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c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详细阐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并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进行了探讨,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城市建设;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1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沙漠化迅速扩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本身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财富流失。生态指标恶化也明显地影响着现期经济指标和预期经济的发展趋势。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压力。
  1.1人口压力
  我国人口数量的迅猛增长,不仅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最大障碍,而且成为中国生态环境的最大压力。迫于生存,人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破坏植被,人们生存和获取利益的活动超过了大自然本身的支付能力、输出能力和承载力。
  1.2工业化压力
  我国工业化发动时间晚,发展起点低,同时面临赶超发达国家的繁重任务,不仅以资本高投入支持经济高速增长,而且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换取经济繁荣,只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国的建设带来长期性、积累性后果。
  1.3市场压力
  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或外部负经济效应,环境污染就是最明显的例子。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财产,这种公共财产(如清洁水、良好的大气环境)为所有人都带来利益。显然,若没有这种公共财产,所有人的利益都会受损。公共财产或者公共财产受到破坏(如水污染、大气污染等)的特点决定了个人或市场都不会提供控制环境污染的费用和服务,只有政府才是公共财产的提供者。市场经济的压力越大,政府对防治环境污染、整治国土资源的责任就越大。因此,必须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我国日益恶化的城市环境。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问题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2.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势,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
  城市生态位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资源利用、生产条件生态位,简称生产生态位,包括城市的经济水平;一类是环境质量、生活和自然环境。城市生态位的最优化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来解读,从宏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反映整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与吸引力,应以生活活动为主,同时生产活动不能与生活活动相冲突;从微观层面而言,城市生态位在提供优良的生态位方面对每个城市居民都应是公平的。虽然城市提供给居民的居住空间。从空间角度来看存在差异,但生态位大体是相当的。
  2.2生物多样性原则
  大量事实证明,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稳定状态的能力,是同生态系统物种、结构的多样性、复杂性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生态系统结构越多样、复杂,其抗干扰的能力则越强,因而也越容易保持其动态平衡的稳定状态。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指城市范围内除人以外的各种活的生物体,在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下,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城市生物多样性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的结构、功能直接联系,与大气环境、水环境、岩土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居民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基础,是生物与生境间、生态环境与人类间的复杂关系的体现。
  城市生态环境是指特定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通过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由于与自然界的生物生存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城市生物多样性也表现出自身的特点。在经济价值、丰富度、地球物质循环与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近距离地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它是非常重要的。
  2.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演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存状态来维护它、保持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2.4生态承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2.4.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2.4.2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4.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2.4.4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
  2.4.5要考虑城市生态系统中资源的再利用问题。通过对系统中人文要素的合理布局,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通过规划建设生态型建筑,增加人文要素与自然要素的融合性、相互增益性,从而提高城市生态的承载力。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及规划指标体系
  3.1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改善生态环境规划、绿化系统的规划等。
  3.1.1城市人口容量的规划
  综合运用人均粮食指标法、人均耗水量指标法等,结合城市的具体实际情况,参考国内外生态城市相关的经验和指标,确定城区人口的最佳适宜容量。
  3.1.2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
  在利用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还要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在城区内要保留部分较大的河流、坑、塘、湖、溪,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道,并遵重自然,保留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这种做法不但可以把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对调节气候、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有利于泄洪排涝,还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基本建设投资。
  3.1.3绿化系统的规划
  城市生物,尤其是绿色植物是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流和能量交换的载体,绿化的生态功能主要是减噪降尘 更新空气等。规划由公园、湖面形成的绿地斑块,河道、街道形成的绿色廊道,农田、防风林、荒山形成的郊野基质,共同构成一个带形相接的绿化系统形态模式。其次,在植物配置时,还应从植物特性、高度搭配、树冠大小、树冠间距等方面统一考虑和规划。
  3.2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前,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等三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3.2.1经济发展指标
  经济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区的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资源利用的科学合理性等。总之,經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符合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产业结构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可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
  3.2.2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气、供热等)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等。总之,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生活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
  3.2.3生态环境发展指标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条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总之,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结 语
  现代社会应当依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基础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真正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态环境,这也是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生态城市也必然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助于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之间的和谐,促进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多层建筑体形庞大、基础深度比较大、地上建筑物高度大,建筑结构复杂,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应用广泛,工种立体交叉作业多,施工难度大,现结合本人近年来对多层建筑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监督的体会,认为应重点作好下列质量监控点的设置。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控制一. 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多层建筑工程施工所需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品种多、数量大,它们的质量好坏及供应情况,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工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结合工程实例论述了某山地项目工程室外给排水设计基本情况,重点分析了综合管线设计和室外给排水设计要点。  关键词:给排水;规划设计;管线设置  项目概况及设计难点   (1)工程概况  牟山镇位于余姚市西部,地处宁绍平原,距离余姚市区17 公里,西南与上虞接壤,是余姚乃至宁波的西大门。境内交通便利,生态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包含了集山水人文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乡村度假资源一体的可开发旅
期刊
摘要:本文笔者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分析了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阐述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基础管理工作,并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以确保达到优良的工程质量目标。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进度,质量保证体系  1 水利工程管理的主要特征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只有找出工程施工管理特性,才能在实践中做出科学的工作计划,完成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工程施工管理主要特征如下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针对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诸因素,探讨了工序质量在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的作用,分析了工序质量控制的重点和方法,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工序质量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虽然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推行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为人们生活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质量问题仍然是最主要的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从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就河南天冠企业集团30万吨/年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总溶剂子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工程予以探讨,并提出科学合理的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养护;保温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河南天冠企业集团30万吨/年玉米综合深加工项目总溶剂子项建筑工程,工程位于南阳市宛城区溧河乡境内的南阳市白河南南阳生态工业园内,工程内容为七个单位工程,分别是总变配电
期刊
摘 要: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经验对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在招投标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论述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深化工程造价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规范建设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这就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探讨工程量清单投标报价理论,掌握其运用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招投标  前言  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深化工程造价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规范建
期刊
1.工程概况  健康路位于南阳市中心城区,西起中州路与仲景路交叉口,向东至南阳市体育中心折向向北交现状312国道,连接现状高速公路连接线;道路全长6649米,红线宽度60米。本项目范围K0+000~k5+240,先施工独山大道至建设路段。  2.施工要素分析  由于健康路是一条规划新建道路,用地多为空地、村庄及少量坑塘,红线内现状构筑物有低层民房、住宅楼、管线及其构筑物,规划道路两侧分布有解放英雄
期刊
[摘要] 本文笔者通过对大量建筑物进行调查,对填充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提出的一些浅议,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框架填充墙裂缝成因分析防治措施    一、填充墙裂缝问题的提出与探究意义    建筑的出发点就是满足人类的使用需求,而框架填充墙作为建筑之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要满足以下基本使用功能的,一、保温、隔热、围护的要求;二、强度和稳定性的要求,避免在偶然荷载作用下造成严重的危害;三、防水、
期刊
【 摘 要】 随着国家各种建筑工程法律、规章及地方建筑工程法规的陆续出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监管、工程监理制的推行、普及,以及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整体素质的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意识已是深入人心,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与之不相适应的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却未能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同步提高,恶性安全事故频发。客观上,加强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增加各种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
期刊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在建筑中设置智能化系统已逐步成为建筑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配套的智能化项目也越来越多。为使建筑智能化名符其实和发挥应有投资效果,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实施与质量控制是目前国内智能化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智能化项目系统所包含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报警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防雷接地系统、楼宇自控系统、电子巡更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排队及显示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