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sh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对学生今后对世界的认知与数学思想的建立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而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映”,它是人们行为活动的内动力。因此,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思维动机呢?
  1.精心设计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能否积极思维的前题。为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思维活动的外部环境因素。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说明,有疑问才能引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才能使他们处于主动积极的思考状态。在教学时通过谈话、设问、提问、实验等各种方法,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引起学生观察和思考的兴趣。
  2.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课中,创设了让学生自己观察、体验,教师设计“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说一说”等多种活动,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结构,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将亲身体验与生活中认知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
  3.不断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步骤地一个接一个提出问题,去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一个问题解决了,又揭示一个问题,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例如:在低年级数学教学时可以利用以下问题:
  ⑴谁能完整地叙述题意;
  ⑵说一说,题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⑶运用哪些信息,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⑷想一想,还有其他方法吗?
  ⑸说一说,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这一组问题,前一问是解决后一问的基础,在前一问的基础上发散思维下一问,它们之间逐步引申,环环有联系。这样逐步精心设问,使知识串联起来,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情绪高涨,达到了“一题问出多题来”的效果,而且也更好地培养了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
  二、培养学生思维方法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要依据具体情况恰当地运用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
  1.分析与综合
  总起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所谓综合就是把原来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中建立起来。综合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条件入手,逐层确定能够解决的问题。
  例如:一位工人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60个,需30天完成。实际每天加工了90个,照这样计算,可提前几天完成?采用分析的方法,由此可见,恰当地采用分析或综合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系,建立起清晰的思维脉络。当然,根据具体问题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更会提高思维的效果。
  2.具体与抽象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发展学生思维的“着眼点 ”应放在逐步过渡上。教学中,结合知识内容,精心组织操作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例如:在教学“圆柱体侧面积”这一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将准备好的圆柱模型侧面剪开,并观察剪开后的长方形 或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的各个部分与圆柱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观察、思考、概括,不仅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圆柱体侧面积公式,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意识,提高了操作能力,更培养了学生变抽象为具体的思维方法。
  3.求同与求异
  有些数学知识之间既有差别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恰当地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通过对相关知识的比较,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⑴对同一知识进行变式比较,即求同。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内容时,将平行四边形变换不同的位置进行比较,通过观察比较,学生认识到几种图形尽管摆放的位置不同,但其本质属性是相同的,即“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因为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⑵对易混知识不同点的比较,即求异。例如: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经常要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但是,按比例分配和分数乘法这两类应用题又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即前者要通过总份数把比转化成各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计算;而后者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具备所求问题的分率。
  显然,通过运用求同与求异的思维方法,不但使学生构建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也发展了学生多极化的思维方法,有利于克服思维定势。
  4.一般与特殊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共性与个性。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数学知识的一般性与特殊性,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出:这两种图形的周长都是将每个图形的四条边的长相加,这是它们的一般性。而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它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长方形对边长度相等,它的周长等于它的长加宽和的2倍,这是它们的特殊性。最后得出结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作者单位:400717重庆市北碚区静观镇中心校)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如何感知、理解和鉴赏美。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千古流传的名篇,这些文学作品,构成了一个个绚丽夺目的艺术画卷,每篇文章或是审美成果或是审美对象,它们遍及审美的各个领域,有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只要语文教师做有心人,学生的审美情趣就会被激活。笔者简要谈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三个特点。  一、间接性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文学创作中,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的表达、有个性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语文高考《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考查内容要求,最后一点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可见创新是衡量学生作文优劣的重要标准。然而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对创新的一些错误认识和做法,不仅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反而有碍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
期刊
语文教学渗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谓一箭双雕:即可解除学生的烦恼,更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以为,渗透在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仅仅局限于课堂,还能积极主动地配合班主任及学校政教的德育工作。  一、激发学习兴趣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多年来的教学证明了这一点。这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心理方面,课堂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气氛的营造、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习惯的培养等。  
期刊
【摘要】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作业注重程式规范统一,强调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内容枯燥,仅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作业量大,学生不堪重负,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而且,传统的数学作业注重了知识的模仿型演练,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制约了学
期刊
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扩宽学生的视野,使其感知外界新鲜事物有着重要影响。阅读理解能力的好坏与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联想力以及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项工作的繁琐令所有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头痛。阅读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靠的是有计划的规范化引导。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
期刊
【摘要】学好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势在必行。数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尝试教学模式除了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注重了学生积极的广泛参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的感悟,改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枯燥机械被动状态,让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发展;同时改变了教师“独霸”课堂和单向灌输的传统教
期刊
我们认为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续,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让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来巩固、扩充、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创造性。而数学家庭作业又具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美国认为数学家庭作业最大的教育功能是提供给学生一个自我分析思考的过程。尽管课堂内可以提供给学生积极思考的机会,但是,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发生在课外学生单独作业的时候。通过一些设计巧妙、环环相扣的探索研究性作业,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不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科目的正确认识,而且可以使其算法和计算的准确率明显提高。课堂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认识的过程,而且是其不断发展的过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
期刊
【摘要】课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它体现在突出学生,突出学习, 突出合作,突出探究;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即“四突出”和“三转变”。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
期刊
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曾经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教育家陈鹤琴也曾经说过:“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  科学证明,儿童在三岁前形成的基本性格、习惯和行为方式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占40%;在3-8岁期间的教育对孩子一生占30%;后期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的一生影响占30%。从这个结果我们可以看出,8岁前形成的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