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级刚刚开始学习作文,新课标有关第二学段作文的第一条就是要求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而三下习作3的要求如同拦路虎一般:“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新的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得有意思。”这样的作文不仅学生头疼,老师也很头疼。一旦学生缺少观察,缺少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这作文就很难写好了,很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为了让学生有时间观察,知道怎么观察,就提前行动。3月21日那天是周五,我一想,周六周日正是观察的好时机啊。于是我就用了半节课指导学生观察,可以观察大自然在春天里的变化,可以观察小动物的活动和生长变化,校内生活、校外生活都在观察的范围中。
我还特地发了校信通给全体家长,请家长带孩子去公园或其他地方仔细观察动物或植物,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再写在小作本上。
等到了周一,虽然有几篇文章还行,但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存在走马观花的问题,写得很不细致。再请家长带着观察,家长本身也可能不太在行,也会耽误作文进度。想了又想,我决定还是从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入手,“找米下锅”。
在上作文课时,我就先用半节课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去找找校园里的春天,这也是发现啊。
考虑参观游览这样的文章通常都是移步换景,所以我决定带领学生从校门口观察起。在校门口我指导学生观察了桃树。桃花正开得热闹呢。我先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位置,然后远望桃树,问学生像什么?学生活用了上学期写大樹的那句话,说“像粉色的云”。这正符合新大纲第5条所说的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近看时,我请学生注意树上已经长满了粉嘟嘟的桃花。光这样观察还是写不细啊。接着我又请学生仔细观察一朵盛开的桃花,注意花瓣的形状与花蕊的颜色。再注意花还有哪些姿态,学生发现有盛开的,也有花骨朵呢,小花苞像花生米似的。再让学生低头看,他们发现地上有好多桃花的花瓣呢。有学生还捡起一片摸摸,感觉非常柔软。我故作神秘地说:“这满地的花瓣让我想起一句诗呢!”学生惊讶地望着我。我提高嗓音背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学生马上想起来了,高兴地接上: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也是上学期他们曾经积累过的呢。
第二个观察地点,定为校门口下坡处,因为那里有棵正盛开着的樱花树呢。我让学生远看像什么?学生这回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一朵白色的云!”走近看,满树的白色樱花,看上去美极了。再看什么呢?学生知道在看完满树的花后要专门看一朵盛开的了。他们发现樱花与桃花颜色、形状差不多,只是颜色更淡,近乎于白。而且在五片半圆形的花瓣中间,是黄色的花蕊。同样有才开放与快开放的花。而最奇妙的地,在微风的吹拂下,片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白色的花瓣。我提示学生:“这里仿佛下了一场什么雨啊?仿佛下了一场——‘花瓣雨’!”“对啊对啊,可真像呢!”不少花瓣落到了不远处的大操场上的红色塑胶上,我请学生思考像什么?“像不像是深红的天空中缀满了银色的星星啊?”学生不禁大声赞叹道:“像!”他们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鲜的语言。
第三个观察地点,在操场北面的围墙那里,我们发现雪白的墙上原本光秃秃的爬山虎长出寸把长的叶子,嫩嫩的,绿中带红。围墙下的花圃里,月季花虽然还没有开放,连花苞都很难找到。但我们发现,她长出了好多嫩叶,特别是新长出的小刺,红红的,软软的,学生还特地用手去轻轻地摸一摸,然后告诉我说:“老师,真的一点儿都不疼呢!”
观察完了,回教室的路上,好多同学走路都是连跳带蹦的。他们高兴啊,一会儿工夫,就有了这么多的新发现啦!
“有米下锅”了,怎么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呢?我跟同学们一起共同编写提纲。题目就叫《春到校园》。第一节总写春到校园。第二、三、四节就以地点转换为序,分别写在校门口所见的桃花、在下坡处所见的樱花,在北边围墙处所见的爬山虎与月季花。第五节再总结春天美化了校园。我还问他们,哪些作文中可能要用到的字不会写啊?现在我可以教你们。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很容易被一些不会写的字给难住,从而影响了写作速度。
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基本完成了这篇作文。我抓紧时间改好作文后发现,效果还真不错,除了少数的同学写得不够具体,还有个别的不够真实外,大部分同学都一次过关了。
为了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以后也会写“我的发现”或是写景类的文章,我在3月28日下午的队活动课上,又带领学生去了一次伯先公园,去找找那里的春天,看看有啥不一样的发现。结果我们在山道上发现了盛开的碗口大的红色的茶花,发现了山顶上错落有致的石头格子的缝隙中,有才长出来的寸把长的柔嫩的小草。当我带他们往云台山背面走下去三五十米的时候,学生尖叫了:“老师,紫色的海洋!”“花海!”回到教室,我又指导他们举一反三,模仿《春到校园》的结构与写法编写了《春到伯先公园》的提纲,要求周末小作就写这个。
为了调动他们的作文兴趣,巩固《春到校园》的写法,我问他们想不想看看老师现场写一篇《春到校园》?学生兴致盎然。我先给学生复习了写作提纲。然后就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从远到近地把花的大小、颜色、形状及各种姿态写了下来。两种花有点相似,为了不雷同,我详写桃花的姿态,略写樱花的姿态,但详写有特色的“樱花雨。”还把普通的开头演变成带拟人手法的开头,结尾还与开头呼应。大约是真的感受到了校园的春天很美,应学生的强烈要求,在末尾添上四字:“我爱春天!”最后一统计字数:467!学生惊叹了,啊,就这么把嘴里说的都打成字,居然有四百多字,写在作文本上就有两页多啦!
我的示范,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写作技巧,也给她们树立了榜样,只要仔细观察,把心里要说的有条理地写下来,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孩子们的写作信心大大增强。
当然我班也有4位一直没能过关的同学,这正好是个学习的好机会。我怕他们记不牢,还特地把范文发到了他们家长的手机上,让他们多读几遍,然后再独立去写。结果两位过关了,还有两位根本就忘记这项作业了。我又在放学后把他俩留下,先读再写,也终于过了关。而同学们完成的《春到伯先公园》的文章明显要比第一次在家完成的小作要好很多。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观察的重要,示范的重要。在第三单元的练习卷中,很多同学在写“我的发现”时用了这两回的作文材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想,虽然我的学生不是最好的,但我要以新课标为准绳,尽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到最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我的座佑铭,它提醒我要淡泊名利,努力耕耘,让所有祖国的花朵都能怒放。春天就在孩子们的中间!
为了让学生有时间观察,知道怎么观察,就提前行动。3月21日那天是周五,我一想,周六周日正是观察的好时机啊。于是我就用了半节课指导学生观察,可以观察大自然在春天里的变化,可以观察小动物的活动和生长变化,校内生活、校外生活都在观察的范围中。
我还特地发了校信通给全体家长,请家长带孩子去公园或其他地方仔细观察动物或植物,看看有什么新发现,再写在小作本上。
等到了周一,虽然有几篇文章还行,但大部分同学的作文都存在走马观花的问题,写得很不细致。再请家长带着观察,家长本身也可能不太在行,也会耽误作文进度。想了又想,我决定还是从指导学生观察校园入手,“找米下锅”。
在上作文课时,我就先用半节课带领学生观察校园,去找找校园里的春天,这也是发现啊。
考虑参观游览这样的文章通常都是移步换景,所以我决定带领学生从校门口观察起。在校门口我指导学生观察了桃树。桃花正开得热闹呢。我先让学生弄清自己的位置,然后远望桃树,问学生像什么?学生活用了上学期写大樹的那句话,说“像粉色的云”。这正符合新大纲第5条所说的让学生“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近看时,我请学生注意树上已经长满了粉嘟嘟的桃花。光这样观察还是写不细啊。接着我又请学生仔细观察一朵盛开的桃花,注意花瓣的形状与花蕊的颜色。再注意花还有哪些姿态,学生发现有盛开的,也有花骨朵呢,小花苞像花生米似的。再让学生低头看,他们发现地上有好多桃花的花瓣呢。有学生还捡起一片摸摸,感觉非常柔软。我故作神秘地说:“这满地的花瓣让我想起一句诗呢!”学生惊讶地望着我。我提高嗓音背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学生马上想起来了,高兴地接上: “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也是上学期他们曾经积累过的呢。
第二个观察地点,定为校门口下坡处,因为那里有棵正盛开着的樱花树呢。我让学生远看像什么?学生这回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一朵白色的云!”走近看,满树的白色樱花,看上去美极了。再看什么呢?学生知道在看完满树的花后要专门看一朵盛开的了。他们发现樱花与桃花颜色、形状差不多,只是颜色更淡,近乎于白。而且在五片半圆形的花瓣中间,是黄色的花蕊。同样有才开放与快开放的花。而最奇妙的地,在微风的吹拂下,片片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在地上,到处都是白色的花瓣。我提示学生:“这里仿佛下了一场什么雨啊?仿佛下了一场——‘花瓣雨’!”“对啊对啊,可真像呢!”不少花瓣落到了不远处的大操场上的红色塑胶上,我请学生思考像什么?“像不像是深红的天空中缀满了银色的星星啊?”学生不禁大声赞叹道:“像!”他们就像海绵吸水一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新鲜的语言。
第三个观察地点,在操场北面的围墙那里,我们发现雪白的墙上原本光秃秃的爬山虎长出寸把长的叶子,嫩嫩的,绿中带红。围墙下的花圃里,月季花虽然还没有开放,连花苞都很难找到。但我们发现,她长出了好多嫩叶,特别是新长出的小刺,红红的,软软的,学生还特地用手去轻轻地摸一摸,然后告诉我说:“老师,真的一点儿都不疼呢!”
观察完了,回教室的路上,好多同学走路都是连跳带蹦的。他们高兴啊,一会儿工夫,就有了这么多的新发现啦!
“有米下锅”了,怎么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呢?我跟同学们一起共同编写提纲。题目就叫《春到校园》。第一节总写春到校园。第二、三、四节就以地点转换为序,分别写在校门口所见的桃花、在下坡处所见的樱花,在北边围墙处所见的爬山虎与月季花。第五节再总结春天美化了校园。我还问他们,哪些作文中可能要用到的字不会写啊?现在我可以教你们。因为三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很容易被一些不会写的字给难住,从而影响了写作速度。
学生用一节课的时间基本完成了这篇作文。我抓紧时间改好作文后发现,效果还真不错,除了少数的同学写得不够具体,还有个别的不够真实外,大部分同学都一次过关了。
为了让学生能举一反三,以后也会写“我的发现”或是写景类的文章,我在3月28日下午的队活动课上,又带领学生去了一次伯先公园,去找找那里的春天,看看有啥不一样的发现。结果我们在山道上发现了盛开的碗口大的红色的茶花,发现了山顶上错落有致的石头格子的缝隙中,有才长出来的寸把长的柔嫩的小草。当我带他们往云台山背面走下去三五十米的时候,学生尖叫了:“老师,紫色的海洋!”“花海!”回到教室,我又指导他们举一反三,模仿《春到校园》的结构与写法编写了《春到伯先公园》的提纲,要求周末小作就写这个。
为了调动他们的作文兴趣,巩固《春到校园》的写法,我问他们想不想看看老师现场写一篇《春到校园》?学生兴致盎然。我先给学生复习了写作提纲。然后就按照总分总的结构,从远到近地把花的大小、颜色、形状及各种姿态写了下来。两种花有点相似,为了不雷同,我详写桃花的姿态,略写樱花的姿态,但详写有特色的“樱花雨。”还把普通的开头演变成带拟人手法的开头,结尾还与开头呼应。大约是真的感受到了校园的春天很美,应学生的强烈要求,在末尾添上四字:“我爱春天!”最后一统计字数:467!学生惊叹了,啊,就这么把嘴里说的都打成字,居然有四百多字,写在作文本上就有两页多啦!
我的示范,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写作技巧,也给她们树立了榜样,只要仔细观察,把心里要说的有条理地写下来,就能写出一篇好文章!孩子们的写作信心大大增强。
当然我班也有4位一直没能过关的同学,这正好是个学习的好机会。我怕他们记不牢,还特地把范文发到了他们家长的手机上,让他们多读几遍,然后再独立去写。结果两位过关了,还有两位根本就忘记这项作业了。我又在放学后把他俩留下,先读再写,也终于过了关。而同学们完成的《春到伯先公园》的文章明显要比第一次在家完成的小作要好很多。这也进一步告诉我们观察的重要,示范的重要。在第三单元的练习卷中,很多同学在写“我的发现”时用了这两回的作文材料,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想,虽然我的学生不是最好的,但我要以新课标为准绳,尽最大的努力把学生教到最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是我的座佑铭,它提醒我要淡泊名利,努力耕耘,让所有祖国的花朵都能怒放。春天就在孩子们的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