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政治课难上的原因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gig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教学普遍处于尴尬状况。一方面,从学生的健康成长、人材的培养、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发展需要出发,政治课起着其他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不仅不能取消,必须还要加强,关于这一点,古今中外都有共识,另一方面,从存在的实际情况看,在教学中普遍表现出的是老师难教,学生厌学。教学情况用挣扎着前进来形容一点不会过份。从效果来看也不能令人满意:学习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重视的,只重视分数,为分数而学习,知行脱节;不重视的公开喊出60分万岁;甚至出现根本不想学的状况,以至社会上出现一种说法: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初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高中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大学生进行越高高,思想品德、伦理道德、社会公德等水平越低的状况,这不能不说是对我们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及政治课教学效果的讽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教育,研究生进行文明宿舍教育。我认为,造成政治课难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社会方面
  
  第一,文革中的极左路线、空头政治、教条主义影响,人们厌倦了政治,使得社会上的确存在一种说起政治就反感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反映到学生身上就是混淆政治和政治课的界线,提起就烦。 第二,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一段时间内,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一手硬、一手软,形成了追求物质享受、感官刺激的风气,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的,个人实惠才是实的,因此,对政治课表现出不感兴趣。 第三,腐败、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使学生感觉理论与实际脱节,反差大。加上各种政治活动和集体活动中的形式主义,甚至弄虚作假,使学生认为政治课假。以上这些严重损害了政治课的可信度,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家庭方面
  
  现在在校学生的父母,都经历过十年动乱,而且大多文化程度不太高,做为被耽误过的一代人,他们普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对子女的学习都有高标准、严要求。但出于各种原因,他们对子女的政治课学习要求只集中体现在一个字。就是背,那怕是死记硬背,那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只要能及格就行,说到底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不仅降低了学习上来自家庭的期望值,而且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进行。
  
  三、教材方面
  
  政治课教材虽说不断在改进,但如何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要求,既加强科学性、知识性又结合学生特点的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很好解决。这也在某种程度上造成学生不感兴趣。
  
  四、教学方法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缺乏兴趣,以至影响学习。
  以上原因,集中体现在学生身上就表现为厌学。怎样在现有条件下,尽力去改变这种现状,促进教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我是这样考虑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若师生双方心意相通,便较易完成教学目标;若双方情感交流发生阻碍,那么知识的交流也会受影响。因此,通过沟通思想,转变学生情绪应该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其他文献
写作的过程,一般可概括为三个基本阶段,即:素材的积累、文章构思和情感表达。因此,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我们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而且我认为语文教师特别应在素材的积累方面多下功夫,要让学生写作时有东西可写。现以习作《我的老师》为例,谈谈我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几点尝试。  首先,要让学生有丰富的写作源泉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多练笔。为此,我开展了每周读书活动和每周随笔活动:让学生读优秀作文、精典散文、世
期刊
一、理论基础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奈瑟强调学生学习应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进行,而不应该在抽象的、虚构的环境中展开;应该将概念性知识看作一整套工具,他们只有在真实环境中被运用才能被完全理解,而且通过活动和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促进知识的广泛迁移。  学生学习有兴趣,就能积极思考,进入智利振奋状态,有助于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正是采用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来完成化学概念
期刊
【摘要】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上开展一种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质疑、求异、解疑的“群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能力,产生良好效果:(1)信息来源丰富,有多层性;(2)学生学习具有主动性;(3)调节课堂气氛,增进情感交流;(4)活动形式灵活多变;(5)便于“因材施教”;(6)需要注意“群言不起”、“群言不休”。通过学生的发言,调动他们思维和记忆的积极性,挖掘学生潜力,唤起课堂上的激情,扫除认知障碍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创造宣言》中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创新素质是当今时代需要的人的重要素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现、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本文拟就哲学常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和做法。    一、引而不发—
期刊
学习的任务之一,就是把人类知识经过选择、提炼和加工,储存在自己的头脑里,在需要的时候,就能把知识重现和再认出来,为高深的学习打基础,为生活的使用作准备,正如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一切知识不过是记忆,而创造不过是运用知识。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主要决定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要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首先要能够记忆。在化学教学中,常有学生反映:元素符号等化学用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期刊
中学思想政治课正努力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课堂气氛日趋活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常常会提出一些“怪问”等意外情况。对此,教师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技巧,在此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教师可能找到避免刻板公式的方法,才能估量此时此地情况的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手段并且正确地加以运用”。应该
期刊
乒乓球运动是我们国家的国球,其中包含有许多力学知识,用力学知识来指导乒乓球运动,同学们对物理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对乒乓球运动会更加热爱。在乒乓球运动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与力学知识有关。     一、力矩与球的旋转    在乒乓球运动中,旋转球是克敌致胜的法宝,那末如何使球能在前进中旋转呢?    如图l所示:给物体施加一个过质心“O”点的推力,该物体就只能沿力的方向平动。  如图2所示:给物体施加一
期刊
所谓活动讨论法是指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围绕某一问题或社会现象的某些特定方面,以小组或班级为单位,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开展积极的讨论、争论甚至辩论、各抒己见,互相责疑,互相启发,以求弄懂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在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对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活动讨论法是以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得知识,在学
期刊
语感能力就是人们在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语感的强弱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那
期刊
徐匡迪教授在“今天我怎样做老师”演讲中讲到: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教师,无论是人文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教师,都要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职责。即要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然而,综观当前中学的教育教学现状,主要还是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作为高中基础型的学科教学,其知识、能力的培养,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这一状况,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