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新课程改革后,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版本繁多,本地区几经更改,近年选择了中图版。经过三年多的使用,本人认为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比同类其它版本教材更符合地理学科特点,更重视多种信息资源手段的利用,更体现学科最新的进展,强调知识、技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合广大师生的教与学。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际,对其适用性加以阐述。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图版教材课程编写
一、地图更加专业和系统化,与正文、阅读材料互相补充
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给本人最大感觉就是在地图的选用编排方面显示出了高度专业性,便于教学。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阐述“中国的地势特征”时,采用“三级阶梯图及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平面图和剖面图相结合,立体直观。而其它版本教材采用北纬32度剖面图。北纬32度穿过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纬36度穿过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地势呈三级阶梯特征,更为典型,更易于学生理解。
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地图既显示了高度的专业性,又注意了其系统性,为了便于教学,课文常采用整组照片或图表展示地理过程。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讲析“地球的形状”时,通过整组图片展示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通过探索活动“消失的图片”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利用示意图表示了地球的形状;最后以阅读手段使学生对地球的了解达到新的高度。使学生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不仅如此,而且地图还与正文、阅读材料互为补充,说理透彻,便于教学。
如: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美国”, 美国一个重要的农业特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机械化。”。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先以一段题为“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优越”的阅读材料做说明;再配以“美国本土的农业带和农业区的分布”地图,形象说明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又通过两幅景观图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最后以正文概述了“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机械化”这一特征。四个方面井然有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二、插图丰富、编排有序
地理图像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漫画和各类图表等,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由《地理》课本和《地理图册》组成,我认为,其中的图像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繁多,主题突出,色彩丰富。
所有种类的地理图像在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都有出现,几乎每幅图像都有简单的内容注释,主题突出,而且色彩丰富,视觉效果强烈,学生易读爱读。
2、编排有序,遵循规律。
教材每章节提供的图像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熟悉到陌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学习。课本的图像还用字母编好顺序,非常方便教学。
3、结构完整,系统性强。
教材图像涵盖面非常广,与正文、阅读材料互为补充,所体现的地理知识结构远在文字表述之上,系统性强,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材组成部分。例如,七年级下册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之“区域分界线”,课本文字表述上只介绍了“秦岭—淮河线”,知识结构很不完整。但地图册却以图像形式表述了“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三条区域分界线,使学生对区域划分的依据有了明确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区域自然地理差异奠定了基础。教材每章节系统、全面的图像,基本可以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环节的落实,能较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教材编写扣紧课标,章节内容设置合理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所以我们上每一节课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将其细化为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章节设置合理,每一节有3—5个框题,大体上用二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完。
如,有的版本把“气温和降水”内容放到“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一节,这样至少需要四课时教学,显得过于庞大。而中图版则分为“气温和降水”、“天气与气候”两节。第一节“气温和降水”又分为 “气温的变化、温度带、降水的变化和干湿区” 四个部分。第二节“天气与气候”又分为“天气”和“中国的气候特征”两个部分,“中国的气候特征”这部分里再细分为“气候复杂多样” 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小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每节各用二课时,便于教学。
四、精选区域,突出特色,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
课程改革的精神是教材要开放,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现有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中图版教材在某个区域具体内容的安排方面,不仅突出区域特色,而且还注意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因果关系,便于教学。
如,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欧洲西部”,中图版分为“概况、深受海洋的影响、发达的经济和欧洲联盟”四个部分,并把“欧洲联盟”单立一点,突出区域特色。因为“欧盟”的发展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整个世界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每年的“欧盟”各国生产总值接近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形成了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之势,把“欧盟”单立一点,这样,不但突出区域特色,而且符合地理教学要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基本理念。
把“深受海洋的影响”单立一点,也是突出了区域特色。该部分用了两页的篇幅,把“经济、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说得非常透彻,让学生明白: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影响气候、气候影响经济这种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
五、探索活动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均设有“活动”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和思考获得地理教学信息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体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各种选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最主要表现在每章章首安排一个综合活动,每节之前设计一个“探索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突出了探索性、新颖性和方式多样性。如其多样性表现在①以活动(小实验)引入的探索,如:八上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二節“海陆变迁”,节前设计的“探索活动”是“小海龟的新家”,通过探索活动不但让学生明白了海陆变迁,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②以使用图表引入的探索,如:七下第五章“地域文化特色与旅游”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节前设计“探索活动”是“2001年我国入境人数最多的前10个省区”,学生在活动中极容易明白旅游对一个地方经济的影响;③以观察地图引入的探索,如八下第七章第三节澳大利亚,节前设计“探索活动”是“被海洋包围的沙漠”,通过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地图,回答问题,从而导入新课;④以景观图片、漫画等引入的探索,如七上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节前设计“探索活动”是一幅漫画,既轻松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本人通过使用对比认为,中图版地理教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比同类其它版本教材更符合地理学科特点,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合广大师生的教与学。在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笔者愿与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既要落实地理基础知识教育,也要落实基本技能(如识图、绘图、社会调查等)的教育,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键词: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图版教材课程编写
一、地图更加专业和系统化,与正文、阅读材料互相补充
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给本人最大感觉就是在地图的选用编排方面显示出了高度专业性,便于教学。
如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阐述“中国的地势特征”时,采用“三级阶梯图及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平面图和剖面图相结合,立体直观。而其它版本教材采用北纬32度剖面图。北纬32度穿过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纬36度穿过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地势呈三级阶梯特征,更为典型,更易于学生理解。
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的地图既显示了高度的专业性,又注意了其系统性,为了便于教学,课文常采用整组照片或图表展示地理过程。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讲析“地球的形状”时,通过整组图片展示了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通过探索活动“消失的图片”得出地球是球形的结论;利用示意图表示了地球的形状;最后以阅读手段使学生对地球的了解达到新的高度。使学生掌握获取地理信息并利用文字、图像等形式表达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不仅如此,而且地图还与正文、阅读材料互为补充,说理透彻,便于教学。
如: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美国”, 美国一个重要的农业特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机械化。”。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先以一段题为“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优越”的阅读材料做说明;再配以“美国本土的农业带和农业区的分布”地图,形象说明美国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又通过两幅景观图说明美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最后以正文概述了“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和机械化”这一特征。四个方面井然有序、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这样的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掌握简单的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等技能。
二、插图丰富、编排有序
地理图像包括地图、景观图、示意图、漫画和各类图表等,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由《地理》课本和《地理图册》组成,我认为,其中的图像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繁多,主题突出,色彩丰富。
所有种类的地理图像在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都有出现,几乎每幅图像都有简单的内容注释,主题突出,而且色彩丰富,视觉效果强烈,学生易读爱读。
2、编排有序,遵循规律。
教材每章节提供的图像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熟悉到陌生,由近及远,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能吸引学生步步深入学习。课本的图像还用字母编好顺序,非常方便教学。
3、结构完整,系统性强。
教材图像涵盖面非常广,与正文、阅读材料互为补充,所体现的地理知识结构远在文字表述之上,系统性强,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材组成部分。例如,七年级下册的“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之“区域分界线”,课本文字表述上只介绍了“秦岭—淮河线”,知识结构很不完整。但地图册却以图像形式表述了“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三条区域分界线,使学生对区域划分的依据有了明确的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区域自然地理差异奠定了基础。教材每章节系统、全面的图像,基本可以满足教学目标的实现及教学环节的落实,能较好地服务于教学。
三、教材编写扣紧课标,章节内容设置合理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所以我们上每一节课都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将其细化为符合学生实际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章节设置合理,每一节有3—5个框题,大体上用二节课的时间就可以学习完。
如,有的版本把“气温和降水”内容放到“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一节,这样至少需要四课时教学,显得过于庞大。而中图版则分为“气温和降水”、“天气与气候”两节。第一节“气温和降水”又分为 “气温的变化、温度带、降水的变化和干湿区” 四个部分。第二节“天气与气候”又分为“天气”和“中国的气候特征”两个部分,“中国的气候特征”这部分里再细分为“气候复杂多样” 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小点。重点突出,一目了然。每节各用二课时,便于教学。
四、精选区域,突出特色,注意内容的内在联系
课程改革的精神是教材要开放,教师可以对教材的现有内容进行补充、延伸、拓宽、重组,并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及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中图版教材在某个区域具体内容的安排方面,不仅突出区域特色,而且还注意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事物因果关系,便于教学。
如,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欧洲西部”,中图版分为“概况、深受海洋的影响、发达的经济和欧洲联盟”四个部分,并把“欧洲联盟”单立一点,突出区域特色。因为“欧盟”的发展不仅对欧洲,而且对整个世界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每年的“欧盟”各国生产总值接近美国,在经济实力上形成了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之势,把“欧盟”单立一点,这样,不但突出区域特色,而且符合地理教学要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的基本理念。
把“深受海洋的影响”单立一点,也是突出了区域特色。该部分用了两页的篇幅,把“经济、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说得非常透彻,让学生明白:三面临海的地理位置影响气候、气候影响经济这种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
五、探索活动方式多种多样
按照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看法,为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应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义务教育地理教材均设有“活动”内容,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和思考获得地理教学信息和发展非智力因素的主体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各种选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积累丰富的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归纳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规律。中图版义务教育地理教材最主要表现在每章章首安排一个综合活动,每节之前设计一个“探索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突出了探索性、新颖性和方式多样性。如其多样性表现在①以活动(小实验)引入的探索,如:八上第一章“陆地和海洋”第二節“海陆变迁”,节前设计的“探索活动”是“小海龟的新家”,通过探索活动不但让学生明白了海陆变迁,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②以使用图表引入的探索,如:七下第五章“地域文化特色与旅游”第二节“地方文化对旅游的影响”,节前设计“探索活动”是“2001年我国入境人数最多的前10个省区”,学生在活动中极容易明白旅游对一个地方经济的影响;③以观察地图引入的探索,如八下第七章第三节澳大利亚,节前设计“探索活动”是“被海洋包围的沙漠”,通过学生观察澳大利亚地图,回答问题,从而导入新课;④以景观图片、漫画等引入的探索,如七上第二章第二节众多的人口,节前设计“探索活动”是一幅漫画,既轻松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本人通过使用对比认为,中图版地理教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比同类其它版本教材更符合地理学科特点,适合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适合广大师生的教与学。在素质教育为主的今天,笔者愿与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携起手来,将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既要落实地理基础知识教育,也要落实基本技能(如识图、绘图、社会调查等)的教育,以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段玉山.地理新课程课堂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