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及其实施方案的过程。其核心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研究和择优,关键是用何种方法来进行比较和取舍。
1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1.1 决策方法科学化的需要
科学化、民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两面旗帜。引进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决策的主观化。建立在数量关系上的分析方法,还有利于掌握备选方案的发
2.2.2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
首先,扩大决策者的信息源,使决策更加准确和科学。传统的舆情,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普通谈话和议论之中,难以捕捉。决策者为了搜集意见而进行的调查,浪费时间且效率低,搜集到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部分遗漏或者丢失的状况,甚至出现信息失真。网络舆情弥补了这一缺陷,其形成和传递较为迅速、直接,使决策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师生的意愿,借助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力争使决策者的认识更加统一,决策更加合理、科学。
其次,提高决策对象参与权,提高决策的民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是决策者和决策对象互动的过程,是不断征求决策对象意见对备选方案进行遴选,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网络舆情环境的开放性和主体的匿名性,提高了决策对象的参与权,也激发了其话语权,通过BBS、博客、MSN等自由交流、自由表态,弥补了决策者在某些问题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
最后,对决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回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决策者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决策对象的利益,要想知道所做的决策是否正确,就需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了解其实际效果和各方面的反应。决策对象的满意度和回馈意见为决策者选择最佳方案提供了说明,网络舆情实时提供了决策对象的看法,为决策者不断完善和修正决策提供了依据。
2.2.3 网络舆情的实施程序
例如,某高校欲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相关部分制定了几种不同的课改方案,可通过以下程序进行选择:
首先,准备阶段。决策部门工作人员将各备选方案,通过校园网络和媒体报导后,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并在师生间传播,使师生可以心中有数。
其次,初步形成阶段。师生通过校园BBS、微博、E-mail等方式,发表自己对各备选方案或者某一方案的看法,并跟帖自己喜欢的主题。此时师生选择的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案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而定的们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斟酌。
再次,深入发展阶段。随着关注量的上升,会有更多的评论和新的方案的提出。每个备选方案都有人支持,而且持相同看法的人会形成一个舆情圈,他们的不同的评论和见解是决策者参考的主要依据。
最后,信息整合、评价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决策者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评价,将各方案的意见进行归类,并对收集的信息“去伪存真”。综合网络舆情和决策者的意见,做出最优选择。
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和“网络舆情方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中,我们对模糊因素集和权重集的建立,都是依靠定性分析而得的。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进行量化分析之前,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非量化因素进行定性思考,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最后定量分析的结果。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实现最优选择。
在“网络舆情方法”中,首先要注意网络舆情信息的准确性。网络的匿名性,使部分师生的言论毫无禁忌,导致出现大量的无用信息或者垃圾信息,浪费决策者筛选信息的时间。其次是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性。舆情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到非法篡改,造成信息失真,或者信息收集系统遭受病毒袭击,导致系统的瘫痪。这些都将对实施网络舆情方法产生冲击。因此,要努力建构和完善高效、安全的网络舆情运行系统,建立专业的工作队伍,为决策者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为师生发挥决策主体性创建平台,为师生和决策者的沟通搭建通道。
参考文献
[1]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 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方法创新的必要性
1.1 决策方法科学化的需要
科学化、民主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两面旗帜。引进应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各种方案进行全面、定量的分析,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决策的主观化。建立在数量关系上的分析方法,还有利于掌握备选方案的发
2.2.2 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作用
首先,扩大决策者的信息源,使决策更加准确和科学。传统的舆情,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普通谈话和议论之中,难以捕捉。决策者为了搜集意见而进行的调查,浪费时间且效率低,搜集到的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部分遗漏或者丢失的状况,甚至出现信息失真。网络舆情弥补了这一缺陷,其形成和传递较为迅速、直接,使决策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师生的意愿,借助广大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广开言路,集思广益,力争使决策者的认识更加统一,决策更加合理、科学。
其次,提高决策对象参与权,提高决策的民主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应是决策者和决策对象互动的过程,是不断征求决策对象意见对备选方案进行遴选,做出最优选择的过程,网络舆情环境的开放性和主体的匿名性,提高了决策对象的参与权,也激发了其话语权,通过BBS、博客、MSN等自由交流、自由表态,弥补了决策者在某些问题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决策的民主化。
最后,对决策的执行进行监督和回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决策者所做的每一项决策都是为了维护和实现决策对象的利益,要想知道所做的决策是否正确,就需要将其运用于实践,了解其实际效果和各方面的反应。决策对象的满意度和回馈意见为决策者选择最佳方案提供了说明,网络舆情实时提供了决策对象的看法,为决策者不断完善和修正决策提供了依据。
2.2.3 网络舆情的实施程序
例如,某高校欲实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改革,相关部分制定了几种不同的课改方案,可通过以下程序进行选择:
首先,准备阶段。决策部门工作人员将各备选方案,通过校园网络和媒体报导后,引起广大师生的关注,并在师生间传播,使师生可以心中有数。
其次,初步形成阶段。师生通过校园BBS、微博、E-mail等方式,发表自己对各备选方案或者某一方案的看法,并跟帖自己喜欢的主题。此时师生选择的自己认为较好的方案大多是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而定的们需要进一步的思考斟酌。
再次,深入发展阶段。随着关注量的上升,会有更多的评论和新的方案的提出。每个备选方案都有人支持,而且持相同看法的人会形成一个舆情圈,他们的不同的评论和见解是决策者参考的主要依据。
最后,信息整合、评价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讨论,决策者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和评价,将各方案的意见进行归类,并对收集的信息“去伪存真”。综合网络舆情和决策者的意见,做出最优选择。
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和“网络舆情方法”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中,我们对模糊因素集和权重集的建立,都是依靠定性分析而得的。因此,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进行量化分析之前,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非量化因素进行定性思考,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最后定量分析的结果。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实现最优选择。
在“网络舆情方法”中,首先要注意网络舆情信息的准确性。网络的匿名性,使部分师生的言论毫无禁忌,导致出现大量的无用信息或者垃圾信息,浪费决策者筛选信息的时间。其次是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性。舆情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可能会遭到非法篡改,造成信息失真,或者信息收集系统遭受病毒袭击,导致系统的瘫痪。这些都将对实施网络舆情方法产生冲击。因此,要努力建构和完善高效、安全的网络舆情运行系统,建立专业的工作队伍,为决策者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为师生发挥决策主体性创建平台,为师生和决策者的沟通搭建通道。
参考文献
[1]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