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在基础,语言表达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育专家也将“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语文学习就是阅读思维的旅行,一方面是“读得懂”,就是用思维去释义;另一方面是“说得明”,就是用思维去表达。
有质量的思维是真正阅读的前提,是学习真正发生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才能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透彻,学有所得。因此,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維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应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必然追求。
一、定位引起思维波动的起始点,选择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
学习的真正发生是指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向前再走一步。这里的已有基础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学习策略、情感体悟等各方面的现实基础。充分把握学生的现实基础就可以避开学生已懂的,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了学生也不懂的内容,就可以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能引起学生思维波动的起始点。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为例,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学生有阅读这类散文的初步基础。从阅读策略上来看,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听其言、看其貌、观其行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写作策略上看,学生也有过多次写人习作的练习,知道写人要通过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去描写,知道要通过事例去刻画人。但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较浅,学生的思维也没有进一层的深入,学习的有效度自然是不够的。
那么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应该学习什么呢?通过钻研教材就会发现,学生能掌握的是:抓住人物主要特点进行外貌描写,但把外貌置入情境,随着情节的发展进行多次外貌描写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了。写人文章中对话描写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用的,但根据要表现的人物特点有选择地呈现对话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
基于这个学习起点,我们就可以建构“作者描写外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扫路人把作者请进屋里,沏了一壶茶,应该谈了很长时间,作者为什么只写了三句对话”这两个话题。
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学内容要正确,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因为有需要,教学才有存在的必要。明确学习的真正起点,就是探到了学习的真实“坐标”,并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使目标更加集中,内容更加简明扼要,学习就会真正发生。
二、捕捉激发思维跳跃的兴趣点,组织学习需要的实践活动
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捕捉汉语言文字本身所独有的文化张力和艺术魅力,从而唤醒儿童学习的兴趣。要研究儿童,就要用贴近儿童的方式去激发儿童学习思维。教师应将“深入”的内容“浅出”,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软着陆”,努力把一个个“学的活动”变得丰富、生动、有趣,用简单的方式,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
从《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感悟扫路人“享受工作”“豁达开朗”的心态,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而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是否真的累这一观点学生产生了分歧,笔者敏锐地捕捉到这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
于是笔者就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从文中找根据进行辩论。认为老人应该累的学生不仅从文中找出了形容峰高、峰险的句子,还找出了作者和游人的表现来加以说明;而认为老人不累的学生则找出了扫路人“轻轻松松”“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的内容来说明,并且说老人因为天天扫路身体得到了锻炼,已经适应了扫路生活。
随着辩论不断地深入,学生明白了老人感觉不累的原因在于他喜爱这份工作,在老人眼里这是工作又是一种享受,最终得出了“决定一个人是否真正累的是一个人的心态”的结论。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每找到书上的句子证明老人应该累时,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同时引读老人说自己“不累”的句子进行比较。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活动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人对话,与同学对话,在文字之中经历了几个来回,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准确地领会了文本的主旨。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意识到,思维是阅读的核心与主体,贯穿阅读过程的始终。语文学习就是阅读思维的旅行,一方面是“读得懂”,就是用思维去释义;另一方面是“说得明”,就是用思维去表达。
有质量的思维是真正阅读的前提,是学习真正发生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才能让学生学得充分,学得透彻,学有所得。因此,培育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构建以思維为核心的阅读活动体系应是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必然追求。
一、定位引起思维波动的起始点,选择学生需要的教学内容
学习的真正发生是指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向前再走一步。这里的已有基础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学习策略、情感体悟等各方面的现实基础。充分把握学生的现实基础就可以避开学生已懂的,学生能自己学懂的,教了学生也不懂的内容,就可以找到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能引起学生思维波动的起始点。
以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为例,这是一篇写人的散文,学生有阅读这类散文的初步基础。从阅读策略上来看,学生知道可以通过听其言、看其貌、观其行来了解人物的特点;从写作策略上看,学生也有过多次写人习作的练习,知道写人要通过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等方面去描写,知道要通过事例去刻画人。但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教学内容的定位就显得较浅,学生的思维也没有进一层的深入,学习的有效度自然是不够的。
那么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应该学习什么呢?通过钻研教材就会发现,学生能掌握的是:抓住人物主要特点进行外貌描写,但把外貌置入情境,随着情节的发展进行多次外貌描写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了。写人文章中对话描写是学生在习作中经常用的,但根据要表现的人物特点有选择地呈现对话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
基于这个学习起点,我们就可以建构“作者描写外貌和我们有什么不同”“扫路人把作者请进屋里,沏了一壶茶,应该谈了很长时间,作者为什么只写了三句对话”这两个话题。
王荣生教授提出:“教学内容要正确,要适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要给学生学习提供较大的帮助。”因为有需要,教学才有存在的必要。明确学习的真正起点,就是探到了学习的真实“坐标”,并能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使目标更加集中,内容更加简明扼要,学习就会真正发生。
二、捕捉激发思维跳跃的兴趣点,组织学习需要的实践活动
真正的学习需要学生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这就意味着我们要研究语言文字,捕捉汉语言文字本身所独有的文化张力和艺术魅力,从而唤醒儿童学习的兴趣。要研究儿童,就要用贴近儿童的方式去激发儿童学习思维。教师应将“深入”的内容“浅出”,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软着陆”,努力把一个个“学的活动”变得丰富、生动、有趣,用简单的方式,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
从《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中感悟扫路人“享受工作”“豁达开朗”的心态,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而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台阶是否真的累这一观点学生产生了分歧,笔者敏锐地捕捉到这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
于是笔者就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从文中找根据进行辩论。认为老人应该累的学生不仅从文中找出了形容峰高、峰险的句子,还找出了作者和游人的表现来加以说明;而认为老人不累的学生则找出了扫路人“轻轻松松”“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的内容来说明,并且说老人因为天天扫路身体得到了锻炼,已经适应了扫路生活。
随着辩论不断地深入,学生明白了老人感觉不累的原因在于他喜爱这份工作,在老人眼里这是工作又是一种享受,最终得出了“决定一个人是否真正累的是一个人的心态”的结论。
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每找到书上的句子证明老人应该累时,教师都应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同时引读老人说自己“不累”的句子进行比较。这样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习活动变得活跃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老人对话,与同学对话,在文字之中经历了几个来回,也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过程,准确地领会了文本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