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各行各业都在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用人机制,与此紧密相关的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在职业培训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使之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专门型、复合型人才,是职教工作的当务之急。
长期以来,由于对创新定位过高,很多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持怀疑态度。其实,创新有两个不同的层次,在高层次上属“前无古人”的层面,即在整个人类已有知识范围内所不存在的,而把它构想出来了,其参照系为人类历史,是首创性的事物,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企及;在低层次上属“概率不大”的层面,即对个体已有知识范围内所不存在的,有所延伸和发展,其既非首创,情形就迥然不同了。只要多加留意,创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并不鲜见的。例如:同样是解决某一个问题,有的学生用老师教授的知识来处理,有的学生则用尚未学过的、自己独创的方法来完成,这就属于创新。简单地说,创新就是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按照新关系形成新的作品,创新能力则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能力,是一个水平从低到高的连续体,相对每个人而言只有程度不同的差别,而非全有或全无。
创新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点,又与一般能力有所区别。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能觉察别人忽略的事实,能提出卓越的见解,以特异的方法处理事情,有内在的评鉴力和主见,兴趣广泛又专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创新精神。就是要具备创新动机、创新勇气、创新心态和创新智慧等。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和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广采博取、歉收并蓄,勇于打破陈旧的见解,得出新颖的结论,并能经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无数人敢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批判、勇于创新而写成的。创新总是要伴随着新与旧的斗争,才能有所发展的。
二要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或新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多维性、独特性和预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没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念,就不会有任何创新活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无一不是借助创造性产生的。
三要注意练习好基本功。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练好基本功是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重复与创新是紧密相联的,重复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重复的攀登,没有重复的积累,任何创新也只不过是缘木求鱼。不下苦功练好基本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下是这个道理。
四就是必须提倡多思善想,大胆提出新问题。要肯定学生敢于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发前人之所未发,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超越常规,深入事物的精髓,得出新的结论。正所谓脑子越来越灵,问题越想越透,思想反复的次数越多,考虑问题就越细致、越周到、越容易创新。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也都是因为勤于并善于思考,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然,培养创新能力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是远远不够的,任何脱离了实践的创新都可能会是纸上谈兵。在职业培训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会逐步使人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单纯注重发展价值,进而更注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当前少数职业学校在校生申请专利的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等,不仅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正是我们职教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因此我们在职业培训中首先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很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善于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眼高手低,不能学以致用,求变求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教育学生认清目前的社会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摆正自己的位置,从点点滴滴做起,既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学会待人接物、善始善终,正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之能够在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我们要利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及实验室、实习工厂等,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专业内与专业外的界限、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学期与假期的界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把书上学到的“死”的知识通过实践变为“活”的知识,使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习联系实践,用实践促进学习。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有利于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团体或组织,并在活动时间、设备配置等方面加以大力扶持。
综上所述,在职业培训中搞好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更好地把握自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增强对市场的科学预测能力、改造和更新专业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的能力和追踪科技进步的能力。新的发明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文化艺术、新的劳动产业,将推动人类社会更加飞速地向前发展。我们应抓住机遇,培养学生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完善自我,增强其创新和创业的能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层面、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在创新和创业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只有创新能力越强,创业成果越丰,品尝自我成功的感受越深。创新和创业的动力才会越足,由此良性循环,坚韧不拔的创新与创业习惯就成为定势,我们的国家也才能更加繁荣富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长期以来,由于对创新定位过高,很多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持怀疑态度。其实,创新有两个不同的层次,在高层次上属“前无古人”的层面,即在整个人类已有知识范围内所不存在的,而把它构想出来了,其参照系为人类历史,是首创性的事物,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企及;在低层次上属“概率不大”的层面,即对个体已有知识范围内所不存在的,有所延伸和发展,其既非首创,情形就迥然不同了。只要多加留意,创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是并不鲜见的。例如:同样是解决某一个问题,有的学生用老师教授的知识来处理,有的学生则用尚未学过的、自己独创的方法来完成,这就属于创新。简单地说,创新就是发现事物的新关系,并按照新关系形成新的作品,创新能力则是人类普遍的一种心理能力,是一个水平从低到高的连续体,相对每个人而言只有程度不同的差别,而非全有或全无。
创新能力具有一般能力的特点,又与一般能力有所区别。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对环境的感受力相当高,能觉察别人忽略的事实,能提出卓越的见解,以特异的方法处理事情,有内在的评鉴力和主见,兴趣广泛又专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要有创新精神。就是要具备创新动机、创新勇气、创新心态和创新智慧等。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新的见解,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和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广采博取、歉收并蓄,勇于打破陈旧的见解,得出新颖的结论,并能经受住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就是无数人敢于在继承的基础上大胆批判、勇于创新而写成的。创新总是要伴随着新与旧的斗争,才能有所发展的。
二要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过程,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方案或新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和过程。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多维性、独特性和预见性。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没有创造性的思想和观念,就不会有任何创新活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法拉第的电磁场理论、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等,无一不是借助创造性产生的。
三要注意练习好基本功。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练好基本功是创新的重要前提之一。重复与创新是紧密相联的,重复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是重复的攀登,没有重复的积累,任何创新也只不过是缘木求鱼。不下苦功练好基本功,就没有创新的基础。“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下是这个道理。
四就是必须提倡多思善想,大胆提出新问题。要肯定学生敢于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发前人之所未发,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超越常规,深入事物的精髓,得出新的结论。正所谓脑子越来越灵,问题越想越透,思想反复的次数越多,考虑问题就越细致、越周到、越容易创新。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科学家也都是因为勤于并善于思考,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当然,培养创新能力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书面上是远远不够的,任何脱离了实践的创新都可能会是纸上谈兵。在职业培训中,我们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会逐步使人们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从单纯注重发展价值,进而更注重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当前少数职业学校在校生申请专利的一些小发明和小创造等,不仅具有较高的发展价值,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也正是我们职教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
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因此我们在职业培训中首先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很多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较差,不善于在社会中与人交往、处理各种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眼高手低,不能学以致用,求变求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不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教育学生认清目前的社会形势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摆正自己的位置,从点点滴滴做起,既要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也要学会待人接物、善始善终,正视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使之能够在不断发展、日益更新的社会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我们要利用学校的设施、设备及实验室、实习工厂等,打破课内与课外的界限、专业内与专业外的界限、校内与校外的界限、学期与假期的界限,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动手操作机会,把书上学到的“死”的知识通过实践变为“活”的知识,使学习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学习联系实践,用实践促进学习。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成立各种有利于提高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团体或组织,并在活动时间、设备配置等方面加以大力扶持。
综上所述,在职业培训中搞好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而且还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更好地把握自我的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助于学校增强对市场的科学预测能力、改造和更新专业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的能力和追踪科技进步的能力。新的发明创造、新的科学技术、新的理论知识、新的文化艺术、新的劳动产业,将推动人类社会更加飞速地向前发展。我们应抓住机遇,培养学生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完善自我,增强其创新和创业的能力,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需要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层面、富于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并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在创新和创业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只有创新能力越强,创业成果越丰,品尝自我成功的感受越深。创新和创业的动力才会越足,由此良性循环,坚韧不拔的创新与创业习惯就成为定势,我们的国家也才能更加繁荣富强,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