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是既考虑当前设计市场需要的适应性,又适应新型艺术设计团队创作的教学模式探索,是对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良与升级。讨论“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及不足,同时探讨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的不足,介绍此类教学改革的目标与项目创新,探讨该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为国内相关艺术设计类专业开展教学实践与改革提供科学参考。
[关 键 词] 团队教学;团队学习;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48-0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侧重点相较于本科院校有显著不同。在现今高职艺术教育中,如何找到对学生创意能力与操作技能培养的平衡点,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分配,是很多院校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重点。这其中既有对创意能力的学习要求,也有对表现能力、沟通能力等项目执行综合素养的要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形态紧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专业建设实际,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是推进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举措。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与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补足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不足
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团队意识较差、动手能力不够、艺术门类接触较少等问题。理论知识相对掌握较多,缺乏实际项目操作经验,遇到真实案例就会束手无策。而艺术市场需要的是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在专业大类中进行跨学科、多专业交叉的跨界融合教育已成为设计业界公认的人才培养与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现有的“工作室模式”确实提高了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项目操作能力、规范意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主动探究与创造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广泛的专业知识面、多专业融合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团队教学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与拓展
“工作室制”教学主要是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引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专业教学的创新形式。通过对设计市场行业的发展趋势调研以及学院自身近几年的具体教学实施发现,在实际的设计项目制作中,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主要集中于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这就要求在不同工作结点中的个体需要对整体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不同专业的跨界合作已成为业界的常态,这也驱使在专业教学的整体设计中进行有关跨界型设计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实践。
(三)团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团队教学形式符合艺术设计行业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开拓学生接触的艺术门类和制作工艺范围,拓宽学生职业发展的可选择性,并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在团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美的洞察能力,增强对不同材质和不同表現手法的艺术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操作各种软件和设备的技能熟练程度。团队教学形式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意识。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考核等内容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责任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加强团队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锻炼。
(四)团队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
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中,教师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强弱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丰富的教育经验、高超的艺术技艺,更要有宽阔的艺术视野、娴熟的实践技能。团队教学、团队学习的教学形式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交流,为专业互补与相互促进提供更多的可能,有利于专业群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目标与项目创新
(一)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的模式创新,深入推进项目化教学,重视专业技能掌握的同时,强化设计知识的拓展性;为学生兴趣培养、技能拓展、协作能力、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合作,从而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间形成相互学习的良性教学氛围。
(二)梳理与整合专业课程,实现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
通过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全面的团队项目化教学体系,将在以下几点有突破创新。
1.开展项目化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创新授课模式。通过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打通各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点,有助于学生整体专业技能的掌握与专业素质的提升。与企业联动开发项目引入教学实践,实现课程与生产相结合,建立学校教学、技能竞赛、企业实践、社会服务一体的综合型课程特色教学。
2.在跨界专业的背景下开展团队教学。跨界(crossover)是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思想策略,已经成为设计界关注的热点。在艺术设计领域,空间设计与平面形象、品牌设计与商业卖场、平面与混合媒体、会展空间与多媒体艺术等多专业跨界合作已成为常态,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人才培养思路,拓展学生学习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可适应性。 3.团队教学合作方式的创新。设计工作很多情况下不是孤立的,注重相互交流、团队协作是该行业工作的特点,同样适用于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团队教学为不同专业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良性平台,通过交流与相互促进,互补技能,有利于整体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协作氛围,塑造宝贵的“团队精神”能为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在团队学习中也强化了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组织方式改革
改变原有的个体教学单位,根据教学的实际任务要求与特点组成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拥有共同的目标,承担义务和责任。教学团队主要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教师团队是由2~3名专业教师与1名企业专家组成,团队中的几名教师来自艺术设计专业大类中的不同专业,通过课程前期的准备与集体商议制订综合性的课程训练项目,根据项目背景设立多个主要完成的专业任务,各任务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对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提高设计制作中“规范性”要求,对学生除所学专业外的相邻专业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学生团队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由教师团队进行合理的人数安排,一般设计项目为6~10人一组,团队成员不分班级,可自由组合。在建立团队后选定组长、过程记录员、项目汇报人等岗位,各自明确职责。
(二)积极推行跨界型教学任务的选用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团队应明确学习主题,并根据实际的专业训练重点选定几个实际课题或者几个课题方向,选用的课题任务必须具有综合性。教师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重点进行一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指导。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以师傅的身份进入项目。师傅在给予必要的指导之后,学生就要依照指引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在遇到不同专业的不同问题时,再向教师团队进行请教,综合听取教师团队的意见。在跨学科的综合指导下,逐步推进作品的进度,直至最后完成。
(三)开展自主性的教学单元设计
团队学习强调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项目落实的各个环节包括项目调研阶段、客户需要分析阶段、项目落实操作阶段、客户展示阶段和项目成果评估阶段等。各个环节都应由学生操作,并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的角色是项目的协助、项目的参谋、团队的师傅。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安排”,积极引导学生会学、乐学,从而真正突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团队需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具体的方法包括任务驱动法、现场观摩法、竞赛激励法、案例法、公开讨论与项目汇报、示范教学法等。
积极进行项目课程与技能竞赛联动的教学模式,选择几项时间固定、比赛形式与课堂教学对应的设计竞赛结合到专业教学中,通过以赛带训的教学手段创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得到锻炼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与自主性。
(四)课程效果评价设计的创新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对过程详细记录,并多次集中汇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成绩的测评,并将项目过程的汇报计入总评成绩。课程的评价分成3个部分:(1)各个项目的过程评价(由专任教师、全体学生共同评价);(2)成果展示评价(由企业指导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全体学生共同来评价);(3)第三方评价机制,社会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将作为加分环节(由产品录用或是设计比赛等来決定)。
四、结语
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是在对现有设计市场特点与人才素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改革,此教学模式改革是艺术设计学院近几年的重点教学改革内容,项目于2013年在展示设计专业的项目设计课程中试点实施,通过多轮教学实践,已明确在具体实施应用中的基本思路,为艺术设计学院全面铺开该模式的教学改革提供样本与借鉴。此次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适合在展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所有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尹杨坚.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以商业展示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7):113-116.
[2]胡静,姜银浩.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设计,2019,32(13):106-108.
[3]郑东舟.艺术工作坊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化教学探究:以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0):73-77.
◎编辑 赵瑞峰
[关 键 词] 团队教学;团队学习;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39-0048-0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专业培养侧重点相较于本科院校有显著不同。在现今高职艺术教育中,如何找到对学生创意能力与操作技能培养的平衡点,从而合理安排教学分配,是很多院校在教学改革中的探索重点。这其中既有对创意能力的学习要求,也有对表现能力、沟通能力等项目执行综合素养的要求。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形态紧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和专业建设实际,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是推进艺术设计“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力举措。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的不足与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的补足
(一)“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不足
高职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或多或少存在团队意识较差、动手能力不够、艺术门类接触较少等问题。理论知识相对掌握较多,缺乏实际项目操作经验,遇到真实案例就会束手无策。而艺术市场需要的是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人才,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在专业大类中进行跨学科、多专业交叉的跨界融合教育已成为设计业界公认的人才培养与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现有的“工作室模式”确实提高了高职艺术专业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项目操作能力、规范意识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但是针对社会所需要的主动探究与创造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广泛的专业知识面、多专业融合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团队教学是“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入与拓展
“工作室制”教学主要是以具体工作任务为引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专业教学的创新形式。通过对设计市场行业的发展趋势调研以及学院自身近几年的具体教学实施发现,在实际的设计项目制作中,工作的重点与难点主要集中于不同工种之间的配合,这就要求在不同工作结点中的个体需要对整体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由于艺术设计专业自身特点,不同专业的跨界合作已成为业界的常态,这也驱使在专业教学的整体设计中进行有关跨界型设计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实践。
(三)团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
团队教学形式符合艺术设计行业需求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开拓学生接触的艺术门类和制作工艺范围,拓宽学生职业发展的可选择性,并增强其职业适应性。在团队教学模式中,由于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专业教师的专业指导,能够明显提升学生对美的洞察能力,增强对不同材质和不同表現手法的艺术理解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学生操作各种软件和设备的技能熟练程度。团队教学形式还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责任感意识。通过教学方式、教学实施过程、课程考核等内容的改革,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责任感、学习与思考的主动性,加强团队化教学,有利于学生协作能力的锻炼。
(四)团队教学有利于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素质
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中,教师在“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强弱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丰富的教育经验、高超的艺术技艺,更要有宽阔的艺术视野、娴熟的实践技能。团队教学、团队学习的教学形式强调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交流,为专业互补与相互促进提供更多的可能,有利于专业群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提升,从而促进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目标与项目创新
(一)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目标
本次教学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对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的模式创新,深入推进项目化教学,重视专业技能掌握的同时,强化设计知识的拓展性;为学生兴趣培养、技能拓展、协作能力、责任意识的培养与提高提供实践平台。通过教学改革和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加强教师间的教学合作,从而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教师间形成相互学习的良性教学氛围。
(二)梳理与整合专业课程,实现项目化实践教学创新
通过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教学模式改革,形成全面的团队项目化教学体系,将在以下几点有突破创新。
1.开展项目化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创新授课模式。通过项目化课程的实施,进一步打通各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要点,有助于学生整体专业技能的掌握与专业素质的提升。与企业联动开发项目引入教学实践,实现课程与生产相结合,建立学校教学、技能竞赛、企业实践、社会服务一体的综合型课程特色教学。
2.在跨界专业的背景下开展团队教学。跨界(crossover)是艺术设计领域中的一个全新思想策略,已经成为设计界关注的热点。在艺术设计领域,空间设计与平面形象、品牌设计与商业卖场、平面与混合媒体、会展空间与多媒体艺术等多专业跨界合作已成为常态,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人才培养思路,拓展学生学习的“专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与可适应性。 3.团队教学合作方式的创新。设计工作很多情况下不是孤立的,注重相互交流、团队协作是该行业工作的特点,同样适用于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团队教学为不同专业教师间的交流提供了良性平台,通过交流与相互促进,互补技能,有利于整体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校教学资源的共享。更为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协作氛围,塑造宝贵的“团队精神”能为一个专业甚至一个学科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学生在团队学习中也强化了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项目化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组织方式改革
改变原有的个体教学单位,根据教学的实际任务要求与特点组成教学团队。教学团队是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拥有共同的目标,承担义务和责任。教学团队主要包括教师团队和学生团队。教师团队是由2~3名专业教师与1名企业专家组成,团队中的几名教师来自艺术设计专业大类中的不同专业,通过课程前期的准备与集体商议制订综合性的课程训练项目,根据项目背景设立多个主要完成的专业任务,各任务相互关联又各自独立。通过综合项目的训练对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提高设计制作中“规范性”要求,对学生除所学专业外的相邻专业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学生团队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由教师团队进行合理的人数安排,一般设计项目为6~10人一组,团队成员不分班级,可自由组合。在建立团队后选定组长、过程记录员、项目汇报人等岗位,各自明确职责。
(二)积极推行跨界型教学任务的选用
在实施课堂教学前,教师团队应明确学习主题,并根据实际的专业训练重点选定几个实际课题或者几个课题方向,选用的课题任务必须具有综合性。教师团队中的每位成员重点进行一个专业方向的教学指导。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团队以师傅的身份进入项目。师傅在给予必要的指导之后,学生就要依照指引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开展工作,在遇到不同专业的不同问题时,再向教师团队进行请教,综合听取教师团队的意见。在跨学科的综合指导下,逐步推进作品的进度,直至最后完成。
(三)开展自主性的教学单元设计
团队学习强调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非教师。项目落实的各个环节包括项目调研阶段、客户需要分析阶段、项目落实操作阶段、客户展示阶段和项目成果评估阶段等。各个环节都应由学生操作,并由学生自主管理。教师的角色是项目的协助、项目的参谋、团队的师傅。通过“互动式的教学安排”,积极引导学生会学、乐学,从而真正突破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设计。在教学中,教师团队需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积极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与参与性,具体的方法包括任务驱动法、现场观摩法、竞赛激励法、案例法、公开讨论与项目汇报、示范教学法等。
积极进行项目课程与技能竞赛联动的教学模式,选择几项时间固定、比赛形式与课堂教学对应的设计竞赛结合到专业教学中,通过以赛带训的教学手段创新,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得到锻炼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自信心与自主性。
(四)课程效果评价设计的创新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对过程详细记录,并多次集中汇报,邀请行业专家参与成绩的测评,并将项目过程的汇报计入总评成绩。课程的评价分成3个部分:(1)各个项目的过程评价(由专任教师、全体学生共同评价);(2)成果展示评价(由企业指导教师、专业骨干教师、全体学生共同来评价);(3)第三方评价机制,社会对项目成果的评价将作为加分环节(由产品录用或是设计比赛等来決定)。
四、结语
团队教学与团队学习是在对现有设计市场特点与人才素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改革,此教学模式改革是艺术设计学院近几年的重点教学改革内容,项目于2013年在展示设计专业的项目设计课程中试点实施,通过多轮教学实践,已明确在具体实施应用中的基本思路,为艺术设计学院全面铺开该模式的教学改革提供样本与借鉴。此次研究表明该教学模式适合在展示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播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所有专业开展教学改革实践。
参考文献:
[1]尹杨坚.产教融合视野下高职艺术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以商业展示设计课程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7):113-116.
[2]胡静,姜银浩.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J].设计,2019,32(13):106-108.
[3]郑东舟.艺术工作坊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化教学探究:以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0):73-77.
◎编辑 赵瑞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