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历史阶段研究的新开拓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mingminggo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5年在邓小平领导下的全面整顿,是“文化大革命”那个灰暗笼罩中国年代里的一片耀眼光芒,是一声震撼亿万民众心灵的春雷,是开启希望之门的曙光,也是“文革”史研究中可以充分肯定的大亮点。因此,很自然地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引起史学工作者巨大而经久不衰的研究兴趣。二十多年来,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研究论述这段历史或其中某一事件和问题的文章、著述颇多。特别是 2000年出版的毛毛著《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用了相当大的篇幅,对这段特别重要的历史做了较好的概述,给人以颇多启迪。在《邓小平年谱》《周恩来年谱》和《毛泽东年谱》中,对这一段历史也颇多涉及。不过,这些都不是研究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专史,也未能充分满足人们了解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强烈需要。
  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程中原和其夫人夏杏珍研究员合著的《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8月版);姊妹篇论文集:《邓小平与一九七五年整顿》(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版);和由程中原执笔整理的《邓小平的二十四次谈话》(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版。以下将它们简称为“三本书”),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研究1975年整顿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的系列成果。加上新近出版的中共党史研究室张化研究员的专著《邓小平与1975年的中国》(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4月版),在久已沉寂凋零的“文革”史研究领域里注入了新的活力,增添了一丛绽开的学术之花,使人眼睛为之一亮,在研究后产生了相当强烈的激动。
  程中原和夏杏珍同志的这“三本书”同已经出版的有关1975年整顿的诸多论著有哪些不同,或有哪些发展、超出的地方呢?我比较仔细地看完这“三本书”的一百多万字后,感到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七点:
  一、对邓小平主持1975年整顿的历史机缘,做了比较深入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
  既充分了肯定邓小平个人的作用,指出正是由于邓小平具备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品质和杰出的无产阶级政治家的领导才能,才使他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必然要被推到中国政治舞台的中央。没有他就可能不会有1975年的整顿,中国历史就会缺少这光彩的篇章。同时,又指出;“历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伟大人物的涌现,都不是任何个人意志的产物,而是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结果。”“1975年的整顿,是‘文化大革命’发展到那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也是各种政治力量互相对立、斗争、融合为一个合力的结果。”(注:以下凡引自这“三本书”的均不再加注。)
  二、对1975年整顿的历史全貌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做了真实的全景式的展现。
  对1975年整顿经历的三个阶段,做了较准确的概括,即:以铁路和钢铁为重点的经济领域的整顿;以文艺、教育、科技为重点的意识形态领域的整顿;以整党为核心的全面整顿。第一阶段整顿成果显著,第二阶段正在开展,而第三阶段没有来得及开展就被迫中断。
  对整顿涉及的九大方面(军队、地方、工业、农业、商业、教育、科技、文艺、党)逐一给予了比较系统的论述,不仅资料丰富,史实准确可靠,而且颇多相当深入的分析和精辟的论断。
  三、对于1975年整顿的指导思想,即“三项指示为纲”的特点和内涵,做了比较深入的专门分析。
  作者指出:“邓小平以毛泽东的‘三项指示为纲’来领导1975年舱整顿,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决策。因为毛泽东的三项指示,集中反映了当时全国上下干部群众共同一致的久乱思治,久贫思富的强烈愿望,惟有贯彻执行毛泽东的三项指示,才能把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凝聚在一起,治理经过八年‘文化大革命’以后的混乱局面。从另一方面看,进行整顿的主要障碍和对立面是‘四人帮’。邓小平主持的整顿以‘三项指示为纲’来进行,就同在‘四人帮’的斗争中占据了主动,‘四人帮’很难明目张胆地反对。”应该说,这是相当深刻而精炼的分析。
  当然,作者并没有忽略相关各方对毛泽东三项指示理解和认识上的不同。正是这些认识和理解上的不同,最终导致毛泽东本人对“三项指示为纲”的否定,整顿也被迫中断。历史昭示我们,把重大的历史运动建立在任何个人指示的基础上,都是难以持久而稳固的。1975年整顿以“三项指示为纲”,是特殊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特殊性,应该说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正是这种不得已的办法,既保证了一时的顺利,又终于成为整顿的致命弱点。
  四、对1975年整顿的主持人邓小平和各方面整顿的积极推进者(如万里、周荣鑫、胡耀邦、张爱萍等)分别作了历史聚焦式的论述。
  特别珍贵的是第一次公开披露了邓小平在1975年1月到1976年1月的24次谈话,并作了比较详细的注释。这份难得的重要史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地研究邓小平在这个重要关键的历史时刻的思考和动向,更加如实和贴近地研究伟人。能把邓小平在那种特殊历史条件下同少数信得过的人的24次谈话整理出来,我认为是程中原等同志对党史研究的一大贡献。
  五、对1975年整顿中的特殊机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及其所发挥的特殊作用,给予全面系统地评介和充分地肯定。
  经历过那个特殊的代的人,对当时的国务院政治研究室都有一种神秘感。比如,从我所在的中共中央党校抽调了两个人去那里,大家就议论纷纷,只知道去了中南海,但不知道是什么单位,去干什么。我自己搞“文革”史研究,知道这个机构很重要,但对成立经过,人员组成特别是重要作用的发挥,均无确切了解。看了这“三本书”,才算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三本书”对这个引人注目,但世人了解不多的重要特殊机构,给予了系统而完整的评介。同时比较详细而中肯地评介其首席主持人胡乔木。指出他“在邓小平直接领导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整顿在文艺、社会科学、科学技术以及工业交通等部门的展开和深入;一方面揭露和打击了‘四人帮’的反革命阴谋,出色地担任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国务院的助手和参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历史主动性的创造精神。”这应是一个重要的贡献。
  六、对1975年整顿突然中断的各种因素,作了比较深入的发掘,科学地展示了整顿中断的历史必然性。
  正像“三本书”作者所说的,“借题发挥,用小事情做大文章,是毛泽东进行政治斗争常用的手法。”发动“文化大革命”这样史无前例的政治大风暴,导火线却是一个不肖文人写的一篇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批判党章规定的自己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林彪,导火线却是在修改宪法时是否需设国家主席这似乎纯粹是政治学范畴的东西。而再次打倒邓小平,却是抓住清华大学刘冰等负责人反映迟群思想作风问题的一封信。而他同邓小平的关系,仅仅是信“经过小平转”,就变成了“偏袒”;所以,这一切都不过是表面现象。
  毛泽东批准把邓小平再次打倒的本质上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众多党史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而“三本书”的作者给了较好的分析和回答。“1975年整顿在它深入到科技、教育领域时遭到批判而中断的命运,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在整顿的指导思想上,从而在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上,邓小平和毛泽东既有契合、一致的方面,也有矛盾,不同的方面。”“毛泽东从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这个根本点上着眼,对邓小平系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是不能容忍的”。
  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在实践层面上,是肯定还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在路线层面上,是以阶级斗争为钢,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理论层面上,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差异。”正是因此,“三项指示为纲”才遭到毛泽东的亲自否定,整顿也不可避免地中断、夭折。这些分析是深刻的,符合实际的。   七、对1975年整顿在中共党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的地位和意义,作出较全面地有说服力的分析和简练的概括。
  作者说:“1975年整顿是对‘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的开始,改革开放的实验,邓小平理论也在1975年整顿中酝酿和策划。1975年整顿的巨大成就和突然中断,它的成功和失败,为随后产生的‘四五运动’和粉碎‘四人帮’,为结束‘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作了十分重要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在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中,1975年整顿是连接‘文革’前十年和新时期的重要环节。较之‘文革’前十年的探索,应该说1975年整顿所作的探索,为新时期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了更为直接的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二次伟大的转折的前奏。”应该说,这些评价是中肯的,恰当的。
  看过上边七点评论之后,可能有人会问,这本书真的是这样完美吗?书中的所有观点和论述你都赞成吗?当然不是。比如,“三本书”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即对毛泽东的理论指示,亦即“三项指示为纲”中位列第一项的理论措示,今天应该如何认识和评价的问题,我自己就有不同于作者的看法。
  作者认为:“毛泽东关于理论问题的谈话,表明他深深地忧虑社会制度建立以后,还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还存在着变修正主义的危险性。他力图寻找产生这种危险性的内在原因,即从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制度本身去寻找产生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根源,以便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避免……其方法是科学的,思考是深刻的。”“这些论断的正确性已经被国内或国际的实践所证明。”(《历史转折的前奏》,第41页)另一处写得更具体:“这些论断的正确性已经被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所证明。”(《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第26页)这可能是代表了理论界的一种看法,但是否也可以有另一种角度的不同分析和论断呢?作为探求真理,我认为应该允许的。我的看法是:  首先,不应该孤立地看待毛泽东1974年的理论指示。客观地说,它是毛泽东指导“文化大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有机组织部分,是这一左倾理论的引申和延续。是毛泽东防修反修理论在经历了八年“文化大革命”实践之后的经验总结和新发展。同他指导“文化大革命”的整个左倾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很难找出1974年的理论指示和1967年概括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一系列方针政策,已经被十年内乱的严酷而悲惨的实践证明是完全错误的。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指出的:这些错误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脱离了毛泽东思想的正确轨道。那么,难道毛泽东指导整个“文化大革命”的理论都是错误的,单单1974年的理论指示倒是“科学的”、“正确的”吗?
  其次,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但对解体剧变的原因,至今仍是中外理论界探讨的重大课题,并无一致公认的结论。这种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大块崩塌的严酷事实,确实证明由斯大林开拓和确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没有经受起历史实践的检验。但是否能由此而证明,如果这些国家能够实行毛泽东的理论指示,就不会解体和剧变了呢?恐怕不行吧。客观地说,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并不能使中国反修防修成功,不能保证中国的“红色江山千秋万代不改变颜色”。那么,一个在中国已经被实践检验证明是失败的理论,即使被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采用和实行,又怎么能够保证苏联不解体,东欧不剧变呢?
  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关于1974年理论指示有这样一段评论:“毛泽东的这些谈话,引导人们把按劳分配、商品交换看做是资本主义性质或者是容易变成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仍然是他的带有某些空想社会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构想的进一步发挥。这些错误的论述被‘四人帮’加以夸大,渲染,并作为他们反对整顿的武器。”(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455~456页)我是赞成这样的分析和认识的。既要充分肯定1975年整顿,又想对被“四人帮”拿来作为反对整顿的理论武器同时肯定,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也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实际的。
  此外,在个别事实的准确性和著述文字的结构上也还存在一些小毛病。特别是内容和文字上重复比较多,使人在阅读时有浪费时间之感。比如关于张爱萍的一段长达5页的评介,既出现在《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的第254~259页,又出在《历史转折的前奏》第95~99页,我对照了一下,大体上一字不差。当然作为同一主题的专著和论文,而论文发表的时间与刊物又不同,使用的资料和论述有所重复,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但同一篇论文中,前后两段(例如《邓小平与1975年整顿》第160页前段同162页下段)文字一字不差的整段转移,就应该尽量避免了。
  总之,我认为这是三本对1975年整顿这个特殊而重要的历史阶段进行的新开拓,作出重要贡献的好书。深望有更多这类高质量的学术著作问世。
其他文献
一    2004年正月初四,来新夏先生应邀自津门来京,又一次在国家图书馆作公益学术讲座,晚上我到他下榻的宾馆看望。因为鹭江出版社组编的《名师讲义》刚刚出版了他的《古籍整理讲义》,所以他也知道我与闽地出版社有些联系,席间就顺便提到因为《林则徐全集》的因缘而为海峡文艺出版社选编了一本个人随笔集。不意在暑假将尽时就收到了来先生赐示的《学不厌集》。集子还有副题:“来新夏学术随笔自选集《问学编》”。题签显
期刊
读了《三星堆文化大猜想》心里只觉得很“堵”,作者提出了中华民族是古犹太人的后裔等等,对这样的设想,我不想多说什么,中华民族是哪个民族的后裔还是中国土著甚至是天外来客,人们都可以去自由想象、任意猜想。但这本书在历史知识、语言知识和逻辑论证方面的常识性错误,让你不能不“堵”啊。  先说历史知识方面的常识性错误吧。该书说,三星堆文化大约在3000年前,而该书在讨论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来源的时候,更多是运用几
期刊
《当代课程问题》中讨论的若干课程问题,都可以落实为教学问题,而教学过程中师与生教学智慧的被充分发掘、充分尊重是学校、课程等良好运作的前提。第二编和第四编中的数篇论文有一个相似的主题,那就是深切关怀现实处境中的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状态。不论作者倾向于认为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支持人本主义的教学还是其他,以往常见的争执与辩驳在文中化作相互支撑的力量,共同构成了这场交织着科学与人文光辉的教学智慧之盛宴。 
期刊
我是因喜欢相声,倾慕侯宝林才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走近这位大师的;也是因为倾慕他而有《论侯宝林的相声艺术》论文发表,才在八十年代初晋升为副教授;还是因为他的提携、推荐,我的专著《中国的相声》得以出版,此后不久我便升为教授。侯宝林对他的儿女们总是耳提面命地说:“别忘了你们吃的每一粒米穿的每一布丝儿都是相声给的。”故也鹦鹉学舌地向我的儿女们重复着粒米寸布和相声的干系。  “反右”以后,我的“作家梦”破灭,
期刊
译事艰难,关于这一点,认真从事过翻译工作的译者与认真从事过翻译著作编辑工作的编辑最有体会。翻译之所以艰难,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从“外因”上讲,“理解的通天塔”和“翻译的通天塔”不可搭建,“译不准原理”似乎具有普遍必然的“先天综合”性质;从“内因”方面讲,生有涯而知无涯,更何况当今之世知识和信息随时都在发生“爆炸”,不但像亚里士多德、黑格尔那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学者已无“复活”可能,即便精通一门
期刊
乙酉年伊始,《博览群书》欲开一新栏目,曰“社长荐书”。  “社长荐书”,所见多矣,无非自吹自擂,王婆卖瓜之类也。余以王婆为鄙,乃请曰:“社长荐书,当以不荐本版书为约,取其公正也。唯此,方可见真好书。”主事者同意,并邀余开篇。不才愚钝而好事,乃欣然允诺,愿效抛砖之劳焉。  《狼国腾》 姜戎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有一个坏脾气——不看畅销书,越畅销的书越不看。复旦的社长贺圣遂哂曰:朱某人血统卑微,不能
期刊
康濯同志病重的时候,从医院里打电话给我,说给我一个惊喜;他告诉我,在伪满洲国发表作品的一些作家,经过实事求是地审定,不能一概定位为汉奸文人,应以文章为具。以往那种情绪化的定位不科学。还嘱咐我一定要找到那个时代很有名望的女作家吴瑛。他主编的新中国文学大系(1937~1945)选入了吴瑛的作品。  中国新文学大系出版了,康濯同志却去了。我未能完成他的嘱托,我没有找到吴瑛,那项关怀对我们曾生活在沦陷区的
期刊
西南大学张守广博士编著的长达四十万字的《卢作孚年谱》增订版(以下简称《年谱》)已由重庆出版社出版。这部《年谱》是在作者三年前出版的同名年谱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增补和订正而成的。增订后的《年谱》无论在史料的占有和鉴别,或是在内容的整理和扩充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仅是卢作孚研究进程中的一件大事,相信也将引起史学界及出版界的关注。    一    增订版《卢作孚年谱》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作者占有相
期刊
最近二十余年以来,国门打开,中国的学者得以全面、直接接触国际学术。不夸张地说,最近国内社会科学的发展几乎是彻底的翻译导向,甚至在某些人文学科(如哲学)中,翻译的学术著作也成为引领国内学者注意力的标志。在这种情况下,中译本质量就显得非同小可。最近几年来屡见媒体对学术翻译进行批评,一些有严重错误的译作被曝光。不过,似乎很多被曝光译作的出版机构都是不那么有学术品位的,严肃的学者几乎不会去引证这些作品。我
期刊
2002年秋冬之际,北大国际关系学院聘陈乐民先生来给本科生讲“欧洲文明史论”,当时我和另外一个同学有幸担任先生的助教,于是每周都能听到先生的教诲,而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的两个话,都是针对当下国际问题研究状况的评论。第一他说,现在做国际问题研究的人,基本上都跑去摘美国问题,而其中绝大部分又只对中美关系感兴趣,但“这是很浅层次的学习”。在他看来,不了解欧洲的话,很难说你了解这个世界;而假如不了解美国,那
期刊