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所有问题的提出、分析、解决,都应该围绕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开展.所以教学整合的出发点应该是全体学生,真正把学生作为主体,创建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
一、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走向本质上的融合生成
比如,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的性质,期待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教师应力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提前感知“平行四边形”到“矩形”和“菱形”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带着“当()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就变成()”去思考和交流,并配以动画演示图形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变成矩形”“当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愈加接近并相等时,就变成菱形”.进而,使学生将矩形、菱形纳入平行四边形的范畴.
二、从优势手段的丰富多样走向数学理解的有效促进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采用往往与数学教育目的存在冲突.多媒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另一方面多媒体由于过于形象,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运用不当,最终先进的东西也只是先进的灌输工具而已.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应有助于学生获得有效的理解.比如,在执教“从三个方向看”时,利用现代媒体优势,让学生以空前的热情很快地投入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中,展开了学习“三视图”的有效进程.在练习阶段,则是结合具体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描绘三视图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掌握基本图形的“三视图”.
三、从教材结构的遵照执行走向认知结构的成功转换
教材在给我们提供和呈现具体学习内容的同时,往往也隐含了教学结构的“影子”和教学策略的“雏形”.在预设教案时,不能脱离教师的自身特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是照着“影子”放样子,立足“雏形”搞发展.
1.从知识原理和现象本质的角度选择适合于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教学策略
比如,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中“绝对值”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极容易落入死记绝对值化简的分类讨论的误区.因此,在策略选择上应摆脱学生低水平的讨论和浅层次的探究,而是引领“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这一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从概念入手求出不同符号的数值的绝对值,进而加以概括总结,真正让学生经历对绝对值的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刻画的过程.而不是应试式地掌握一些规律,致使数学课脱离知识原理和现象本质.
2.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灵活建构课堂教学结构
人们遇到新问题时往往联想到与新问题有关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从而寻找可能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转化.
比如,九年级数学教材上册中“圆周角”的教学,在探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这一结论时,通常是先探讨“圆心在圆周角的某一边上”这一特殊情况,然后再以“圆心与圆周角还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探究另两种情况.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而笔者成功的做法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让学生先讨论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的图形,再让学生观察哪种图形最特殊,从而水到渠成地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探讨.
如此改进是可行而且也是成功的,特别是思考问题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问题,问题的设计不带有明显的暗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融为一体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教育环境的创设,实现教学环境与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有机整合
教学环境,除了物理环境之外,还包括学生群体、师生关系,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等心理因素.从教学资源的整合角度解释,就是要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场景和教学氛围.优化的教学环境更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培养.
为此,教师要做到:第一,重视学生情感,营造和谐氛围.“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面对两极分化的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第二,注意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民主氛围.兴趣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是创设情境的目的之一.学生面对熟悉的情境自然萌发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第三,注重构建师生互动,营造平等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平等对话,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
(责任编辑黄桂坚)
一、从知识之间的简单联结走向本质上的融合生成
比如,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对角线”的性质,期待了解“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教师应力求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提前感知“平行四边形”到“矩形”和“菱形”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带着“当()的时候,平行四边形就变成()”去思考和交流,并配以动画演示图形变化的过程,帮助学生明白“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变成矩形”“当平行四边形有一组邻边愈加接近并相等时,就变成菱形”.进而,使学生将矩形、菱形纳入平行四边形的范畴.
二、从优势手段的丰富多样走向数学理解的有效促进
教育方法与手段的采用往往与数学教育目的存在冲突.多媒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抽象的概念直观形象;另一方面多媒体由于过于形象,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果运用不当,最终先进的东西也只是先进的灌输工具而已.所以,多媒体的运用应有助于学生获得有效的理解.比如,在执教“从三个方向看”时,利用现代媒体优势,让学生以空前的热情很快地投入到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中,展开了学习“三视图”的有效进程.在练习阶段,则是结合具体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描绘三视图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有效地掌握基本图形的“三视图”.
三、从教材结构的遵照执行走向认知结构的成功转换
教材在给我们提供和呈现具体学习内容的同时,往往也隐含了教学结构的“影子”和教学策略的“雏形”.在预设教案时,不能脱离教师的自身特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仅仅是照着“影子”放样子,立足“雏形”搞发展.
1.从知识原理和现象本质的角度选择适合于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教学策略
比如,七年级数学教材上册中“绝对值”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极容易落入死记绝对值化简的分类讨论的误区.因此,在策略选择上应摆脱学生低水平的讨论和浅层次的探究,而是引领“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这一概念的理解.接着,让学生从概念入手求出不同符号的数值的绝对值,进而加以概括总结,真正让学生经历对绝对值的定性描述过渡到定量刻画的过程.而不是应试式地掌握一些规律,致使数学课脱离知识原理和现象本质.
2.满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灵活建构课堂教学结构
人们遇到新问题时往往联想到与新问题有关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从而寻找可能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的转化.
比如,九年级数学教材上册中“圆周角”的教学,在探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这一结论时,通常是先探讨“圆心在圆周角的某一边上”这一特殊情况,然后再以“圆心与圆周角还有哪几种位置关系”引发学生思考,从而探究另两种情况.这种做法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而笔者成功的做法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让学生先讨论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画出相应的图形,再让学生观察哪种图形最特殊,从而水到渠成地由特殊到一般进行探讨.
如此改进是可行而且也是成功的,特别是思考问题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问题,问题的设计不带有明显的暗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融为一体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教育环境的创设,实现教学环境与传授知识、发展能力有机整合
教学环境,除了物理环境之外,还包括学生群体、师生关系,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与控制等心理因素.从教学资源的整合角度解释,就是要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场景和教学氛围.优化的教学环境更能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培养.
为此,教师要做到:第一,重视学生情感,营造和谐氛围.“新课标”强调教学内容的人文性,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面对两极分化的初中生数学学习现状,教师更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自然、和谐的教学生态.第二,注意创造问题情境,营造民主氛围.兴趣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是创设情境的目的之一.学生面对熟悉的情境自然萌发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第三,注重构建师生互动,营造平等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和学生平等对话,形成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学习共同体”.
(责任编辑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