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头脑风暴到作文教学

来源 :作文周刊(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甚至是令许多语文教师感到头痛的问题。学生一到写作文时就无话可说,咬笔杆、干瞪眼,或是东拼西凑、废话连篇。写出来的作文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中心不明确、文不对题,没用或是乱用标点符号,胡乱分自然段,没有真情实感。
  这样的作文训练让学生头痛,好在许多一线的教师都不曾停下探寻作文教学改革的脚步。许多小学教师认为,学生要想写出作文来,首先要模仿,于是就让学生背大量的范例作文,背大量的典型材料。学生有了量的积累,在初学阶段确实有很好的立竿见影的效果,可久而久之反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如果到了初中阶段还用此法,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会千篇一律,毫无创新可言,假话、空话、套话一大堆,没有真情实感,读起来味同嚼蜡。
  如果把头脑风暴引进作文课堂,这样的情况或许可以得到一定的改观。头脑风暴是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现在已成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的代名词,其目的在于群体决策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引发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从而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其次是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第三是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甚至更多。第四是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如何将头脑风暴运用到作文教学中。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充分收集跟作文主题有关系的故事、歌曲、诗词、精彩文章或段落、图片等,提出作文的写作题材、思路以及运用的写作手法、分段、风格、标点等跟本次作文有关系的各个方面。
  主持人培训
  设主持人一名。为了充分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尽力营造轻松融洽的讨论气氛,主持人最好由学生担任。主持人只负责主持,对各个设想不做任何评论,让参与者们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主持人采取询问的做法,作适当引导即可。
  参与人员培训
  为给同学们提供一个更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的环境,应确定参与讨论的最佳人数和进行所需时间。一般参与讨论的人数以10~15人为宜,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为最佳。关于参与讨论的人选,教师在选定的时候应选思维活跃、知识面较广泛、具有较强的联想思维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且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参与。参与讨论的同学除了要准备各项材料之外,还应准备笔记本、笔,以便在讨论过程中记录下别人的发言。
  记录人员培训
  除了主持人、参与讨论者之外,其余同学皆为记录人员,记录人员在整个活动中只负责记录,不做任何的发言或是暗示,以免影响参与讨论同学的思维和情绪。记录的同学应尽可能地记录下讨论者的发言,这些都将是写作时的素材。
  第二阶段:头脑风暴
  参与发言的同学带上各自准备的材料和笔记本、笔,在教室中间围坐成一个圆圈,主持人可以坐在圆圈的某个位置,准备好笔记本和笔。会前,教师简单重申目的、纪律和注意事项。为使参与者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和激励,收到较好效果,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禁止批评和评论,也不要自谦。对别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拦。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设想,亦不得予以驳斥;同时也不允许自我批判。在心理上调动每一个参与者的积极性,彻底防止出现一些“扼杀性语句”和“自我扼杀语句”。诸如“这根本行不通”“你这想法太陈旧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某某定律”以及“我提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有一个不一定行得通的想法”等语句。只有这样,参与者才可能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在别人设想的激励下集中全部精力开拓自己的思路。
  ——目标集中,追求设想数量,越多越好。在智力激励法实施会上要求大家提设想,越多越好,以谋取设想的数量为目标。
  ——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这是激励的关键所在。每个参与者都要从他人的设想中激励自己,从中得到启示,或补充他人的设想,或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等。
  ——参与人员一律平等,各种设想都要记录下来。参与人员不论是尖子生,还是差生,一律平等;不论大小,甚至是最荒诞的设想记录人员也要认真地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
  ——主张独立思考,不允许私下交谈,以免干扰他人思维。
  讨论结束时间以下课铃声为准。在课堂上,所有的参与者都会接收到与接下来要完成的作文有关系的大量信息,并且在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引发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为后面的作文提供很丰富的材料。
  第三阶段:整理信息形成思路
  参与发言的同学所提供的所有信息不可能全部用在作文中,必须根据自己的个人情况进行筛选和整合,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可以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对头脑风暴的材料进行增减删改,去掉自己认为不切实际的、自己不感兴趣的、不擅长的内容,制定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建议每个同学在此基础上绘制思维导图。
  第四阶段:写作并修改
  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写作完毕,学习小组内部进行交叉修改。修改按以下标准进行:内容上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情感真挚;语言上语言准确、流畅、生动;结构上结构严谨、条理清晰;此外,还需注意错别字、标点的正确使用、分段是否合理、所拟标题是否恰当、字数是否达标等方面。在小组内讨论、改动的基础上把作文謄写在作文本上,完成此次作文。
其他文献
现代文阅读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题型以问答题为主。综合多年高考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点来看,文章内容要点、思想情感、写作技巧三方面是高考考查的重点,题型以问答题为主。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这几方面能力加强训练,以提高其阅读现代文的能力。下面以《故都的秋》和《泪珠与珍珠》为例,谈谈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教师应如何精心设问,以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首先,设问要由易
期刊
今年8月,我又迎来了一批新学生。接过了一年级二班,再次面对6岁的一群“娃娃”,我有了更多的耐心和爱心,我深深觉得,陪伴一伙“叽叽喳喳”的娃娃成长是一件非常有成就的事情。  小慧是一个特别漂亮的小女孩,有着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小手,能说会道的小嘴,特别招人喜欢。但不经意间会出现和她年龄的不相称的一丝愁容——她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好几年了,她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在学习《菜园里》一课,讲到“
期刊
内容提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教材的一个亮点,它的价值所在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但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性格差异、成绩的差异以及口语表达能力参差不齐,导致学生参与热情不高、效果不好。怎样才能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做起:首先要尊重学生主体,激发学生
期刊
四、生活态度的矫正  部分学生的文章不是写小学时与同学的矛盾冲突,就是写自己的体育之前有多厉害,而现在有多狼狈,或如何讨厌体育老师、如何为跑步及仰卧起坐而烦恼。这些事或许都是真实的,但是字里行间满是“孩子气”。小林无知、可恶、没胸襟,我们可不可以一笑置之,或者以德报怨,相信炉火可以融化坚冰,大度可以包容小肚鸡肠呢?曾经体育好,就代表以后好、永远好吗?跑步真的“没有技术含量”吗?还是自己抱着以前的荣
期刊
一些同学学习成绩不理想,最终成为差生,究其原因,多是他们在学习中存在下列“拦路虎”:  一、缺乏学习热情  學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功的体验少,失败的体验都很强烈,因此往往表现出厌烦学习,对做作业、听课提不起精神。他们在学习中投入的热情很低,自身智慧没有得到充分运用。大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成绩差不是因为自身智力水平低,而是由于其智力活动缺少“发动机”,没有形成良性的循环。有关教育专家指出,只要
期刊
随着多媒体、电子白板、微信、智能手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进入课堂,“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个全新的、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以不可阻挡之势来到了我们面前。那么,现代信息技术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什么改变呢?  一、激发学习兴趣  静止的文字及呆板的板书式传统课堂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从而抑制学生的思维,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
期刊
小学六年义务教育,如果接一年级的学生直到他们毕业,那就要整整六年。这就是小学教育的一个大循环。目前许多学校根据师资情况及教师特点,这种大循环带班的教师并不多。有的教师喜欢教低段学生,有的教师擅长带高段学生,有的教师因为学校师资的变动,一年就变动一个班级。于是,不少教师都会面临接“班”教学(即接其他教师的班级教学)。  接班教学,许多教师往往会不适应(其实学生也很不适应教师),常常会“横挑鼻子竖挑眼
期刊
我们从小就学习语文,小时候只知道语文重要,但是从没有深入思考过什么是语文,更没有深入思考过学好语文有什么作用。在过去,我们没有“语文”,但有“语文学”,这个“语文学”与现在的“语文”有很大不同,是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偏重于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的学科。  “语文”这一词语由叶圣陶先生首次提出。1949年8月,叶圣陶主持中小学语文科课程标准起草工作,并编撰《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在这一文件里,叶
期刊
我想,只要以耐心和爱心浇灌,学生就会开出灿烂之花。  2010年8月31号下午,我迎接了“四大天王”之首的萧润情,他集逃课、串班、抽烟、打架于一身。那天下午,我正在班上清点新生人数,忽然班上传来了几声窃笑,我猛一抬头,发现一个身穿牛仔服,口叼棒棒糖,头顶蘑菇云,眼里冒杀气的大男孩斜靠着教室门。本来我想给他个下马威,但见此人来者不善,应该就是那个“大人物”,我立马改变策略,笑道:“你很准时,刚好两点
期刊
有些教师盲目地崇拜名家,喋喋不休地吹捧名家:一提起王勃,就猛赞他为“才子”;一提起王维,就狂颂他为“诗佛”;一提起白居易,就感叹他“早慧”,是“神童”,是“诗王”。其实王勃还是一个杀人犯,曾残忍地杀害了一个仆人;王维曾投降安禄山作伪官,是唐玄宗时代的“叛徒”;白居易曾公然在家养了两个妓女,且不以为耻,反而经常吟诗赞颂她们。我们对名人名著都应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盲目崇拜名家、名作不仅容易扼杀学生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