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_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健康心理培养教育资源。本文从“适应环境、直面挫折”,“自省自律、追求和谐”、“豁达心胸、积极乐观”、“孝悌仁义、珍爱生命”四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学生;健康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近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约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 “更难就业季”称号。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容易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并由此带来了各种心理问题,这一现象也引起是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思想,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如何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华,实施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是值得我们广泛探讨的问题。
  一、适应环境、直面挫折
  当代高职学生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从小在溺爱中长大,生活条件优越,挫折体验较少,心理比较脆弱。在面对新的环境时,他们往往表现出难以适应,特别是在遇到一些挫折时更会出现不安、焦虑、压抑甚至自残等行为问题。中國传统文化强调人应该善于适应环境、直面挫折、随遇而安。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认为一个人必须要先经过种种的磨难与痛苦,才能成就一番打的事业。因此,在挫折面前奋起的人是值得让人尊敬的人,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渝;屈原流放始做《离骚》;苏武牧羊得以封侯;司马迁膑腿以成《史记》。
  高职学生应该如何面对新环境与挫折?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鼓励人们应该以一颗平常心直面逆境的挑战。儒家思想强调“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面对小挫折要懂得忍让与忍耐,顾全大局。所谓“君子不器”(《论语·为政》),说的就是君子不是器皿,而是具有特定用途的,言外之意就是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不管在什么时间与环境下遇到何种情况时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潜能,从容应对任何意料之中与之外的事情,随遇而安,并且可以保证自己的身心不受到任何的伤害。
  二、自省自律、追求和谐
  高职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在面对各类困惑的背后即千百年来哲人思想家尝试并寻找答案的自我认知问题,能否对自我进行正确认知也是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标准之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儒家思想强调自省自律,探究自我深层次的内心世界。有的高职学生因为自己的家庭经济贫困或身体的缺陷而产生自卑心理,实际上就是没有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求诸己”思想就是对自我的检验,探究自我深层次内心的方法,让高职学生时刻保持头脑的清晰,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认识一个真实的自我,积极接纳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成功与失败。
  控制情绪,追求和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祖国的四面八方,家庭背景、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性格特征都不同,同时他们又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集体意识薄弱,遇到问题都习惯从自我角度出发,为他人考虑较少。有的学生进入校园生活后即出现不适,在行为上表现为不能融入新的环境,有的学生与同学交往困难,这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的思想即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就强调了人家关系和谐的重要性,正所谓“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之间要有“仁爱”之心,既要正视差距,又要相互包容;既要关怀、支持、照顾,又要谅解、谦让、克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思想对于当代高职学生建立良好的人家关系是极具借鉴意义的。
  三、豁达心胸、积极乐观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代高职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升学而升学,对于人生的目标与价值都缺少思考,没有理想与追求。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缺少生活的航向,更加迷茫,逃课旷课、沉迷网络更有甚者悲观厌世,长此以往导致他们无法融入社会与人群,性格行为孤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厚德而载物”,意思是天地的运行是刚劲强健的,君子应该树立自己的意志与人格尊严,如日月星辰一般自强不息。《论语》言:“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拥有宽广的胸怀与刚毅的品格的人才能够担当大任,为国家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精神对当代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正面的引导作用。通过这些思想的灌输能够帮助学生拜托消极,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报效国家为己任,刻苦学习、努力生活。
  四、孝悌仁义、珍爱生命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古代奉养父母的准则。“孝”在先秦经典中被视为“德之根本”。“孝”是对于我们生命根源的一种崇敬;“悌”是顺着同样的生命根源而来的一种横向展开,讲“孝悌”而讲“仁义”。《弟子规》中:“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首先要懂得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在与家人的相处中,高职学生更要把“孝悌”作为根本的原则之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孝经》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体上的皮肤毛发来自于父母,不敢有所毁伤,爱惜自我,珍爱生命,这是孝敬父母的基础。高职学生面对人生的不如意,有时选择自残、轻生等极端过激的行为,是极其不正确的做法,无论遇到多么大的挫折都应正确对待,珍爱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黄勤岭.中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J].科教文汇,2008(7)
  [2]周华,童丽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研究[J],2011,(7)
  [3]袁庆德.论语通释[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
  课题编号:14G303
  课题名称:《基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的高职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研究》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21日,“2016年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工作委员会社长年会”在美丽的星城长沙隆重举行,来自全国40余家出版社的社长、总编辑及媒体代表共计7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商讨“新形势下的美术出版的机遇与挑战”。本次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工作委员会、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美术发行专业委员会、湖南省店共同主办,全国美术出版社联合发行集团、湖南美术出版社负责承办。  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美术出版工作委
汉朝统治时期,立法思想出现了转型,汉代立法思想的儒家化特征明显,具体表现为汉代立法指导思想的儒家化、汉朝立法形式的儒家化、汉代刑法的儒家化、汉代刑罚的儒家化、汉代
2016年5月20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石鲁先生的女儿石丹女士代表家属向媒体通报了一件骇人听闻的消息:石鲁家属捐献给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第2批石鲁作品中的158件下落不明,并通过媒体公开发表声明追索石鲁丢失的作品。  石鲁先生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艺术大家之一,长安画派的主要创始人。他一生对现代中国画的发展有创新性的重要贡献。石鲁先生的夫人闵力生女士及子女为保护、传承石鲁艺术,使石鲁艺术精品有一个最好的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本文对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特征;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前言  情感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语文教学要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这是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  二、情感教育的内涵特征  1、情感教育的内涵  所谓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日益显现三大难题:一是课堂教学教师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二是学生作业太多,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三是每个班级都有大量的后进生,许多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都束手无策。因此,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  “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的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番禺区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自区从2012年3月启动课
[摘 要]:一直以来教育公平问题都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虽然我国在教育方面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但由于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差距,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本文探讨了城乡教育不公平现状、危害以及解决对策等问题,通过实际调研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城乡教育不公平问题的存在及其危害,指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解决对策和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重要作用。  [关键字]:城乡教育公平;现状;危害;原因;对
摘要:高职院校是我国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操作人才的主要基地,通过高职院校的技能教育,学生往往能够凭借其专业知识来获得社会的认可,并得到发展的机会。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相对薄弱,同时高职院校对于专业技能教育的过度重视,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弱。而高职院校的就业导向也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提出了相关的要求。因此,在高职院校技能教育开展的同时,其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培育工作也应当同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