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95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存在新媒体的自觉运用而缺乏规范、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网络道德水平亟待提高三个问题。面对新时期网络发展带来的挑战,将网络素养的培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势在必行。要建立健全网络素养培育课程、加强校园网络宣传引导和环境监管、培养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
关键词:“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克库劳于1994年提出,是对媒介素养的延伸。网络素养是指通过网络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包含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网络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网络行为管理和约束能力、网络安全意识五个方面。
一、“95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
1.新媒体的自觉运用而缺乏规范。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快速发展,已渗透到“95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从信息获取来看,“95后”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便捷的新媒体来获取相关信息,但由于获取信息渠道较多,信息量大,较难辨别真伪。从信息发布来看,“95后”大学生发布的信息内容单一,缺乏独立思考,信息质量不高,导致信息社会影响力极小。从信息使用来看,“95后”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使用率不高,使用范围也极其狭窄。
2.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网络文化缺乏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引导,呈现空前的自由和草根化,导致人们的自我意识下移,带来价值体系的“去中心化”。“95后”大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和建立的时期,面对多元信息,他们的“价值核心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正在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转变”。因此,在多元的价值观体系中,建立“95后”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尤为迫切和关键。
3.网络道德水平亟待提高。鉴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特点,大学生将网络视为“自由之地”,成为具有网络文化模式的“网络人”,其网络行为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形成虚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强烈反差,网络成瘾作为一个青年群体高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发布一些没有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的信息,这种网络不文明行为,或是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发泄,或是将对他人的不满化为恶意攻击,发布虚假消息,或是对负面舆论信息不加辨别盲目跟风。
二、网络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建立健全网络素养培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建设开放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网络素养培育课程结构。高校网络素养培育课程既要重基础、广覆盖,也要有重点,重深入。设置以文献检索课程、现代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技能课等为基础的课程,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处理的能力;设置以学习网络法律法规、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道德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设置以网络心理剖析、网络行为引导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心理课程,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
2.加强校园网络宣传引导和环境监管。高校应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网络空间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加强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第一,有空间、有阵地,建立以网站为核心,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主体的网络宣传引导阵地,通过多种网络平台与“95”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第二,有监督有管理,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和分析,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构筑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
3.培养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面对网络发展新常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高校培养一批专业化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应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个方面提升教师素养。首先,以组建技术业务过硬的专职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为主,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素养为辅,形成互为补充的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体系;其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素养培训,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理论基础、网络操作技能、网络法律法规、网络心理等专业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左元,李林英.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理论导刊,2014(5).
[2]肖立新,陈新亮,张晓星.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4(3).
注: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力研究——基于立德树人新常态理论”(项目编号:2015SJB454);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4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麦克库劳于1994年提出,是对媒介素养的延伸。网络素养是指通过网络获取、分析、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和素养,包含网络认知能力、网络操作能力、网络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网络行为管理和约束能力、网络安全意识五个方面。
一、“95后”大学生的网络素养现状
1.新媒体的自觉运用而缺乏规范。新媒体利用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以及电脑、手机等终端快速发展,已渗透到“95后”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给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一定弊端。从信息获取来看,“95后”大学生更倾向于使用便捷的新媒体来获取相关信息,但由于获取信息渠道较多,信息量大,较难辨别真伪。从信息发布来看,“95后”大学生发布的信息内容单一,缺乏独立思考,信息质量不高,导致信息社会影响力极小。从信息使用来看,“95后”大学生对于获取的信息使用率不高,使用范围也极其狭窄。
2.价值观趋向多元化。网络文化缺乏一种主导性意识形态的引导,呈现空前的自由和草根化,导致人们的自我意识下移,带来价值体系的“去中心化”。“95后”大学生正值价值观形成和建立的时期,面对多元信息,他们的“价值核心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正在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变迁,价值取向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价值目标由理想化向功利化转变”。因此,在多元的价值观体系中,建立“95后”大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尤为迫切和关键。
3.网络道德水平亟待提高。鉴于网络的开放性、匿名性特点,大学生将网络视为“自由之地”,成为具有网络文化模式的“网络人”,其网络行为缺乏道德感和责任感。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长期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形成虚拟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强烈反差,网络成瘾作为一个青年群体高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通过网络发布一些没有价值甚至是负面价值的信息,这种网络不文明行为,或是对社会现实不满的发泄,或是将对他人的不满化为恶意攻击,发布虚假消息,或是对负面舆论信息不加辨别盲目跟风。
二、网络素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建立健全网络素养培育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建设开放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网络素养培育课程结构。高校网络素养培育课程既要重基础、广覆盖,也要有重点,重深入。设置以文献检索课程、现代信息技术课、计算机技能课等为基础的课程,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获取、处理的能力;设置以学习网络法律法规、鉴别网络信息真伪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道德课程,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设置以网络心理剖析、网络行为引导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心理课程,提升大学生的自我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
2.加强校园网络宣传引导和环境监管。高校应积极适应新形势下网络空间呈现出来的新常态,把握网络传播规律,加强网络宣传引导工作。第一,有空间、有阵地,建立以网站为核心,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主体的网络宣传引导阵地,通过多种网络平台与“95”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第二,有监督有管理,建立校园网络信息管理机构,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网络行为,加强网络舆情预警和分析,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构筑良好的网络舆论生态。
3.培养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面对网络发展新常态,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高校培养一批专业化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应在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个方面提升教师素养。首先,以组建技术业务过硬的专职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为主,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素养为辅,形成互为补充的网络素养教育师资队伍体系;其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网络素养培训,通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和业务学习,提升教师队伍的研究理论基础、网络操作技能、网络法律法规、网络心理等专业化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左元,李林英.大学生新媒体素养教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理论导刊,2014(5).
[2]肖立新,陈新亮,张晓星.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其培育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4(3).
注:本文系2015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全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力研究——基于立德树人新常态理论”(项目编号:2015SJB454);2014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95后,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及培育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45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