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囚绿记》(下称“《囚》文”)这篇抒情散文是现代散文作家、翻译家陆蠡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抗战爆发后的“孤岛”上海。对于这篇文章的主题,因着视角的不同和运用的文学解释学理论的不同,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解读。常见的有: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珍爱、挚爱,这也许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上述观点,看起来差异很大,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即《囚》文主要表达的是某种客观冷静的思想。然而,文学性散文并不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表达,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抒发、生命的演绎,尤其是抒情散文。“散文不祈求成为公认”,散文是“高度个人化的言说”,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因此,解读散文时,应该通过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换句话讲,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生命表达,解读则是对生命的理解、感悟与体认,并在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中建构、存在。
如果以此来观照上述对《囚》文主题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这些解读不无道理,但似乎略显“理性”,而少了点生命的温度。作品是作者生命的留存。任何作品,即便是冰冷的雕塑和建筑,都不可避免地融进了作者的生命。因此,解读作品时,我们是不能无视作者的生命存在的,事实上,只有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生命体温,解读才会更有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解读,在生命这个维度上是有所缺失的。
然而,要从生命这个维度解读《囚》文,需要厘清如下几个问题:
①从哪里入手进行分析?
②“我”的生命底色是什么?
③《囚》文中究竟有几个生命个体?如果是两个生命个体,有主、客体之分吗?
第一个问题涉及分析的操作方法。我们要力求避免空洞的赞赏式分析,因为那样的分析,重“赏”而少“析”,严格说来,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要想使分析鞭辟入里,就必须找出文本中潜在的矛盾,在“还原”与“比较”中进行学理的分析,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关于后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文章的生命主线的问题。
分析《囚》文,可以从两个视点人手:
视点一,按常理,“我”应当选择条件好点儿的房间,这样住起来人会舒服些;但“我”却选择了空间狭小、地面潮湿、阳光毒辣、陈设简陋的房间。这是为什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是不是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
视点二,正常情况下,常春藤本在窗外自由的生长,“我”为何要“强人所难”,把常春藤硬生生地牵进“我”的房间呢?是因为自私,还是因为“人性”的迷失?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关于视点一,有一个比较通行的看法是,选择这一房间是为了衬托“我”对“绿”的爱。表面看来,的确如此,然而,这只是问题的表象,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一个严肃的美学问题,即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问题。
文学从本质上讲是审美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解读都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展开。一般情况下,越是崇尚实用价值越是远离文学,越是追求审美价值,便越是走进文学的天地。否则的话,“父亲违背交通规则”,“武松打死老虎没有环保意识”,便很有可能成为《背影》《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的主流解读语言,岂不是很荒诞吗?
具体到《囚》文,如果“我”很追求“实用价值”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间条件好一点儿的房间,不过,这样一来,还会不会有一个窗口,且刚好打碎了一个角,窗外又刚好有常春藤,就很难说了。至于,其后发生的颇有意味的生命历程——“囚”绿,还会不会发生,便更难说了。
通常情况下,越是舍弃实用价值,便越是突显审美价值的魅力,那么在《囚》文中,作者要突显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和情感的审美追求呢?仅仅因为爱吗?
这里需要简要了解一下当时作者的生命质态。1935年,作者任上海生活出版社的编辑,上海沦为“孤岛”后,作者继续留在上海主持该社工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他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这使‘我’感到‘孤独’”。《囚》文的第5段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正是展现了“我”当时的这一生命状态:“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这一句话很明白地表明了,“孤独”是“我”的生命底色。
所以,“我”选择那个简陋的房间,就不仅仅因为常规意义上的对“绿”的热爱那么简单了,而是因为异族入侵、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心痛与悲凉,是身陷“孤岛”与文化战士隔离后那种深深的孤独,是“我”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让“我”作出了“非理性”的选择。不过,正是因为不讲“道理”,才更加突显了作者对精神与情感的审美追求的特殊魅力。
关于视点二,《囚》文后半部分的“囚”绿。
乍一看,囚绿、释绿的过程,水到渠成、浑然天成,实在没有什么矛盾可言,通常情况下,也就无法分析,只能赞叹了。但是,如果把它打回常规,便不难发现矛盾,并可进行分析了。
一般情况下,常春藤在户外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我”在屋里“孤独”地居住着,尽管“我”可以喜爱、可以欣赏常春藤,然而,说到底终究是两个平行的生命线,并没有什么可以交叉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实用价值”的观点,一个有爱心、有人性的人,通常是不会随意攀折、牵拉常春藤的。只是,如此一来,“我”虽然有“爱心”、有“人性”了,却肯定不会有后来“囚”绿的故事,文章写到第7段,便可戛然而止,《囚》文也就完全成了一篇写景的文章。
尽管“囚”绿这样的审美诉求,按照实用价值的观点,有自私之嫌,有人性迷失之嫌,然而,越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越是“不讲理”了,其审美价值才会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我”之所以“囚”绿,是作者“对禁锢生命的白色恐怖环境的憎恶,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向往”,是内心极度孤独后的外在表现,而不仅仅是人们所说的极为宽泛的“爱”和“人性”的迷失。 关于第三个问题:《囚》文中究竟有几个生命个体?如果是两个生命个体,有主、客体之分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难:《囚》文中当然有两个生命个体——“我”和“常春藤”(“绿”是它的抽象概括),“我”是主体,“常春藤(绿)”是客体。
然而,真是这样吗?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就整篇文章而言,“我”是《囚》文的叙述主体,是“我”爱绿、囚绿、释绿、怀绿,而不是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当然是《囚》文的主体,“常春藤(绿)”是客体,这没错。
不过,这样解读是不够的。
当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时,当我孤独地前行在满目疮痍的国土上时,“我”居然有机缘和象征“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的“绿”如此接近。这让“我”一颗孤独的心稍稍有了一丝平静与安宁,于是,“我”“了截爽直”地选择了这间简陋的公寓,于是,“我”快活地坐在窗前,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天天望着窗口的常春藤的生长”,甚至,“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我”的一颗孤独的心因为“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也因为自然“了解我的语言”,而“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而不再孤独。
也就是说,此时的“我”“把绿色当作生命的象征,自由的化身”,“以至竟到了物我两化”的境地。“绿”在陆蠡的特殊的生命语境中,早巳超越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的价值范畴,孤独的“我”把全部的情思投注到自然界——“绿”中。因为“我”从“绿”这个“物”中读到了自己,写“绿”其实便是写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绿”已无法超然地成为毫无情感的“客体”,而与“我”浑然熔铸在一起,俨然成了另一个“我”。
这样一来,下文的囚绿、释绿、怀绿,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囚绿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于是“我”“恼怒”了。只是,这个“它”,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绿友”了,因为,此时的“绿”便是“我”,所以,“我”“恼怒”的不仅是“绿”本身,更是“我”自己。本就孤独的“我”,竟然被自己再次“囚禁”,能不恼怒吗?
但“恼怒”之后,是更深的理解:“我”再一次从“绿”的衰弱中,读到了自己,“孤独而陌生”的“我”不能再被自己“囚禁”了,于是,“我”珍重地开释了“绿”,并在离开北平一年之后还怀念绿。
因此,本文中虽有两个生命个体,但因为《囚》文以“我”为叙述的生命主线,且“我”与“绿”早已熔铸在一起,无从谈起主、客体之分了。
纵观全篇,因为孤独,“我”选择了有“绿”的房间;因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与追求而“囚”绿;因为从“绿”的身上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我”自己,体会到特定语境下无以言状的“孤独”,而珍重地开释了绿;因为身处“孤岛”,与文化战士的隔绝,而满怀孤独地怀念“绿”。因此,《囚》文从本质上讲,讲的是“我”这样一个对自由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而现实又是那么严峻,以致一颗孤独的灵魂无处安放,只能寄情于“绿”凄苦的生命苦旅。
借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精神,颂扬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抒发自己忠于祖国的情怀;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对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即是一种珍爱、挚爱,这也许是作者想要告诉读者的吧;
人性的迷失与回归。上述观点,看起来差异很大,但有一点却是相通的:即《囚》文主要表达的是某种客观冷静的思想。然而,文学性散文并不完全是一种理性的表达,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的抒发、生命的演绎,尤其是抒情散文。“散文不祈求成为公认”,散文是“高度个人化的言说”,是作者“要表现眼里的景和物、心中的人和事,是要与人分享一己之感、一己之思”。因此,解读散文时,应该通过作者所写的人、事、景、物,“触摸写散文的那个人,触摸作者的心眼、心肠、心境、心灵、心怀,触摸作者的情思,体认作者对社会、对人生的思量和感悟”。换句话讲,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生命表达,解读则是对生命的理解、感悟与体认,并在生命与生命的交融中建构、存在。
如果以此来观照上述对《囚》文主题的解读,我们不难看出,虽然这些解读不无道理,但似乎略显“理性”,而少了点生命的温度。作品是作者生命的留存。任何作品,即便是冰冷的雕塑和建筑,都不可避免地融进了作者的生命。因此,解读作品时,我们是不能无视作者的生命存在的,事实上,只有真正感受到作者的生命体温,解读才会更有深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上述解读,在生命这个维度上是有所缺失的。
然而,要从生命这个维度解读《囚》文,需要厘清如下几个问题:
①从哪里入手进行分析?
②“我”的生命底色是什么?
③《囚》文中究竟有几个生命个体?如果是两个生命个体,有主、客体之分吗?
第一个问题涉及分析的操作方法。我们要力求避免空洞的赞赏式分析,因为那样的分析,重“赏”而少“析”,严格说来,还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文本解读。要想使分析鞭辟入里,就必须找出文本中潜在的矛盾,在“还原”与“比较”中进行学理的分析,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文本。关于后两个问题,实际上是文章的生命主线的问题。
分析《囚》文,可以从两个视点人手:
视点一,按常理,“我”应当选择条件好点儿的房间,这样住起来人会舒服些;但“我”却选择了空间狭小、地面潮湿、阳光毒辣、陈设简陋的房间。这是为什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写,是不是有什么深刻的寓意呢?
视点二,正常情况下,常春藤本在窗外自由的生长,“我”为何要“强人所难”,把常春藤硬生生地牵进“我”的房间呢?是因为自私,还是因为“人性”的迷失?亦或是其他什么原因?
关于视点一,有一个比较通行的看法是,选择这一房间是为了衬托“我”对“绿”的爱。表面看来,的确如此,然而,这只是问题的表象,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一个严肃的美学问题,即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问题。
文学从本质上讲是审美的,文学创作与文学解读都应该从审美的角度展开。一般情况下,越是崇尚实用价值越是远离文学,越是追求审美价值,便越是走进文学的天地。否则的话,“父亲违背交通规则”,“武松打死老虎没有环保意识”,便很有可能成为《背影》《水浒传》等经典文学作品的主流解读语言,岂不是很荒诞吗?
具体到《囚》文,如果“我”很追求“实用价值”的话,完全可以选择一间条件好一点儿的房间,不过,这样一来,还会不会有一个窗口,且刚好打碎了一个角,窗外又刚好有常春藤,就很难说了。至于,其后发生的颇有意味的生命历程——“囚”绿,还会不会发生,便更难说了。
通常情况下,越是舍弃实用价值,便越是突显审美价值的魅力,那么在《囚》文中,作者要突显的是什么样的精神和情感的审美追求呢?仅仅因为爱吗?
这里需要简要了解一下当时作者的生命质态。1935年,作者任上海生活出版社的编辑,上海沦为“孤岛”后,作者继续留在上海主持该社工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把他与广大文化战士隔离了开来。这使‘我’感到‘孤独’”。《囚》文的第5段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正是展现了“我”当时的这一生命状态:“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的。”这一句话很明白地表明了,“孤独”是“我”的生命底色。
所以,“我”选择那个简陋的房间,就不仅仅因为常规意义上的对“绿”的热爱那么简单了,而是因为异族入侵、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心痛与悲凉,是身陷“孤岛”与文化战士隔离后那种深深的孤独,是“我”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让“我”作出了“非理性”的选择。不过,正是因为不讲“道理”,才更加突显了作者对精神与情感的审美追求的特殊魅力。
关于视点二,《囚》文后半部分的“囚”绿。
乍一看,囚绿、释绿的过程,水到渠成、浑然天成,实在没有什么矛盾可言,通常情况下,也就无法分析,只能赞叹了。但是,如果把它打回常规,便不难发现矛盾,并可进行分析了。
一般情况下,常春藤在户外自由自在地生长着,“我”在屋里“孤独”地居住着,尽管“我”可以喜爱、可以欣赏常春藤,然而,说到底终究是两个平行的生命线,并没有什么可以交叉的。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实用价值”的观点,一个有爱心、有人性的人,通常是不会随意攀折、牵拉常春藤的。只是,如此一来,“我”虽然有“爱心”、有“人性”了,却肯定不会有后来“囚”绿的故事,文章写到第7段,便可戛然而止,《囚》文也就完全成了一篇写景的文章。
尽管“囚”绿这样的审美诉求,按照实用价值的观点,有自私之嫌,有人性迷失之嫌,然而,越是超越了实用价值,越是“不讲理”了,其审美价值才会更加充满人性的光辉。“我”之所以“囚”绿,是作者“对禁锢生命的白色恐怖环境的憎恶,对光明自由的渴望和向往”,是内心极度孤独后的外在表现,而不仅仅是人们所说的极为宽泛的“爱”和“人性”的迷失。 关于第三个问题:《囚》文中究竟有几个生命个体?如果是两个生命个体,有主、客体之分吗?
这个问题看起来不难:《囚》文中当然有两个生命个体——“我”和“常春藤”(“绿”是它的抽象概括),“我”是主体,“常春藤(绿)”是客体。
然而,真是这样吗?问题似乎并不那么简单。
就整篇文章而言,“我”是《囚》文的叙述主体,是“我”爱绿、囚绿、释绿、怀绿,而不是别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当然是《囚》文的主体,“常春藤(绿)”是客体,这没错。
不过,这样解读是不够的。
当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时,当我孤独地前行在满目疮痍的国土上时,“我”居然有机缘和象征“生命”“希望”“慰安”和“快乐”的“绿”如此接近。这让“我”一颗孤独的心稍稍有了一丝平静与安宁,于是,“我”“了截爽直”地选择了这间简陋的公寓,于是,“我”快活地坐在窗前,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天天望着窗口的常春藤的生长”,甚至,“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我”的一颗孤独的心因为“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也因为自然“了解我的语言”,而“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而不再孤独。
也就是说,此时的“我”“把绿色当作生命的象征,自由的化身”,“以至竟到了物我两化”的境地。“绿”在陆蠡的特殊的生命语境中,早巳超越了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的价值范畴,孤独的“我”把全部的情思投注到自然界——“绿”中。因为“我”从“绿”这个“物”中读到了自己,写“绿”其实便是写自己。从这个意义上讲,“绿”已无法超然地成为毫无情感的“客体”,而与“我”浑然熔铸在一起,俨然成了另一个“我”。
这样一来,下文的囚绿、释绿、怀绿,便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
然而,囚绿后,“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于是“我”“恼怒”了。只是,这个“它”,显然,已经不仅仅是字面意义上的“绿友”了,因为,此时的“绿”便是“我”,所以,“我”“恼怒”的不仅是“绿”本身,更是“我”自己。本就孤独的“我”,竟然被自己再次“囚禁”,能不恼怒吗?
但“恼怒”之后,是更深的理解:“我”再一次从“绿”的衰弱中,读到了自己,“孤独而陌生”的“我”不能再被自己“囚禁”了,于是,“我”珍重地开释了“绿”,并在离开北平一年之后还怀念绿。
因此,本文中虽有两个生命个体,但因为《囚》文以“我”为叙述的生命主线,且“我”与“绿”早已熔铸在一起,无从谈起主、客体之分了。
纵观全篇,因为孤独,“我”选择了有“绿”的房间;因为对自由的极度向往与追求而“囚”绿;因为从“绿”的身上更深层次地读懂了“我”自己,体会到特定语境下无以言状的“孤独”,而珍重地开释了绿;因为身处“孤岛”,与文化战士的隔绝,而满怀孤独地怀念“绿”。因此,《囚》文从本质上讲,讲的是“我”这样一个对自由充满向往,对未来充满希望,而现实又是那么严峻,以致一颗孤独的灵魂无处安放,只能寄情于“绿”凄苦的生命苦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