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满心间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剧界的“头牌小生”迈克·波尔(Michael Ball)长期活跃在伦敦西区和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上。2013年2月14日,应上海大剧院邀请,他在大剧院开业十五周年纪念晚会——“不说再见”特别音乐会上,以压轴嘉宾的身份,首次为中国观众现场演唱了多首音乐剧名曲。
  本刊特约东上海演艺中心市场部经理裘晔与迈克·波尔先生面对面交流了一些音乐剧界的相关话题,以飨读者。
  ● - 裘晔 ○ - 迈克·波尔
  ● 在中国,还有很多观众尚无法分清歌剧(Opera)和音乐剧(Musical Theatre)的区别,您能否从一个音乐剧演员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 我的感受是,欣赏歌剧时,要听到一首好听的歌,你得等相当长的时间才行。(笑)要知道,音乐剧是从歌剧自然演变过来的。有说法说音乐剧起源于美国,是由杰罗姆·科恩(Jerome Kern)、格什温等大师开创的,可我认为还应该回溯到吉尔伯特和沙利文的岁月,也就是轻歌剧(Operetta)的年代。他们当时在戏剧领域的作品,就是两者兼而有之的。歌剧的特色在于演员的歌喉,那是经过精雕细琢的。当然他们每周最多演个两到三场,音乐剧则是一周八场,对演员在体力上的要求更高。两者相同之处,是我们都在给观众讲述一个故事,试图打动观众,让他们跟随我们体会个中喜怒哀乐。我尊重任何一位艺人,也喜欢各种艺术类别,只是我更喜欢音乐剧,更喜欢那些歌曲,以及歌曲讲述的故事。
  ● 这里很多观众往往一听说“音乐剧”三个字就会觉得是高雅艺术,敬而远之。对此您怎么看?
  ○ 完全不是这样!音乐剧的音乐,是一种跨界风格的音乐。其实不少古典或流行音乐人都非常想创作音乐剧,而且是跨界风格的音乐剧。我个人觉得这种音乐更普世一些。要知道歌剧早先也是面向大众的,并非精英独享,是可以给所有人欣赏的。音乐剧也传承了这种特性,适合所有人欣赏。
  ● 听说您从未接受过任何正规的声乐教育?那您是怎么会进入音乐剧领域的?
  ○ 我一开始接受的是表演培训,我一直想当一个演员。不过我有副好嗓子,而且第一次参加选拔的剧目,就是音乐剧。我认为演唱应该是顺其自然的,跟着本能和情绪走就是了。我也一直是以演员的方式去演释歌曲,专注用歌词去传递情绪。曾有人告诉我,如果我在声乐方面下点工夫的话,就可以去参演歌剧,可我并不希望当歌剧演员,我不喜欢把身体摆成某种特定姿势,好发出某个音。我听到过一些人因为过分钻研技巧,却磨灭了本能,丧失了天赋。当然有技巧并不是坏事,可以帮助你保护你的嗓音,我很庆幸我找到了自己的技巧。
  不过也有过一次例外:卡麦隆·麦金托什(Cameron Mackintosh)有一次邀请我在为英国女王举办的《悲惨世界》专场演出里,出演主角冉·阿让(Jean Valjean)。其实他曾一直劝我出演这个角色,我总是说“马吕斯(Marius)才是我的角色,我不想演冉阿让”。不过那次是女王为了招待来访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温莎城堡举行的特别演出,情况特殊,我就答应了。为了这次演出我专门去找了个声乐教练,因为有些歌曲超过了我的音域。寇姆·威尔金森(Colm Wilkinson)是首演版的冉·阿让,剧中他唱的《带他回家》(Bring Him Home)是一首很优美的男高音歌曲。我只是位男中音,本来打算拼命撑一场罢了,在经过专业人士的指点后,我发现即使每周八场演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 说起《悲惨世界》,最近同名音乐剧电影正在热映,也拿到了金球奖。请问您对于音乐剧类型的电影有什么看法?
  ○ 这部片子拍得不错,我很喜欢那首新歌《忽然间》(Suddenly),我的最新专辑里刚收录了这首歌。该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Claude-Michel Sch?nberg)到录音棚来,和我一块儿把这首歌制作完成了。我听不少人说音乐剧电影将重回大银幕,恢复往日风光。不过我并不这么看,我觉得那种辉煌不会再有了。现在每年的剧情片是数百部的产量,而其中音乐剧影片连八九十部也拍不到,因为过去那套音乐剧电影的“语言”已经过时了,音乐剧的创作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实际上,音乐剧在剧院里已重获新生:每当场灯熄灭之际,即是现场观众一同分享舞台魅力之时,每场演出在我看来总会千差万别。剧院的诱人之处,就是那些足以“振荡”你心扉的现场演唱,而那些录音棚设备加工出来的声音,我们已经听腻听麻木了。电影版《悲惨世界》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演员们都是现场同期录音。如果是后期配音,演员在镜头前的情绪会表达不到位。这也是我喜欢音乐剧的地方,戏剧演出都是一个道理。
  ● 那将来您有没有计划出演一部音乐剧电影呢?
  ○ 我当然愿意参演这样的影片,不过我不认为会有很多的机会。我觉得音乐剧的未来还是在剧院里,或者通过电视来传播。电视行业现在对音乐剧和话剧越来越感兴趣了:美国不是出了电视连续剧《欢乐合唱团》(Glee)和《名声大噪》(Smash)么?据说英国也有人打算做类似的节目,因此我觉得电视应该能成为音乐剧传播中新的载体,可电影就是另一码事儿了。
  ● 这几年听说在英国,音乐剧市场似乎有些萎缩,因为新的娱乐形式和新的娱乐内容不断涌现,对戏剧界冲击较大;另外似乎纽约百老汇那边新剧不断,伦敦西区则相对平静一些,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 首先我要说从统计数据上看,实际上市场反响是越来越好,票房销售和观众人次都增加了。我听到过一个很有趣的统计:在英国,足球很受欢迎,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而去剧院看戏的人次比看足球的人次还多,规模相当可观。当然,总有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剧目,而且后者肯定比前者多,可是还会有新的东西出来,让大家耳目一新。当我们回顾音乐剧的“黄金岁月”——《南太平洋》《音乐之声》还有《俄克拉荷马》和《旋转木马》这类剧目时,会发现他们大部分就连演两三年最多,不会再长了。不像现在的《悲惨世界》连演二十七年,《剧院魅影》连演二十五年,或者其他的一些剧目如《跳出我天地》《魔法女巫》《狮子王》和《妈妈咪呀!》都能长年连续演出。当时的音乐剧就是那样,只是亮相一个演出季或者一个年度而已。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用创新的方法写,推出新剧和新人。新近推出的就有《玛蒂尔达》和《追梦传奇》《保镖》……对了,还有《人鬼情未了》!所以还是有新戏不断推出的。   ● 音乐剧在中国也开始逐渐普及了,很多剧目像《悲惨世界》《剧院魅影》《音乐之声》《发胶星梦》还有《妈妈咪呀!》《42街》等都来过了。您也在伦敦出演过《发胶星梦》中的“胖妈埃德娜”(Edna)一角。去年又在伦敦出演了《理发师陶德》中的变态杀人狂陶德(Todd)一角。您过去一直是以诠释“帅哥情人”的形象闻名的,怎么会去演这些截然相反的角色的?
  ○ 《理发师陶德》这部戏的确很变态,可就像我刚开始就提到的那样,我就是因为这样,才喜欢表演的。我喜欢出演各种角色。当我年轻英俊时,我所能出演的都是像《悲惨世界》里的马吕斯、《剧院魅影》里的拉乌尔子爵和《爱的面面观》里的阿历克斯(Alex)这样的角色。我曾去百老汇看过《发胶星梦》,当时就对自己说以后要去演“胖妈”这个角色。那时候没人会想到我能这样演,结果五年后,这部戏准备在英国上演了,我就坚持要和所有候选演员一样去参加选角,这可是自出演《悲惨世界》后我头一次不是通过内部会谈去拿到一个主要角色。我在评委面前展示了自己的技艺,并告诉他们看我对角色的理解,他们很欣赏我的诠释。《理发师陶德》也是一样的经历。我很渴望出演这两部戏,也的确没人能想到我会这样去做。可能这样去颠覆人们对你形成的固有印象,才更加激动人心,充满挑战。
  ● 这么做是否会觉得有风险?
  ○ 当然有风险了。可这个意义在于:如果你把一件极有风险甚至危险的事情办好了,之后你就所向披靡了,就像获得新生一样,因为你证明了自己的实力。《理发师陶德》是斯蒂芬·桑德海姆(Steven Sondheim)最棒的作品之一,作品本身就相当优秀。你只要把自己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跟随歌词的意境,真实地去表演就行了。这部戏尽管很阴暗很变态,可也很滑稽。女主演伊梅尔达(Imelda Staunton)教会我的,是要想演出这股滑稽的味道,就不能滑稽地去表演,而是真实地去演,这样观众自然会觉得滑稽了。举例说,那首唱把谁给宰了做成肉饼的歌《小神父》(Little Priest),歌曲旋律很优美,歌词很荒唐血腥,于是观众听着听着就会琢磨:为什么一首唱杀人的歌,会让我听得想要笑?!这就是该剧的伟大之处!
  ● 那么在这些风格迥异的角色里,您觉得哪一个角色更贴近您自身的性格?
  ○ 这些都是我自身性格的一部分。假如有人对你不公,你的确会想要报复。就算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居家型老好人,被人陷害之时,也难免会陷入极端情绪之中。我能体会所有这些情感,作为演员,必须懂得观察,要能在看别人时,看到他们性格中微妙的那部分,明白他们的行为动机是什么,理解各类性格特征。而且舞台表演实际上是一种本能反应,本能式反应就是表演的最高境界:你的一言一行,应该是对当下环境(其他角色在说些什么、舞台上是什么场景等)的一个本能反应,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背台词是表演中最不重要的功课,所有的言行举止都要自然而然地发生,还有心里的感受和思考,嘴里说的那些词语,都不应该是刻意准备的,而应该是自发的本能反应。
  ● 您早先出演的主要是安德鲁·劳伊德·韦伯的作品,比如《剧院魅影》和《日落大道》,2012年又演了斯蒂芬·桑德海姆的《理发师陶德》,这两位世界级的音乐剧作曲家,您更喜欢谁的作品?
  ○ 难分高下,我对这两位作曲家都很欣赏。韦伯的作品更具市场潜力,风格也很浪漫,他的作品比较容易上口。对一个演员来说,会更希望出演类似《理发师陶德》这样具备复杂性和挑战性的剧目,只有这样才能每晚都体验到不同的感受。不过对观众来说,欣赏起来就有点高难度了。
  ● 听说您除了演出以外,在电台和电视台还有专栏节目要主持,同时您也开始担任一些剧目演出的制作人职务,看起来很忙碌,您是怎么平衡这些工作的呢?
  ○ 靠努力勤奋。我喜欢工作,喜欢这份职业带给我的那么多机会。下周我要发布我的新专辑,还要在电视节目里演唱,可现在我却在上海,平生首次献唱给中国的观众。我觉得我的天职,就是用我的歌声来和大家沟通,无论何时何地。我也热爱歌唱,无论是出演剧目或者开演唱会。我个人更喜欢演唱会的形式,因为这样就可以演释更多的曲目,同时还可以和观众们互动交流,增进了解。我工作十分努力,而且我乐此不疲。
  ● 那您有想法到中国来开一场个人演唱会么?
  ○ 能来这里演出我很高兴,当然很愿意再来中国,开一场正式的演唱会。无论是哪里,只要有合适的机会,我都会欣然去演唱,这次就是应上海大剧院之邀。这里的人们都友好热情,剧院设施也很先进,更何况我最乐于为听众,尤其是为新认识的听众演唱,所以我非常愿意再来中国为大家献上我的歌声!
其他文献
为期四天的2013年德国法兰克福乐器展于4月10在法兰克福会展中心开幕。法兰克福乐器展始于1980年,是排名世界第一的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乐器行业展会。  博兰斯勒钢琴作为唯一一个参加本届乐器展的德国钢琴制造集团,备受业界的关注。而在此次展会上,博兰斯勒重磅推出的“博兰斯勒-海斯勒品牌”震撼登场,吸引了无数业内人士及音乐爱好者的目光。“博兰斯勒-海斯勒”这一品牌的推出,填补了原先博兰斯勒品牌及海
期刊
在“我的冷门音乐CD陈列馆”系列中,曾写过一位据说是最早创作单簧管协奏曲的德国作曲家约翰·穆尔特(Johann Melchior Molter,1696-1765)。这次再来谈一位早期法国单簧管作曲家米歇尔·约斯特(Michèl Yost)。  关于约斯特,目前大家知道得极少。一则,他不是以作曲为主的音乐家,而是一位单簧管演奏家和教师,所以,一去世,他的作品便不再演奏,慢慢被人淡忘了;二则,他的寿
期刊
倘若让我,一名音乐爱好者,选择德国的十个城市走走,我怎么也不会选择卡尔斯鲁厄。  随便排排:波恩/贝多芬出生地;莱比锡/巴赫、“发掘”巴赫的门德尔松、布商大厦乐团、蔡元培;汉堡/泰勒曼、少年勃拉姆斯弹琴的夜店;然后柏林、慕尼黑、德累斯顿、科隆、拜罗伊特、杜塞尔多夫、魏玛、汉诺威,一气想到的已不止十个,这些音乐的重镇,都由大师血肉熔铸,都有音乐史上重大事件发生,处处引人入胜!  即便卡尔斯鲁厄周边,
期刊
《完全贝多芬》  钢琴、指挥: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演奏:西东合集管弦乐团  编号:478 3513 (DECCA)  “我相信作为一位音乐家,除非你了解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否则你不可能指挥或领悟他交响曲的主要精神。”巴伦博伊姆如是说。就他本人而言,与这三十二首奏鸣曲间的关系又岂是“了解”那么简单,在他作为钢琴家的艺术生涯中,始终与这些作品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仅是录音和影像就已留下三套,每隔一段时间
期刊
● -方向真 ○ -杨燕迪  ● 您的音乐评论文字我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就有很深印象,心想哪天去北京拜访这位心仪的老学者,没想到您人在上海,竟还是六O后的青年教授。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至今,您在西方音乐的研究、翻译、评论方面做了大量的著述。您的文字和讲座,显出了您对音乐的挚爱,您对音乐有着一种宗教式的情怀。那么音乐对您的人生起着怎样的作用?  ○ 所有艺术中最打动我的是音乐。文学、戏剧、绘画、电
期刊
2013年3月3日下午4点,我在拥有一千二百座的天津大剧院音乐厅,台上是天津交响乐团,被当地人亲切地称呼为“天交”,又有“天骄”之意。这个点对于音乐会的开场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下午4点一般是拜罗伊特音乐节上长度超过四小时的歌剧的开场时间,而天津的这场音乐会的曲目包括贝多芬和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即使加上中场休息,总长不过一个半小时。剧院经理告诉我,这是他们正在采取的全新模式,把音乐会放在双
期刊
我为什么写《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  以下是德彪西应巴黎喜歌剧院秘书长乔治·李谷的要求写的解释。  我读到《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剧本是在1893年。初次读到,深感激动,也许私下想到,此剧有可能改编成歌剧。尽管如此,到了这年年底,我才开始认真考虑。  我选择《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的原因:  我想谱写舞台音乐已有很久了,可是我想谱写的舞台音乐的形式是如此的不同寻常,经过多次尝试之后,我几乎放弃了。我以前
期刊
多年前的印象中,在上海音乐学院的校园里见到的他,还是一个笑容可掬、清秀阳光的大男孩。而如今,他已是这所世界著名高等音乐学府的青年教师、多项国际比赛大奖的获得者,并且已在世界各地展开巡演的职业钢琴家。一个午后,他如约在家乡上海与我们相会,喝着茶聊着天,谈笑风生。言谈举止间,俨然多了几分睿智与成熟,但不变的是他那喜爱说笑、饶有风趣的亲和力和谦逊好学、严谨执着的一贯作风。他就是不久前在上海举办过个人独奏
期刊
在我知道的“冷门”古典音乐家中,有两位都姓福斯特。除了捷克作曲家约瑟夫·福斯特(Josef Forster)以外,据我所知,还有一位生活在更早时代的作曲家,不过是奥地利人。两人之间除了姓氏相同,应该并无其他关系。  依曼纽·阿劳依·福斯特(Emanuel Aloys Forster 1748-1823)1748年1月26日出生于希勒西亚(Silesia)地区。希勒西亚那时属于奥地利帝国,现在大部分
期刊
再见傅人长  傅人长很忙。他现在既是柏林交响乐团(Das Sinfonie Orchester Berlin)的首席指挥,又是厦门爱乐乐团的艺术副总监和常任指挥,每年还要与很多乐团合作,途经他的家乡上海,更多的是在机场转机。不久前他终于应上海爱乐乐团之邀,在上海音乐厅指挥了一场“意大利印象”音乐会。时隔几年,再度现场聆听,欣喜地感到他的指挥艺术已进入新的境界。  傅人长每年定期在柏林爱乐大厅指挥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