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

来源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任何学科都是需要教师不断钻研与探索的艺术,小学体育也是如此,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高效开展体育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文章从教学情境创设、游戏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体育;有效性;课堂教学;提高策略
  自我国深入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健康第一”成为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人们开始广泛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彰显其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得到充分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一、通过图片导入创设教学情境
  组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导入,是开始新课的重要手段,能够吸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酝酿情绪,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许多学科的教学中都得到了广泛运动,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图片的功能来进行新课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在讲解《原地运球》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和运球有关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要求其认真欣赏、观察,从而初步了解运球动作与方法。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热情高涨,纷纷跃跃欲试,教师要抓准时机导入新课,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尝试图片中的动作,然后进行学生分组,鼓励其在小组之中根据图片中的动作展开练习,教师还可以播放适合运动的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运动动机,在无形之中调动了学生练习原地运球的积极性。学生通过小组练习,不仅使自己的运球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十分享受运动过程,收获了练习的快乐。因此教师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新课导入,形象化原本抽象的内容,使枯燥的内容变得活泼,学生自然会对体育运动产生学习兴趣,体育课堂被赋予了较强的趣味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也逐渐提高。
  二、利用体育游戏烘托课堂氛围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一种最早且最为常见的教育手段就是体育游戏,其具有生动活泼、直观形象等优点,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欢迎。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时,不会感受到学习其他课程时的压力,在游戏中全身心投入,与其他同学互相敞开心扉,接纳对方,这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所以在引入体育游戏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充分尊重,组织游戏活动时需要选择学生认为有趣的方式,这样才能起到烘托教学气氛的目的,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向学生传授“足球射门传接球技术”时,首先要先介绍如何同时应用足球运动的脚法与步法,并且示范准备射门时的动作,对来球的落点进行准确判断,在短时间内移动体位,使身体与来球相对,要求学生观察示范过程。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传球与接球游戏,对其移动步法进行训练,并且培养其反应能力。具体而言,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分组,每组三人,在规定时间内一名学生进行足球接传球与射门,还有一人固定不动,其余一人可以在任何位置传球。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选择适合的位置,迅速传球,并且确保球能够正好传到射门学生的脚下,从而成功射门。通过这类体育游戏,可以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探究
  小学生学习体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自主探究。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先帮助其制定难度适中的学习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和其他同学都会给予表扬和称赞,此时学生就会产生成就感,学习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例如,要求学生训练短跑时,由于身体疲劳且训练内容单调、重复,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低。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有机结合短跑运动与接力,将学生分组,并且组织各个小组举行接力比赛,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除了可以享受竞争的快乐与成就感,在汗水中锻炼身体素质,还能体会到体育竞技的魅力。
  四、运用激励评价激发学习热情
  对于学生而言,体育教学的评价环节是非常重要的。合理地实施教学评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其创造性思维得到激活,在体育运动中彰显个性。比如,教授“蹲踞式跳远”时,教师先示范动作,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对动作要领加以总结。学生们纷纷发言:起跳的瞬间像离弦的箭;预备动作好像拉满的弹弓;准备起跑时,好像压紧的弹簧;腾空步时一个手臂低,另一个手臂高。学生可以将动作用语言形象地描述出来,就说明其已经全面了解、掌握了动作要领。此时教师需要及时做出评价,运用充满激情、激励性的语言真诚地称赞学生,使其在享受乐趣的同时得到锻炼,推动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总而言之,对于广大小学体育教师而言,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顺应课程改革的需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需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主动学习意识,增强其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意识,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不断提高与进步。
其他文献
自我监控的过程,就是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以及自律性管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是目前教育的重点。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自身的心理和行为,从而对自身的动机和行动进行了解,从而完成学习目标。  一、重视课前预习  实践证明,加强学生课前预习的过程,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来进行听讲,这样学生在听课的时候才能够高效进行。但是小学生对于预习的重视程度往往不足,没有掌握预习的技巧,这样预
教学新理念是体现在教师的教育行为中的,而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等都依赖于课堂,取决于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质量。互动教学激发了中学生学习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表现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素质等方面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有效互动的基本前提  1.教师的角色定位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成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而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则具有现实性的研究意义。教师要还原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与自主获得新知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索与尝试中寻找乐趣。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学生间合作不主
【摘 要】 学习数学离不开解题,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经常会陷入各种解题的误区,导致教师的教学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文章通过对学生产生误区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找到更好地解决学生陷入解题误区的方法和途径,为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做一些有效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解题误区 应对策略  学生从小学生升格为初中生不仅仅是身份发生了改变,更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