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个性化行为,教师尊重学生对文本理解的丰富性、差异性、多元性,尊重学生在阅读中的独体体验固然重要。但是,面对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偏激的认识。教师是否可以置若罔闻?教师担负着育人的责任,始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淡化。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把握文本和作者的价值取向,对学生的误读、断章取义、偏激、偏颇的认识都要及时、有效地加以引导,巧于点拨。下面几种情况值得反思:
一、过分尊重“独特体验”。而忽视了“价值取向”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导致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缠,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让我们来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狐狸和乌鸦》——“狐狸真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麻雀》——“老麻雀太冒险了,可以用其他办法吓退猎狗。再说,保存了自己还可以孵出另一窝小麻雀呀!”老师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呜呼!对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能置之不理吗?任其蔓延,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怎能不迷失方向?体验的主观差异并不能改变文章本身的基本性质!这种“尊重”究其实质是一种非理性的迁就!若再称之为“创新”,颔首赞许,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了语文教学本身。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底就在于提携生命的韵味。因而,教师对学生由于误读生成的“反德育体验”要给予正确的纠缠和引导,不能撒手不管。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
二、纵容个性。忽视主导作用
新课改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一大进步,但好多教师在策略上纵容了个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请看《我家住在大海边》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学了课文后,你觉得家住在大海边怎么样?
生:很快乐,很幸福,可以打鱼,还可以听故事。
生:环境很好,天蓝蓝,海蓝蓝,多美啊!
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呢?
生:家住海边很潮湿。
生:经常去赶潮挺有意思的。
生:大海退潮后海滩上留下许多脏东西。
生:在海滩上晒鱼时,沙滩可热了。
孩子的话匣子打开后,谁也不甘示弱,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完了还想说,什么在海边住有危险,什么海水很成,什么海边的土壤不易长庄稼,什么渔民的生活很辛苦,什么渔民的养殖场还经常有人去偷东西……老师表扬了孩子敢于发表看书的见解,说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长期的“多样化”、“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大胆地说,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说,编造着说,不负责地说.这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难道没有矛盾吗?
三、无度开放,走入了“误区”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总结全文时问学生: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筋,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找根管子喝水多方便。
生:乌鸦还上过狐狸的当,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的四种意见大加赞赏)这种开放已经走入了误区。开放性的思维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经越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引导。一篇课文有公认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的基本材料,坚持这一点,在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很有必要。如果教师在肯定文本“动手动脑、实践创造”价值取向的同时,再让孩子发散思维,如让孩子说说“乌鸦要喝水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学效果会好得多。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
阅读教学如同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阅读是一种吸引,一种感觉,一种情怀;阅读就是阅读人生,阅读快乐;阅读就是关照生命,爱怜自然,倾听音乐;阅读就是走近名人,心灵对话,斟酒小酌。在实施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方向,要引导学生理解性读,感悟性读,个性化读。不仅“读进去”,而且“读出来”,读出文中的意境,读出文中的神采,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一、过分尊重“独特体验”。而忽视了“价值取向”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丰富,导致文本解读的多元化。但不少教师曲解了“个性化”和“独特感受”,对学生非理性的解读,不置可否,不能及时纠缠,更有甚者视之为创新!让我们来看一组学生对文本主人公的解读与评价:《狐狸和乌鸦》——“狐狸真聪明!你看,它为了得到肉,很会动脑子。”《秦兵马俑》——“我觉得应该感谢秦始皇。如果秦始皇不为自己建造陵墓,就不会留下举世无双的兵马俑了。”《麻雀》——“老麻雀太冒险了,可以用其他办法吓退猎狗。再说,保存了自己还可以孵出另一窝小麻雀呀!”老师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说:“这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呜呼!对这些脱离文本主旨,游离文本语境天马行空式的“独特体验”,能置之不理吗?任其蔓延,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怎能不迷失方向?体验的主观差异并不能改变文章本身的基本性质!这种“尊重”究其实质是一种非理性的迁就!若再称之为“创新”,颔首赞许,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超过了语文教学本身。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语文教育的根底就在于提携生命的韵味。因而,教师对学生由于误读生成的“反德育体验”要给予正确的纠缠和引导,不能撒手不管。教师要尊重学生,更要提升学生;要立足课堂,更要超越课堂;要释放生命,更要点化生命。
二、纵容个性。忽视主导作用
新课改以来,我们广大教师努力在语文教学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这是一大进步,但好多教师在策略上纵容了个性,而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请看《我家住在大海边》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学了课文后,你觉得家住在大海边怎么样?
生:很快乐,很幸福,可以打鱼,还可以听故事。
生:环境很好,天蓝蓝,海蓝蓝,多美啊!
师:还有谁想说说自己的感受呢?
生:家住海边很潮湿。
生:经常去赶潮挺有意思的。
生:大海退潮后海滩上留下许多脏东西。
生:在海滩上晒鱼时,沙滩可热了。
孩子的话匣子打开后,谁也不甘示弱,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有的说完了还想说,什么在海边住有危险,什么海水很成,什么海边的土壤不易长庄稼,什么渔民的生活很辛苦,什么渔民的养殖场还经常有人去偷东西……老师表扬了孩子敢于发表看书的见解,说出自己的不同感受。在文本的诵读与理解中,教师引导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长期的“多样化”、“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大胆地说,不假思索地说,无根据地说,任意说,编造着说,不负责地说.这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难道没有矛盾吗?
三、无度开放,走入了“误区”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阅读教学应该依据教材内容设计开放性的话题,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个性阅读能力。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发散思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开放无度,天马行空,没有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总结全文时问学生: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筋,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
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找根管子喝水多方便。
生:乌鸦还上过狐狸的当,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面的四种意见大加赞赏)这种开放已经走入了误区。开放性的思维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更在于对问题本身的深化与提升,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与文情文理的共鸣。前三种意见反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比较到位的,而后面的几种“创新”意见已经越来越脱离文本承载的教育价值了,而教师却没有及时地进行评价与引导。一篇课文有公认的价值取向,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人文熏陶的基本材料,坚持这一点,在倡导“以德治国”的今天很有必要。如果教师在肯定文本“动手动脑、实践创造”价值取向的同时,再让孩子发散思维,如让孩子说说“乌鸦要喝水还有别的办法吗”,教学效果会好得多。教师在进行开放性教学时要把握一个度:开放要有利于师生在阅读实践中与文本发生深层的有价值的对话,有利于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有利于进行科学方法。
阅读教学如同一首歌,歌到情处泪双流,阅读是一种吸引,一种感觉,一种情怀;阅读就是阅读人生,阅读快乐;阅读就是关照生命,爱怜自然,倾听音乐;阅读就是走近名人,心灵对话,斟酒小酌。在实施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阅读教学的方向,要引导学生理解性读,感悟性读,个性化读。不仅“读进去”,而且“读出来”,读出文中的意境,读出文中的神采,更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