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周易》是一本充满哲学辩证意味的书籍,人人最怕受“困”遇“困”,但是《困》卦在《周易》中确实是一个转吉之卦,他通过爻辞的阐释让人们体悟到在面对困境时,君子如何在困顿中涵咏自己的德性修养,达到解除咎害,最终亨通的目的。
【关键词】 《困》卦;辩证穷理;德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13-02
一、《周易》的辩证观
(一)从经文中看《周易》的辩证理念
关于经文,可以最直接地找到从卜筮到理性思维的一个转变就是卜辞中关于吉凶祸福的断语。《周易》中的卦爻辞在判定一件事情的进展和结果的时候往往用“吉”“凶”“悔”“吝”“咎”“无咎”等来表示。而并不是简单地用“吉”和“凶”或者用古代卜辞中关于“吉凶祸福”常用的断语,“受佑”,或为“不受佑”,吉凶界限分明而且不可改变。①这已经深刻地说明了在先民的意识中已经有了对事物 进行更深刻的判断和分析的理性思维。尤其是“悔”“吝”“咎”“无咎”这些断语的增加,向人们彰显了在对事物发展的推断中,即使有些卦象显示的不吉利,但是通过人主观的理性分析,无论是自我的反思和警惕还是对接下来所做之事的重新判别,都可以有转祸为福的“征吉”。
所以,在那个崇尚“天道”和“天命“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在卜筮的框架中加入自己的理性思维,相信人的努力和谋略对于事情发展结果的影响,而不单单迷信于至高无上的“天”,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朴素的哲学穷理的创建和实践。所以朱伯崑先生在谈到这一点时候感慨道:“总之,《周易》这部典籍,由于具有理性思维的内容,终于成为中国哲学和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先声。” ②
(二)从《周易》中的“理”辩证看待君子的道德修养
1.“不易”中君子的“固本守中”
《周易》的核心是在变化中把握“生生”之道,但是这一“恒变”是建立在对“不变”的认识基础上的。③《系辞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无论是从《周易》八卦的揲数过程来看还是从八卦所象征的宇宙万物的创生的过程来看,都体现了《周易》由变动不居的本体而衍生出万物的生生本体观。正如陈鼓应先生说的:“‘《易》’指易道,犹如老子‘道生一’的‘道’‘大衍之数五十’而‘其用四十有九’,所不用的‘一’即此‘《易》有太极’的《易》道。” ④这“易”道也正是《周易》中“不易”的体现。《周易 · 彖 · 乾》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并且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刘纲纪先生在《〈周易〉美学》中说:“把生命的产生、存在提到本源性、始基性的地位,赋予它以最高的哲学意义”,就“世界范围而论,在各國古代哲学中,也很难找到与此类似的思想。” ⑤
君子在面对《周易》这种“不易”特点的本体论时,应感其启发,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恪守本心,固本守中。让自己的德性不随着万物而变化,而是认识并且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恒定,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生发出“生生”的功用,才能做到“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⑥
2.“变易”中君子的“变以存道”
在“不易”的基础上,“变易”的“生生”功用将《周易》的哲学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任,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⑦
最根本的“易道”,生发出阴阳两仪,阴与阳的对立依存和相互转化成了化生万物的根本。而这种能够衍生出万物的功用也是“易”道的美好德性,能够成就和生发万物的功用是“易道”的本性。这也是“易道”所体现出来的“生生”之大美。后面阐述“仁者”从“仁”的角度去观察“易道”,“智者”从“智”的角度去观察“易道”,因此普通的人每天遵循着“易道”生活却并未真正了解它,所以圣人所谓的“易道”很少人懂得。⑧
能够让求仁者得其仁,求智者得其智,但是却难以看清“易道”的本来面目,更足矣说明变易的“阴阳不测”之妙用。所以《系辞》后面继续说:“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推究蓍数以预知未来便是《周易》的占筮意义,通晓变化以趋时取福便是《周易》的事功所在,阴阳化育之功不可测量便是《周易》的神妙作用,⑨也是“变易”的这一功用的精妙体现。
“不易”与“变易”是构成《周易》辩证穷理的两大显著特点。正如孔子在《系辞传》中感叹:“《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⑩这《易》的创制法则是取法天地的,所以掌握了《易》道的圣人就能普遍了解天下的道理了。
在《周易》严密逻辑的辩证穷理下,君子的道德修养也能在这“变”与“不变”的阴阳辩证转化中日新月新,穷理尽性。
二、从《周易 · 困》卦看君子的道德修养
《系辞传》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卦辞,是表达卦象的含义的。《周易 · 困》卦的组成是下坎上兑。《周易》中的卦本身就是表象的,单从卦名和卦象上就可以先解读一番。《周易 · 困》卦上为八卦中的《兑》卦,象征着泽,下卦为八卦中的《坎》卦,象征着水。于是一幅画卷便展开了。上面是沼泽,下面是水。水是具有“润下”的德行的,需要流通才能蜿蜒不觉滋养万物。而此时,水居于泽下,失去了它的流通性,所以被困住了,故卦名曰:“《困》”。陈鼓应先生引用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云:“坎之水以流行通达为用,当泽上之时,坎为所包,而流行通达之用失矣。” ?
卦辞是:“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这是对这一卦的一个整体的评价和定位。光从“亨”“贞”两个字就可以看出筮得《周易 · 困》卦,最终能够亨通。
关于《周易 · 困》卦中“亨”的解释,在《系辞传》中有这样的解释:“《困》穷而通。” ? 《困》卦是讲处穷守德而终必亨通的道理的。并且又言:“《困》以寡怨。”【《系辞传(下)》(第七章)】《困》卦可以培养人身处逆境而不怨天尤人的品德。在逆境中,能够固守内在的操守和品德,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叹息和怨天尤人,这正是君子所应秉持的品德。所以,卦辞才在后面做了一个解释说明意味的限定:“贞,大人吉。”只有有德、有志之大人占得此卦方能有终亨之吉利,若无德、无志之小人筮得此卦不能亨吉。?
因此,《系辞传》上说:“《困》德之辨也。”【《系辞传(下)》(第七章)】这一卦是对于君子道德修养的检验。
通观《周易》诸卦,会发现处处充满辩证的意味,除了“易道”这一本体是恒定的,其他的每一卦内所蕴含的信息都在周流变化。一个《周易 · 困》卦,开篇一条卦辞,便已经设置了两对矛盾。这深刻地揭示了《周易》辩证穷理的哲学思维。在预测未知这一层面,通达《周易》为何能够“趋吉避凶”也有了现实的答案。
除了恒定的形而上的“易道”本体,其他的“大化周流”都是在本体的发用中随着时间或空间或作用对象的转变而转变。因此,“凶转吉”也必然存在并且有其可操作的形而下的意义。
三、总结
后人通过对《周易》的卦象和卦辞进行形而上的哲学阐释,从而让周易剥离了卜筮的外衣,开始成为理性思维的研究对象。对于卦的理和象,都饱含着浓浓的辩证穷理的味道。
《困》卦是讲君子遇“困”境的一卦,而《彖传》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经中罗列种种困境,但是如何堪破这些困境也在卦爻辞和《易传》中找到了答案。最根本的便是内心要做到“中直”,有中正之德。只有堅定内心的操守,才能在面对外境有清晰的判断防止出现“幽不明也”的状况。其次就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身处困境能够“有与也“,最后再回到自身,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做到不“动悔有悔”。所以,一个《困》卦辩证地揭示了君子如何在困境中完成自己的德性修养,趋近于“大人”与“亨”“吉”。
注释:
①②朱伯崑:《周易知识通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第5页。
③任国杰:《童子问易》,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58页。
④⑥⑦⑧⑨⑩????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618页,第612页,第584页,第584页,第585页,第579页,第576页,第410页,第657页,第410页。
⑤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参考文献:
[1]李振纲.老庄易三玄潜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2016.
[2]陈鼓应,赵健伟.周易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任国杰.童子问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魏)王弼注,楼宇烈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刘纲纪.《周易》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美)成中英.易学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赵亚儒,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就读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
【关键词】 《困》卦;辩证穷理;德性修养
【中图分类号】B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4-0013-02
一、《周易》的辩证观
(一)从经文中看《周易》的辩证理念
关于经文,可以最直接地找到从卜筮到理性思维的一个转变就是卜辞中关于吉凶祸福的断语。《周易》中的卦爻辞在判定一件事情的进展和结果的时候往往用“吉”“凶”“悔”“吝”“咎”“无咎”等来表示。而并不是简单地用“吉”和“凶”或者用古代卜辞中关于“吉凶祸福”常用的断语,“受佑”,或为“不受佑”,吉凶界限分明而且不可改变。①这已经深刻地说明了在先民的意识中已经有了对事物 进行更深刻的判断和分析的理性思维。尤其是“悔”“吝”“咎”“无咎”这些断语的增加,向人们彰显了在对事物发展的推断中,即使有些卦象显示的不吉利,但是通过人主观的理性分析,无论是自我的反思和警惕还是对接下来所做之事的重新判别,都可以有转祸为福的“征吉”。
所以,在那个崇尚“天道”和“天命“的古代社会中,人们可以在卜筮的框架中加入自己的理性思维,相信人的努力和谋略对于事情发展结果的影响,而不单单迷信于至高无上的“天”,这本身就是一种最朴素的哲学穷理的创建和实践。所以朱伯崑先生在谈到这一点时候感慨道:“总之,《周易》这部典籍,由于具有理性思维的内容,终于成为中国哲学和中华民族思维方式的先声。” ②
(二)从《周易》中的“理”辩证看待君子的道德修养
1.“不易”中君子的“固本守中”
《周易》的核心是在变化中把握“生生”之道,但是这一“恒变”是建立在对“不变”的认识基础上的。③《系辞传》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无论是从《周易》八卦的揲数过程来看还是从八卦所象征的宇宙万物的创生的过程来看,都体现了《周易》由变动不居的本体而衍生出万物的生生本体观。正如陈鼓应先生说的:“‘《易》’指易道,犹如老子‘道生一’的‘道’‘大衍之数五十’而‘其用四十有九’,所不用的‘一’即此‘《易》有太极’的《易》道。” ④这“易”道也正是《周易》中“不易”的体现。《周易 · 彖 · 乾》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并且说:“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刘纲纪先生在《〈周易〉美学》中说:“把生命的产生、存在提到本源性、始基性的地位,赋予它以最高的哲学意义”,就“世界范围而论,在各國古代哲学中,也很难找到与此类似的思想。” ⑤
君子在面对《周易》这种“不易”特点的本体论时,应感其启发,学会在纷繁复杂的变化中,恪守本心,固本守中。让自己的德性不随着万物而变化,而是认识并且能够保持自己内心的平静和恒定,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生发出“生生”的功用,才能做到“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 ⑥
2.“变易”中君子的“变以存道”
在“不易”的基础上,“变易”的“生生”功用将《周易》的哲学精髓体现得淋漓尽致。《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任,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⑦
最根本的“易道”,生发出阴阳两仪,阴与阳的对立依存和相互转化成了化生万物的根本。而这种能够衍生出万物的功用也是“易”道的美好德性,能够成就和生发万物的功用是“易道”的本性。这也是“易道”所体现出来的“生生”之大美。后面阐述“仁者”从“仁”的角度去观察“易道”,“智者”从“智”的角度去观察“易道”,因此普通的人每天遵循着“易道”生活却并未真正了解它,所以圣人所谓的“易道”很少人懂得。⑧
能够让求仁者得其仁,求智者得其智,但是却难以看清“易道”的本来面目,更足矣说明变易的“阴阳不测”之妙用。所以《系辞》后面继续说:“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阳不测之谓神。”推究蓍数以预知未来便是《周易》的占筮意义,通晓变化以趋时取福便是《周易》的事功所在,阴阳化育之功不可测量便是《周易》的神妙作用,⑨也是“变易”的这一功用的精妙体现。
“不易”与“变易”是构成《周易》辩证穷理的两大显著特点。正如孔子在《系辞传》中感叹:“《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⑩这《易》的创制法则是取法天地的,所以掌握了《易》道的圣人就能普遍了解天下的道理了。
在《周易》严密逻辑的辩证穷理下,君子的道德修养也能在这“变”与“不变”的阴阳辩证转化中日新月新,穷理尽性。
二、从《周易 · 困》卦看君子的道德修养
《系辞传》说:“彖者,言乎象者也。” ?卦辞,是表达卦象的含义的。《周易 · 困》卦的组成是下坎上兑。《周易》中的卦本身就是表象的,单从卦名和卦象上就可以先解读一番。《周易 · 困》卦上为八卦中的《兑》卦,象征着泽,下卦为八卦中的《坎》卦,象征着水。于是一幅画卷便展开了。上面是沼泽,下面是水。水是具有“润下”的德行的,需要流通才能蜿蜒不觉滋养万物。而此时,水居于泽下,失去了它的流通性,所以被困住了,故卦名曰:“《困》”。陈鼓应先生引用叶适《习学记言序目》云:“坎之水以流行通达为用,当泽上之时,坎为所包,而流行通达之用失矣。” ?
卦辞是:“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这是对这一卦的一个整体的评价和定位。光从“亨”“贞”两个字就可以看出筮得《周易 · 困》卦,最终能够亨通。
关于《周易 · 困》卦中“亨”的解释,在《系辞传》中有这样的解释:“《困》穷而通。” ? 《困》卦是讲处穷守德而终必亨通的道理的。并且又言:“《困》以寡怨。”【《系辞传(下)》(第七章)】《困》卦可以培养人身处逆境而不怨天尤人的品德。在逆境中,能够固守内在的操守和品德,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叹息和怨天尤人,这正是君子所应秉持的品德。所以,卦辞才在后面做了一个解释说明意味的限定:“贞,大人吉。”只有有德、有志之大人占得此卦方能有终亨之吉利,若无德、无志之小人筮得此卦不能亨吉。?
因此,《系辞传》上说:“《困》德之辨也。”【《系辞传(下)》(第七章)】这一卦是对于君子道德修养的检验。
通观《周易》诸卦,会发现处处充满辩证的意味,除了“易道”这一本体是恒定的,其他的每一卦内所蕴含的信息都在周流变化。一个《周易 · 困》卦,开篇一条卦辞,便已经设置了两对矛盾。这深刻地揭示了《周易》辩证穷理的哲学思维。在预测未知这一层面,通达《周易》为何能够“趋吉避凶”也有了现实的答案。
除了恒定的形而上的“易道”本体,其他的“大化周流”都是在本体的发用中随着时间或空间或作用对象的转变而转变。因此,“凶转吉”也必然存在并且有其可操作的形而下的意义。
三、总结
后人通过对《周易》的卦象和卦辞进行形而上的哲学阐释,从而让周易剥离了卜筮的外衣,开始成为理性思维的研究对象。对于卦的理和象,都饱含着浓浓的辩证穷理的味道。
《困》卦是讲君子遇“困”境的一卦,而《彖传》曰:“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经中罗列种种困境,但是如何堪破这些困境也在卦爻辞和《易传》中找到了答案。最根本的便是内心要做到“中直”,有中正之德。只有堅定内心的操守,才能在面对外境有清晰的判断防止出现“幽不明也”的状况。其次就是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身处困境能够“有与也“,最后再回到自身,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做到不“动悔有悔”。所以,一个《困》卦辩证地揭示了君子如何在困境中完成自己的德性修养,趋近于“大人”与“亨”“吉”。
注释:
①②朱伯崑:《周易知识通览》,中央编译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第5页。
③任国杰:《童子问易》,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58页。
④⑥⑦⑧⑨⑩????陈鼓应、赵建伟:《周易今注今译》,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618页,第612页,第584页,第584页,第585页,第579页,第576页,第410页,第657页,第410页。
⑤刘纲纪:《〈周易〉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页。
参考文献:
[1]李振纲.老庄易三玄潜解[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2016.
[2]陈鼓应,赵健伟.周易今译今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任国杰.童子问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4](魏)王弼注,楼宇烈释.老子道德经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刘纲纪.《周易》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6](美)成中英.易学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赵亚儒,男,汉族,河北张家口人,硕士研究生毕业,曾就读于河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