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活动区域对幼儿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幼儿在活动区中能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创造,因此教师需要及时对幼儿的活动表现进行分析和指導。通过对幼儿活动兴趣、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的正确评价,能有效提高活动区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将重点分析幼儿园小班活动区的设置和材料投放的策略,旨在更好地发挥活动区的功能与意义。
关键词:小班幼儿;活动区;设置;材料投放
引言:
幼儿在活动区进行的活动具有自由、自主等的特点,活动区能为幼儿提供宽松、包容的活动氛围,因此幼儿的各种能力都能在活动区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应当重视活动区的教育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主题设置、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干预指导等,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活动区的学习。
一、活动区设置与材料投放的意义
活动区功能布置的好坏,教育价值的高低,都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在这其中,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要想让活动区充分发挥出价值,就必须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幼儿活动主体性的体现,往往需要借助活动区的设置和材料投放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活动区域的兴趣,进而更好地融入活动区,并为接下去的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二、小班幼儿活动区设置与投放的策略
(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进行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有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教育目标,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活动区并投放相关材料。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其教学任务更注重对模仿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模仿主题,让幼儿能模仿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角色,进而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症[1]。此外,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要结合创设的主题进行材料的选择,以期利用材料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要选择多功能的、可塑性强的低结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材料的投放,将破损、危险、不符合主题的材料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活动区的材料与幼儿的认知水平、操作水平以及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二)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是教师需要通过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发展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而更好地进行活动区设置和材料投放。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思维特点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手部精细活动较弱,因此教师不能为其布置过于抽象或复杂的活动主题,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对半成品、一物多用的材料使用,因为这能帮助小班幼儿更快达到制作目的,不让他们产生消息的情绪,使幼儿更易获得成功的喜悦。随着小班幼儿的发展,在上下学期的活动区设置与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逐步提高活动区的活动难度,例如可以发展幼儿的粗大肢体动作等,进而促使幼儿能力的提升,给之后中大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注重活动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同一年龄的幼儿就不存在差异性,相反,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往往更容易发现其个体差异所在[2]。因此,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要针对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为幼儿提供难度不一、层次不同的材料,进而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区设置。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同一个活动区或者同一个活动内容里,教师所投放的材料也要做到有难有易,让层次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适当引导幼儿培养这方面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通过投放有层次性的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让其结合自身能力进行活动的选择,能有效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并能带动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活动区和材料的安全性、经济性
在进行活动区设置的时候,教师要严格把关每一环节的安全性,及时排除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例如室内装饰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区域范围内是否存在尖锐角落等。并且活动区中投放的一切材料都不能给幼儿造成人身伤害,教师应当定期检查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及时更换老旧材料。同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引入本土的特色材料,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主题,进而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区域活动中。尤其是小班幼儿,在入园焦虑的影响下,家长的参与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幼儿园教育中。此外,教师和应当集思广益,多利用安全的废旧材料为幼儿提供活动装备,这样安全有实用,还能吸引幼儿兴趣,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五)优化并完善活动区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
幼儿的发展是动态的,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往往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活动区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根据幼儿的动态发展挑战活动区的设置,并更换活动材料[3]。这其中,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整体、科学地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的环境和主题,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能得到综合发展。例如在小班上学期教师通过布置“娃娃家”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但在小班下期就应当提高难度,创设“小餐厅”之类的角色扮演区,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幼儿活动区的教育价值已经有目共睹,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对活动区布置和材料投放的认识,不断完善已有的活动区创设,进而更好地为幼儿提供适于各项能力发展的活动区环境,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张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4:52-53+113.
[2]张晓婷.关于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172.
[3]李雯,张雅雯.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与开展[J].甘肃教育,2017,24:72-73.
关键词:小班幼儿;活动区;设置;材料投放
引言:
幼儿在活动区进行的活动具有自由、自主等的特点,活动区能为幼儿提供宽松、包容的活动氛围,因此幼儿的各种能力都能在活动区中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教师应当重视活动区的教育意义,通过科学合理的主题设置、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干预指导等,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活动区的学习。
一、活动区设置与材料投放的意义
活动区功能布置的好坏,教育价值的高低,都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在这其中,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要想让活动区充分发挥出价值,就必须尊重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幼儿活动主体性的体现,往往需要借助活动区的设置和材料投放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教师要注重对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的投放,以期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活动区域的兴趣,进而更好地融入活动区,并为接下去的活动奠定扎实基础。
二、小班幼儿活动区设置与投放的策略
(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在进行活动区的设置与材料投放前,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幼儿的年龄特点,只有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结合教育目标,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活动区并投放相关材料。对于小班幼儿而言,其教学任务更注重对模仿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可以在活动中设置一定的模仿主题,让幼儿能模仿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角色,进而提高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幼儿的入园焦虑症[1]。此外,在材料的投放上,教师要结合创设的主题进行材料的选择,以期利用材料培养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要选择多功能的、可塑性强的低结构材料,有计划、有目的地调整材料的投放,将破损、危险、不符合主题的材料及时进行更换,确保活动区的材料与幼儿的认知水平、操作水平以及教育目标保持一致。
(二)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不同年龄的幼儿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但是教师需要通过自身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实际教学过程,发展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而更好地进行活动区设置和材料投放。对于小班幼儿而言,他们的思维特点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手部精细活动较弱,因此教师不能为其布置过于抽象或复杂的活动主题,在投放材料时,要注重对半成品、一物多用的材料使用,因为这能帮助小班幼儿更快达到制作目的,不让他们产生消息的情绪,使幼儿更易获得成功的喜悦。随着小班幼儿的发展,在上下学期的活动区设置与材料投放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操作水平,逐步提高活动区的活动难度,例如可以发展幼儿的粗大肢体动作等,进而促使幼儿能力的提升,给之后中大班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注重活动的层次性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发展特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同一年龄的幼儿就不存在差异性,相反,同一年龄段的幼儿往往更容易发现其个体差异所在[2]。因此,教师在设置区域活动时,要针对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能力,为幼儿提供难度不一、层次不同的材料,进而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区设置。并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同一个活动区或者同一个活动内容里,教师所投放的材料也要做到有难有易,让层次性体现得更加明显。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自我意识尚未发展成熟,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适当引导幼儿培养这方面的内容,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通过投放有层次性的材料,供幼儿进行自主选择,让其结合自身能力进行活动的选择,能有效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并能带动幼儿其他方面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活动区和材料的安全性、经济性
在进行活动区设置的时候,教师要严格把关每一环节的安全性,及时排除可能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安全隐患,例如室内装饰所用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区域范围内是否存在尖锐角落等。并且活动区中投放的一切材料都不能给幼儿造成人身伤害,教师应当定期检查活动区投放的材料,及时更换老旧材料。同时,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多引入本土的特色材料,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活动主题,进而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参与区域活动中。尤其是小班幼儿,在入园焦虑的影响下,家长的参与能帮助他们更好的融入幼儿园教育中。此外,教师和应当集思广益,多利用安全的废旧材料为幼儿提供活动装备,这样安全有实用,还能吸引幼儿兴趣,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五)优化并完善活动区的设置和材料的投放
幼儿的发展是动态的,尤其是小班幼儿,他们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往往是巨大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活动区的不足和缺陷,及时根据幼儿的动态发展挑战活动区的设置,并更换活动材料[3]。这其中,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整体、科学地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调整活动的环境和主题,保证幼儿在活动中能得到综合发展。例如在小班上学期教师通过布置“娃娃家”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但在小班下期就应当提高难度,创设“小餐厅”之类的角色扮演区,促进幼儿的进一步发展。
结语
幼儿活动区的教育价值已经有目共睹,教师应当在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对活动区布置和材料投放的认识,不断完善已有的活动区创设,进而更好地为幼儿提供适于各项能力发展的活动区环境,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参考文献
[1]张琨.幼儿园活动区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教育观察,2019,834:52-53+113.
[2]张晓婷.关于幼儿园活动区创设的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172.
[3]李雯,张雅雯.幼儿园活动区的创设与开展[J].甘肃教育,2017,24: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