生良好地学习习惯,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对学生循循善诱,直到学生习惯成自然。目前,我们提倡建立高效课堂,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是很难达到的。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并且持之以恒。具体而言,我认为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
  首先,老师应注意自身的言行修为对学生的示范作用。“上梁不正下梁歪”,学生对老师的言行举止是看得很清楚的,如果你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却没有做到,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也很难让学生心服口服。再者,老师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讲求教肓方法。尤其是对学困生,要给予理解、尊重、支持与帮助,更要关爱有加、细心引导。
  其次,必须订好规矩。常言说的好: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在规矩的制定和落实方面,我讲究“规矩大家定,人人齐遵守”的原则。制度一旦形成,就一定要照章行事。这样久而久之,良好的守法习惯自然就形成了。那么,要订哪些规矩呢?我认为规矩不宜多、难,应从最基本的开始,等已经定的规矩习以为常了,再一起制定新的规矩。因而我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以下最基本的规矩:
  ①读书、作业、答问,姿势要正确: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②要保护好作业本和书本:不乱写、乱画、损坏,要书写工整、正确、美观,附合格式要求,并按时完成作业且不抄袭。
  ③上课时要积极参入讨论,敢于说出自己的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展示自己的作品。
  ④在课外,要多看课外书籍并做读书笔记;多留心身边发生的事物并写成日记——至少一周一则,且不是敷衍了事。
  ⑤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⑥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
  其三,要学生养成自觉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过去,学生在读书遇到生字、词时,就问我,我总是耐心的讲解。有一次,几个学生竟然因题目中有不理解的词和没有找到我而不做题就把作业本交来了,且其中的一人就有词典。这使我醒悟到过去做法的错误——使学生养成了自己不愿动手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的不良习惯。于是我提了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知识的获得、问题的解决都要靠老师吗?最终学生们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现在,我班的学生自己查字、词典解决问题的习惯已经形成,就连学习最差的学生都是如此。
  其四,温故而知新,使学生养成上新课前必须复习旧知,预习新课的好习惯。预习一般都在课堂进行。现行教材系统性强,具有连贯性。学习新课,尽力做到用旧知解决新问题,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更利于提高复式班的教学效果。
  在学新课之前,我要学生做到以下几点:①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后,想想前面学过的课文中有无类似的课文,有哪些知识、方法可以用到此文,两篇课文又有什么明显的不同;②利用工具书和合作学习的方法解决生字、词;③将课文读流利,要读得声情并茂,尽力做到把课文复述下来,并在小组内进行朗读比赛,推举全班朗读候选人;④让学生养成一边读一边圈点的习惯,使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所提的问题并分组讨论;准备好质疑问难的话题和本组的建议。这样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再是老师以往的讲解,而是他们的自主获得,老师只需点拨学生的疑难问题。如果学生每次都能如此,这样的好习惯一旦形成,课堂效率不愁上不来。
  其五,培养学生背诵、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的习惯。其实,学生学习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能够记得住、想得起已学过的知识,即记忆力要好。我非常重视学生这一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多作笔记,定期举行名言、诗句、好文章书法、朗诵、背诵比赛,展示学生作品;还经常检查,并指导学生用到自己的讲话中、习作之中;让学生在作文课上互读、互评、谈经验;在黑板报上开辟了“小作家”专栏,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作文。让学生学用结合,在用中学、学中用,从而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训练学生的记忆力。我想: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其收获一定会更大的。
  其六,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生活处处有精彩,养成这一习惯,可以积累生活素材,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习作水平,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
  以上是我的一点管见所及。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在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还要准备好打“持久战”的功夫,且要努力做到:好习惯,早养成!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既然数学来源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加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探索欲望  托尔斯泰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文言文教学观?如何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学有余力地解读文言文?如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价值从“知识训练”的实用目的转向“体验情感、体验成功、健全人格”的非功利目的?这些“实现”应如何在具体课堂教学实践中开展,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值得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新课程;语境;品味;生趣    一、背景
期刊
内容提要:当今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要在世界人才竞争的大趋势中把握机遇,要更好的调整自己的人才战略,要更高次的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就必须从学生抓起。但事实是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爷爷奶奶的宠爱,父母的娇惯,致使许多孩子养成了任性、自私的性格,这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他们在优越的环境中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过着衣来伸手,
期刊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点教师们从理论上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在教学实际中,依旧是学生围绕教师转,上课时教师十分重视问题设计,学生跟着老师的问题走,一旦离开老师的问题引导,学生就不知所措,他们已经习惯教师的提问,不善于甚至不会自己提出问题,即使提出也很肤浅。这种以训练对现成问题的、被动的“应答式”的教育,必然导致对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主动精神的压抑,削弱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励和培养。  古人云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没有创新,我们的教育就难以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真正人才。所谓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为他们营造创新氛围,引导他们多角度看问题、思考解决问题,养成求异和创新的习惯,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善于思考,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跨世
期刊
政治课教学的审美性,是指教师自觉地运用美的尺度去指导教学活动,一切教学行为渗透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趣味和美的创造,使教学本身成为审美的对象,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具有轻松愉快、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一、政治课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是一种新视角,也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提高政治课
期刊
摘要:创新推动发展,创新引领潮流。一个国家要想壮大,一个民族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创新的能力必须要从小培养,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育中,不但要为学生知识积累夯实基础,更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浅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其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
期刊
语文教学是一台戏,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这台戏的质量,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学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论,这不是语文教师应扮演的角色,下面我谈谈对语文教师应扮演角色的几点认识:  一、语文教师应在学生与教材之间扮演桥的角色  教材是语文知识的载体,学生是获取语文知识的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如何能让学生从教材中获取知识,教师这座桥就是让学生走进教材,与教材交流,我们的任务就是解决学生与
期刊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称美感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和途径,为受教育者培养正确、健康的审美观点、审美情趣,提高受教育者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作为一个概念,是由德国哲学家、诗人席勒正式提出的,但作为人类特有的意识和活动,则古已有之。把“美育”引入学校教育,在我国则是近代的蔡元培先生。他认为美育可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特别强调学校美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的一切
期刊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基础学科的物理教学,物理教育与德育始终联系在一起,“授业”和“传道”不能脱离。下面我谈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更好的渗透德育教育。  一、加强教师自身素质教育,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和自身的德育水平,乐观上进,敬业爱岗;将传授物理知识与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