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明帅

来源 :艺术沙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gnjq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名翟墨一,1982年5月出生。2004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获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淮阴师范学院。
  写生需要你走出来,亲近大自然。你看到的每一种美,都会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让我们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当大自然经过手中的画笔以理想化的姿态凝固在纸上,这就是具有生命的温度的艺术。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翟明帅:传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又对立统一的,创新指向当前,是点性的;传承指向历史,是线性的。
  以青绿山水画为例,我们可以梳理出青绿山水画传承的清晰脉络,也可以探寻到不同时代的画家在这条传承的脉络中迸发出的创新的火花。从中国现存最早的山水画作品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到唐代李思训、李昭道,再到之后的王希孟、钱选、仇英、文徵明、张大千等人的青绿山水画,承衔有序,风格鲜明,勾勒出青绿山水画发展的清晰脉络,同时拓展了山水画的题材内容,丰富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绵延千载,至今不衰,这即是传承。
  笼统地看,这些画都是青绿山水画,但细察,我们却能从中明辨出这是王希孟的画,那是仇英的画,这就是创新的可贵之处。
  艺术作品的时代性是客观性的体现,也是创新的结果。但时代性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更不能用特定的符号化等同于时代性。时代性是要关注时代,反映时代,表现时代,准确地预测和把握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方向,体现出一个时代的独特精神。同时,好的艺术作品又对当前的时代有能动作用,反过来又影响着特定时代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审美,从而间接地推动时代向前发展。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翟明帅:无论是中西方还是不同的画种之间客观地来看是存在差异的,这是由于地域、社会、历史等造成的审美差异的外化,然而就其本质而言是没有所谓的“界限”的,所以也无需加以人为的界定和划限。而不同的画种由于材料、技法的差异也都天生地带有某些优势和不足。基于此,我认为应该打通这些“界”与“限”,大胆地借鉴与融合,汲优补短,去伪扬长,构建不同的画种和艺术形式共生互益的艺术生态,促进各画种的进一步萌生与发展。这种借鉴与融合在当下的艺术创作中已经有了很多的探索和尝试,有赞誉,也有争议,但我认为这些并不是中西方或是画种间的问题,美的本质才是标准。
  《艺术沙龙》:过去的一年中,有哪些展览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
  翟明帅:过去的一年中,好的展览有很多,大的展览有故宫博物院的“《石渠宝笈》特展”、中国美术馆的“典藏活化系列展—人民的形象”、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领袖·人民—馆藏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等,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这样大规模地集中展示经典作品的机会很是难得,展出的作品经得起揣摩和推敲,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让人过目不忘。小型的展览更多,内容丰富,多彩纷呈。去年年底的“笔墨·新势力”做得就很好,透明玻璃架构的展出空间带有很强的开放性,参展艺术家有活力,有潜力,接地气。
  《艺术沙龙》:你有自己的独立画室吗?你理想的创作环境是怎样的?


  翟明帅:拥有一间自己的独立工作室并不是要躲进“象牙塔”,把自己同外界隔绝起来,而是要拥有一个安静的作画环境,更是保持人格的相对独立性。我的“西窗窥梧轩”窗外有两棵很大的梧桐树,树上隐着一个雀巢,岁岁更迭,叶绿叶黄,“西窗窥梧知秋冷,半壶香茶听雀鸣” 。一窗观得四季,掩帘可听风声。所以,理想的创作环境应该是与自然隔一扇窗,与社会隔一道墙。亲近自然但不据为己有,隐于市但不消融其中。
  《艺术沙龙》:你经常外出写生吗?你认为写生重要吗?
  翟明帅:由于教学的需要,我每年都要带学生外出写生,常去的地方有楠溪江、武夷山、雁荡山、沂蒙山等。
  我觉得写生的直接意义在于它能够为艺术家提供新鲜的创作素材,让创作不至断源枯竭。我的“楠溪系列”青绿山水的创作素材都是来自于楠溪江写生。在写生中,随处可见山水画的基本元素—屋、石、木、溪、云、竹等,一草一木一石一山都可以入画。通过写生和创作的实践让我对山水画有了更深的理解:“石为画之骨,屋为画之魂,水为画之脉,竹为画之神,云为画之气,烟为画之韵。”这是我在长期写生过程中对山水灵韵的切身感悟,也是我对“眼中山水”“手中山水”与“心中山水”的深层认知。
  写生的深层意义还在于它能够激发艺术家对美的感受力,让心灵不会麻木迟滞。有了感受才会有表达。当我觉得文字不能足以表达美的时候,我就画,当画不出的时候,就用文字,有的诗作就是在写生的途中创作出来的,如《楠溪翠色》:“雨洗青山苔痕绿,风来篁乱波影重。巧借楠溪为一镜,抱得翠色入怀中。”
  写生需要你走出来,亲近大自然。你看到的每一种美,都会让你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和情感,从而让我们对大自然心生敬畏。当大自然经过手中的画笔以理想化的姿态凝固在纸上,这就是具有生命的温度的艺术。
  《艺术沙龙》:你经常读哪些书?对绘画有影响吗?


  翟明帅:除了画画,我喜欢读一点书。画画是生活方式,读书是休闲习惯。我喜欢读三类书,一类是人物传记,可以洞察不同的人生;一类是哲理散文,可以启发心智;还有一类是古诗词,感觉是在与古人交心。
  文字是逻辑的、抽象的,绘画是具体的、形象的,然而它们又是相通的,其内在的叙述性、逻辑性、审美性是有着相似性的。读书对绘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读书会延展绘画的创作思路,开阔创作视野。我们常说的“画外功夫”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读书获得的文化素养。我在画《楠溪村舍图》之前读一首诗:“鸡鸣知晓至,灯明夜归来。炊烟染屋檐,翠竹送清波。林深遥歌寂,花浓泉不歇。山中有四季,何羡天外客。”我觉得“炊烟染屋檐”是很具有画面感的,同时画面中有些地方也受到诗的意境的启发,互有补益。   《艺术沙龙》:绘画之外,你是否有其他的爱好?痴迷到什么程度?
  翟明帅:绘画的余暇我喜欢旅行和种花。每当画画疲惫了就到大自然中行走,回来时带回几块石头,因为这颜色像极了钱选山水中的绿,抑或是那块石头真像是仇英画中的某个山头。有时带回的是几株草或是几棵花,所以对我来说种花是旅行的“副产品”。几年下来,家里已积攒下百余株花草,种在大大小小各色的盆子里,摆满了庭院。种花可以在都市丛林中近距离地体察真切的自然,有时会用半天的时间流连其间,忘记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艺术沙龙》:你关注哪些微信公众号?
  翟明帅:微信时代让人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我通常会关注两类微信公众号:一类是书画研究和专业探索方面的,对专业发展有所助益;另一类是展览信息方面的,可以快速获取展览信息。
  《艺术沙龙》:对于画画、写书法、读书、玩手机或其他业余爱好,你怎样分配时间?
  翟明帅:对于画画的人来说,时间是一种可贵的资源。这些年,为了专注于艺术创作,确实舍弃了一些东西。舍弃浮躁,练就平静。放下繁琐,赢取时间。去除世俗芜杂,追求生命的本真。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时间安排更合理、高效,的确需要一个良好的规划。时间像海绵里的水,要去挤,但有时候也要像中国画里的留白一样,给自己的心灵留一点暇隙,让时间按照自己内心的意志去自由流淌。
  《艺术沙龙》: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生活在哪个时代?你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翟明帅: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生活在宋代,生活精致,有品位,但这一切又那么地自然天成,不做作。不用看宋代的绘画,就看一看宋代的瓷器,你就会爱上那样的生活。自然、闲适,不用活得那么紧,这就是理想中的生活状态。



















其他文献
畜牧业在我国由来已久,是我国内陆草原地区人们主要的生存依赖。作为牲畜的基本食物来源,放牧强度直接影响草原植物的生存及分布状况,关系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贮存能量,经动物消化吸收后作为能量来源供使用。很明显,放牧强度的強与弱直接关系生态的平衡及草原是否可以实现永久可持续发展。所以,本文简单介绍放牧对我国草原植物的影响。  1 草原植被结构  自很久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放牧对草原生态是有
期刊
1972年3月出生,江苏沛县人。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北京西山兰亭书画院副院长。  写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时代性。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蔡 亮:中国画首要的是传承,不要刻意求新。写出真实的自己,就是时代性。  《艺术沙龙》:对于中西界限、画种间的界限,你的态度是什么?  蔡 亮:中西绘画之间有界
期刊
1978年出生,山东济南人。 1999年至2003年,就读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至2012年,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2015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山水创作方向博士学位。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山水画创作方向博士研究生、首都博物馆创作院画家、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山水专业客座教师。  画室就是艺术家的创作“车间”,它无需奢华,但必须适合自己的心性。  
期刊
1979年3月出生,北京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2016级艺术硕士研究生在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绘画的成功往往与人生的成功是两回事,而且绘画的成功可能并不以艺术家的意志为转移。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邹 荃:中国有很多绘画上的瑰宝,例如石窟壁画、宋元花鸟、明清大写意。还有许多中国绘
期刊
Let us talk about “history” ——  It seemed as if the far and near flickering stars are hidden in neon lights of city, without a trace; like a sand castle on the sea gulf, it is constantly rebuilt and p
期刊
1981年出生,河南郑州人。  理想中的生活状态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想画画就画画,想旅行就旅行。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董开文:中国画的传承,是从传统中汲取营养。我们要继承古人对中国画笔墨,以及中国文化和对中国画精神的追求,不是单纯意义的技术问题。从创新来讲,我们既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取向与艺术语言,还要有对客观事物的理解与把握。时代性是避免不了
期刊
1986年出生,山东诸城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山水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陆俨少研究会会员、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画院山水工作室学员。  对于绘画的时代性,相关因素很多,材料、形式、展现观看方式等,我觉得不应该去刻意追逐潮流,否则你永远在潮流的后面。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期刊
1983年9月出生,天津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获硕士学位。现为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河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担任美术系系主任一职,从事中国画研究、创作及教学工作。  我理想中的生活状态应该是单纯、质朴、坦诚、自在的,与世无争的闲慢、散淡生活是我一直所期冀的。朝起,花露染鬓,花香沁袖;夏时,酸梅酿酒,荷露烹茶;入夜,月照竹间,对影三人;月起,摇扇吟诗,翰墨绘画。简单来说就是“闲散诗意”的
期刊
1983年出生,浙江瑞安人。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为杭州画院专职画师。  传承是土壤,创新是庄稼。  《艺术沙龙》:怎样理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关于时代性,你有什么看法?  沈宇翀:传承是土壤,创新是庄稼。关于时代性,我没有看法。  《艺术沙龙》:你认为“70后”“80后”画家的创作与前辈画家最
期刊
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故都,素有“共和国摇篮”之称,它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一直吸引着我。自从去年开始大型红色历史题材的创作以后,我就把到瑞金的写生列为一项最重要的创作任务,并提前在去年10月底专门前往采风,寻访红色遗迹,查阅图片资料,搜集创作素材,酝酿创作思路,构思初步草图。今年5月16日,我第三次来到瑞金叶坪,在毛主席旧居前现场写生,这也是我今年红色写生之旅的第二十六站。  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