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读的探索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weiji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是中学各科教学中都要培养的一种能力。但在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往往被忽视;一些教师也认为阅读能力主要是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因而不重视培养。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从而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对本课程的学习。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考时学生在做材料分析题时,表现出理解题意和解题的能力比较差,主要原因是不能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答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课堂教学中读的运用。一、感知课文时略读略读又叫速读、粗读、整体阅读,它要求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读完某一章节,了解这一章节所讲内容的概要,把握这一章节主要问题的回答方向。在课文内容条理性明显时,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文内容的结构,我们一般采用略读的方法。如八年级历史部分《秦朝一统》这篇课文,初读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设问: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学生可以通过略读,既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又进行了分析归纳能力的培养。要注意的是略读是快速阅读,只要求掌握一章一节一目一段的大意,所以可以一目十行,抓住条理即可。略读是信息检索,所以要进行信息选择,舍弃次要信息,要从整体上把握一章一节的主要内容。如果这个环节花的时间太多,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可能就比较拖沓,不能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二、理解课文时精读历史与社会课程里的每一章每一节每一目都要精读,不精读,就不能准确掌握课本知识。精读是在略读基础上的细读,如果说略读是为了掌握概要、宗旨,那么,精读就是为了掌握细节、微意。正文的精读,除了掌握段落大意之外,对每一段几个层次的意思都要概括出来,并加以要点式的归纳。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逐字、逐句、逐段反复阅读。如《秦朝一统》这一课,在略初概括出课文的结构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精初,了解秦始皇的具体做法。本课中的辅助文(小字部分内容)是对正文的补充和具体化,所以,精读时也要认真阅读小字部分,它能将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历史问题。如“驰道”这一部分的小字内容就介绍了什么是驰道,为什么修建,跟今天的道路有什么联系。地图也是课文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历史与社会课本有许多历史插图,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应该联系课文来观察这些插图。地图的阅读一般先读图例,然后按课文的先后顺序在图上的表述分类别阅读。如《秦朝疆域》这幅图,先读懂右下角的三个图例“郡级驻所”、“秦边界”、“长城”,然后,第一次读图先看秦的边界和郡的位置,结合本课中前面《秦朝行政系统简表》了解郡的功能和地位。第二步读图中长城的位置,了解长城的作用和功能。地图的阅读只有按照图例一步一步地阅读,才能逐步将地图中的各个知识点归纳起来。三、回答问题时深读深读,就是要挖掘课本里的一些隐性知识、实现知识迁移。隐性问题的答案语言往往不是课文中的原话,因此,要根据课文内容精选一些题目让学生练习,把训练贯穿于教材与课堂之中,一方面让课本知识延伸,另一方面让学生思维向深层发展。我在执教九年级《应对资源危机》一课时,通过问题“如何做到开源”让学生精读课文,找到相关答案。课文共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为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二是扩展资源开发的范围。接着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的实际说说国家在这方面做出的成绩怎么样?四、记忆板书时朗读课堂上,我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板书进行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握本课的知识结构体系。板书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在读书方法上可以给学生以良好的示范。一个好的板书,能提示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使知识系统化、立体化、微型化,可视为对教材的“再创造、再浓缩”,也可视为教师钻研教材的读书笔记。所以,朗读板书的作用自是不言而喻的。朗读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板书复述课文的知识,把板书完整化。这样学生对课本的知识知道得就更多,更完整,这为以后对相关知识点的背诵打下扎实的基础。综上所述,读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在课堂中狠抓学生课本的阅读,这种阅读必须做到读全和读懂。1、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需要读全。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无论是地理部分还是历史部分,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时,是一点一点学习的,而课文中文字部分的介绍又把小的知识点分散在每个段落里。如果不把课文读全,不可能知道每个知识点,更不可能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2、分析事件、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读懂。像八年级是历史部分,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本身的发展过程和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到。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历史知识时,需要细想这些事件、现象的来龙去脉,系统分析彼此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样才能形成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全面正确的认识。3、提示知识的内在本质需要读懂。九年级《人权的历程》里讲人权的足迹,马丁.路德金发表了《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说的是《独立宣言》写到“人人生而平等”,但实际却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仍然没能实现。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求学生站在历史大背景下分析其进步性,也要明白其阶级局限性。实际上当时只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平等。通过这样的思考,可使学生对历史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树立让学生阅读教材的意识,引导学生读懂教材,调动学生阅读、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金相成 《历史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张书林 《历史课本的阅读》 《中学历史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珠心算作为一门新兴启智学科,经过多年发展,日益显露出勃勃生机,成为新世纪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珠心算教练师被纳入国家职业标准,自从 2011 年我们开始对幼儿园中班孩子进行珠心算教学以来,在不断地摸索教学中,我有所感悟也有所困惑,本文论述了中班幼儿珠心算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一些幼儿园中班进行珠心算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朱小蔓教授认为:个体道德的发展不仅是道德认知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也是道德情感学习和教育的过程。情感在道德成长中具有十分特殊的价值.幼儿道德启蒙首先是情感的启蒙.幼儿的道德
【摘 要】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仍然把阅读教学中的词汇,语法分析放在教学的首要地位,学生阅读速度慢、理解力差。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不能仅依赖于语法、句型和词汇量,还要依靠有效的阅读策略和技巧,而阅读策略是在老师系统的长期的培养下训练形成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被动的地位。阅读课是训练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径,
材料解析题日益成为历年历史高考试题中的主要题型之一,而且分值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是综合考查学生深层次能力的重要题型,引导学生解答好材料解析题是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历史复习的重要内容。  一、材料解析题的分类  1.客观性材料解析题  这类材料解析题题干是材料形式,以文字材料为主,也有历史地图、文物图画、数据、图表、示意图等,而答案是以选项的方式提供给学生,由学生根据问题认定答案。其优点在于命题上有了
广州管圆线虫病最早是由中山医学院著名寄生虫学家陈心陶教授于1933年在广东家鼠及褐家鼠体内发现的。广州管圆线虫主要是动物寄生虫。但它也可侵入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