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十分迅速。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使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必须予以压实以提高其密实程度。压实度不达标是造成路面破损,使用状况差,通行能力差,交通事故多的主要原因。现就对影响公路路基压实质量控制的因素作如下分析,只有正确避免了这些因素对压实度的影响,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使用寿命。因此在公路施工方面我们应该根据路基性质等具体的进行控制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关键字:公路路基;质量控制;路基质量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路基的压实并达到合理的密实度,是公路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达到有关公路施工的国家标准,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充分压实可以发挥路基土的强度,减少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同时还可以增加路基土的不透水和强度稳定性,增强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一、公路路基压实的原理
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自由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以土为骨架,水、气占据一定空洞充填孔隙,通常,对土进行打击和碾压使大小土块、土颗粒重新排列和靠近,使小颗粒充填大颗粒之间的孔隙,而部分水和空气将排出,产生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单位体积内土颗粒增加。由于土颗粒比重大于水、气而使单位体积的密度增大,减小孔隙率,称之为压实。工程上衡量路基路面的压实程度是工地实际达到干密度与室内标准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百分数为压实度,提高压实质量是尽可能增大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比例,即增大干密度,也增大了路基承载力,不易产生弹簧,所以,路基压实中,应尽量采取大吨位的压实机械,提高压实度。
土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很大,严格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的范围内。土在此状态下,土粒间引力较小,保持有一定厚度的水膜,起着润滑作用,外部压实功较易使土粒相对移动,压实效果最佳,且碾压完成后土体稳定。当土中含水量过大时,孔隙中出现了自由水,压实时不可能使气体排出,压实功能的一部分被自由水所抵消,减小了有效压力,压实效果反而降低。当土中含水量较小时,土粒间引力较大,虽然干容重较小,但其强度可能比最佳含水量时还要高,可是此时因密实度较低,孔隙多,一经饱水,其强度会急剧下降,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在最佳含水量时土处于硬塑状态,较易获得最佳压实效果,压实到最大密实度的土体,水稳定性最好。
二、影响压实质量的原因
(一)影响压实机械对压实质量的原因
压实机械对一定含水量的路基土的压实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使用轻型压路机只能得到较小的密实度,使用重型压路机可以得到较大的密实度。但是压实机械对土的施加外力应有所控制。若施加压力过大就会造成压实过度,浪费人力物力,严重的还会对路基有害。施加外力的一般原则是:压路机碾压时的单位压力,不应超过土的强度极限,公路工程中压实路基时使用的机械有,静力光面钢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二)影响承层的强度对压实质量的原因
大量试验证明,在填筑路堤时,如地基没有足够的强度,路堤的第一层是难于达到较高的压实度的。因此,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即清场,使其达到足够的密实度和强度。若地基比较湿软,如公路修在稻田或沼泽地带,直接在上面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也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弹簧现象”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利用石灰或固化剂处理地基,或者先将地基土用砂、沙砾七或其他类似的材料换填l~3层,进行适当碾压后再进行填土。试验证明,用相同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碾压时,如土基强度高,碾压层的密实度就大,反之,碾压层的密实度就小。
三、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路基填土的选择
在路基施工中,如果松铺厚度适中,碾压合乎规范,仍然很难达到压实度標准。所以,一切路基填土都必须经过试验。高速公路的施工中,路基填土普遍采用粗粒土,这种土的级配良好,加之本身的性质,一般只要机械碾压合理、松铺厚度适中,比较容易达到规范的要求。
(二)碾压过程的控制
一般在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外侧后中间的碾压方法。碾压速度控制在1.5km/h~2.5km/h,碾压遍数控制在4~6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为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因地制宜,在不增加上程投资的情况下工程采用级配好的填料;通过对选择的路基填料进行试验,选用最佳含水量;填料松铺厚度应严格控制,碾压机械,顺序及速度的选择应合理得当。
(三)含水量的控制
对测定土的含水量实施有效的控制,具体操作流程:①施工人员手抓一把土,捏紧之后再松开手,此时若土不散则说明含水量达到标准。②分阶段填土施工阶段,选择相同土场的土源,在填土阶段中要减短操作时间,保证各个填土施工段符合标准要求。③酒精燃烧法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测量方式,对填土的含水量可有效检测。若含水量达不到标准值,则需在现场派洒水车洒水,平地机随洒随拌,现场随时测定含水量,达到标准之后才能进行碾压。
(四)填土厚度的控制
填土厚度在压实作用中的影响较大,若土质含水量因素维持原样时,每个路基参数的变化都会给填土厚度带来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铺土厚度加以严格控制,避免某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具体操控方式包括:①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相应的参数指标操作,如:填土厚度、松铺系数,对每工作段单位面积的用土量严格计算。②在施工操作现场,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对土壤布置情况协调操控。操作期间需时刻运用钢尺测量、检查松铺厚度,对测量的数据仔细记录。③测量人员事要对各施工段虚铺土厚度使用红布条绑在边桩上。④顾及到运输土的协调性,对取土场装车过程中要使用装载机和挖掘机装土,作业阶段要对每车的斗数严格控制,现场要安排专业人员统计。
四、压实度检验方法
压实度检验方法,通常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法等。
对于取样深度要求,用环刀法检测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厚度的1/2深度;用灌砂法时,应取整个土层的厚度;
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来源||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核子仪检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对于取样深度要求,用环刀法检测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厚度的1/2深度;用灌砂法时,应取整个土层的厚度;用核子仪检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结论
公路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成了重要问题。路基压实情况是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述通过分析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质量控制方法等有效的措施。最后,实际施工中只有对路基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赵二华.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施工与质量控制[J].硅谷.2011年02期.
2、黄嘉卫.公路路基施工的压实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2年01期.
3、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1年12期.
关键字:公路路基;质量控制;路基质量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公路路基的压实并达到合理的密实度,是公路施工的重要工序。也是达到有关公路施工的国家标准,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寿命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充分压实可以发挥路基土的强度,减少路基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永久变形,同时还可以增加路基土的不透水和强度稳定性,增强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一、公路路基压实的原理
土是由固体颗粒、液态自由水和气体组成的三相体,以土为骨架,水、气占据一定空洞充填孔隙,通常,对土进行打击和碾压使大小土块、土颗粒重新排列和靠近,使小颗粒充填大颗粒之间的孔隙,而部分水和空气将排出,产生这种现象的结果是单位体积内土颗粒增加。由于土颗粒比重大于水、气而使单位体积的密度增大,减小孔隙率,称之为压实。工程上衡量路基路面的压实程度是工地实际达到干密度与室内标准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百分数为压实度,提高压实质量是尽可能增大单位体积内固体颗粒的比例,即增大干密度,也增大了路基承载力,不易产生弹簧,所以,路基压实中,应尽量采取大吨位的压实机械,提高压实度。
土的含水量对压实效果的影响很大,严格控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的±2%的范围内。土在此状态下,土粒间引力较小,保持有一定厚度的水膜,起着润滑作用,外部压实功较易使土粒相对移动,压实效果最佳,且碾压完成后土体稳定。当土中含水量过大时,孔隙中出现了自由水,压实时不可能使气体排出,压实功能的一部分被自由水所抵消,减小了有效压力,压实效果反而降低。当土中含水量较小时,土粒间引力较大,虽然干容重较小,但其强度可能比最佳含水量时还要高,可是此时因密实度较低,孔隙多,一经饱水,其强度会急剧下降,进而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在最佳含水量时土处于硬塑状态,较易获得最佳压实效果,压实到最大密实度的土体,水稳定性最好。
二、影响压实质量的原因
(一)影响压实机械对压实质量的原因
压实机械对一定含水量的路基土的压实质量有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使用轻型压路机只能得到较小的密实度,使用重型压路机可以得到较大的密实度。但是压实机械对土的施加外力应有所控制。若施加压力过大就会造成压实过度,浪费人力物力,严重的还会对路基有害。施加外力的一般原则是:压路机碾压时的单位压力,不应超过土的强度极限,公路工程中压实路基时使用的机械有,静力光面钢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二)影响承层的强度对压实质量的原因
大量试验证明,在填筑路堤时,如地基没有足够的强度,路堤的第一层是难于达到较高的压实度的。因此,在填筑路堤之前,必须先碾压地基即清场,使其达到足够的密实度和强度。若地基比较湿软,如公路修在稻田或沼泽地带,直接在上面填筑路堤,往往会发生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重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土层也会发生“弹簧现象”,碾压遍数越多“弹簧现象”愈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先利用石灰或固化剂处理地基,或者先将地基土用砂、沙砾七或其他类似的材料换填l~3层,进行适当碾压后再进行填土。试验证明,用相同的压实机械和压实方法碾压时,如土基强度高,碾压层的密实度就大,反之,碾压层的密实度就小。
三、路基压实度的质量控制方法
(一)路基填土的选择
在路基施工中,如果松铺厚度适中,碾压合乎规范,仍然很难达到压实度標准。所以,一切路基填土都必须经过试验。高速公路的施工中,路基填土普遍采用粗粒土,这种土的级配良好,加之本身的性质,一般只要机械碾压合理、松铺厚度适中,比较容易达到规范的要求。
(二)碾压过程的控制
一般在碾压过程中采用先轻后重,先静后动、先外侧后中间的碾压方法。碾压速度控制在1.5km/h~2.5km/h,碾压遍数控制在4~6遍。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为确保路基压实度达到要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根据本地气候特点选择合理的施工季节;因地制宜,在不增加上程投资的情况下工程采用级配好的填料;通过对选择的路基填料进行试验,选用最佳含水量;填料松铺厚度应严格控制,碾压机械,顺序及速度的选择应合理得当。
(三)含水量的控制
对测定土的含水量实施有效的控制,具体操作流程:①施工人员手抓一把土,捏紧之后再松开手,此时若土不散则说明含水量达到标准。②分阶段填土施工阶段,选择相同土场的土源,在填土阶段中要减短操作时间,保证各个填土施工段符合标准要求。③酒精燃烧法是施工现场常用的测量方式,对填土的含水量可有效检测。若含水量达不到标准值,则需在现场派洒水车洒水,平地机随洒随拌,现场随时测定含水量,达到标准之后才能进行碾压。
(四)填土厚度的控制
填土厚度在压实作用中的影响较大,若土质含水量因素维持原样时,每个路基参数的变化都会给填土厚度带来影响。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铺土厚度加以严格控制,避免某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具体操控方式包括:①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相应的参数指标操作,如:填土厚度、松铺系数,对每工作段单位面积的用土量严格计算。②在施工操作现场,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对土壤布置情况协调操控。操作期间需时刻运用钢尺测量、检查松铺厚度,对测量的数据仔细记录。③测量人员事要对各施工段虚铺土厚度使用红布条绑在边桩上。④顾及到运输土的协调性,对取土场装车过程中要使用装载机和挖掘机装土,作业阶段要对每车的斗数严格控制,现场要安排专业人员统计。
四、压实度检验方法
压实度检验方法,通常采用环刀法,灌砂法和核子密度仪法等。
对于取样深度要求,用环刀法检测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厚度的1/2深度;用灌砂法时,应取整个土层的厚度;
①环刀法,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含骨料的细粒土。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缺点是受土质限制,当环刀打入土中时,产生的应力使土松动,壁厚时产生的应力较大,因此干密度有所降低。②灌砂法,是一种破坏性检测方法,适用于各类土。优点是测定值精确;缺点是操作较复杂,须经常测定标准砂的密度和锥体重。③核子密度仪法,是一种非破坏性测定方法。能快速测定湿密度和含水量,满足现场快速、无破损|来源||的要求,并具有操作方便,显示直观的优点,但应与灌核子仪检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对于取样深度要求,用环刀法检测时,环刀中部处于压实厚度的1/2深度;用灌砂法时,应取整个土层的厚度;用核子仪检验时应根据其类型,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操作。
结论
公路不断发展的今天,伴随着交通工具的日益增多,提高公路施工的质量成了重要问题。路基压实情况是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述通过分析影响路基压实度的原因,提出了相关质量控制方法等有效的措施。最后,实际施工中只有对路基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的强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工程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赵二华.高速公路填石路基的施工与质量控制[J].硅谷.2011年02期.
2、黄嘉卫.公路路基施工的压实控制探讨[J].山西建筑.2012年01期.
3、欧秀英.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