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在体育课中的运用与反思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8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探究性学习教学是体育新课程改革中十分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体育探究性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探究意向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探究能力,塑造学生的体育探究品质。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主体性学习的一种模式也应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这里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探究性学习项目的选择、目标的确定、问题的设计、情境的创设和评价的运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探究兴趣 探究能力 探究品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体育作为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同样面临着艰巨的改革任务。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讨论的方式对传授内容自由的表达、质疑和探究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体育教学大都是在室外授课,课堂上不直接使用课本,学生在身体直接参与练习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这使得探究式学习引入体育课堂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有选择性地设计成若干个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兴趣的形成和思维的发展,增加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特色。
  
  一、探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探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学的一种基本方式,它并不仅仅停留在课堂的某一个环节或体现在某一种方式上,而是贯穿在体育课堂教学的始终。体育探究性学习实质是一种教学模式,因为它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取向和基本流程。
  1.精心设计目标,指明学生的探究意向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就像是一堂课的心脏。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教师首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做到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进入“探究”的角色,设计新颖的、适合学生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探究目标与内容。整个教学活动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这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教师是引导者和参与者,引导学生从一系列的活动中学会认知、学会合作、体验探究,感悟知识产生和技能形成的过程。如水平三武术组合动作是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教师在课前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四个问题: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想要学什么?我能教什么?怎么教?從而设计出适合学生探究的目标。然后把武术组合动作以图形的方式让学生在课上进行实践和探究,学生会按照教师的教学目标以自身的经验和同学合作顺利完成课堂目标,最后教师让学生明白武术动作的攻防意义,激励学生进一步喜爱武术运动。
  另外,如何设计情境指导科学探究?教师做什么,怎么做?学生应该怎么探究?所设计的探究活动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并提高了技能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的。
  2.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心理学表明,兴趣来自于内驱力。对学生而言,学习的内驱力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问题,力求做到所设计的问题合理,符合学科的特点以及教材自身的性质,同时问题的涉入应富有挑战性,以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形成探究动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从而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水平三50米跑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50米跑大都以重复练习为主,学生没有带着思考去练习,所以对学生没有产生积极锻炼的作用。这时,教师只要在50米跑的教学前,向学生提出几个问题:你在50米跑中共用了多少步?步子越大越快吗?频率快就代表速度快吗?学生们会感到新鲜和惊讶:我们跑了多少次50米,还没有想过这问题呢。通过教师的分析和学生的实践体验,学生们会探索出步频与步幅的关系。这些由浅入深的问题的设计,驱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思考中获取知识技能,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精心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体育教学中,情境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方法,由于新课程下体育学科学时的增加,教师可选的内容也相应地增加,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好教材内容的选择来设置探究的情境,设法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利用资料分析、判断问题,并亲身参与探究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等探究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4.精心设计评价,塑造学生的探究品质
  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后,各自都会有一个结论,此时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示成果,学会与他人沟通。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发现,鼓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只要学生的结论有自己的思路,都应该给予鼓励和表扬;即便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甚远,教师也要加以正确的引导,继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这样,不仅能训练学生的
  言语表达能力,还能使其扬起信心的风帆,有利于学生个性进一步发展。
  
  二、探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反思
  
  1.体育探究性学习应克服探究的随意性
  体育学科内容的难易程度区分比较大,教师在选择教材和安排学生探究活动时,还要注意避免探究活动的随意性。如体育教材中的前滚翻和800米跑,前者属于需要掌握技术的项目,后者属于技术不明显的项目,还有单杠、跳“山羊”等项目的教学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组织学生探究性学习时应对所学项目有所侧重,不宜探究的项目(单杠)应该少组织探究,无需探究的项目(800米)应该不组织探究。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适合探究学习的内容具有局限性。对过易的教材特别是一看就会的教材如果组织探究既浪费了学生的练习时间又影响教学的进度。对很难探究明白和带有安全隐患的教学会影响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打消学生真正探究的兴趣。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正确认识探究性学习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教学时应积极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强化学生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引导学生通过适当的探究活动来提高探究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
  2.体育探究性学习应体现教师的主导性
  有效的探究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应该是有价值、值得探究的问题,并且要做到难易适中,如果教师设置的问题太简单和分散,必然会使探究活动成为自由活动。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不能一味跟着学生走,而应该成为探究性学习的引路人,正确引导学生对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当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时,教师应适时给予启发,或降低问题的难度以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有些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外共同讨论让学生在课外反思和行动中达到共同成长。如水平一前滚翻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了滚翻技术,但他们也时常会滚歪,而且不知道滚歪的原因,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在家人的保护下进行翻滚复习,找出滚歪的原因。很快,他们在家人的保护下找到了滚歪的原因是由于手臂支撑的力度不够,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乐趣。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的一种模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不断反思、不断提高,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空间,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太仓市沪太外国语小学)
其他文献
<正>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而课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传授英语知识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综合手段。笔者以为,课文教学应首推整
轻化工程专业依据其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了实验教学体系,本文重点介绍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中的"三性"实验教学的实践过程,分析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对培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基。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遵循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积极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性;二是坚持以人为
索绪尔曾对语言和言语作过区分,虽早已引起语言界的注意,但在实际教学、言语交际中却很少被人注意;教学中出现把语言“教死”“学死”等现象,学生往往束缚于工具书或字面意思
【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是以问题的解决为核心展开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应进行“问题探究”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体育教学 问题探究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体育课堂教学是智力活动与身体活动(身体练习)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而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巧
化工原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素质应包括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两方面。化工原理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是提高化工类专业学生人文精神的良好方式。应该运用灵活多样的
摘 要:本项目聚焦股份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实践。我们经过8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创建了“股份合作制公司”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把股份制的“资合性”与合作制的“人合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创建“股份合作制公司”实体经济实训基地——学生股份合作实训超市,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管理、服务教学,项目获得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2016年广西工商职业技术
功是个过程量,2个定态之间所经历的过程不同,则功就不同。但2个定态之间的绝热功却与过程无关,只与始末状态有关。本文解释了绝热功所表现的特殊性,及如何理解绝热功与过程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