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评价总有效率及胃镜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伊托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为常见胃肠道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因胃内为酸性物质,腐蚀食管粘膜而引起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嗳气、反酸、胸痛、烧心等,一般餐后明显加重[1]。其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仍为药物治疗,包括抑酸剂、粘膜保护剂等。奥美拉唑属于胃酸抑制剂,而伊托必利为胃肠双动力药,本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RE总体效果更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R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已经胃镜确诊为RE,伴有持续性的嗳气、反酸、胸痛、烧心等临床症状;②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排除哺乳期或妊娠妇女;③近三个月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6-65岁,平均42.6±6.7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0.5±3.7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42.9±5.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1±3.9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奥美拉唑(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14)20mg,2次/d;伊托必利(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81)50mg,3次/d。對照组:奥美拉唑20mg,2次/d;法莫替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658)20mg,2次/d。两组患者均在餐前30min服药,治疗8周后观察效果。
1.3效果评价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烧心、嗳气、反酸等症状的改善程度评价:①显效: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消失;②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好转;③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胃镜疗效根据镜下粘膜病变改善程度评价:①显效:胃镜观察粘膜病变完全消失;②有效:粘膜病变改善超过1个级别;③无效:镜下观察粘膜病变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参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确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20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通过内镜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中21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13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胃镜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RE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为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胃酸对食管面膜的腐蚀作用增强所致,因此临床治疗RE的主要原理为降低胃酸的分泌、促进胃肠动力、保护粘膜。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被广泛用于消化道溃疡、RE及根除胃幽门螺杆菌。伊托必利不仅可抑制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还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因此属于胃肠双动力药物[3]。临床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肠动力药是治疗RE的有效手段[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评价及胃镜评价均显著优于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
综上所述,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兆申,徐晓蓉,许国铭,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05:28-31.
[2]朱红梅.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6例的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3,08:253-254.
[3]丁海英,高春环,许凯. 新型胃肠双动力药物—伊托必利[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02:41-42.
[4]徐谷清.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0:69-70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评价总有效率及胃镜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97.5%与9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奥美拉唑 ;伊托必利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为常见胃肠道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因胃内为酸性物质,腐蚀食管粘膜而引起慢性炎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嗳气、反酸、胸痛、烧心等,一般餐后明显加重[1]。其临床治疗主要手段仍为药物治疗,包括抑酸剂、粘膜保护剂等。奥美拉唑属于胃酸抑制剂,而伊托必利为胃肠双动力药,本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RE总体效果更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RE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病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已经胃镜确诊为RE,伴有持续性的嗳气、反酸、胸痛、烧心等临床症状;②患者均无严重心、肝、肾及其他消化系统疾病,排除哺乳期或妊娠妇女;③近三个月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胃肠动力药。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26-65岁,平均42.6±6.7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0.5±3.7个月。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23-65岁,平均42.9±5.4岁;病程3个月-2年,平均10.1±3.9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奥美拉唑(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114)20mg,2次/d;伊托必利(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1281)50mg,3次/d。對照组:奥美拉唑20mg,2次/d;法莫替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3658)20mg,2次/d。两组患者均在餐前30min服药,治疗8周后观察效果。
1.3效果评价
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根据患者烧心、嗳气、反酸等症状的改善程度评价:①显效:反酸、嗳气、胸骨后疼痛等症状消失;②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好转;③无效:上述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胃镜疗效根据镜下粘膜病变改善程度评价:①显效:胃镜观察粘膜病变完全消失;②有效:粘膜病变改善超过1个级别;③无效:镜下观察粘膜病变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2]。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参数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确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40例患者中20例显效、19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患者中13例显效、2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5%,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通过内镜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中21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13例显效、19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患者胃镜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 论
RE的主要病因及发病机制为食管抗反流防御机制下降、胃酸对食管面膜的腐蚀作用增强所致,因此临床治疗RE的主要原理为降低胃酸的分泌、促进胃肠动力、保护粘膜。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被广泛用于消化道溃疡、RE及根除胃幽门螺杆菌。伊托必利不仅可抑制多巴胺受体发挥作用,还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因此属于胃肠双动力药物[3]。临床研究表明,质子泵抑制剂联合胃肠动力药是治疗RE的有效手段[4]。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评价及胃镜评价均显著优于法莫替丁联合伊托必利。
综上所述,采用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兆申,徐晓蓉,许国铭,等.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分析[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05:28-31.
[2]朱红梅.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6例的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3,08:253-254.
[3]丁海英,高春环,许凯. 新型胃肠双动力药物—伊托必利[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02:41-42.
[4]徐谷清. 奥美拉唑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3,10: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