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深人静,了无睡意。窗外一轮明月,清辉洒在床头。被现代人冷落的月啊,千年万年,一如最初。
  犹记年少时走夜路。那时胆子小,最怕夜里独自出门。明明只是半里路,却好像永远走不到头。月辉照着房屋,照着杨柳,照着堆在一起的柴火。白日里熟悉的东西,如今只是朦胧的轮廓。四野无声,只有静静的月亮。月下的女孩迈着急急的步子,恐惧如影随形。明明一路走来并无他人,却觉得背后一直有脚步声紧随,不敢回头,怕看到什么。可那脚步声就像响在耳朵边上,那么清晰,一定是有什么的。咬牙回看,空空如也。一口气没松完剩下的半口气又倒吸了回去,因为刚迈一两步,那急促的脚步声又清晰地来了。然后越走越急,直到小跑起来,揣着一颗绝望恐惧的心,最后逃命似的奔起来。
  也记得那时供电不足,晚饭前后总是没有电的。有时就偎在母亲身边看着灶火闪烁,说些学校里的趣事。有时,在煤油灯的光晕里写作业,心无旁骛,一笔一画,虔诚得如抄写佛经的小尼姑。也有时是在月下的院子里,剥玉米,抠棉花。母亲呢,常常给我们讲那些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哄着我们。也有时,就只是躺在凉席上,看那无边夜幕上缀满的大小宝石,呆呆地望很长时间。那些温馨的瞬间啊,每一幅都是散着暖光的画。
  自然也有无眠的夜。那青春女孩的懵懵懂懂,连情愫何时生根自己都是未知。当时相处只道寻常,别后那寻常景却常入梦中来。醒来既惊又怕。惊的是不承认不明白,怕的是他可从未说过做过让你误解的事与话呀!不敢前进半步,怕自己难堪。就这样平平淡淡地处着吧,劝着自己不曾拥有,便永远不会失去。有时,情绪如潮水涌来,想着他竟好久没有只言片语了。气鼓鼓地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发去一条短信,那边也许有事没立即回,这边心思已是百转千回。由欣喜到平靜到害怕到失落到自嘲,待听到短信音,又瞬间由自嘲冲到欣喜,等看到只是简短的几个字,那“欣喜到自嘲”的情绪再次过山车般呼啸而过。那偷偷骂他不解风情的夜,那因思而怨,继而湿了枕头的夜,那望着万家灯火烟花绚烂想若他在身边该多好的夜,他是永远不知道的吧?
  及至中年,晚睡已成恶习,见到更多别样的夜。我熟悉半夜一点钟城市的模样,也见过凌晨四五点东方渐白的过程。夜里的城,不似白天的城;夜里的我,不是平日的我。
  而我,走在乡间漆黑的夜路上,也早不再有半点害怕。
  责任编辑:黄艳秋
其他文献
初春时节,我随婺城区戏曲家协会开展“走读白沙”采风行动,再次来到沙畈乡亭久村,在祖郭殿这个地方观看白沙老爷卢文台墓地。卢文台墓地就在一个荒废了的学校旁边,面对熟悉的操场、熟悉的民房,还有熟悉的古樟树,这一切都曾深深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因为,在这里,我曾经以代课老师的身份,与高儒、亭久等地的孩子们相处了半年时间。  这个学校,就是曾经的高丁完小。  目睹着熟悉的一切,我的内心思绪万千。二十五年前的生活
期刊
“寒瓜方卧垄,秋蒲正满陂。紫茄纷烂漫,绿芋都参差。”诗人沈约诗中描述的寒瓜,其实就是西瓜,一种极其普通的水果品种。据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其实,西瓜还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青门绿玉房,活脱脱一件唯美艺术品。  西瓜种在瓜地里,一般都离家较远,因此西瓜成熟时节需要搭个瓜棚夜里好看瓜。几根毛竹竿一搭,塑料布或茅草一盖,简易瓜棚就诞生了。邻居家种了一片瓜地,
期刊
许多年来,我一想到那个地方,想到那个可怕的画面,就惊悚起来。  在我们黔北老家的大山上,生长着一种叫盐肤木的果子,可入药,学名叫五信子。9月成熟,二十几元一斤,如果摘到一斤,就是半年的学费。这项成果还得归功于我父亲,他年年都去摘至少七八斤果子来卖,可以作为我和弟弟的学费,还可以为家里办点其他事。这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如抓到一棵救命的稻草。  13岁那年秋天,一个周日,我向父母说我出门去割草,其实是
期刊
十里八乡的乡亲们都知道,杨家的巧玉姑娘生得俊,手更巧。爹娘疼着她,不让裹着莲足的她出去风吹日晒,她也只能窝在小木楼里做女红。只是,每天下午,她总要到屋后的这条小河边站一站。  她觉得这小河就像姑娘的丹凤眼呢。那清凌凌的河水是婉转的秋波,那丛生的芦苇就是浓浓的睫毛,密密地遮掩着少女的心思。她喜欢这条弯弯的小河,尤其是深秋。当荻花铺天盖地袭来时,她会站上一整个下午,看夕阳慢慢坠落,看荻花在晚霞中被镀上
期刊
人人都说家乡好。离家在外漂泊三十余年,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家乡桫椤塬,我都是两眼放光。  桫椤塬,是平凉市崆峒区最东边的一个偏远乡镇,在平凉市崆峒区、泾川县和庆阳市镇原县三地交界处,可谓“鸡鸣三县”,人文厚重,民风朴实。因为桫椤乡与其他乡镇之间隔着一条泾河,或是一条沟(当地人叫涧),加之上世纪70年代前泾河上没有桥,桫椤塬与外界不通公路,所以,大多数人没有出过塬。我也一样,在十五岁之前没有
期刊
这纳兰,就是清初第一大才子纳兰容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典型的高富帅。高,官高。他十八岁乡试中举,二十二岁在皇帝面前考试考了个第七名,年纪轻轻便做了皇帝的贴身侍卫。王国维是这样评价他的:“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那么,这么一个完美的男子,他,应该很幸福吧?  答案是否定的。从他的词可以看出来:“待不思量,不许孤眠不断肠。”“此夜红楼,天上人间一样愁。”“我是人间
期刊
回首少年时期的行为,用现在“笼养”“富养”的标准看,简直是“胆大妄为”“不知死活”,让人觉得瞠目结舌。  40年前,广东大动脉广汕公路号称国道,却还是土路,来往车辆不多,以客车、农用拖拉机为主,小轿车罕见,大货车绝迹。有一次,我和堂弟来到公路边玩耍,看着远远呼啸而来的客车,突发奇想玩起了“穿越”的“游戏”。那时我们才十岁出头,彼此相约,等车开近的时候,看谁敢从车前跑过,并以穿越时人离车头近者为胜。
期刊
丝瓜是母亲每年必种的蔬菜。可惜母亲还未到古稀之年就走了,把所有的土地留给了父亲一个人耕种。  父亲坚强地挑起了耕种的担子。刚开始几年勉强耕种,过了古稀之年,老父亲已是力不从心,虽然长得结实,但畢竟年纪不饶人。父亲把大块的土地送人,留了一些小块菜园,继续种丝瓜、玉米、青菜、萝卜、南瓜、山芋等。这些蔬菜是父亲赐予我的宠爱,他常常骑着电动车往返二十多公里路送进城。当父亲粗糙的双手捧出鲜嫩的蔬菜时,脸上洋
期刊
小时候,父母亲下放在五七干校劳动改造,我们三姊妹就都跟着外婆过日子。  生活的压力,加之外婆眼睛有白内障看得不是很清楚,除了吃穿其他的她就管不了我们那么多了。我就像一个没有人管的野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书包往堂屋一扔就和事先约好的同伴跑出去玩耍。河畔大堤、林间田地是大自然对我们的恩赐,我们时常带着竹筒拨蛐蛐、拔根马尾套知了、搅一杆蜘蛛网蘸蜻蜓,就连捡一块瓦片打水漂也感到无比惬意。蚊子咬得到处是红疙瘩
期刊
那年知青来到我们村,正值“三月香椿香满厨”的时节,小青年没吃过香椿,争而食之,一吃便忘不了。  坡头坎下的香椿数量毕竟有限,他们就上山寻找,大把地采回,结果有人被咸得哇哇直吐,有人则头胖脸肿,仿佛得了肥胖症。原来采回的不是盐肤子,就是漆树。漆树过敏的人只要稍一接触,皮肤便会肿起,严重者双眼合缝,全身或燥热或恶寒,过后还会留下一些漆疮的印痕。  知青来时,我还没上学,但对于这三种树可是谙熟于心了。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