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学生:从角色置换开始——听张齐华老师“三门问题”一课有感

来源 :小学教学: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tx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接近二十年之际,居然有幸成为了特级教师张齐华“三门问题”数学课堂中的一名学生。在这次教师和学生角色置换的过程中,我产生了诸多感受,这使我对理解学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张老师的这节课中,所有学生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这些学生产生的途径非常奇妙。活动当天签到时,每位教师都领了一张号码牌,我猜想:互动环节时多半是要抽号回答问题了。当第一节课结束后,张老师在做第二节课的教学准备,却迟迟未见学生来,正在纳闷时,张老师说话了:“今天这节课的学生有点特别,请大家取出号码牌,号码牌上打有星号的老师请起立。”
其他文献
前段时间,我上了一节六年级公开课,课题是“圆的认识(一)”(北师大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授内容学习完毕后,我像往常一样留了时间让学生梳理收获、提出疑问.其中一个
对于计算教学,教师要理解“非基本算法”和“基本算法”之间的促进关系,并在比较中发现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揭示不同算法背后算理的本质。从而在教学中,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
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往往能起到奇妙的作用。如图1这道题是加星的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道题如果只从文字上理解,让学生思考解答是有难度的,如果借助画图来思考就能降低
学生的学习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经常会走错路、走弯路,这些歧路也有着无限风景、诸多奥秘。学生出现的错误,对于他们来说,是丰富的学习阅历;对于教师来说,是宝贵的
很多老师在讲“1000以内数的认识”这节课时,都是从“个”开始的。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十个“百”是“千”……史宁中教授编写的《数学基本思想18讲》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