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主阅读能力是构成学生阅读能力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为抓手,大力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呢?本文纠缠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自主阅读能力 思考
一、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刻不容缓
自主阅读能力就是学生“想读”、 “能读”、 “会读”、 “善读”、 “坚持读”的能力。研究表明,自主阅读能力是构成学生阅读能力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重要,也是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当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受重视的教学。教师把大部分课时(基本上要占去2/3)都花在阅读教学上,而学生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过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制约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提高。为此,大力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是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刻不容缓的一项现实任务。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现状的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中学生,在英语自主阅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阅读动机,自我功效感也较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提高阅读能力;部分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去通过一些途径来实现自己阅读学习,如:买资料,向身边的人借阅等;还有部分学生在尝试用一些基础的阅读策略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如:猜词、精读、借用词典等方法。同时,调查发现学生在阅读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元认知调节和监控能力较低,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控自己的学习。无法根据自己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无法自主的发现学习的不足,调整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成绩。有些学生没有进行阶段阅读成绩的总结和归纳的习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大部分学生阅读动机虽然较强,但都以工具性动机为主,缺乏真正阅读的兴趣;三是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策略还是比较陌生,能灵活运用的学生更少;四是阅读学习的途径很有限,没能充分利用好信息量较大的网络资源;五是高中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不足。
这些突出问题表明,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现实课题。
三、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思考
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把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课堂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1、确立主体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还是观念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要确立新的目标观,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日后所必需的语言运用方法技巧,也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立新的学生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更教学方式,教师要随着教学方式的变更而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2、激发兴趣,增强自主阅读意识。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积极的学习情感能有效地活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积极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生活情景、开展竞赛、巧设问题、运用多媒体等等,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主意识与日俱增。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是最具特色和广泛被采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材料,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及鼓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3、突出主体,确保自主阅读地位。
课堂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水平的发展。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就意味着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机会,实现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4、多思勤问,开启自主阅读大门。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就等于开启了自主学习的大门。学生并不是不善于发现问题,也不是不善于提出问题,而是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老师问自己答的学习方法。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英语背景知识的魅力,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发现问题,多思勤问,开启自主阅读的大门。
5、指導方法,发展自主阅读能力。
学习方法的掌握比具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比如说:在高中一年级着重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方法,通过拼读法过单词关,运用“速记法”提高记忆能力等;在高中二年级着重指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学习生词,阅读英语短文,概括段落大意等;在高中三年级则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英语读物,注意文章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通过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 自主阅读能力 思考
一、培养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刻不容缓
自主阅读能力就是学生“想读”、 “能读”、 “会读”、 “善读”、 “坚持读”的能力。研究表明,自主阅读能力是构成学生阅读能力最核心,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基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明确提出“引导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而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新的高中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之一,因此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尤其重要,也是全面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当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受重视的教学。教师把大部分课时(基本上要占去2/3)都花在阅读教学上,而学生也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然而,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存在着许多问题。教学过多地承担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任务,不仅不利于发展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制约了学生阅读理解的提高。为此,大力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是当前农村中学英语教学刻不容缓的一项现实任务。
二、当前农村中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现状的分析
调查表明,当前农村中学生,在英语自主阅读方面还是有一定的阅读动机,自我功效感也较强,相信自己一定可以提高阅读能力;部分学生也会积极主动去通过一些途径来实现自己阅读学习,如:买资料,向身边的人借阅等;还有部分学生在尝试用一些基础的阅读策略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如:猜词、精读、借用词典等方法。同时,调查发现学生在阅读自主学习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元认知调节和监控能力较低,大部分学生不能掌控自己的学习。无法根据自己的学习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无法自主的发现学习的不足,调整学习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成绩。有些学生没有进行阶段阅读成绩的总结和归纳的习惯,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大部分学生阅读动机虽然较强,但都以工具性动机为主,缺乏真正阅读的兴趣;三是大多数学生对阅读策略还是比较陌生,能灵活运用的学生更少;四是阅读学习的途径很有限,没能充分利用好信息量较大的网络资源;五是高中生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不足。
这些突出问题表明,如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值得深入探讨的一个现实课题。
三、培养农村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策略思考
学生自主阅读,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把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与课堂阅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1、确立主体观念,转换教师角色。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关键还是观念问题。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要确立新的目标观,语言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语言知识,更主要的是掌握日后所必需的语言运用方法技巧,也就是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确立新的学生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要相信学生的学习潜能。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更教学方式,教师要随着教学方式的变更而转换角色——由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和促进者。
2、激发兴趣,增强自主阅读意识。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积极的学习情感能有效地活跃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前提。在教学中积极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创设生活情景、开展竞赛、巧设问题、运用多媒体等等,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自主意识与日俱增。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是最具特色和广泛被采用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在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材料,给学生明确的学习任务,并以任务为中心,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交流活动,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给予必要的引导、帮助及鼓励,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及能力。
3、突出主体,确保自主阅读地位。
课堂教学方式决定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水平的发展。选择什么样教学方式就意味着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是“被动学习”,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只有在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阅读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流程,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机会,实现以教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
4、多思勤问,开启自主阅读大门。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问题,就等于开启了自主学习的大门。学生并不是不善于发现问题,也不是不善于提出问题,而是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老师问自己答的学习方法。根据农村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利用英语背景知识的魅力,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发现问题,多思勤问,开启自主阅读的大门。
5、指導方法,发展自主阅读能力。
学习方法的掌握比具体知识的掌握更重要。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还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比如说:在高中一年级着重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方法,通过拼读法过单词关,运用“速记法”提高记忆能力等;在高中二年级着重指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学习生词,阅读英语短文,概括段落大意等;在高中三年级则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英语读物,注意文章的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通过有步骤的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方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