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也在悄悄发生变化,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下图书资源使用和管理要求。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高校图书管资源将实现与社会资源的高度整合,为师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同时提高了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克服,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图书信息化管理的意义,探讨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建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化管理 问题 建议
高校图书馆是全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大学校园的知识存储库和传播的媒介,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信息化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方向,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信息化技术在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图书馆是培养人才的文化摇篮,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其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图书馆服务师生的水平。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化管理。高校图书馆未来必然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多元化、深层次的转变。
1.提高了图书存储的安全性。高校图书馆馆藏书数目大,为全校师生提供借阅服务,阅读量大,日常管理工作压力重,而且馆藏的长期保存是图书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实现藏书的数字化存储管理,避免纸质书籍因破损而造成资料的缺失,而且便于读者查阅。
2.节省了人力,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巨大的工作量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而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大量人工操作被取代,使原本繁琐的工作简便化,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登记更加规范,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工作的准确度。
3.便于查询。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源检索,快速定位所需资源,省时省力,通过模糊查询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信息化管理使图书查询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查询到所需的图书信息,方便快捷。
4.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使图书共享成为现实,高校图书馆与外部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师生便可以利用网络轻松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按需求查阅或下载使用,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学者交流和探讨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从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二十多年的专业人员,通过本校图书管理的实践和对本省及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关注,感到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
1.信息化管理体制问题。当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例如信息化建设还不够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数字化加工不够彻底以及数据库封闭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信息系统间的兼容性不好,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资源共建水平不高,导致各个系统间协调性较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用于指导信息化管理工作,导致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利用。
2.信息化设施不够完善。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硬件设施是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落后,软件应用更新速度慢,软硬件与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协调统一。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工作中存在许多难以突破的局限。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规模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尚且处于边缘化地位。
3.缺乏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人是管理工作实施的主体,一批高水平的图书管理人员是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基础保障,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他们大都不具备现代化的信息应用技术,对于信息数据的整理归类、书目的加工及数据的分析等工作还不能高效的完成,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高效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
4.数字化资源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数据库建立的初期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各个高效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使用各自的数据库资源,而没有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网络建设,导致许多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很多资源重复建设,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数据库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5.特色馆藏数据库资源建设不足。高效图书馆懂点采购现有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而对于本校特色学科开发的特色数据库较少,而且现有的特色馆藏数据资源很多都只限于查询,或者只能在校内使用,馆藏书目缺乏个性化。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
1.完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在进行高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首先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要有明确的定位,结合本校自身学科特色、办学方向来定位馆藏书目。在采购资源时,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要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采购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将其作为文献资源收集起来供师生查阅、下载和使用。
2.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首先,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确保图书资源的系统性,将管内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借助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技术理论,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化、信息化和专业化;要提信息资源的实用性,致力于为师生服务,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提升图书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管理需要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利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所以,应致力于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水平,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其具备计算机操作技巧、系统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信息化管理技能。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成立一支专业技术队伍,促进高校图书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4.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相关标准。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师生进行科研学习的源泉,馆藏资源的质量砸关系着广大师生的学习成果,在信息化网络环境相下,丰富图书馆藏资源的同时,建立信息服务的标准,重视起知识的优化,在标准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下,高效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将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5.搭建丰富检索平台,加快图书更新速度。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检索平台的搭建要符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根据文献标准、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多角度的设计,方便师生检索查阅。此外,还要加快资源的更新,及时收录最有效的文献资源,在保证一般读者常规服务的前提下,构建特色数据库资源,探索出自己的特色服务之路,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程度也要随之提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要重视起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提高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遵民.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
[2]单甜甜.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信息化管理 问题 建议
高校图书馆是全校师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作为大学校园的知识存储库和传播的媒介,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至关重要。信息化是未来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主要方向,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图书馆管理工作实现了从人工到自动,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变,信息化技术在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仍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优势
图书馆是培养人才的文化摇篮,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至关重要,其信息化水平直接决定图书馆服务师生的水平。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借助信息化平台进行操作,实现自动化管理。高校图书馆未来必然向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多元化、深层次的转变。
1.提高了图书存储的安全性。高校图书馆馆藏书数目大,为全校师生提供借阅服务,阅读量大,日常管理工作压力重,而且馆藏的长期保存是图书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信息化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可以实现藏书的数字化存储管理,避免纸质书籍因破损而造成资料的缺失,而且便于读者查阅。
2.节省了人力,提高管理效率。传统的图书管理方法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巨大的工作量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而图书的信息化管理使得大量人工操作被取代,使原本繁琐的工作简便化,图书的借阅和归还登记更加规范,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工作的准确度。
3.便于查询。在信息化背景下,可以实现高效的资源检索,快速定位所需资源,省时省力,通过模糊查询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信息化管理使图书查询打破了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查询到所需的图书信息,方便快捷。
4.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化使图书共享成为现实,高校图书馆与外部数据库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信息库,师生便可以利用网络轻松获取网络信息资源,按需求查阅或下载使用,还可以通过网络与专家学者交流和探讨问题。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笔者作为从事高校图书管理工作二十多年的专业人员,通过本校图书管理的实践和对本省及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关注,感到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存在许多与新形势新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
1.信息化管理体制问题。当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程度达到一定水平时,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也就凸显出来,例如信息化建设还不够规范,缺乏统一、标准的管理体系,数字化加工不够彻底以及数据库封闭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信息系统间的兼容性不好,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资源共建水平不高,导致各个系统间协调性较差,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用于指导信息化管理工作,导致资源无法实现合理利用。
2.信息化设施不够完善。在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中,硬件设施是基础保障,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硬件设施建设水平落后,软件应用更新速度慢,软硬件与管理工作无法实现协调统一。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工作,工作中存在许多难以突破的局限。数据标准化程度不高,规模不能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尚且处于边缘化地位。
3.缺乏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人是管理工作实施的主体,一批高水平的图书管理人员是信息化管理实施的基础保障,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和先进的管理模式,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他们大都不具备现代化的信息应用技术,对于信息数据的整理归类、书目的加工及数据的分析等工作还不能高效的完成,人才的短缺成为制约高效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
4.数字化资源重复建设严重。我国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在数据库建立的初期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导致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各个高效间没有有效的沟通,使用各自的数据库资源,而没有实现图书馆之间的网络建设,导致许多数据资源不能共享,很多资源重复建设,得不到充分利用。此外,数据库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5.特色馆藏数据库资源建设不足。高效图书馆懂点采购现有的中外文数据库资源,而对于本校特色学科开发的特色数据库较少,而且现有的特色馆藏数据资源很多都只限于查询,或者只能在校内使用,馆藏书目缺乏个性化。
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措施
1.完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在进行高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时,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建设管理体制,首先对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要有明确的定位,结合本校自身学科特色、办学方向来定位馆藏书目。在采购资源时,不能一味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要根据师生的实际需求采购专业性、实用性较强的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网络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分类,将其作为文献资源收集起来供师生查阅、下载和使用。
2.强化高校图书馆信息化资源建设。首先,对图书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充分的利用,确保图书资源的系统性,将管内图书资源进行整合,借助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技术理论,实现信息资源的数据化、信息化和专业化;要提信息资源的实用性,致力于为师生服务,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体系,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提升图书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信息化背景下的今天,高校图书馆管理需要一批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利用专业的管理知识和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所以,应致力于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水平,紧跟时代的步伐,使其具备计算机操作技巧、系统操作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信息化管理技能。引进一批高水平的信息化管理人才,成立一支专业技术队伍,促进高校图书管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4.建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相关标准。高校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师生进行科研学习的源泉,馆藏资源的质量砸关系着广大师生的学习成果,在信息化网络环境相下,丰富图书馆藏资源的同时,建立信息服务的标准,重视起知识的优化,在标准化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下,高效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将会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5.搭建丰富检索平台,加快图书更新速度。作为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检索平台的搭建要符合信息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根据文献标准、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多角度的设计,方便师生检索查阅。此外,还要加快资源的更新,及时收录最有效的文献资源,在保证一般读者常规服务的前提下,构建特色数据库资源,探索出自己的特色服务之路,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全面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四、结语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效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程度也要随之提高,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高校要重视起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对信息化管理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将先进的管理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提高管理水平,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服务。
参考文献:
[1]杨遵民.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13.
[2]单甜甜.浅谈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