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章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的探索发展,创新了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创新了重大实践成果、规范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创新了重大制度成果、确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保障,积累了党章建设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不断提高质量、坚持重在执行、坚持与宪法建设和创新统筹推进的宝贵经验。我们既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创新成就,又要认真总结创新积累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认识党章建设与创新的规律性,以更有效地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章建设;成就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4-0076-07
[收稿日期]2021-06-11
[作者简介]
肖湘(1952—),女,湖南浏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与制度创新。
创新是引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内在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党章的建设与创新是党的建设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建设与创新,建党百年来,始终认真总结党章建设与创新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尤其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认识,将取得的理论、实践、制度等创新重大成果体现到党章中。认真总结党章建设与创新的成就与经验,深化认识党章建设与创新的规律性,对于更有效地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党章意识,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章、捍卫党章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党章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章建设的开启探索(1921年—1949年)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具有党纲与党章特点,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1]P1;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入党条件等。这表明我们党从诞生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开创性工作完成。它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首次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首次把“纪律”作为一章,规定了党内纪律及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既为规范党员行为,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又显示在秘密危险环境下我們党从诞生起就对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以严格的组织纪律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
1923年7月到1928年7月,党的三大到六大对二大党章进行了创新完善。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首次新增了新党员候补期。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首次新增了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并首次将党支部规定为地方执行委员会;还首次将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各级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书记”。由党的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该党章内容增加了许多新规定:首次新增了“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P21规定;首次规定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要求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首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首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党团(即党组);首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也称“第四次修正章程”),首次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并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根本原则等。
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们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创新修改的党章。其创新特点是:首次新增了“总纲”部分。总纲是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阐明了党的性质、宗旨、目标、指导思想和优良作风等重大问题;首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首次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首次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作了科学阐述,并新增确定了“四个服从”;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该党章是我们党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一部党章,为全党团结聚力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章建设的进展曲折(1949年—1978年)
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建国后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章,体现了执政初期党的建设新特点:一是新增了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二是第一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写进党章。三是第一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一直延续至今。四是规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强调反对官僚主义。五是规定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六是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健全了党纪处分种类。该党章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
1969年4月与1973年8月,党的九大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与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背离,存在“左”倾错误,集中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对党的建设的严重破坏。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虽然恢复了八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等,但没有纠正十大党章中的“左”倾错误,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反映了当时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状况。 (三)改革開放新时期党章建设的全面推进(1978年—2012年)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党章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结了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其创新主要有:一是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国内外政策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党的领导作用的基本原则等都作出了正确阐述。二是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更加科学的表述。三是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的规定都更加严格。第一次将入党誓词和“党的干部”一章载入党章,这是历次党章所没有的,并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四是首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五是对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了较充分而具体的新规定,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首次做出“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1]P103的规定。六是对改善党的各级领导体制、严格党的纪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都作了新的规定。首次比较全面而正确地回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重大问题,表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总之,十二大党章是一部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好党章,以后党的各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保持十二大党章基本内容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对十二大党章部分条文作修改的,有十三处增改。其创新特点是:第一次规定采用差额选举办法,完善选举制度;新增规定党组织讨论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等。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其创新亮点是:第一次突出阐明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等;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意义重大而修改最小的党章。其创新集中在:新增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实践检验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新里程碑。其创新重要亮点:一是新增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首次对党的性质作了“两个先锋队”的科学阐述;三是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是新增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和对党员队伍与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等;五是首次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1]P185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创新重点:一是新增了科学发展观;二是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三是新增了制度建设内容:即各级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度、实行党务公开制度、代表任期制和巡视制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创新的历史性贡献:一是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重要论述;三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是新增完善了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充实了对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四)新时代党章建设的完善发展(2012年至今)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历次党代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修改创新最多的一次。这些修改都是有实质意义的必要而重要的修改。其创新的最大亮点:一是新增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新增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要论述;四是新增写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论断;五是新增写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新增写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七是新增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八是新增写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九是新增写了“党是领导一切的”;十是新增写了实现巡视全覆盖、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纪检机关双重领导体制、全面派驻机制等。[5]P66-99总之,十九大党章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党章。
纵观百年的党章建设史,就是党章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缩影,记录着我们党苦难辉煌的历史轨迹,展现着我们党成长、成熟、成功的艰辛历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取得了党章建设创新的重大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党章创新的重大成就
(一)创新了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
一是党的性质规定全面而科学。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首要的根本问题,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章中党的性质的规定也因此在理论上不断地创新、认识上不断地发展深化。从七大党章第一次规定党的性质,到十二大党章根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总结了党的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又结合新时期的任务和执政党的特点,全面而科学地规定党的性质,再到十六大党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发展变化及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世界各国历史上不同性质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更加全面而科学的规定了党的性质: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P163其创新亮点是:由原来“一个先锋队”到新增为“三个先锋队”,由原来“一个代表”到新增为“三个代表”,由原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到新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表明党与人民之间联结将更为广泛与强大,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二是党的指导思想创新成果突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领导各项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理论。党的指导思想能否与时俱进,事关党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并及时解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重大新课题。在百年党章建设与创新的历程中,党章一共进行了19次修改创新,先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六大理论创新成果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党的根本大法注入了新鲜血液。
尤其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必将对党的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个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怎样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对党的指导思想中前五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心、民心所向。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统揽“四个伟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P68-69
三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创新充实。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是最具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是管长远的。但仍需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发展。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全面科学的把握。即从十七大党章新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到十八大党章新增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十九大党章新增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P69四者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由此从坚定“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到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其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判断正确。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党如何确定自己的道路、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进程中,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一共做出了六次判断。除1957年后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外,其他五次判断都是正确的。十九大党章新增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P69,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就是正确的。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除了原来物质、文化、基本的生存方面外,还有不断增长的需要,如公平正义、呼吸更好的空气、在蓝天与青山绿水之间生活等,这些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由此党章新增写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等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再次,党的基本路线更加完善。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依据,既要长期坚持不动摇,又要与时俱进深化认识。其一,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展。从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扩展到新增“和谐”四大目标,再扩展到新增“美丽”五大目标,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阐述的不断充实。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新增人才强国战略,再到新增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到新增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四个战略,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等[2]P71,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上这些党章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导着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
(二)创新了重大实践成果,规范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
一是党的基本方略更加充实。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行动纲领层面的展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点”“路线图”和“方法论”,涵盖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涵。基于这一认识,十九大党章把原来“五个基本”简化提炼为“三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导下,基本方略更加充实。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新完善。这是和党的基本路线相对应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十九大党章吸收这些重大实践成果,并分别充实和完善了五大建设内涵,以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功的实现。它是与党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相衔接的,既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又科学体现人民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要求,表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和正在产生巨大的鼓舞与凝聚力量。其次,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和外交工作等创新实践成果充实。这些工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党的领导实践创新成果充实。在党的建设方面:新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尤其是纪律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等。并新增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将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从四项扩展为五项。在党的领导方面:新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P78这一重大政治原则规定,为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三是对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干部工作、对各级党组织、对党的纪律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创新成果完善。新增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勇于揭露与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等,充实了干部选拔条件与要求;新增了党的基层组织地位与作用和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新增了党的纪律主要是政治、组织、廉洁等六方面纪律,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P96等。以上这些党章创新的重大实践成果,规范着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 (三)创新了重大制度成果,确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保障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P437这些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与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二是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创新成果充实。在党章建设创新史上,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制度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取得许多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从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提出到内涵科学表述再到基本原则扩展健全;从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创新采用的差额选举制到实行党务公开制、代表任期制、巡视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再到实现巡视全覆盖,开展中央单位巡视、市县巡察,落实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从完善领导制度体制实行集體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到实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制、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完善纪检机关双重领导体制、全面派驻机制,再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十八大党章把制度建设上升到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高度、进入五大建设之中到十九大党章把制度建设贯穿各大建设其中、体现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和综合性、全面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以上这些党章建设创新的重大制度成果,确立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制度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党章建设与创新的经验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建党百年来,党章建设与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来之不易的创新成就,我们既要倍加珍惜,又要认真总结党章建设不断创新积累的新鲜经验,在新时代起点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党章建设与创新的规律性,更有效地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党章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制度。党章建设与创新的政策性、政治性很强,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首要原则,必须切实体现党的意志主张。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党章建设与创新始终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推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依据党的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创新对党章进行修改,这已是我们党历来的一个惯例,既切实维护了党章的根本性、权威性、严肃性,又使党章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在政治方向性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正确的政治定力,科学创新完善党章,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根本保障。
(二)坚持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内在要求。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严格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增强党章指导的科学性、规范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必须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统筹谋划,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成功经验结合起来,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体现全党意志,及时做好立、改、废、释工作,使党章从先有条文到后有总纲,历经不断修改、充实、完善,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党的组织系统、活动规则、纪律、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以及党员的义务与权利等。通过上述不断提高创新质量,解决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组织原则、战斗力以及反腐倡廉等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既保证了党章的科学性、有效性,[4]又保持了党章总体的连续性、稳定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坚持科学立规、民主立规、依法立规,精准创新完善党章,才能确保党章每项规定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才能真正做到用党章治党管权治吏。
(三)坚持党章建设与创新重在执行。党章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党章建设与创新中,制定好党章不容易,执行好党章更不容易。建党百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章的制定和执行,尤其注重党章的执行。强调狠抓党章执行,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庄严责任和应尽义务。要求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遵守党章、贯彻维护党章,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3]强调切实加大提高党章执行力,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尤其要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章顺利执行、落到实处。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全党共同来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章建设创新重在执行,才能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管党治党的党章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规范指导作用。
(四)坚持党章建设与创新同宪法建设和创新统筹推进。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章建设与创新必须与宪法建设与创新统筹推进、协调配合。党章既是治党管党的根本遵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章建设创新同宪法建设创新的统筹推进,坚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规范化、法治化。实现党章建设创新同宪法建设创新的统筹推进、协调配合,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着手,具体路径包括化解党章与宪法冲突的事前控制;构建党章立法与宪法立法的衔接机制,善于把成熟的党章制度通过立法机关转化为宪法法律;加强党章执法和宪法执法的联系与沟通;解决党章与宪法冲突的事后排除等,[4]更好地用党章和宪法规范权力的运行,完善治国理政。如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制度。十九大党章新增写了这一制度,既是为了使党章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与宪法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从党和国家根本大法的制度上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军思想,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坚持全党向中央看齐,军队向党看齐,切实做到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又如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章规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P78载入宪法总纲,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国家根本大法的制度保障;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修改,保持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的一致性,使“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在宪法上得以贯彻和体现。而党和军队领导体制规定的一致性,早在1982年十二大党章及后来的历次党章和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中已有依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章建设创新同宪法建设创新的统筹推进,着力提高党章建设创新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使党章建设创新全面融入并保障宪法建设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党务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2]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11-20.
[4]肖湘.建党90年先进性建设制度创新的成就和经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5)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XIAO Xiang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Hun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06,Hunan,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PC one hundred years ago,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stitution has experience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perio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the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and the new era.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guid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undertaking and the party building;important practical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normalize the Party’s work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party building;and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establish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party building.Valuable experiences have been accumulated:the innovation of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must be guided by scientific theories,the quality of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must be improved continuously,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implementation,and the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must be carried out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e should not only cherish the hard-won achievements of innovation,but also earnestly sum up the fresh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in innovation,and constantl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ula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more effectively.
Key words:
CPC;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責任编辑:徐国栋)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党章建设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和新时代的探索发展,创新了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创新了重大实践成果、规范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创新了重大制度成果、确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保障,积累了党章建设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持不断提高质量、坚持重在执行、坚持与宪法建设和创新统筹推进的宝贵经验。我们既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创新成就,又要认真总结创新积累的新鲜经验,不断深化认识党章建设与创新的规律性,以更有效地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章建设;成就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21)04-0076-07
[收稿日期]2021-06-11
[作者简介]
肖湘(1952—),女,湖南浏阳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党建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与制度创新。
创新是引领党和国家一切工作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创新型政党的内在要求。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党章的建设与创新是党的建设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建设与创新,建党百年来,始终认真总结党章建设与创新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尤其是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社会主义建设、人类社会发展三大规律的认识,将取得的理论、实践、制度等创新重大成果体现到党章中。认真总结党章建设与创新的成就与经验,深化认识党章建设与创新的规律性,对于更有效地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升党章意识,形成尊崇党章、遵守党章、捍卫党章的良好氛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党章建设的发展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章建设的开启探索(1921年—1949年)
1921年7月,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具有党纲与党章特点,确定了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明确规定“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1]P1;规定了党的组织原则、组织机构和入党条件等。这表明我们党从诞生起,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
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党的历史上第一部正式党章,标志着党的开创性工作完成。它首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首次详细规定了党员条件和入党手续;首次把“纪律”作为一章,规定了党内纪律及对违纪党员的纪律处分。既为规范党员行为,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又显示在秘密危险环境下我們党从诞生起就对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有着清醒的认识,而且以严格的组织纪律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
1923年7月到1928年7月,党的三大到六大对二大党章进行了创新完善。党的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首次新增了新党员候补期。党的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首次新增了凡有党员三人以上均得成立党支部,并首次将党支部规定为地方执行委员会;还首次将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总书记”,各级执行委员会“委员长”改称为“书记”。由党的五大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议决案》,是党的历史上唯一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该党章内容增加了许多新规定:首次新增了“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P21规定;首次规定党员年龄须在十八岁以上,要求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首次将党的组织系统划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次;首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和党团(即党组);首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列入党章。党的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也称“第四次修正章程”),首次规定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并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三条根本原则等。
1945年6月,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章》是我们党第一部完全独立自主创新修改的党章。其创新特点是:首次新增了“总纲”部分。总纲是党的最基本的政治纲领和组织纲领,阐明了党的性质、宗旨、目标、指导思想和优良作风等重大问题;首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首次特别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首次对民主集中制的内涵作了科学阐述,并新增确定了“四个服从”;第一次规定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该党章是我们党成熟的标志,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完备的一部党章,为全党团结聚力夺取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章建设的进展曲折(1949年—1978年)
1956年9月,党的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建国后我们党的第一部党章,体现了执政初期党的建设新特点:一是新增了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二是第一次把“各尽所能、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写进党章。三是第一次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一直延续至今。四是规定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强调反对官僚主义。五是规定了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六条基本原则,强调发扬党内民主,健全集体领导。六是规定了党员的十项义务和七项权利,健全了党纪处分种类。该党章指明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的正确方向。
1969年4月与1973年8月,党的九大和十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与八大党章的正确纲领背离,存在“左”倾错误,集中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对党的建设的严重破坏。
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虽然恢复了八大提出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任务,设立纪律检查委员会等,但没有纠正十大党章中的“左”倾错误,存在严重的缺陷。这反映了当时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状况。 (三)改革開放新时期党章建设的全面推进(1978年—2012年)
1982年9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创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党章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基础上,党的十二大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总结了党执政的经验教训,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其创新主要有:一是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国内外政策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与党的领导作用的基本原则等都作出了正确阐述。二是对毛泽东思想作了更加科学的表述。三是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要求,比过去历次党章的规定都更加严格。第一次将入党誓词和“党的干部”一章载入党章,这是历次党章所没有的,并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四是首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五是对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了较充分而具体的新规定,强调集体领导的原则,首次做出“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1]P103的规定。六是对改善党的各级领导体制、严格党的纪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都作了新的规定。首次比较全面而正确地回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执政党建设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等重大问题,表明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总之,十二大党章是一部至今仍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好党章,以后党的各次全国代表大会都在保持十二大党章基本内容总体稳定的前提下,对一些内容作了适当修改或补充完善。
1987年11月,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是至今为止唯一一次对十二大党章部分条文作修改的,有十三处增改。其创新特点是:第一次规定采用差额选举办法,完善选举制度;新增规定党组织讨论重要问题要进行表决等。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总纲和条文作了部分修改。其创新亮点是:第一次突出阐明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等;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意义重大而修改最小的党章。其创新集中在:新增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是经过改革开放近20年实践检验作出的正确决策,也是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愿望。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的新里程碑。其创新重要亮点:一是新增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首次对党的性质作了“两个先锋队”的科学阐述;三是首次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四是新增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和对党员队伍与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等;五是首次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1]P185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创新重点:一是新增了科学发展观;二是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三是新增了制度建设内容:即各级常务委员会定期向委员会全会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度、实行党务公开制度、代表任期制和巡视制度。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其创新的历史性贡献:一是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重要论述;三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四是新增完善了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充实了对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四)新时代党章建设的完善发展(2012年至今)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历次党代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修改创新最多的一次。这些修改都是有实质意义的必要而重要的修改。其创新的最大亮点:一是新增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新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三是新增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重要论述;四是新增写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正确论断;五是新增写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六是新增写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七是新增写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八是新增写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意识;九是新增写了“党是领导一切的”;十是新增写了实现巡视全覆盖、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纪检机关双重领导体制、全面派驻机制等。[5]P66-99总之,十九大党章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完善的党章。
纵观百年的党章建设史,就是党章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缩影,记录着我们党苦难辉煌的历史轨迹,展现着我们党成长、成熟、成功的艰辛历程,体现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取得了党章建设创新的重大成就。
二、中国共产党党章创新的重大成就
(一)创新了重大理论成果,指导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
一是党的性质规定全面而科学。党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首要的根本问题,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标志。随着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党章中党的性质的规定也因此在理论上不断地创新、认识上不断地发展深化。从七大党章第一次规定党的性质,到十二大党章根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基本原理,总结了党的建设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又结合新时期的任务和执政党的特点,全面而科学地规定党的性质,再到十六大党章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发展变化及我们党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世界各国历史上不同性质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和中国共产党建设的经验,更加全面而科学的规定了党的性质: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2]P163其创新亮点是:由原来“一个先锋队”到新增为“三个先锋队”,由原来“一个代表”到新增为“三个代表”,由原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到新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表明党与人民之间联结将更为广泛与强大,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需要。 二是党的指导思想创新成果突出。党的指导思想也是党的行动指南,是党领导各项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理论。党的指导思想能否与时俱进,事关党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并及时解答时代发展所提出的重大新课题。在百年党章建设与创新的历程中,党章一共进行了19次修改创新,先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六大理论创新成果写入党章,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党的根本大法注入了新鲜血液。
尤其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必将对党的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个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怎样坚持和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对党的指导思想中前五大理论创新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心、民心所向。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党领导人民统揽“四个伟大”,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P68-69
三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创新充实。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是最具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是管长远的。但仍需要与时俱进,跟随时代、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创新发展。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全面科学的把握。即从十七大党章新增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到十八大党章新增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再到十九大党章新增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P69四者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整体: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是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由此从坚定“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到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其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判断正确。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正确与否关系到我们党如何确定自己的道路、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进程中,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一共做出了六次判断。除1957年后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失误外,其他五次判断都是正确的。十九大党章新增写“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P69,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就是正确的。它反映了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除了原来物质、文化、基本的生存方面外,还有不断增长的需要,如公平正义、呼吸更好的空气、在蓝天与青山绿水之间生活等,这些是制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长远战略的重要依据。由此党章新增写了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等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再次,党的基本路线更加完善。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保证,是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根本依据,既要长期坚持不动摇,又要与时俱进深化认识。其一,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不断扩展。从富强、民主、文明三大目标扩展到新增“和谐”四大目标,再扩展到新增“美丽”五大目标,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调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阐述的不断充实。把握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新增人才强国战略,再到新增可持续发展战略,又到新增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四个战略,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等[2]P71,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上这些党章创新的重大理论成果,指导着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科学发展。
(二)创新了重大实践成果,规范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
一是党的基本方略更加充实。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行动纲领层面的展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点”“路线图”和“方法论”,涵盖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涵。基于这一认识,十九大党章把原来“五个基本”简化提炼为“三个基本”: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在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指导下,基本方略更加充实。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创新完善。这是和党的基本路线相对应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总体布局由“三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十九大党章吸收这些重大实践成果,并分别充实和完善了五大建设内涵,以保证“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成功的实现。它是与党的最终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相衔接的,既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又科学体现人民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的要求,表明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和正在产生巨大的鼓舞与凝聚力量。其次,国防和军队建设、民族工作、统战工作和外交工作等创新实践成果充实。这些工作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是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和党的领导实践创新成果充实。在党的建设方面:新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尤其是纪律建设,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等。并新增坚持从严管党治党。将党的建设基本要求从四项扩展为五项。在党的领导方面:新增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2]P78这一重大政治原则规定,为确保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三是对党员队伍建设和党的干部工作、对各级党组织、对党的纪律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创新成果完善。新增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规矩,勇于揭露与纠正违反党的原则的言行等,充实了干部选拔条件与要求;新增了党的基层组织地位与作用和党组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等;新增了党的纪律主要是政治、组织、廉洁等六方面纪律,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2]P96等。以上这些党章创新的重大实践成果,规范着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高质量推进。 (三)创新了重大制度成果,确立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保障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科学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1]P437这些是具有明显制度优势与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二是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制度创新成果充实。在党章建设创新史上,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的制度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取得许多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从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民主集中制的概念提出到内涵科学表述再到基本原则扩展健全;从发展党内民主和党内监督制度创新采用的差额选举制到实行党务公开制、代表任期制、巡视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制,再到实现巡视全覆盖,开展中央单位巡视、市县巡察,落实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从完善领导制度体制实行集體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到实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制、把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完善纪检机关双重领导体制、全面派驻机制,再到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从十八大党章把制度建设上升到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高度、进入五大建设之中到十九大党章把制度建设贯穿各大建设其中、体现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和综合性、全面提高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以上这些党章建设创新的重大制度成果,确立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制度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党章建设与创新的经验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建党百年来,党章建设与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来之不易的创新成就,我们既要倍加珍惜,又要认真总结党章建设不断创新积累的新鲜经验,在新时代起点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党章建设与创新的规律性,更有效地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
(一)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党章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和根本制度。党章建设与创新的政策性、政治性很强,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是首要原则,必须切实体现党的意志主张。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使党章建设与创新始终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推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依据党的理论、实践、制度等方面创新对党章进行修改,这已是我们党历来的一个惯例,既切实维护了党章的根本性、权威性、严肃性,又使党章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实践证明,推进党章建设与创新,只有坚持科学理论指导,才能在政治方向性问题上保持头脑清醒,把握正确的政治定力,科学创新完善党章,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根本保障。
(二)坚持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是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内在要求。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严格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增强党章指导的科学性、规范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必须坚持发扬党内民主和加强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统筹谋划,从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成功经验结合起来,集中全党智慧,凝聚全党共识,体现全党意志,及时做好立、改、废、释工作,使党章从先有条文到后有总纲,历经不断修改、充实、完善,集中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以及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党的组织系统、活动规则、纪律、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以及党员的义务与权利等。通过上述不断提高创新质量,解决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组织原则、战斗力以及反腐倡廉等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既保证了党章的科学性、有效性,[4]又保持了党章总体的连续性、稳定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不断提高党章建设与创新质量,坚持科学立规、民主立规、依法立规,精准创新完善党章,才能确保党章每项规定都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才能真正做到用党章治党管权治吏。
(三)坚持党章建设与创新重在执行。党章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在党章建设与创新中,制定好党章不容易,执行好党章更不容易。建党百年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章的制定和执行,尤其注重党章的执行。强调狠抓党章执行,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也是全党同志庄严责任和应尽义务。要求在各级党组织的全部活动中,都要坚持引导广大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自觉学习遵守党章、贯彻维护党章,切实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强调全党要牢固树立党章意识,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作为指导党的工作、党内活动、党的建设的根本依据,把党章各项规定落实到行动上、落实到各项事业中,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3]强调切实加大提高党章执行力,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表率作用,尤其要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保证党章顺利执行、落到实处。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全党共同来维护党章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章建设创新重在执行,才能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管党治党的党章在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规范指导作用。
(四)坚持党章建设与创新同宪法建设和创新统筹推进。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章建设与创新必须与宪法建设与创新统筹推进、协调配合。党章既是治党管党的根本遵循,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建党百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党章建设创新同宪法建设创新的统筹推进,坚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规范化、法治化。实现党章建设创新同宪法建设创新的统筹推进、协调配合,可从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环节着手,具体路径包括化解党章与宪法冲突的事前控制;构建党章立法与宪法立法的衔接机制,善于把成熟的党章制度通过立法机关转化为宪法法律;加强党章执法和宪法执法的联系与沟通;解决党章与宪法冲突的事后排除等,[4]更好地用党章和宪法规范权力的运行,完善治国理政。如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制度。十九大党章新增写了这一制度,既是为了使党章在这个重大问题上与宪法保持一致,更重要的是从党和国家根本大法的制度上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军思想,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坚持全党向中央看齐,军队向党看齐,切实做到一切行动听党指挥。又如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把党章规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2]P78载入宪法总纲,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了国家根本大法的制度保障;在国家主席任职规定上作出修改,保持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体制的一致性,使“三位一体”领导体制在宪法上得以贯彻和体现。而党和军队领导体制规定的一致性,早在1982年十二大党章及后来的历次党章和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中已有依据。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坚持和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完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党章建设创新同宪法建设创新的统筹推进,着力提高党章建设创新的科学化水平,才能使党章建设创新全面融入并保障宪法建设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党务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章程汇编(一大—十八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3.
[2]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 严格遵守党章[N].人民日报,2012-11-20.
[4]肖湘.建党90年先进性建设制度创新的成就和经验[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1(5)
The 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of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XIAO Xiang
(Party School of the CPC Hunan Provincial Committee/Hun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Changsha 410006,Hunan,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PC one hundred years ago,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stitution has experienced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democratic revolution,the period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and construction,the new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up,and the new era.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guid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s undertaking and the party building;important practical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normalize the Party’s work and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party building;and important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s have been made to establish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Party’s leadership and the party building.Valuable experiences have been accumulated:the innovation of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must be guided by scientific theories,the quality of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must be improved continuously,attention must be paid to implementation,and the 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 must be carried out in coord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We should not only cherish the hard-won achievements of innovation,but also earnestly sum up the fresh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in innovation,and constantl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gular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so as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more effectively.
Key words:
CPC;party constitution building;achievements and experiences
(責任编辑:徐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