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天人合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它强调自然、社会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仍具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天人合一;社会治理;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管理思想史》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批准号:k201422002
生态恶化、能源匮乏、食品安全等危机的出现,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解决这些危机,我们既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关心人文价值,使二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如果说以工具理性应对这些危机是治标的话,那么价值理性则是治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智慧,如果能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当然能贡献于人类,使人类进入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存状态。
一.提高道德修养,改善个人生存状态
现代社会已日益成为天、地、人、我相互疏离的社会,人们生存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荒谬处境中,工具理性或科学技术的“统治”,淡泊了对人内心精神因素的关怀与培育,致使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多层关系的不协调。如何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之下拯救人类精神及心灵痛苦,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而弘扬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中重价值理性的传统对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有启发的。
“天人合一”中的人生哲学内容,注重人际和谐,强调践履“仁爱”,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儒家思想把“天”看作是伦理道德法则的最高代表,认为道德性是宇宙的本体。如《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德,生生之谓易”。又如《春秋繁露》曰:“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取仁于天而仁也”。这些思想告诉我们外在的天和人的内在的道德有一种本性上的连接,人可以通过存理复性的方法,加强人格修养,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道德境界。正是因为源自于天德的人的共同道德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状态才有可能实现。道家在讲“天人合一”时,旨在“以人合天”。道家的“以人合天”观念,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外物的束缚,超越人为自身所设置的种种障碍,摆脱世俗伦理规范、功名利禄束缚人性的桎梏,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提倡的“天人合一” 的人文精神都追求“仁民爱物”,注重人际和谐,强调道德自律和内在超越。在个人化、实利化、世俗化的价值倾向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天人合一”的道德追求不仅可以化解利益竞争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对个人而言它也可以起到息心化欲、纯化灵魂的功能。
二.培育友好适度观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人类不应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从而把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以致错误地认为人类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人对天地万物的所有征服和改造都是必要的,以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役使万物。恰恰相反,人类应当合乎自然地把自己放在天地间一个较为合理的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和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很好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承认各种不同自然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生态权利。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我国古代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已经懂得了“适度”的原则。道家认为顺从自然而不加人力妄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子》中就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儒家也认为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人的行动必须遵循这种规律。荀子就认为自然界是“生之本”,因此他很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人类生产更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伐、乱捕杀。他进而提出“以时顺修”、“节用裕民”、“节流开源”等主张,都是很有生态意识的。
现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从历史继承性看,“天人合一”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天人合一”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内在契合性。正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启发下,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在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之时,应掌握一定的限度,防止超越自然界的极限而无限制的开发,人类只有做到“知足”、“知止”,天地万物才能循环往复延伸下去,人类社会健康、长久、稳定的发展态势才可能持续。
三.树立整体和谐态度,促进构建“民胞物与”全球伦理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必须共同正视和认真处理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环境危机的产生,其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文化观念的作用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的科学理性或工具理性观念,造成了现代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错觉, 并最终导致了现代人类行动方式的失误,即对自然界采取了一种单向的客体化的征服、掠夺姿态。这种片面的人类自我中心或自我惟一主体性观念,不仅酿成了日趋严重的自然生态灾难,而且在根本上造成了人类自我生存的危机,这是现代人类所有危机中最具根本性的危机,应对、化解这一危机也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念显然有助于化解这一危机,它突破人和自然的对立格局,并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人类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既是一种宇宙观,又是一种伦理观,同时还是一种生态观。它呈现出了一种彼此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整体思维特征。它认为世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万物包括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不存在独立于整体之外超乎整体之外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生命有机体。这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世界文化有著独特的贡献。它虽然不重于对实体的分析和事物属性的深入探究,具有忽视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的缺陷,但它比较接近辩证思维和系统整体原则。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为基础,我们愈发意识到,在现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可见,“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注重万物的联系,追求宇宙有机统一的思维模式,为我们建构现代生态伦理观提供了整体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虽然“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但是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9.
[2] 汤一介.“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N].北京日报.2013-06-08.
[3] 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07).
[4] 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哲学史.1998(03).
关键词:天人合一;社会治理;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管理思想史》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批准号:k201422002
生态恶化、能源匮乏、食品安全等危机的出现,不仅仅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实际上已涉及到人类文化、人文价值等深层问题。解决这些危机,我们既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更要关心人文价值,使二者能够更好地结合起来。如果说以工具理性应对这些危机是治标的话,那么价值理性则是治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丰富智慧,如果能从中吸取精神营养,当然能贡献于人类,使人类进入一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存状态。
一.提高道德修养,改善个人生存状态
现代社会已日益成为天、地、人、我相互疏离的社会,人们生存在“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外不在人、内不在己”的荒谬处境中,工具理性或科学技术的“统治”,淡泊了对人内心精神因素的关怀与培育,致使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多层关系的不协调。如何从物质的、技术的、功利的统治之下拯救人类精神及心灵痛苦,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时代的呼声。而弘扬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中重价值理性的传统对解决这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有启发的。
“天人合一”中的人生哲学内容,注重人际和谐,强调践履“仁爱”,有利于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儒家思想把“天”看作是伦理道德法则的最高代表,认为道德性是宇宙的本体。如《易传》曰:“天地之大德曰生”,“日新之谓德,生生之谓易”。又如《春秋繁露》曰:“天,仁也”,“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取仁于天而仁也”。这些思想告诉我们外在的天和人的内在的道德有一种本性上的连接,人可以通过存理复性的方法,加强人格修养,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道德境界。正是因为源自于天德的人的共同道德追求,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状态才有可能实现。道家在讲“天人合一”时,旨在“以人合天”。道家的“以人合天”观念,要求人们能以更开阔更通达的心态面对现实人生,超越外物的束缚,超越人为自身所设置的种种障碍,摆脱世俗伦理规范、功名利禄束缚人性的桎梏,使人真正成为自由意志的人。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他们提倡的“天人合一” 的人文精神都追求“仁民爱物”,注重人际和谐,强调道德自律和内在超越。在个人化、实利化、世俗化的价值倾向日益严重的当今社会,“天人合一”的道德追求不仅可以化解利益竞争中出现的人际关系的紧张,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对个人而言它也可以起到息心化欲、纯化灵魂的功能。
二.培育友好适度观念,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天人合一”思想指出,人类不应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只有人类才有资格获得伦理关怀,其道德地位优越于其他物种,从而把人类凌驾于万物之上,以致错误地认为人类的一切需要都是合理的,人对天地万物的所有征服和改造都是必要的,以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役使万物。恰恰相反,人类应当合乎自然地把自己放在天地间一个较为合理的地位,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观念和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很好地保护自然,爱护自然,承认各种不同自然事物生存和发展的独特的生态权利。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我国古代人们在向大自然索取资源时,已经懂得了“适度”的原则。道家认为顺从自然而不加人力妄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子》中就说“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儒家也认为自然界有其普遍规律,人的行动必须遵循这种规律。荀子就认为自然界是“生之本”,因此他很强调对自然界的开发利用要“适时”而“有节”,人类生产更不能违背自然界的生命规律,乱砍伐、乱捕杀。他进而提出“以时顺修”、“节用裕民”、“节流开源”等主张,都是很有生态意识的。
现今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为基础,以激励经济发展为条件,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标的发展理论和战略,它是一种新的发展观、道德观和文明观。从历史继承性看,“天人合一”思想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智力支持,“天人合一”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具有内在契合性。正是在“天人合一”思想的启发下,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在利用自然界的资源之时,应掌握一定的限度,防止超越自然界的极限而无限制的开发,人类只有做到“知足”、“知止”,天地万物才能循环往复延伸下去,人类社会健康、长久、稳定的发展态势才可能持续。
三.树立整体和谐态度,促进构建“民胞物与”全球伦理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必须共同正视和认真处理的全球性问题。全球环境危机的产生,其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文化观念的作用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类的科学理性或工具理性观念,造成了现代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或人类中心论错觉, 并最终导致了现代人类行动方式的失误,即对自然界采取了一种单向的客体化的征服、掠夺姿态。这种片面的人类自我中心或自我惟一主体性观念,不仅酿成了日趋严重的自然生态灾难,而且在根本上造成了人类自我生存的危机,这是现代人类所有危机中最具根本性的危机,应对、化解这一危机也成为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念显然有助于化解这一危机,它突破人和自然的对立格局,并为重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人类保护大自然、维护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命题之一,既是一种宇宙观,又是一种伦理观,同时还是一种生态观。它呈现出了一种彼此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的整体思维特征。它认为世界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万物包括人只是整体的一部分,不存在独立于整体之外超乎整体之外的事物。在这个世界中,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的生命有机体。这种具有高度综合性特征的整体思维模式,对世界文化有著独特的贡献。它虽然不重于对实体的分析和事物属性的深入探究,具有忽视科学分析和逻辑推理的缺陷,但它比较接近辩证思维和系统整体原则。以“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为基础,我们愈发意识到,在现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紧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可见,“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注重万物的联系,追求宇宙有机统一的思维模式,为我们建构现代生态伦理观提供了整体思维模式。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虽然“天人合一”思想不可能直接解决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生态问题,但是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人民出版社.1999.
[2] 汤一介.“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价值[N].北京日报.2013-06-08.
[3] 张世英.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J].求是.2007(07).
[4] 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哲学史.199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