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语文教学教材中有许多美的安排,学生往往会忽略或者无法发现这些美,语文教师在这里就充当美的引导者的角色,带领学生去发现美、学会体味美。这些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及艺术美。在教学中以情动人,用一定的情感激发学生去感动,去思考,去体味教材中的那些美。这样就达到了审美的心理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的目的。
关键词:教书育人 真善美 体会 道德修养 潜移默化
期末复习有这么一题现代文阅读,文章讲的是一对老夫妻生活窘迫、困苦不堪且百病缠身,他们在村头的宣传栏上贴出了寻儿启示,大意是儿子极爱养狗,凡见有名贵之狗必能寻见其儿,万望乡邻鼎立相助。然而他们那腰缠万贯的儿子却也因丢失了终日相伴的爱狗茶饭不思贴出告示,谁能寻回爱狗,定当重谢!不日,有村民亦出告示说,此等寻找,世间多矣,哀末能助!问: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过得爽吗?稍加统计,两班百多学生,回答“爽”的占了十之八九。问其故?曰:“有钱何能不爽!”这种现象不正说明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偏重“工具性”而带来 “人文性”的严重匮乏吗?缺乏人文熏陶感染的学生,在他们的眼里钱是至高无上的,连双亲都比不上狗了。因此,只有充分肯定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真正重视人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真正的“人”。
被人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是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中学生从小到大必须要学的学科之一就是语文。可见,语文课本的生动与否,语文的“美”能否深度挖掘,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喜好及其个人的道德修养。几年来,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将备课、上课、课外三者结合为一体,建立了情感教育体系,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像蜜,牢牢粘住学生。同时,也让语文教学潜移默化,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内外充分感受到那种人文之美,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他们道德修养。
一、深钻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与其他课的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它总以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所以在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钻研教材内容的自然美
比如《这个世界的音乐》、《神奇的极光》等课文,都以通俗的语句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及极光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对他们产生美好的遐想和向往。这些文章易于理解,学生十分爱读。《荷塘月色》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北大校园之美,使学生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语言之美并产生对北大校园的向往,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宏伟目标的制订。
2. 钻研教材内容的社会美
中学生的思想单纯、不稳定,需要引导。而语文作品中有较多表现人们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品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成长。比如《我与地坛》,用散文的形式写出了一个残疾人的悲惨的一生,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母爱深沉的体会,学生通过学习就会明白,做一个人,他必须要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和称赞。老师再加以点拨,燃起学生的激情,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他们会在认真学完课文后,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从而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3. 钻研教材内容的艺术美
作者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采用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者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比如在诗歌中,作者往往用融情入景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虞美人》作者通过春花、秋月、小楼等意象写出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思乡之苦、亡国之痛,从而将比较抽象的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只要将诗歌的背景介绍清楚,并将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详细说明后让学生仔细领略,定能趣味无穷。
二、以情动情,激发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乡愁》中的乡情,《客至》中的友情,《我与地坛》中的母子情,《拿来主义》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沟通起来,教师起主导地位。讲课时教师要把握契机、扣动学生的心弦,渗透到学生的心理,达到“披文人情”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入情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好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态度,同时对作者思考的问题也能作出较好的思考。
几十年来,语文的教学一直在强调工具性与思想性,课堂上不指导学生学习,不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而是让学生嚼老师嚼过的馍,让学生记老师分析归纳的答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工具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因此,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去挖掘美,去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炼意志等等。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为塑造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道德素养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教书育人 真善美 体会 道德修养 潜移默化
期末复习有这么一题现代文阅读,文章讲的是一对老夫妻生活窘迫、困苦不堪且百病缠身,他们在村头的宣传栏上贴出了寻儿启示,大意是儿子极爱养狗,凡见有名贵之狗必能寻见其儿,万望乡邻鼎立相助。然而他们那腰缠万贯的儿子却也因丢失了终日相伴的爱狗茶饭不思贴出告示,谁能寻回爱狗,定当重谢!不日,有村民亦出告示说,此等寻找,世间多矣,哀末能助!问:假如你是文中的儿子,你过得爽吗?稍加统计,两班百多学生,回答“爽”的占了十之八九。问其故?曰:“有钱何能不爽!”这种现象不正说明了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过分偏重“工具性”而带来 “人文性”的严重匮乏吗?缺乏人文熏陶感染的学生,在他们的眼里钱是至高无上的,连双亲都比不上狗了。因此,只有充分肯定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真正重视人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才有德的真正的“人”。
被人称为百科之母的语文课,是中学生必修课程之一,是中学生从小到大必须要学的学科之一就是语文。可见,语文课本的生动与否,语文的“美”能否深度挖掘,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喜好及其个人的道德修养。几年来,我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坚持以课堂为中心,将备课、上课、课外三者结合为一体,建立了情感教育体系,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像蜜,牢牢粘住学生。同时,也让语文教学潜移默化,让学生的心灵在课堂内外充分感受到那种人文之美,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他们道德修养。
一、深钻教材,挖掘情感因素
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前提。语文教材与其他课的教材相比,有其特殊的魅力,它总以美好而真挚的情感来打动读者,从而激发读者心灵深处闪光的东西,使读者的感情受到共鸣,而得以升华,变得更加纯洁,高尚。所以在教学之前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情感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钻研教材内容的自然美
比如《这个世界的音乐》、《神奇的极光》等课文,都以通俗的语句描写了大自然的声音及极光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对他们产生美好的遐想和向往。这些文章易于理解,学生十分爱读。《荷塘月色》作者用优美的文字向读者展示了北大校园之美,使学生们在感受大自然的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语言之美并产生对北大校园的向往,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宏伟目标的制订。
2. 钻研教材内容的社会美
中学生的思想单纯、不稳定,需要引导。而语文作品中有较多表现人们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品质。最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感和兴趣,引导学生正确健康的成长。比如《我与地坛》,用散文的形式写出了一个残疾人的悲惨的一生,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母爱深沉的体会,学生通过学习就会明白,做一个人,他必须要有一颗永不服输的心才会得到别人的喜欢和称赞。老师再加以点拨,燃起学生的激情,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他们会在认真学完课文后,在行动中表现出来,从而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3. 钻研教材内容的艺术美
作者在描写自然反映社会生活时,采用他认为最美的艺术塑造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作者审美情趣融为一体。所以,艺术美容易唤起读者的美感。比如在诗歌中,作者往往用融情入景的手法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虞美人》作者通过春花、秋月、小楼等意象写出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思乡之苦、亡国之痛,从而将比较抽象的愁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一切景语皆情语,教师只要将诗歌的背景介绍清楚,并将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详细说明后让学生仔细领略,定能趣味无穷。
二、以情动情,激发情感
情感是构成人格稳定而独特的心理因素。青少年学生的情感正处于急剧变化时期,其情绪状态带有很大的情境性。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赋予的人物的积极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体验、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像《乡愁》中的乡情,《客至》中的友情,《我与地坛》中的母子情,《拿来主义》中的爱国情,都是极好的范例。
在阅读教学中,要使作者、教师、学生三者的情感沟通起来,教师起主导地位。讲课时教师要把握契机、扣动学生的心弦,渗透到学生的心理,达到“披文人情”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入情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注意,以激起学生对真善美好事物的钦佩感情和对邪恶势力的不可容忍态度,同时对作者思考的问题也能作出较好的思考。
几十年来,语文的教学一直在强调工具性与思想性,课堂上不指导学生学习,不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而是让学生嚼老师嚼过的馍,让学生记老师分析归纳的答案,往往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工具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理性、认知与过程;人文性关注的往往是人的非理性、情感与动机。因此,强调工具性忽视人文性或强调人文性忽视工具性的课堂教学,都将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因此,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必将极大地完善语文的教学,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去挖掘美,去发现人性中的真善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也是完善语文学科教学方向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因素。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渗透不仅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教育的过程,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相应心理知识的掌握,更需具备一定的自我心理修养能力。这样,个体才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保证心理健康,发挥心理潜能。因而,语文教学中,还应注意结合教材与教学,提高学生自我心理修养的能力。比如调控情绪、自塑性格、主动磨炼意志等等。
综上所述,心理教育已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理应责无旁贷地分担这一重任,在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进行有效渗透,为塑造具有健康心理和健全道德素养的一代新人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