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职业教育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改革,将“行为导向”的教学法应用到《机械制图》课堂上,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同时,其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发展。
【关键词】机械制图;行为导向;核心能力
职业教育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改革。近年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仅靠单门课程教学是不够的,其主阵地应该是每一个课堂。所以,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体现与渗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的任课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导向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境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方法能力,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效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实践中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终极教学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模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的多维人格,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方法能力。
近年来,随着生源的减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差,不少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自信心不足、厌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现代企业欢迎的一线操作人才,是目前我们中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后,在课堂上,通过直观的教具、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由发言和展示空间的设计,使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畅所欲言;通过教师积极的行为引导、鼓励性语言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譬如,在常用件中“齿轮”子项目的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之现场教学法,教师带领学生先到生产实训车间参观,让学生了解齿轮的种类、应用场合、加工方法、观察齿轮传动的情况,增强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看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齿轮参数、公式计算和规定画法,熟悉齿轮啮合条件及表达方法;然后再从齿轮油泵中拆下齿轮作为教学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绘出齿轮的工作草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组织、激励作用。现场教学法因将课堂搬到了实训车间,它所营造的职业氛围,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间的距离,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工程意识。
二、通过设计不定型的活动确保行为导向教学的有效实施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对教师导向的课题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为依托,难度适宜;另一方面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引导价值、以及更强的问题性和实践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组合体的教学中,对“已知组合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内容,采用小组讨论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多少解,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最后由教师汇总。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老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环境,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研问题的能力。在“机件的表达方法”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机件,然后针对“机件准确表达”这个总任务,设计出所需要的子任务。如形体分析确定机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结构形状、选择机件放置位置和主视图、确定机件整体表达方案等,然后由学生按照任务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提出任务、尝试完成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完成一个个子任务,直至准确表达整个机件。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绘图思路和表达能力,老师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剖视图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给予学生项目任务,要求学生用半剖视图表达对称或基本对称机件模型。学生接受项目任务之后,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根据机件模型的特点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如先画机件的主、俯视图,并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再画出左视图,并将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然后,组内成员再根据任务单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及学生互评。整个过程,全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咨询、引导和解答疑难问题的作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项目完成的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在螺纹的教学中,运用了“案例分析法”、“电脑展示法”等,通过实际的螺纹连接图例进行案例分析,同时借助电脑的三维模拟空间,将原来繁、难的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系统为之简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通过行为导向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老师的嘴里流出来,学生像木槽一样接受知识溪流。”这种教学理念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注重教学的结果而轻视教学的过程。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后,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学生通过生生互动、组与组之间的评价、师生真诚对话,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尽情地让学生去自学、去探究,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尽情的表现,成就学生。
总之,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胡建生,机械制图—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3.2.
【关键词】机械制图;行为导向;核心能力
职业教育越来越被国家重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赋予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的目标和内涵。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学改革。近年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各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重点。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仅靠单门课程教学是不够的,其主阵地应该是每一个课堂。所以,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在课堂教学中都应该体现与渗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职业学校《机械制图》的任课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导向调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境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方法能力,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有效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教学实践中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为终极教学目标,通过各种自主型的教学模式和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样式塑造学生认知、社会、情感的多维人格,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个性能力和方法能力。
近年来,随着生源的减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基础比较差,不少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甚至自信心不足、厌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受现代企业欢迎的一线操作人才,是目前我们中职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在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法后,在课堂上,通过直观的教具、生动的多媒体画面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忱和兴趣;通过对学生自由发言和展示空间的设计,使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畅所欲言;通过教师积极的行为引导、鼓励性语言的运用,激发了学生的课堂表现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譬如,在常用件中“齿轮”子项目的教学中,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之现场教学法,教师带领学生先到生产实训车间参观,让学生了解齿轮的种类、应用场合、加工方法、观察齿轮传动的情况,增强感性认识;再引导学生看书,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齿轮参数、公式计算和规定画法,熟悉齿轮啮合条件及表达方法;然后再从齿轮油泵中拆下齿轮作为教学模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绘出齿轮的工作草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引导、组织、激励作用。现场教学法因将课堂搬到了实训车间,它所营造的职业氛围,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职业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间的距离,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工程意识。
二、通过设计不定型的活动确保行为导向教学的有效实施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结合《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实际等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一方面以学生对教师导向的课题有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经验为依托,难度适宜;另一方面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引导价值、以及更强的问题性和实践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组合体的教学中,对“已知组合体的二视图补画第三视图”的内容,采用小组讨论法。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可能有多少解,然后各小組派代表展示,最后由教师汇总。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老师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同学间相互启发、相互帮助的环境,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专研问题的能力。在“机件的表达方法”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师在上课的时候首先给出一个具体的机件,然后针对“机件准确表达”这个总任务,设计出所需要的子任务。如形体分析确定机件各组成部分的内外结构形状、选择机件放置位置和主视图、确定机件整体表达方案等,然后由学生按照任务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提出任务、尝试完成任务、提出问题、查阅并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回归工作任务,完成一个个子任务,直至准确表达整个机件。整个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绘图思路和表达能力,老师给学生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剖视图的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给予学生项目任务,要求学生用半剖视图表达对称或基本对称机件模型。学生接受项目任务之后,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根据机件模型的特点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如先画机件的主、俯视图,并将主视图改画成半剖视图,再画出左视图,并将左视图改画成剖视图。然后,组内成员再根据任务单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及学生互评。整个过程,全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咨询、引导和解答疑难问题的作用。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使学生了解和把握项目完成的每个环节的基本要求和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协调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增强竞争意识。在螺纹的教学中,运用了“案例分析法”、“电脑展示法”等,通过实际的螺纹连接图例进行案例分析,同时借助电脑的三维模拟空间,将原来繁、难的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系统为之简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三、通过行为导向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的嘴就是知识的源泉,知识的溪流源源不断地从老师的嘴里流出来,学生像木槽一样接受知识溪流。”这种教学理念非常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人”的发展,注重教学的结果而轻视教学的过程。采用行为导向教学法后,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真正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学生通过生生互动、组与组之间的评价、师生真诚对话,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老师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尽情地让学生去自学、去探究,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尽情的表现,成就学生。
总之,通过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其职业核心能力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大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胡建生,机械制图—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