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赏识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由于人们对“惩罚”的错误理解,导致很多教育者“谈罚色变”,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不良倾向“轻打轻放”,埋下了很多班级管理的隐患。基于此,本文将论证教育“惩罚”的必要性,并结合初中受教育者的特点,提出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惩罚”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教育惩罚;必要性;惩罚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86-1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教育惩罚的必要性
在笔者带班过程中,班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出现课间大声尖叫,乱用零花钱,班级卫生工作不认真及时,作业抄袭,集体荣誉感薄弱等现象,本着“赏识教育”的准则,笔者对于这些现象的教育只是在班级晨会、班会课时进行说服教育,可一段时间后,整个班级呈现出“大错偶犯、小错不断”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即使犯了错,老师也只会说服教育,班级秩序逐步混乱。
类似的现象還有很多,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必然会落实到班级上,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认为,教师不光要承担起所任学科的教学,更要承担起整个班级风气的整顿工作。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如果长期、反复的说服教育有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则应当采用必要的惩罚措施,帮助他们培养完整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及耐挫力。
二、初中教育管理中实施教育惩罚的相关措施
1.保护学生自尊心、了解个体差异是前提。马卡连柯早就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学生即使出现了违规行为,并因此而受惩罚,其人格也应受到充分尊重,不能因实施惩罚而对学生的人格进行羞辱。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才能使学生由衷地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任何教育惩罚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更好的完善自己,因此保护好学生自尊心、充分尊重学生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和准绳。另外,学生是一个个有差异的个体,关注个体差异是惩罚的必要准备,在每位班主任接班之初,应当通过家访、个别访谈、侧面了解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
比如,我在2011年9月接班之初,让每位新生通过QQ邮箱发送关于自身的介绍及成长过程中一件让他(她)印象深刻的事情给我,其中有一名女生的信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林(系化名)是个外表柔弱、温和,内心敏感的小姑娘,在她小学期间曾经担任英语课代表且成绩优异,但在一次英语作业检查中,老师发现她没有完成就狠狠批评了她,导致她从那以后对该老师有了抵触,英语成绩下降,并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考虑到这一点,在每次惩罚的过程中,我都尤其关注这个小姑娘的情绪变化,并根据作文、周记等反映该生情绪的内容适时给予疏导,现在小姑娘已经从入班的中下变成了中上,成为了上个月期中考试中“进步之星”。
2.创新惩罚方式,让惩罚不再枯燥单调。一直以来,提到惩罚,大家往往想到的事罚学生写检讨,多做点作业和练习,多打扫点卫生,与老师谈话,与家长联系等,但在治理班级的过程中,我却发现,由于学生们已经度过了小学六年的教育阶段,对于这些惩罚措施早就烂熟于心,尤其是一些相对调皮的学生。我们班就有这么些“皮猴子”,他们成绩属于中等,很有潜力,但却摆脱不了调皮鬼的天性,容易受他人影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今天叠个纸飞机,明天再别人校服上画个蜗牛……,最早我也采取写检讨书的方式,可是这个措施对于他们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小学阶段“培训”良好,他们的检讨写的又快又好,语句通顺流利,只是言辞间更多的是敷衍之意,对他们的行为也没有产生约束力。
在几次尝试无果的情况下,我决定采用一些特殊的惩罚方式。比如,对于一些小错误,尤其是涉及同学间口角的小错误,我让犯错者写一封“浓情蜜意”的道歉信,并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大声诵读,经实践,效果良好,同学们在务必轻松快乐的情况下完成了惩罚,现摘取一段如下:“亲爱的×××同学,由于我的过错,影响到了你的早读,现在我郑重的跟您道歉并解释原因,……,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了,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对于那位画蜗牛成瘾、并老是在别人衣服、书本上恶作剧的同学,我则让他当了回美术老师,在黑板上教所有同学画蜗牛,并结合“蜗牛——为梦想而生”的主题,让大家自己画一只蜗牛,并写上自己的梦想(规定句式:×××小蜗牛的梦想是……,现在距离梦想还有……),用于班级墙壁文化,在大家交上来的“蜗牛梦想图”中,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有人给蜗牛变了形,圆圆的壳变成了方形的,还给蜗牛配上了假牙和眼镜,也有很多同学在梦想中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如想学钢琴、想快点毕业、甚至有想裸婚的,这又是一次快乐的惩罚之旅。
3.罚前教育,罚后疏导。惩罚一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使惩罚更有效果,也为了顾及很多敏感学生的心理,惩罚之前的教育和惩罚之后的疏导都必不可少,惩罚之前的教育可以使所有同学更加明确班规所规定的细则及具体执行规范,而惩罚之后的教育疏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从思想上予以重视,真正做到“罚的有理,罚的有用”。
总之,教育惩罚是在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手段。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注意与其它教育手段的科学结合与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惩罚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教育:翘起你的大拇指[N].中国教育报,2002(12).
[2]王建华.班级管理与惩罚教育[J].课外阅读,2010(08).
[3]郝民.对学校教育中惩罚的理性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06).
关键词:教育惩罚;必要性;惩罚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5-086-1
一、初中班级管理中实施教育惩罚的必要性
在笔者带班过程中,班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出现课间大声尖叫,乱用零花钱,班级卫生工作不认真及时,作业抄袭,集体荣誉感薄弱等现象,本着“赏识教育”的准则,笔者对于这些现象的教育只是在班级晨会、班会课时进行说服教育,可一段时间后,整个班级呈现出“大错偶犯、小错不断”的特点,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即使犯了错,老师也只会说服教育,班级秩序逐步混乱。
类似的现象還有很多,班级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学校的管理、相关规章制度的执行必然会落实到班级上,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认为,教师不光要承担起所任学科的教学,更要承担起整个班级风气的整顿工作。而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如果长期、反复的说服教育有时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则应当采用必要的惩罚措施,帮助他们培养完整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民主意识及耐挫力。
二、初中教育管理中实施教育惩罚的相关措施
1.保护学生自尊心、了解个体差异是前提。马卡连柯早就说过,“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学生即使出现了违规行为,并因此而受惩罚,其人格也应受到充分尊重,不能因实施惩罚而对学生的人格进行羞辱。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实施惩罚,才能使学生由衷地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进行深刻反思和检讨。任何教育惩罚的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受教育者更好的完善自己,因此保护好学生自尊心、充分尊重学生是实施惩罚的前提和准绳。另外,学生是一个个有差异的个体,关注个体差异是惩罚的必要准备,在每位班主任接班之初,应当通过家访、个别访谈、侧面了解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
比如,我在2011年9月接班之初,让每位新生通过QQ邮箱发送关于自身的介绍及成长过程中一件让他(她)印象深刻的事情给我,其中有一名女生的信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林(系化名)是个外表柔弱、温和,内心敏感的小姑娘,在她小学期间曾经担任英语课代表且成绩优异,但在一次英语作业检查中,老师发现她没有完成就狠狠批评了她,导致她从那以后对该老师有了抵触,英语成绩下降,并影响了其他学科的学习。考虑到这一点,在每次惩罚的过程中,我都尤其关注这个小姑娘的情绪变化,并根据作文、周记等反映该生情绪的内容适时给予疏导,现在小姑娘已经从入班的中下变成了中上,成为了上个月期中考试中“进步之星”。
2.创新惩罚方式,让惩罚不再枯燥单调。一直以来,提到惩罚,大家往往想到的事罚学生写检讨,多做点作业和练习,多打扫点卫生,与老师谈话,与家长联系等,但在治理班级的过程中,我却发现,由于学生们已经度过了小学六年的教育阶段,对于这些惩罚措施早就烂熟于心,尤其是一些相对调皮的学生。我们班就有这么些“皮猴子”,他们成绩属于中等,很有潜力,但却摆脱不了调皮鬼的天性,容易受他人影响,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今天叠个纸飞机,明天再别人校服上画个蜗牛……,最早我也采取写检讨书的方式,可是这个措施对于他们效果并不明显,由于小学阶段“培训”良好,他们的检讨写的又快又好,语句通顺流利,只是言辞间更多的是敷衍之意,对他们的行为也没有产生约束力。
在几次尝试无果的情况下,我决定采用一些特殊的惩罚方式。比如,对于一些小错误,尤其是涉及同学间口角的小错误,我让犯错者写一封“浓情蜜意”的道歉信,并在全班同学的见证下,大声诵读,经实践,效果良好,同学们在务必轻松快乐的情况下完成了惩罚,现摘取一段如下:“亲爱的×××同学,由于我的过错,影响到了你的早读,现在我郑重的跟您道歉并解释原因,……,以后我不会再这样了,对不起,请你原谅我”。对于那位画蜗牛成瘾、并老是在别人衣服、书本上恶作剧的同学,我则让他当了回美术老师,在黑板上教所有同学画蜗牛,并结合“蜗牛——为梦想而生”的主题,让大家自己画一只蜗牛,并写上自己的梦想(规定句式:×××小蜗牛的梦想是……,现在距离梦想还有……),用于班级墙壁文化,在大家交上来的“蜗牛梦想图”中,发现了很多很有意思的现象,比如有人给蜗牛变了形,圆圆的壳变成了方形的,还给蜗牛配上了假牙和眼镜,也有很多同学在梦想中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如想学钢琴、想快点毕业、甚至有想裸婚的,这又是一次快乐的惩罚之旅。
3.罚前教育,罚后疏导。惩罚一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为了使惩罚更有效果,也为了顾及很多敏感学生的心理,惩罚之前的教育和惩罚之后的疏导都必不可少,惩罚之前的教育可以使所有同学更加明确班规所规定的细则及具体执行规范,而惩罚之后的教育疏导能帮助学生更好反思自己的行为,从思想上予以重视,真正做到“罚的有理,罚的有用”。
总之,教育惩罚是在心理学、教育学等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手段。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注意与其它教育手段的科学结合与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惩罚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弘.赏识教育:翘起你的大拇指[N].中国教育报,2002(12).
[2]王建华.班级管理与惩罚教育[J].课外阅读,2010(08).
[3]郝民.对学校教育中惩罚的理性思考[D].山东师范大学,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