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中新课标的颁布,人教版高中新教材也正式投入教学使用。本文通过对新人教版教材必修一unit1 Teenage Life 的内容分析试探讨该教材从内容上如何体现课标理念。探讨主要围绕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和课程内容要求展开。
关键词:新人教版教材;课标理念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五条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指向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于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五维目标,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作为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内容的方方面面都最终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内容的基本载体之一,教材值得教师的剖析和解读,尤其是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的研究,最终才能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落在实处。接下来,笔者试以必修一unit1 Teenage Life 为例阐述之。
七、从课程内容的三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主题语境层面:1.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严格按照新课标提出的主题语境要求,每个单元选定一个主题语境,该主题语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2.在此基础上,每个单元的各个子部分根据不同课型特点拟定与主题语境相呼应的话题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3.所有子部分的话题均遵从主题语境下的子主题要求。4.所有子部分的话题最终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结构,将各个环节串联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语言习得过程。随着话题梯度的提升,相应的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层次、语言水平進行逐步启发与提升。总之,所有话题的设计的意图都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篇类型层面:1.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中每个单元在各个部分融入了多种语篇类型,内容在主题语境的范围内尽量丰富饱满。2.语篇的呈现模式也是多模态式的,尤其融入了图示、表格等文本信息处理工具使得语篇的学习更为可视化和有逻辑性。3.语篇类型上体现了基础性和通用性。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不同语篇类型后,掌握了不同语篇类型的特有文本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以及其不同的表达交流功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以及运用不同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
语言知识层面:1.在语音知识方面,新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会在听说课最后环节列举一部分特定的语音知识,从单个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到重音、语调、节奏、连读、弱读、爆破、同化等知识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将多而复杂的语音知识切分为小片段放在各个单元逐步学习。2.在词汇学习模块,采用了“融词于境”的方式将新单词放入具体的词块或句子或语篇中,新单词不孤立出现,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语言体验。3.在语法知识方面,本单元重点学习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以及状语短语的基本定义、功能及用法句法知识,必须说明的是这一步的学习是在预备单元学习了基本句子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过渡、融合及提升。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状语短语的呈现,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中心在于讲解其定义,本单元该部分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在具体的句子、语篇中理解其功能及用法,最终达到理解其本质与内涵的目的。另外,在时态学习方面,教材将对将来事件的表达方式will+v,be going to +v,plan to,hope to 等从听力对话中提取出来,最终融入学生的讨论环节。4.在语篇知识方面,教材中除了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理解文本内容,还大量借助表格简化梳理信息,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分析原因;列提纲结合图示说明分析建议信文本格式;通过图示发散学生思维,再进行某一方面的具体描述;结合图片及简介内容对视频内容进行预测。这些手段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提升。同时,锻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处理、简化、提炼重要信息。另外,教材的图示、图片结合文本的设计更是强调了学生“看”的能力,即读图能力。这完全呼应了新课标对语言能力培养的要求。5.在语用知识方面,新教材无论是从对话、讨论等学习环节还是在语篇分析等环节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2.发现问题与建议 尽管新版人教版教材的设计有诸多优点,然而笔者在教材的分析过程中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教材编者将语音知识教学部分放在了听说课的结尾,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部分能否调整在正式的听力环节以前进行初步的学习呢?笔者提出这一观点出于以下考虑:1.学习的语音知识应该服务于实际的听力环节,这样可以使语音知识得以巩固与运用;2.这样的调整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过渡、衔接更加自然,在听说课的尾声再次对相应的语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该部分的教学,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所提倡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将每个语言教学细节都尽可能落实其中。新教材的设计在诸多方面都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思考,从而进行必要的整合等处理,最终真正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英语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云南师范大学 张楠
关键词:新人教版教材;课标理念
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提出五条基本理念,这些基本理念指向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同于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五维目标,新课标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作为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课程内容的方方面面都最终服务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内容的基本载体之一,教材值得教师的剖析和解读,尤其是从新课标的理念出发的研究,最终才能将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落在实处。接下来,笔者试以必修一unit1 Teenage Life 为例阐述之。
七、从课程内容的三个方面进行教材分析
主题语境层面:1.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严格按照新课标提出的主题语境要求,每个单元选定一个主题语境,该主题语境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2.在此基础上,每个单元的各个子部分根据不同课型特点拟定与主题语境相呼应的话题展开教学活动的设计。3.所有子部分的话题均遵从主题语境下的子主题要求。4.所有子部分的话题最终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结构,将各个环节串联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语言习得过程。随着话题梯度的提升,相应的在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层次、语言水平進行逐步启发与提升。总之,所有话题的设计的意图都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篇类型层面:1.人教版新教材的编写中每个单元在各个部分融入了多种语篇类型,内容在主题语境的范围内尽量丰富饱满。2.语篇的呈现模式也是多模态式的,尤其融入了图示、表格等文本信息处理工具使得语篇的学习更为可视化和有逻辑性。3.语篇类型上体现了基础性和通用性。学生在接触和学习不同语篇类型后,掌握了不同语篇类型的特有文本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以及其不同的表达交流功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语篇的理解以及运用不同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流。
语言知识层面:1.在语音知识方面,新人教版教材每个单元会在听说课最后环节列举一部分特定的语音知识,从单个字母、字母组合的发音到重音、语调、节奏、连读、弱读、爆破、同化等知识都精心设计了相应的教学活动,将多而复杂的语音知识切分为小片段放在各个单元逐步学习。2.在词汇学习模块,采用了“融词于境”的方式将新单词放入具体的词块或句子或语篇中,新单词不孤立出现,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能力,提升语言体验。3.在语法知识方面,本单元重点学习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以及状语短语的基本定义、功能及用法句法知识,必须说明的是这一步的学习是在预备单元学习了基本句子结构的前提下进行的,这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过渡、融合及提升。名词短语、形容词短语、状语短语的呈现,不同于传统教学的中心在于讲解其定义,本单元该部分设计的教学活动旨在在具体的句子、语篇中理解其功能及用法,最终达到理解其本质与内涵的目的。另外,在时态学习方面,教材将对将来事件的表达方式will+v,be going to +v,plan to,hope to 等从听力对话中提取出来,最终融入学生的讨论环节。4.在语篇知识方面,教材中除了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理解文本内容,还大量借助表格简化梳理信息,分析问题、提出建议、分析原因;列提纲结合图示说明分析建议信文本格式;通过图示发散学生思维,再进行某一方面的具体描述;结合图片及简介内容对视频内容进行预测。这些手段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提升。同时,锻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处理、简化、提炼重要信息。另外,教材的图示、图片结合文本的设计更是强调了学生“看”的能力,即读图能力。这完全呼应了新课标对语言能力培养的要求。5.在语用知识方面,新教材无论是从对话、讨论等学习环节还是在语篇分析等环节都在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2.发现问题与建议 尽管新版人教版教材的设计有诸多优点,然而笔者在教材的分析过程中也思考了这样一个问题:教材编者将语音知识教学部分放在了听说课的结尾,在实际教学中这一部分能否调整在正式的听力环节以前进行初步的学习呢?笔者提出这一观点出于以下考虑:1.学习的语音知识应该服务于实际的听力环节,这样可以使语音知识得以巩固与运用;2.这样的调整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过渡、衔接更加自然,在听说课的尾声再次对相应的语音知识进行总结、归纳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该部分的教学,以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所提倡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将每个语言教学细节都尽可能落实其中。新教材的设计在诸多方面都符合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对其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与思考,从而进行必要的整合等处理,最终真正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英语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必修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云南师范大学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